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史话」历千年几经变迁 看今朝文庙新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二十——太原文庙

文/朗读者 碧涧流泉

太原文庙,位于迎泽区文庙街道文庙巷西40号。文庙的前身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是位于水西关的太原府文庙。据明万历《太原府志》、清道光《阳曲县志》记载,在县治西有府县两学宫并峙,宫内有府县两文庙。府文庙建于天会年间(1123-1135年),县文庙建于金大定年间(1161-1189年),规模宏大,因此说旧时文庙在城西偏北(今府西街)。清光绪七年(1881年),汾河决堤,府县两文庙毁于大水。水退之后,由当时的山西巡抚张之洞倡议,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遂移建于崇善寺被焚的废墟上,即今之文庙。1996年1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0月山西民俗博物馆在文庙落成。2013年3月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的全称为文宣王庙,又名孔庙、夫子庙、先圣庙、文昌阁等。文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堂,历来为尚儒文盛之地。

孔子被历代尊崇为“文圣”,故谓“文庙”,亦即孔庙。孔子(前551—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早年周游列国,宣传政治主张。晚年退居故里,设帐授徒,“制礼作乐”,传“经”研“易”,被后人尊为“至圣先师”,树为“百世文官表、历代帝王师”,并由公加封列王,被儒教奉为教王。

祭祀孔子从春秋末季的鲁哀公始。孔子死后第二年(前478年),哀公将孔子的三间故居立为庙,“岁时奉祀”。这就是我国第一座文庙---曲阜孔庙。这个原初的孔庙,规模虽小,但由此肇始,开启了孔庙的兴衰沿革史,开创了历代皇帝祭孔的先例,使孔庙的地位日渐突出。第一个驾临孔庙的皇帝是汉高祖刘邦。封建社会进入中后期,儒学的地位达到顶峰,统治者对于孔庙的修建,对于祭孔活动的重视也达到了鼎盛。明清两代从中央到地方各州府县都必须按规制建立孔庙,定期聚会朝拜,故孔庙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的崇高殿堂。清末时全国文庙多达1560余座。山西现存文庙170余座,太原市有4座。

太原文庙,是国内存量极少的省府文庙之一,是山西境内布局完整规模较大的文庙,也是太原市区内最大的文庙。文庙在我市还有3座,即晋源文庙,现晋源区太原古县城内,始建于明洪武六年(1373年);清源文庙,现清徐县城赵家街西北隅,始建于金泰和三年(1203年);徐沟文庙,现清徐县徐沟镇,始建于金大定年间(1161—1189年)。这4座文庙,只有徐沟文庙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其他三处均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在水西关的太原府文庙,规模虽壮观,但远不及今日文庙。据说,光绪七年,文庙被水冲圯后,府城缙绅(原意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学士,无不为之大惧,以为天降凶示于文人,水退之日,遂集聚府衙请求太原知府出面重建。太原知府把府城众文士的联名书上呈山西巡抚张之洞,请巡抚大人定夺。当时张之洞就任抚台不久,为稳定太原文人之心,便决心重建一座规模更大的文庙。他亲自选址于同治年间焚毁的崇善寺废墟之地,并倡导省城各界有识之士共同集资。在他的积极提倡下,没有动用公款,很快便建起一座规模宏伟的新文庙。   

文庙的布局,在全国已成定制,只不过时代不同而已。太原文庙,现占地3.1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坐北朝南,前后进三院落,是一处古老而雄伟的建筑群。由南向北依次为牌坊照壁、六角井亭、棂星门、状元桥、大成门、大成殿、和崇圣祠。各院均有东西厢房。

