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探微(244):岐路沾巾——释“巾”
本文约3860字,阅读约需要8分钟
(本号逢双日更新,敬请关注)
汉字探微
(244)
岐路沾巾——释“巾”
朱英贵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这是初唐诗人王勃的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其最后两句的意思是,不要在分手的岐路上,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因离别而悲伤。由此可知“巾”是古人佩戴在衣服上的随身携带之物,可以用来擦拭双手及面部。“岐路沾巾”则是在分别的路上用“巾”来擦拭离别的泪水,诗人的最后两个字将别离之情定格在不要“沾巾”上,本篇就来谈谈这个“巾”字的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
一、“巾”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巾”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巾”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的字形一脉相承,均为独体象形字,整体象佩巾下垂之形。上部的竖线条象佩巾的系端,中像佩巾的折痕,两侧下斜像巾边,而省略了下端的边缘。巾是一块具有擦拭功能的使用织物,也是妇女儿童衣服上的佩饰织物,古人身穿掩襟的衣服,常将一块方形的织物佩于衣襟之前或藏于衣襟之内,用于揩拭面部或手上的脏处,古文字形用简单的线条勾勒佩巾下垂之貌。
《说文解字》卷七巾部:“巾,佩巾也。从冂,丨象糸也。凡巾之屬皆从巾。”可见“巾”的本义是供擦拭用的佩巾,许慎将其解为“佩巾也”是符合造字本义的,而“从冂,丨象糸也”的解释则与“巾”字的构形原理略有差距。
羽扇纶巾
二、“巾”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从“巾”字的古文字形体来看,它的本义当为佩巾。例如:“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又如:“昨日人城市,归来泪满巾。”(宋·张俞《蚕妇》)从“共沾巾”、“泪满巾”这些描述中可知,用来拭泪的“巾”,乃是佩带于身供擦拭用的一方布帛,即佩巾。
“巾”字由此佩巾的本义可以产生覆盖、包裹、擦拭等如下几种引申义:
其一,指头巾(平民的头饰)。“巾”由胸前佩饰织物逐渐演变为成人头上的束发织物的,即“头巾”。例如:“巾,本以拭物,后人著之于头。”(《玉篇》)再如:“巾,谨也,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释名·释首饰》)这说明了巾与冠的不同,巾为平民百姓的头饰,以与士大夫之冠相区别。巾始于先秦,为一般百姓所戴用,东汉以后则贵贱通用,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别流行。
《晋书·舆服志》曰:“巾,以葛为之,形如帽而横著之,古尊卑其服也。”唐宋时代,戴巾之风气更加普遍,冠帽之制渐衰。在清朝以前,巾作为首服,一直被沿用,并变化成多种类型。清朝入关以后,下剃头易服之令,明朝的衣冠制度便被废除,至此,除道士之外,人们不再佩巾。
又如:“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宋·苏轼《赤壁怀古》)又如:“古以尺布裹头为巾。后世以纱、罗、布、葛缝合,方者曰巾,圆者曰帽,加以漆制曰冠。”(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服器·头巾》)
由此又可引申出戴上头巾的动词意思。例如:“(韦崟)遽命汲水澡颈,巾首膏唇而往。”(唐·沈既济《任氏传》)再如:“会昌季年,武宗大翦释氏,巾其徒且数万人。”(唐·李节《赠释疏言还道林寺诗序》)按,释氏无巾,巾其徒,谓使还俗。
古代男子头巾
其二,指覆盖用的织物。例如:“幂人掌共巾幂。”(《周礼·天官·幂人》)郑玄注:“共巾可以覆物。”再如:“靸、鞮、卬角、褐、袜、巾。”(《急就篇》卷二)颜师古注:“巾者,一幅之巾,所以裹头也。一曰裹足之巾,若今人裹足布也。”又如:“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唐·杜甫《丽人行》)赵汸注:“红巾,盖妇人之饰。”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几种意思:
一是表示包裹,覆盖。例如:“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庄子·外篇·天运第十四》)这里“巾以文绣”的意思是用有花纹的绣巾覆盖着。再如:“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周礼·巾车》注:“以衣被车谓之巾。”
二是指巾箱。例如:“巾见余轴,匣有遗弦。”(《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李善注:“巾,巾箱也。”巾箱即古人放置头巾的小箱子。古时开本很小的图书称为巾箱本,意谓可置于巾箱之中的袖珍本。
三是指给车子装上帷幕。例如:“我车既巾,我马既秣,星陈夙驾,载脂载辖。”(晋·潘尼《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再如:“谁羡飘然迹,我车亦已巾。”(宋·梅尧臣《客郑遇昙颖自洛中东归》诗)
其三,指用来擦拭的织物。例如:“沐,巾一;浴,巾二。”(《仪礼·士丧礼》)郑玄注:“巾,所以拭污垢。”这里的意思是:洗头用一块巾擦拭,洗澡用两块巾擦拭。这就又恢复了“巾”字作为佩巾的最初功能。
