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爱吃甜食,又为何在饭后吃甜点?
像许多哺乳动物一样,人类天生喜欢甜食。这种偏好,甚至在新生儿就能中观察到:甜味帮助他们放松和吸吮,这增加了他们的食物摄入量。
我们的嘴里,含有特殊的甜味接收末梢。只要一感受到糖分子,神经末梢立即开启一条到达大脑的信号通路,引发快乐的感觉。这个机制的产生,是由于在自然界当中,真正含有糖分的食物较为稀少,而含糖分的食物,质量都不错 - 例如,含有丰富营养的甜蜜水果。这就是为何人类与动物都喜爱甜食的原因。
以色列威兹曼科学院,特地对人类偏爱甜食的原因做了项研究。结果发现,而人类对甜味的偏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因此儿童比成年人更喜欢甜食。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之一是,当孩子长大后,需要各种丰富的食物类别,因此对糖分的需求减少。
小孩子在成长阶段时所接触到的食物,将影响他们学习食物“正确”的味道。研究表明,习惯人工甜食和加工食品的孩子,在成年时对糖分的依赖性会比其他人更高,更爱食用甜食,因为他们认为“好吃”的甜度水平变得很高。如此一来,就会更容易造成肥胖、糖尿病及其他文明病。其他的研究发现,儿童时期吃的水果越多,长大后对甜食的依赖度就越低,因为他们学习了天然水果的适当甜度,而不是加工后的甜食。
从生物学角度而言的以上解释,可以知道人们喜欢甜食的原因,却无法解释为何人们想在餐后用甜点——科学家无法找到合理的科学解释,而是要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因为渴望餐后甜食的背后,并非生物机制,只是人类文化与习惯的力量。
要证明这个说法,其实不难,只要从一些没有习惯于餐后甜点的文化来看就能得知,例如法国人通常会在餐后享用奶酪,或者在印度的一些地区中,完全没有餐后甜品的文化。因此,餐后的甜点并非生物需要,那是一种跨文化习俗的传播。而这种习俗,很可能来自于家长为了“贿赂”孩子吃完正餐的肉菜,以餐后甜点当奖励所导致的习惯。
所以说,饭后用甜点,并非科学根据,也不会对健康带来好处,只是人类自行培养的习惯。而克服甜食渴望的唯一方法,就是——善用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