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作文高分素材⑥,这些金句真的很有用

关于陪伴
我愿意去读懂你
王小毛

爸在QQ上,只与我一人聊天,爸的微博,只关注我一人;爸在微信上倒是偶尔和亲友交流,但把我设为置顶聊天对象。翻一翻我们俩的聊天记录,每次天气突变、流行病来袭……他总是兴师动众地搬运一堆文章,希望能帮到我,而我的回复,水远都是简单的个字或者表情。

隔日早餐时间,我发现爸坐在桌前看手机。许久,他才笑着说:“哈哈,累成狗原来是这个意思啊。爸又开始学网络用语了,看他认真记的样子,我不想再做他特别难懂的女儿。回到自己的小家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整理网络用语,逐条解释,给爸发过去。

因为在亲情的世界里,只有我们俩。他越来越苍老,靠近我的姿态越来越笨拙,所以我想等一等他。我也愿意认真地去读懂爸我想告诉他,我的心其实从未与他疏远。

关键词:陪伴

角度

1、你陪我长大,我陪你老去。

2。对老人多一点耐心,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去。

关于亲情、语言
爱与隔膜
押沙龙

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喝酒,他也许是喝多了,跟我说起他父亲临终时的情景。他说自己最希望父亲对他说一句“你20岁那年的事情,我做错了,对不起”。他也最希望自己能在听到这句话后,说声“那我还是爱你”。但是,这段对话没有发生。他跟父亲说的最后一句话是问父亲药吃了没有。我当时不理解,问他:“老人家都已经要走了,何必还要他向你道歉呢?”他说自己也不知道。

直到很久以后,我才明白他的心理。他不是小心眼,他是想通过对话卸掉那段往事,让父亲的印象在自己心中重新变得圆满。但父亲说不出道歉的话,虽然他也许是抱歉的。儿子也说不出“我爱你”的话,虽然他真的是爱父亲的。当然,说不说也许没有什么关系,只不过是给回忆留下一道永远的伤疤。

有人说中国人的爱是一种更深沉的爱也许是,但这种深沉里往往潜藏着隔膜与痛苦。很多爱,需要语言来表达;很多痛苦需要语言来消除;很多错误,也需要语言来矫正。很多小时候不会拥抱爸爸的儿子,等爸爸老了依然不知道该怎么拥抱他。我们会说:“爱不需要拥抱,爱也不需要说出口。”这话不对。爱需要拥抱,也需要说出口,从来都需要。我们注定会衰老,我们也许注定会产生隔膜,但我们还是可以让隔膜不那么痛苦。

关键词:亲情、语言

角度:最爱我们的人往往被我们忽略,当我们尝到那份爱、牵挂的滋味时,却再无人可以诉说。

关于学习
有生命的知识
朱光潜

我常看见学英文的人埋头读词典,把词典里的单词从头记到尾,每一个词他都记得可是没有一个词他会用。

这是一种最笨拙的方法。他不知道词典里零星的单词是从活的语言中宰割下来的,这些词失去了在活的语言中与其他字义的关系,也就等于失去了生命,在人们脑海里也就不容易“活”。

所以,学外文与其记单词,不如记整句,记整句又不如记整段、整篇。整句、整段、整篇是有生命的组织。学外文如此,学其他切学问也是如此。我们必须使所得的知识有组织、有关系、有条理、有系统、有生命。

一个人的知识有了系统和生命,就必有个性。举一个浅例来说,十个人同看一棵树叫他们各写一篇文章或作一幅画,十个人会产生十样不同的作品。这就显得同一棵树在十个人心中产生了十样不同的印象。

每个人所得的印象各成为一种系统、一种有机体,各有它的个性。原因是各人的性情、禀赋、学问不同,观念不同,吸收那棵树的形色、情调来组织它的印象也就自然不同。正犹如两人同吃一道菜,所得到的体验不能完全相同,是同样的道理。

知识必具有个性,才配说是自己的。假如你把一部书从头到尾如石块一样塞进脑子里去,没有把它变成你自己的,你至多也只能和那部书的刻板文字或留声机片上的浪纹差不多。它不能影响你的生命,因为它在你脑子里没有成为一种生命。

关键词:知识、学习

角度:要把简单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转化为自己的智慧。

关于杜甫
中年宜读杜甫
陈思呈

杜甫用平凡生活的水滴石穿成全自己,把最平凡的事物逐一归位,让它们在无趣的序列中呈现有趣的秩序之美。

与杜甫相比,李白则是属于青春的。李白推崇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他说“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典型的青春症候群的人说的话。千金散尽可以说,还复来可能吗?不说别的,如果儿幼母老,妻又无业,中年人能今朝有酒今朝醉吗?

杜甫对种种人生况味,似乎有着异于常人的兴趣。他深入地感受这些况味,把它们变成诗,这就是他为什么即使写家庭生活,后面也有对这世界上万千人士的悲悯。

诗人车前子说,热读李白,冷读杜甫。这种心理,正好跟我所说的年轻读李白,年老读杜甫相宜。

车前子还说,汉语之美,是有不同面目的。打个比方,李白就如丝绸。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和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看似接近,却大有不同。杜甫的这个句子,总有些扭结、不平整——总有些褶皱。与李白的丝绸感一比较,杜甫就是土布之感。我爱土布,土布质地较厚,是不如丝绸凉快。看来杜甫的诗的确适合于寒夜朗读。

抛开土布与丝绸的比喻,抛开文学与美学的理论,杜甫的诗作之所以适合在冷天里吟读,只是因为,他更能抚慰失意人的心。

关键词:杜甫

角度:最为不幸的人被苦难抚育成了诗人他们把从苦难中学到的东西用诗歌教给别人。

关于《老人与海》、阅读
打开一本书的钥匙
和菜头

一个人无论多么孔武有力、英雄盖世,他总有致命弱点——这才是这些故事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重点不在于为什么不去弥补和遮盖弱点,而是生而为人就一定有弱点,有弱点就一定会遭受攻击。

所谓阅读理解能力就是这么一回事。看故事的“看”流于表面,读书的“读”则深入文本之中,挖掘出故事背后的寓意。欣赏文学作品的门槛,就在于一个人需要从“看”进化为“读。

《老人与海》里,真正的主角并不是老人;而是让他衰老,让他疲惫,让他贫困,让他等待84天却一无所获,让他看到从未见过的巨大马林鱼也看到了希望,让他遭受鲨鱼围攻一夜之间失去所有,让他的大鱼变成瞬峋白骨的命运之手。

这当然是个好故事,货真价实的好故事。

我在40岁之后重读《老人与海》,又看到一点不同的东西:没有人能证明海上发生的一切,证明存在过如此巨大而美丽的马林鱼,证明曾经发生过那些惊险激烈的搏斗。

人生中有许多这样的时刻,没有人见证你的努力和付出,于是你活在旁人的猜忌和嘲笑之中,并且没有人可以倾诉,甚至也无从说起。在很大程度上,这可能才是人生的常态。

但你依然可以梦见狮子。

关键词:阅读、《老人与海》

角度

1。世界上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是海里活着的一条大鱼,人生就是航越大海

2。做了好事受到指责而仍坚持下去,这才是奋斗者的本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