这几日,空闲一直在看《药裹慵谈》这本小册子,真是爱不释手,连翻带抄,很是享受。
这几日,空闲一直在看《药裹慵谈》这本小册子,真是爱不释手,连翻带抄,很是享受。这书出自晚清民国之际兴化人李详(李审言)之手,是一本文言笔记,讲的都是乾嘉以来著名文化人的八卦,事情有趣味,文笔尤其高超。
《药裹慵谈》我想读很多年了,可一直没法找到,直到只得专门买下,都是抠门惹得烦恼,哈哈哈。晚清笔记,只就文笔而论,我觉得《药裹慵谈》与黄濬的《花随人圣庵笔记》、及俞樾的《春在堂随笔》可称鼎足而三,学中文看再多余秋雨,只怕不如专心读此三部一两行(人都是好近恶远的,什么昭明文选古文辞类纂虽好不一定会去看)。再往后的瞿兑之,也是我深爱,可各方面到底都孱弱了一点。
李详在现在,论名气几乎完全没有了,可在清民之际,他是文化界的大佬,尤其是在遗老圈那是明星人物,那篇《海上流人录征事启》让多少寓公退臣泪流满面啊。在我看来,在那个大牛纷出的时代,他的“古文”还是得称第一。
《药裹慵谈》我想读很多年了,可一直没法找到,直到只得专门买下,都是抠门惹得烦恼,哈哈哈。晚清笔记,只就文笔而论,我觉得《药裹慵谈》与黄濬的《花随人圣庵笔记》、及俞樾的《春在堂随笔》可称鼎足而三,学中文看再多余秋雨,只怕不如专心读此三部一两行(人都是好近恶远的,什么昭明文选古文辞类纂虽好不一定会去看)。再往后的瞿兑之,也是我深爱,可各方面到底都孱弱了一点。
李详在现在,论名气几乎完全没有了,可在清民之际,他是文化界的大佬,尤其是在遗老圈那是明星人物,那篇《海上流人录征事启》让多少寓公退臣泪流满面啊。在我看来,在那个大牛纷出的时代,他的“古文”还是得称第一。
以我趣味偏爱,清民之际文化界排行榜大体是这样的:陈三立旧诗最好,谭献词学最好,学问最好沈曾植,骈文最好饶汉祥,而古文得推李详为首席。真正的古文,是不装逼做作,又雅驯至极,文字简洁精确到一字不可多一词无法少,这是汉语的魅力,今人白话文没法比。
只是,很奇怪的是,这样一个人物,建国后一直被低调处理,文学史只字不提,研究论文绝少,一般读者如今要读他的书,都非常难找了。《李审言文集》上下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曾出过一版,印数2000册,迄今没有再印,一般图书馆都没有机会收藏,孔网也炒的很贵。我附近某大学图书馆,藏数号称仅次北大,但这套书也只在他们信管院资料室藏有一部,2013初我托熟人给复印了一本下来。
至于手头这本《药裹慵谈》,也是江苏古籍在2000年出的数千册,已经10多年没有再版了。查了下库存,附近大学图书馆直接没有,湖北省图书馆只保存库有一本,“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书目”则失收——这意味着电子书是没有的,而所幸孔网上只剩下寥寥几本,又好在价格不贵,17元美哉买下。如果不是因为地方出版社(江苏)意在保存“乡贤文献”,而且有资金拨款扶持,估计李详的书我都不可能读到的。
真希望此类好书能多印点啊!虽然受众太小,也绝对挣不到钱,但也不大可能真亏什么。如今大学图书馆、地方图书馆太多了,总数应该上万,而现在的图书采购制往往新书都买,如今销售个万把册不算太难吧?
当然,这可能是我个人一个幼稚的愿望了。
2021-04-25 12:01:06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