文庙的牌坊系木构建筑,上书金字“文庙”,现迁至文庙西花园门前。棂星门是文庙的大门。两侧分别为井亭和“义路”、“礼门”两座门楼。井亭为平顶六角形,俗称“六角亭”,创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系崇善寺遗构。亭内原有水井两眼,因形似双目,取祥瑞而建。棂星门建在高台上,是冲天式木牌坊,中门两侧门高大宽阔,三门结构相同,是三间六柱带有双柱木斗拱歇山琉璃瓦顶。设栅栏门。冲天柱前后有石鼓夹抱,戗柱斜撑,柱顶有琉璃筒帽,与三门相间的有四组琉璃照壁,每壁正中浮雕盘龙,上有琉璃顶,下有须弥座,光彩夺目。正中门檐下有蓝底金字匾额的楷书“棂星门”。门前蹲卧铜、铁狮4只。棂星为天镇星,相传为天上文曲星,以“棂星”名门,意为孔子应天上星宿而降,旨在圣化孔子。明初确立文庙前设棂星的制度,昭示天下通祭,规格如同祭天。喻孔子才学通天,地位至高无上,尊孔如尊天。

进入棂星门是文庙的前院,院内有泮池石桥。“泮”指古代的学校,泮宫即学宫,泮水为学宫的水池。泮池上的石桥,称为泮桥,又名青云桥。按照古时礼俗,凡考中秀才以

上公民者,都要绕池三周,以纪念先师孔子。中举人者,更要在桥上挂满红灯笼,取登龙门之意。一般人进文庙,须绕池而行。唯有状元可以从桥上过。这不仅体现了等级,也有激励学人的成分,因此泮桥也叫状元桥。

大成门是文庙的第二道门,宫殿式建筑,面阔五间,绿瓦飞檐,彩绘斗拱,金碧辉煌,有3个门组成。中为大成门,两旁掖门,东曰“金声”、西曰“玉振”,门名取孟子“孔子之谓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语意。金指钟,玉指磬,比喻孔子的德行就像奏乐,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完美至极。以此盛赞孔子“德牟天地”、“道冠古今”,并与大成殿相呼应。

过了大成门是文庙的第二进院。院心宽广,古木参天,古树成荫,花草诱人,特别是两株高大挺拔的银杏古树,树形优美,体魄苍劲,风骨清奇,正如唐代诗人王维曾作诗咏曰:“文杏栽为梁,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去做人间雨”。

院内正面的大成殿是文庙的中心建筑,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称为文宣王殿。宋徽宗尊孔子为“集古圣贤之大成”,更名大成殿。大成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琉璃剪边,重昂斗拱,庄严雄伟。殿内曾供孔子及其四配十二哲木主神位,也有说是塑像。儒家文化里陪同孔子一起被祭祀的有四配、十哲、先贤,先儒(十二哲)。四配分别是颜回(字子渊,孔子弟子,终身未仕,一生追随孔子至死)、曾参(字子舆,孔子弟子,专事研习孔学并授徒,最终成为儒家名师。)、子思(孔伋,孔子的孙子,他前承孔子,后传孟子,是儒家中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和孟轲(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被封为“亚圣”)。十哲仅次于四配,十哲指的是孔子门下的十位学生(颜子、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称,儒客杰出代表,受儒教祭祀,为历代儒客尊崇,作为榜样。《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子我、子贡;政事:冉有、子路;文学:子游、子夏。’”孔门十哲个性不同、风采各异,他们像群星拱卫北斗一样,聚集在孔子身边,给后人留下了说不尽的圣贤佳话。

大成殿前有一雕石栏杆大月台,高1.3米、长27米、宽18米,是举行祭孔仪式的地方。对孔子的祭祀,有朝廷规定的春秋两大丁(即农历二月和八月上旬的丁日)祭,有孔子的诞辰(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祭。每逢祭祀,诸门洞开,鼓乐齐奏,香烟缭绕,烛光洞天,隆重肃穆。大成殿两侧为东西厢房,是供奉先贤先儒之处。

过了大成殿是文庙的第三进院。院内建有崇圣祠,是供奉孔子先人的地方,据说后来把孔子的夫人亓官氏的牌位也迁移进来供奉。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原文庙的作用逐渐发生了演变。到1919年,文庙改辟为“山西省图书博物馆”,1927年又易名为“山西省民众教育馆”,还曾更名为“山西省新民教育馆”。新中国诞生后的1953年,一大批劫后余生的文物被收藏于此,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山西省博物馆”,2003年山西省博物馆迁至汾河西岸新馆址,此处即成为山西民俗博物馆。

