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苗期6大杀手该如何防治?一定不要忽视这些病害

一、僵苗

幼苗生长量少,展叶慢,新生叶叶色灰绿,叶片增厚,皱缩,组织僵硬;子叶和真叶变黄,地下部根发黄,甚至褐变,新生白根少。僵苗有别于由叶面肥和农药使用不当所产生的生长点停止生长,叶形变小,叶缘反卷,叶片变厚、皱缩扭曲的症状。西瓜苗一旦发生僵苗,恢复得很慢,会延误有利的生长季节,严重影响产量和效益。僵苗是西瓜苗期主要的生理障碍。
发生原因:
①苗床气温低,特别是土壤温度低,不能满足西瓜根系的基本温度要求。
②育苗床土质黏重,土壤含水量高,在湿度大、通风不良的根区条件下发根困难,根的吸收能力差,定植后连续阴雨,僵苗发生尤其严重。
③营养土配制不当。苗床或种植穴施用未经腐熟或未充分掺匀的有机肥而引起烧根或施用化肥过多,或化肥施于根部较近,土壤溶液浓度较高而伤根。
④幼苗素质差。定植时苗龄过长,定植过程中根系损伤过多,或整地、定植时操作粗糙,根部架空、根与土壤没有紧密接触,影响发根。
⑤地下害虫危害根部。
防止措施:
①选择疏松、通气性良好的田园土或水稻田土作营养土,尽量不用土质黏重的河泥。
②改善育苗环境,采用地热线或地膜覆盖育苗,提高地温,培育生长正常,根系发育好,苗龄适中,(自根苗30~35天,嫁接苗40~45天)。
③苗床施用腐熟的有机肥,远离根部轻施复合肥,或喷施叶面肥,防止伤根。
④适时适量浇水,以免降低苗床温度和地温,不利根系生长。
⑤定植时采用高畦深沟,加强排水,适当增施穴肥(腐熟有机肥或化肥),促进根系生长。
⑥移栽前注意炼苗。
⑦适时定植,防止定植后遭受低温的影响,选择冷尾暖头晴天定植。⑧防止蚂蚁和其它地下害虫。

二、徒长苗

西瓜苗生长过于旺盛,出现徒长,表现为节间伸长,叶柄和叶身变长,叶色淡绿,叶质较薄,组织柔嫩。
发生原因:
西瓜苗床光照不足,温度过高,土壤和空气湿度高,嫁接西瓜育苗过程中,砧木、接穗在温、光、气控制不当时易出现徒长苗。徒长苗对低温适应性差,容易发生冻害。
防止措施:
合理调节光、温、湿。苗床温度采取分段管理,适时通风、降湿,增加光照,避免温度过高。降低夜温,加大昼夜温差。在光照不足的条件下,适当降低温度和湿度。

三、细弱苗

西瓜幼苗的子叶小、色淡,真叶小、皱缩,茎细。
发生原因:
①育苗条件差,根系发育不良。②缺肥。
防止措施:
①改善育苗条件,采用营养钵加温措施育苗。
②苗床土或营养土拌入适量速效肥,每立方米土中加入三元复合肥250克、过磷酸钙250克。
③及时增施叶面肥,用高磷高钾清液肥料或0.2%尿素喷施叶面。

四、沤根

主要发生在育苗、直播西瓜幼苗根部或茎部,是西瓜育苗期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发生沤根时,根部不发新根或不定根,根部变褐后腐烂,子叶和新叶变薄,呈黄褐色或乳黄色,叶缘焦枯,地上部萎蔫。焦枯严重时,成片干枯,似缺素症。病苗容易拔起,没有根毛,主根和须根变褐腐烂。
防止措施:
①采取快速育苗,如采用地热线、营养钵等设施育苗。
②苗床应选择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方便的地方,播种前苗床应充分翻晒、施足基肥。
③用药剂处理床土或营养土。
④播种前用55℃温水泡种子15分钟,浸种后催芽播种。
⑤加强苗床管理,苗床温度应控制在20~30℃,地温保持16℃以上,并做好苗床保温,防止冷风吹入。注意通风换气,实行小水勤浇,防止苗床湿度过大。

五、叶片白化

在第一片真叶出现时,子叶和幼嫩真叶边缘失绿、白化,造成幼苗生长停滞。轻者可恢复生长,重者子叶和真叶干枯,只保留生长点,导致缓苗期长甚至僵苗,严重时子叶、真叶、生长点全部受冻致死。
发生原因:
幼苗受冻,苗期通风不当,床温急剧降低所致。
防止措施:
适时播种,改进苗床的保温措施,保证床温白天20℃以上,夜间不低于15℃。出苗期早晨不通风过早,通风量应逐渐加大,避免苗床温度骤变而伤苗。

六、封顶

西瓜幼苗生长点退化,不能正常抽生新叶,只有两片子叶,有的虽能形成1~2真叶,但叶片萎缩,没有生长点。
发生原因:
①陈种子生活力低。②低温,幼苗生长点附有水珠造成。
防止措施:
①选用发芽势强的种子。②加强苗床温度管理,及时通风,降低温度。
END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文章来源:世纪农药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