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清朝皇帝来说,紫禁城是临时住所,圆明园才是他们的家
紫禁城是明朝、清朝两代的皇家宫殿,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70多座大小宫殿,9000多间大小房屋。
1644年清朝入关之初,紫禁城已经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再加上多次遭遇战火洗劫,显得满目疮痍。顺治皇帝、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耗费了上百年的时间,来对紫禁城进行不同程度的营建、修缮,终于恢复了原来样子,甚至更加恢宏壮观。
紫禁城
可是,从康熙皇帝开始,历代皇帝都在不断“逃避”紫禁城,不愿意住在这座金碧辉煌的皇宫里。这是为什么呢?
清朝的八旗贵族们在入关之前,长期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习惯了寒冷的天气,形成了不畏寒冷的体质。努尔哈赤、皇太极经常在寒冷的冬季对敌人发起攻击。
但是,在不畏寒冷天气的同时,八旗贵族又十分惧怕炎热的天气,从不在炎热的夏天打仗。能征善战的皇太极有一句名言:“当此六月酷暑,挥扇纳凉尚不能堪,岂能擐甲而战乎?”因为怕热,连仗都不打了。
皇太极
八旗贵族在入关之后,就面临着严峻的气候考验。
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春秋短而夏冬长。就如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所说:“北京坐落于一块往南旅行十日也不见沟壑的平原上,同时,往北走不出很远,就有无数的崇山峻岭。就因为往南是广阔的平原,往北是许多高山,北京就显得夏日酷热,冬天严寒。”
在清朝时,北京的夏天热到什么地步?
《卢龙县志》记载,1678年6月,“炎热异常,自京师至关内外,热伤人畜甚重。”由于天气太热,出现了人畜被热伤的事件。这还不算什么,1743年,已经在北京生活了20年的法国传教士宋君荣遇到了一个异常炎热的夏天:“贫民和其他一些人,主要是胖人中暑或热死,死者躺在街道或屋内……为此皇帝和大臣们专门开会研究采取措施,以解除人们的痛苦。另在每条主要街道和城门洞,也都在发放降暑药品及冰块。”
众所周知,紫禁城被一圈高大的城墙封闭得严严实实,城内的建筑又高又大,严重影响了空气流通:热空气很难散发出去,冷空气又很难挤进来。紫禁城里又没有湖泊和树林,在红墙黄瓦的衬托下,犹如荒漠。综上而言,紫禁城内又闷又热,温度比京城内其他地方又高了不少。
紫禁城
居住在紫禁城内的皇帝们,不怕北京的严寒,倒是对夏日的酷热叫苦不迭。
1650年7月,摄政王多尔衮实在忍受不住北京的炎热,提出仿造金国、辽国、元朝的做法,在边外“建小城一座,以便往来避暑,庶几易于成工,不致苦民”。当年11月,多尔衮在古北口外打猎时坠马跌伤,不久病重不治,修建避暑小城的计划成为泡影。
为了“逃避”紫禁城,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用了100多年的时间,在位于紫禁城西北部30多里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大型皇家园林。康熙皇帝亲自赐名为“圆明园”。
圆明园
圆明园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有150多个风格各异的景点,被誉为“万园之园”。特别是里面有宽阔的湖泊,有成荫的树林,实在是避暑纳凉的最佳场所。
在圆明园建设的过程中,清朝皇帝就等不住了,提前搬进来居住。从1707年到1722年,康熙皇帝一共有5次来到圆明园。最后一次来到圆明园时,康熙皇帝组织了一场盛大的游园活动。参加者除了康熙皇帝外,还有即将登位的雍正皇帝和未来的乾隆皇帝。祖孙三代皇帝相聚在圆明园里,完成了历史性的相会。
圆明园
1722年12月20日,康熙皇帝病逝于与圆明园一墙之隔的畅春园。
在康熙皇帝之后,历代清朝皇帝都将圆明园作为夏季避暑之地,往往一住就是半年之久,甚至超过了在紫禁城办公的时间。雍正皇帝最长一次在圆明园里住了247天。最夸张的是道光皇帝,最长一次是在圆明园住了354天。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时,咸丰皇帝正住在圆明园里,并从这里出发逃到了承德热河避暑山庄。
圆明园
皇帝住在圆明园时,需要一边避暑,一边办公。为此,雍正皇帝在圆明园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勤政殿,可以举行朝会和重大庆典。还修建了内阁、六部、军机处的值房,供官员在此值班供职。这就意味着,皇帝能在紫禁城干的工作,在圆明园也能完成。
为了让皇族成员生活得更加惬意,圆明园里专门设置了一个景区——同乐园。同乐园有看戏的清音阁,有店铺林立的买卖街。皇帝在这里,吃喝玩乐,样样具备,还能够近距离接触大自然,自然愿意长期住在这里,乐不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