山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丰富的文化积淀了本地区世俗民情、音乐戏曲的多样性,成为中国汉民族民俗文化研究的宝库。中国传统文化常讲“文以载道”,山西民俗博物馆以传播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为己任,将山西地区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民情风俗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给观众。2006年,在大成殿实施了《千秋孔子》陈列布展,展厅入口的中央高台上,竖立着香港实业家汤恩佳先生捐献的巨型青铜孔子铸像一尊。台前有嵌入地下的孔子周游列国的沙盘,其背后是反映儒学先贤故事的弧形浮雕墙。展厅以孔子、儒学文化及文庙的历史发展为脉络,选取了有关礼学、教育文化等方面的馆藏文物和资料。运用现代化展示技术手段,比较系统地展示了孔子的生平事迹和儒学、礼学发展历程。2007年9月28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58周年之际,正式对外展出。近年来,游览文庙、领略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已成为太原市民文化生活的一大乐事。

如今,太原文庙作为太原市五大历史风貌区之一,即文瀛湖历史文化风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崇善寺、纯阳宫、皇庙为当时的太原府城的祭祀中心,并融合了明、清、民国时期的商业建筑和民居建筑;与万寿宫、基督堂、山西大学堂、中共太原支部旧址、孙中山演讲旧址等历史人文景观,成为广大游客参观游览、文化休闲的重要旅游胜地。

相关诗集

太原文庙

刘新春

棂星门内柏参天,崇圣寺中供圣贤。

三晋书生行礼拜,九州雅士祭文坛。

开来展览革命史,继往珍藏尧舜源。

书法丹青推创意,圣人也当颂新天。

刘新春,1946年出生,别名柳林,山西沁县人。中央财经大学毕业,曾任市委讲师团副团长、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现任《并州老龄》杂志主编。

太原文庙赞

若水

遥想当年丁祭日,香烟袅袅士摩肩。

紫藤缠柏金玉振,匝地浓阴彩帛悬。

春到河汾思香帅,花开晋阳赖众贤。

太原孔庙惟余四,此处规模最靠前。

孟恭才,笔名若水,中国影视戏剧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中长篇小说《日蚀》《爱的幽灵》《唐碑遗恨》,影视戏剧《一代廉吏于成龙》《千秋太原》《花香如兰》《神剑将军》《家有老母》戏剧《龙兴晋阳》民族歌剧《三把锁》等。

太原文庙

郭丽媛

德佩天光里,儒冠古往雄。

经年看前后,历代有初终。

千载圣人语,万民书者崇。

只因常礼教,文案表真功。

郭丽媛,女,1957年生,太原人。曾任中共太原市委讲师团副团长、调研员。山西诗词学会会员,山西杏花诗社会员。

碧涧流泉随笔

崇善寺和太原文庙这两个国宝单位距离很近,都在五一路东。2020年10月的一天上午,我和晓芳一起去了这两个地方。晓芳很兴奋,说早就听说这两个地方,终于可以亲眼目睹了。我是在2013年之前,这两处文物单位还没有定国保之前来过。七年以后再看,明显感到国保的保护力度和效果都提升了不少。

特别是太原文庙,所有建筑精美无暇,安然自若,大成殿的千秋孔子陈列和院内石器展览内容丰厚,井井有条。宁静的大成殿前,银杏树下,晓芳坐在石凳上在遐想……言语不多的她颇有感慨地说,这里好美,有历史,有文化,特别有厚重感!

晓芳名叫聂晓芳,她身材高挑,皮肤白净,文静淡定,说话细声细语。她负责文殊圣境公众号《古迹史话》的编辑任务。这个公众号是晓芳的领导、90后姑娘郭艺娇自学自创自办的。从7月21日开始每周一篇,已经编辑了15篇《古迹史话》了。当编辑第十六篇时,晓芳和我说,为了照顾孩子她要离开这个工作单位,不能做编辑任务了。说实话,一起相处四个多月,一起编辑15篇文章,晓芳的每一次编辑任务都完成的都很好。她认真仔细,追求完美,力求每一次编辑都让人有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她还能认真学习文稿,从中提炼出观点作为标题。有时实在想不好,还善于请教身边同志们,直到编好为止。除此之外晓芳还肩负着剪纸,摄影,简报编辑,日常办公事物等工作,样样都能脚踏实地、有条不紊地完成好。无论是身边的同志,还是晓芳自己,都能够体会到,晓芳的文化素养在提高,工作能力在提高,个人形象在变化。看到身边有一个在不断追求不断进步不断成长的90后姑娘,我非常高兴!真的是特别舍不得和她分开。而这个可爱的姑娘,在她离开单位一周之前就默默地的把《古迹史话》的编辑工作交给了梁瑜和王秀!相信这样善于学习善于负责的好姑娘,无论到哪里工作,都会干好的!在此我真诚祝愿晓芳姑娘工作生活顺意安康!