根据上面对“巾”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巾”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妇女巾帼
三、含有“巾”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巾”字常以头巾的含义与“纶、帼、角”等字构成“纶巾、巾帼、角巾”等词出现在成语之中,表示特定的文化含义。例如:成语“羽扇纶巾”意谓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语见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而“巾帼须眉”中的“巾帼”是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代指妇女;“须眉”指胡须和眉毛,借指男子汉,大丈夫;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巾帼中的须眉”,指称具有男子汉气质的女子。语见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四回:“容貌虽说不得美丽,却气概丰富,倜傥不群,有巾帼须眉之号。”另有“巾帼英雄”(指女子中的英雄)、“巾帼奇才”(指女子中有特殊才能的人)、“巾帼豪杰”(意谓女性中的杰出人物)等成语,都与“巾帼须眉”用法近似。成语“角巾私第”意谓脱掉官服,戴上头巾,居住在私宅。指闲居不仕。语见《晋书·王濬传》:“卿旋旆之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平吴之事。”另有成语“角巾东路”源自《晋书·羊祜传》:“尝与从弟琇书曰:'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为容棺之墟。’”意谓辞官退隐,登东归之路,后用以为归隐的典故。
四、漫话“巾帼”
在中国古代社会,“巾”字常与“帼”字连用,构成“巾帼”一词,但“巾帼”并不简单等同于“巾”:“巾”可通用于男女老幼,“巾帼”仅限于女性使用:“巾”是一种织物服饰,而“巾帼”是一种冠饰。或者可以进一步说:“巾帼”的“巾”,是指古代妇女的头巾;“帼”,是指古代妇女头发上的饰物;“巾帼”,是指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头发上的装饰物的合称。
应该说,“巾帼”是古人使用的一种冠饰,宽大似冠,高耸显眼,内衬金属丝套或用削薄的竹木片扎成各种新颖式样,外紧裹一层彩色长巾而成。这种冠饰,戴在头上,罩住前额,围在发际,或者两侧垂带,结在项中,勒于后脑,或者使用时直接戴在头顶,再绾以簪钗。既不同于发式,也不同于裹巾,而且可以如脱帽一样随时取下,当然也可随时戴上并系紧侧带。
巾帼不易保存,后世早已弃用,长期以来,人们很难见到实物形状。四川彭山崖墓发掘出土一件摄裳行走状的女俑,头上戴着如冠的首饰,罩在前额,勒于后脑,形象完整,这就是巾帼。另有汉墓出土的一件哺乳妇女,头戴巾帼,也很美观。
汉墓出土头戴巾帼的哺乳妇女陶俑
先秦时期,男女都能戴“帼”,用作冠饰,到了汉代,才成为妇女专用,并且宫廷贵族夫人戴“帼”,还算做一种礼仪。“帼”上裹了巾就成了“巾帼”,贵族妇女戴的“巾帼”,其上还装缀着一些金珠玉翠制成的珍贵首饰。因此巾帼的种类及颜色也有多种,如用细长的马尾制作的叫“剪耄帼”;用黑中透红颜色制作的叫“绀缯帼”。因巾帼这类物品是古代妇女的高贵装饰,后人又把“巾帼”作为妇女的尊称,人们便称女中豪杰为“巾帼英雄”。
如果按照历史的时间顺序来看,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巾帼英雄”历历可数,诸如:
妇好——商朝国王武丁的妻子,甲骨文中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她去世后武丁悲痛不已,追谥曰“辛”,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
花木兰——传说中的古代女英雄,以代父从军击败北方入侵民族闻名天下,影响深远。
樊梨花——唐太宗贞观年间人,在民间传说中,她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文武全才的兵马大元帅。
穆桂英——戏曲及小说《杨家将》中人物。武艺超群、机智勇敢,因阵前与杨宗保交战,生擒宗保并招之成亲,归于杨家将之列,为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人物。
秦良玉——明朝末年战功卓著的女性军事统帅、民族英雄,死后南明朝廷追谥曰“忠贞”。
巾帼英雄
当然,“巾帼英雄”不应仅限于武功卓著,也可以是文采斐然。比如: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才华超凡,并对辛弃疾、陆游以及后世词人有较大影响,她杰出的艺术成就赢得了后世文人的高度赞扬。清人李调元在《雨村词话》中评价李清照“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意思是高出一般妇女,压倒男子,此论可谓精要确当。
正因为“巾帼”是女子佩戴的冠饰,所以古人就用“巾帼”来代称女子。正因为巾帼是女子佩戴之物并且是女子的代称,所以如果鄙视一个男子没有英雄气概,就会用巾帼来羞辱他。据《三国志·魏志》记载:“亮既屡遣使交书,又致巾帼妇人之饰,以怒宣王。”意思是说,诸葛亮多次派遣使者下达交战的书信,又送妇女佩戴的头巾和首饰,以此来激怒司马懿。诸葛亮送巾帼给司马懿,一来以此发泄心中的愤懑;二来是想用这个办法来羞辱他,嘲笑司马懿像个女子,毫无丈夫气概,以此来激怒司马懿,逼他出战。
由此可见,古人“须眉”豪杰崇尚英武气概,“巾帼”英雄也不乏“不让须眉”者,以古鉴今,当代男子奇缺阳刚之气,丑陋“伪娘”居然还有人追随,真乃不可同日而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