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动辄就要“斩楼兰”,楼兰犯了什么事?让中原人如此念念不忘
新疆女孩哈妮克孜,曾以一支妩媚动人、妖娆性感的“敦煌舞”,征服了广大网友的心,为此她也被誉为“最美新疆女孩”。
很多网友甚至感慨的说:“终于理解了古代帝王,为啥动不动就要攻打西域了。”虽然这只是一句调侃的话语,但却迁出了一段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的历史。
在很多唐代“边塞诗”中,经常能看到“斩楼兰”的诗句,例如,唐代宰相张九龄:'自然来月窟,何用刺楼兰”,李白也有:“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的诗句。
唐人动辄就要斩楼兰,楼兰到底犯了什么事,让中原如此念念不忘?其实,“斩楼兰”是一个颇有历史深度的典故。
据《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一万四千一百。”
楼兰古国虽然地处荒芜的沙海,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但却是汉朝与匈奴的必争之地,难道是因为这里盛产美女吗?
这其实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背后还有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楼兰作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其实只能算得上一座古城而已。
位于现在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境,距离罗布泊、孔雀河道不足一天的车程。作为西域边塞的一个面积狭小的国家,据说城内人口都不足1.5万,顶多算一个整编师团的人数。
由于这里地处荒无人烟的大漠深处,所以一年都未必能下一场雨,但却整年都刮着沙尘暴。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文字形式记载的楼兰始见于《史记》。
书中记载早在公元前176年,匈奴冒顿单于曾给汉文帝刘恒写过一封“国书”,并声张楼兰应该归属匈奴。
到了公元60年汉宣帝刘询时期,在西域即今新疆轮台设置了西域都护府,并展开了与匈奴抢夺楼兰的拉锯战。
而此时的小国楼兰则表现出了“不两属,无以自安”,作为一个西域小国出现这种无奈,其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汉匈之所以争夺楼兰,原因就在于楼兰地理位置十分关键,作为汉通西域的丝绸之路要塞地区,一旦被匈奴控制便会切断汉朝和西域的联系。
打一个简单的比方,楼兰对于汉朝而言,就是秦国的函谷关,一旦失去对楼兰的控制,那么在军事和经济方面都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斩楼兰”的民族执念,早在汉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原本汉朝已经用武力征服了楼兰,但在楼兰新王登基后却背信弃义,并曾多次斩杀汉使。
早在汉武帝时期,由于楼兰王经常截杀汉朝商队,为此汉武帝震怒并派遣赵破奴和王恢二将,仅率领700铁骑便楼兰王抓到了长安。
至此之后楼兰不敢再和汉朝作对,但汉武帝晚年时期,楼兰以为汉朝衰落了,所以楼兰便帮助匈奴打汉朝,结果汉武帝再次将楼兰王抓到长安,这便是汉武帝二斩楼兰的故事。
汉昭帝时傅介子“斩楼兰”的故事也极为传奇,话说当年傅介子只是一个骏马监的小官,后受到霍光赏识准许他请求出大宛的要求。
他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出使大宛的使命,而且还将逗留在大宛的匈奴使者斩杀,随后出使楼并兰斩杀了悖逆的楼兰王,并立在汉为质子为楼兰王。
这就是唐朝文人墨客笔下的“斩楼兰”,其实,回过头来看一看汉朝时期对楼兰的军事政策,不难发现汉朝人早已意识到了,征服楼兰对汉朝通西域的关键作用。
同时,楼兰也可以作为遏制匈奴人进犯中原的一个缓冲地带,可以说从汉武帝时期的“二斩楼兰”,再到汉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斩楼兰”,都充分地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汉朝的军事实力绝非浪费虚名。
从卫青和霍去病北击匈奴,再到东汉时期的窦宪大破匈奴,就可以看出“汉军”的军事实力,足以震慑当时的西域各国。
而楼兰作为一个西域地区的小国,为了求生存曾对汉朝和匈奴首鼠两端,但最后玩火者终自焚,被汉朝多次“斩楼兰”。
以及在恶劣环境等多重影响之下,最后不断没落并消失在岁月中,这其实也给后人提了一个醒,背信弃义者的下场就是死亡。
最后引用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两句诗作为结尾:“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诗文所表达的含义上来看,诗人不仅对汉代二帝“斩楼兰”的丰功伟绩推崇备至,而且也对唐代军事实力充满了自豪之情,虽然当时楼兰早已沉没于沙海,但类似楼兰的小国还有很多,都等着唐军去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