原创作者/碧涧流泉

来源/太原市太山博物馆

(0)

相关推荐

  • 山西 太原民俗博物馆(文庙)

    在寻找崇善寺的时候,看到一个路牌,狄梁公街.狄梁公就是狄仁杰啊,对啊,他就是古称并州的太原人啊,莫非这里有他什么遗迹,问路边小店和路人,都不知道,问到一个老人,说是在崇善寺背后.好吧,我绕过去一看,是 ...

  • 中国四大文庙之一【北京孔庙】

    中国四大文庙之一【北京孔庙】

  • 「古迹史话」龙城历变几沧桑,双塔耸立鉴流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十二--永祚寺 文/朗读者 碧涧流泉 永祚寺(俗称双塔寺),位于太原市区东南约3公里的迎泽区郝庄镇郝庄村南.永祚寺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的,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

  • 「古迹史话」千载圣人书者崇 德佩天光古往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二十四--晋源文庙 朗读者 碧涧流泉 晋源文庙,位于晋源区晋源街办东街村东大街,2013年启动了明太原县城修复保护工程,目前基本完工,文庙现位于明太原县城内.据明嘉庆<太原 ...

  • 「古迹史话」陶唐古迹于清徐 尧帝功德传千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二十八--清徐尧庙 朗读者 碧涧流泉 清徐尧庙,位于清徐县东南方向约20公里处的孟封镇尧城村,为古代陶唐城(尧城)所留遗迹,是后人为纪念帝尧而修建的庙宇.2004年6月,清徐尧庙 ...

  • 「古迹史话」回瞰西山云断处 大佛高坐洗尘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三十五--蒙山开化寺遗址 朗读者 碧涧流泉 蒙山开化寺遗址(开化寺旧址及连理塔),位于晋源区罗城街办旧寺底村400米的西山梁上,在蒙山景区内.属于晋阳古城宗教祭祀场所的一个重要组 ...

  • 「古迹史话」三晋名臣赞狐突 功著晋帮成霸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七--狐突庙 文/朗读者 碧涧流泉 狐突庙,位于太原市清徐县城西5公里处的西马峪村.始建于宋代宣和五年(1123年),在金明昌元年(1190年).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两次 ...

  • 「古迹史话」达鲁花赤史彦昌,两代三塔武德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十六--帖木儿塔 文/朗读者 碧涧流泉 帖木儿塔,位于阳曲县杨兴乡史家庄村东南.帖木儿塔为墓塔,属于元代建筑.2004年6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 ...

  • 「古迹史话」阿育王传教 惠明寺建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十八--晋源阿育王塔 朗读者 碧涧流泉 阿育王塔,又称惠明寺(亦称净明寺)舍利塔,位于晋源区晋源街办古城营村,在晋源二中和古城营小学(两所学校紧紧相连)的操场上.是古晋阳城中著名 ...

  • 「古迹史话」紫案焚香暖吹轻 百年风霜唱经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十七--唱经楼 文/朗读者 碧涧流泉 唱经楼 ,位于杏花岭区鼓楼街33号.创建年代已不可考证.据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阳曲县志>记载,唱经楼重修于明正德年间( ...

  • 「无线电史话」1951年,用于民防用途的220 MHz无线电收发器

    用于民防用途的220 MHz无线电收发器:1951年 1951年5月的<广播新闻>(Radio News)设计了这种用于民防用途的220 MHz收发器的计划.选择该频段是因为它被新技术员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