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为何说胃气是脉气的根本?
胃气及其与之相关的饮食营养,对人的生命与健康至关重要,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所以,古代医家在临床辨证论治时,即十分重视通过望面色、察舌苔、问饮食、诊脉象等方法来判断胃气的盛衰有无。
《中藏经·论胃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说:“胃者,人之根本也,胃气壮,则五脏六腑皆壮。”由此可见,胃的受纳腐熟功能是历代医家凸现与重视胃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的根本依据。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李东垣提出“人以胃气为本”,并指出:“胃气者,谷气也,营气也,运气也,生气也,清气也,卫气也,阳气也”(《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即胃气的受纳腐熟功能是人体营卫等气赖以产生的基础,绝不能由此得出所谓广义的胃气即人之正气的结论。
张介宾在《景岳全书·论脾胃》说:“胃气之关于人者,无所不至,即脏腑、声色、脉候、形体,无不皆有胃气。胃气若失,便是凶候。”这里虽然不免有类比联想的成分,即根据胃气、饮食营养与生命机能之间的联系,而将显示生命机能旺盛的征象认为是有胃气,而显示生命机能衰退的征象为少胃气或无胃气。但多数情况下,胃气与其外在征象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关于脉以胃气为本观念的形成,一般认为其有四个方面:
一是脉气根源于五脏六腑,而五脏功能活动依赖于胃气;
二是脉中血气源于水谷之气,而且源于水谷的宗气又促进血行脉中;
三是肺气附于胃气,推动脉气运行;
四是胃气运脏真之气于脉中。
其实对脉以胃气为本的问题,《黄帝内经》本身已有较为明确的论述。首先,《黄帝内经》不仅认为脉中气血源自于胃,如《灵枢·玉版》所云:“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海之所行云气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灵枢·五味》亦云:“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察气于胃……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并在胃为气血之源头的生理学认识基础上,构筑起以胃为中心的循环体系,即中医经络学说体系的循环模式:气血的运行起始于手太阴肺之脉,而手太阴之脉并不起始于肺,而是“起于中焦”。经过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相互衔接所构成的循环圈后,复归之于肺。
在以上这个理论构想中,设想心脏与脉搏搏动的动力来源在胃,是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所获得的力。如《灵枢·动输》说:“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足之阳明,何因而动?岐伯曰:胃气上注于肺……此胃气别走于阳明者也。”《素问·平人气象论》更明确地指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隔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位于“左乳下”、“其动应衣”的心尖搏动,被解释成为“胃之大络”的跳动。因而虽然在五行配属上为“心主血脉”,但在实际的病理学解释上常可看到与胃的密切关联。
大概正由于此,《素问·玉机真藏论》则指出:“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因此形成了脉以胃气为本的观念。有趣的是早些年有学者通过寸口、人迎、跗阳处血流能量、供氧能力、调整能力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分析,认为脉之“胃气”是血流满足全身需要,使代谢活动得以维持的能力。可见脉以胃气为本观念的形成,是源自于对胃为气血生成之源及其循环中心的认识,并认为胃气是心脏与脉搏搏动的动力来源。
《黄帝内经》对切脉与胃气的关系论述甚详,《素问·平人气象论》指出:“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藏脉,不得胃气也。”并提出以胃气的多少有无作为判断四时五脏平、病、死脉的标准。关于脉有胃气的征象,《素问·玉机真藏论》指出:“脉弱以滑,是有胃气。”《灵枢·终始》则认为:“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清代冯楚瞻《冯氏锦囊秘录》则明确提出:“脉以胃气为本,无胃气曰逆,逆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