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中国人记忆的“棉花航班”

棉花本来只是一种普通的经济作物,但有人给它贴上了政治标签,搞得沸沸扬扬。实际上从很多年前开始,新疆的棉花生产就开始搞“承包制”了。除“农八师”等农场外,很多棉农都拥有上百甚至上千亩棉田。每年采摘季,新疆的棉花都能吸引全国大量劳动力前往,为此还产生了全球独有的“棉花航班”。
图:无辜的棉花 网络图片
新疆光照时间长,特别适合棉花生长。新疆的棉花产量占我国的三分之三,这里的“长绒棉”是织布制衣的好原料。但熟悉农村生产的朋友都知道,棉花不宜打理。它非常耐旱,但病虫害很多;还有就是它的采摘,很难实现工业化。
新疆主要的棉产区在“南疆”,包括库尔勒、阿克苏、喀什、库车、图木舒克和莎车等地。当然在伊犁、博乐和哈密也有棉田,但主要还是沿天山南麓分布。因为它虽然耐旱,生长还是需要水的。天山南麓冰雪融水充沛,农业生产有保障。
图:新疆的农田与水渠 摄影:拉上窗帘
在十几年前,“拾棉民工”主要靠火车出行。这是一趟漫长的旅程,火车从中原开到乌鲁木齐至少两天两夜,然后要再坐一天的火车或汽车才能到达工作地点。算上途中所有费用的话,就算绿皮车“硬座”也要花费七八百元。如果考虑到时间成本,那损失就更大。
拾棉工初期以河南人为主。棉花价格比较坚挺,这份约两个月极其辛劳的工作可以给她们带来约一万元的收入。拉总有位朋友是新疆棉农,家里有400亩地。据她说,每年都要去火车站“抢人”,要管吃管住,现金结帐,临走时还得嘱咐明年多带几个人来——“棉桃”绽开的时间有限,每天都得及时把绽开的棉絮揪出来,因此400亩地得四五十名工人才能应付。而这项支出,也几乎要占到棉农总支出的二分之一。
图:拾棉就是手工揪出棉絮 网络图片
中原地区虽然是拾棉工的主要出发地,但长期以来与南疆之间没有直飞航班。新疆以前是南航的地盘,它的航班与火车一样需要在乌鲁木齐中转。那时没有竞争,票价奇高。拾棉工只在遇到急事时,才舍得坐飞机返回。当然现在,无论是库尔勒阿克苏,还是喀什莎车图木舒克,甚至伊宁和哈密,都已经与郑州有了直通航线。
这一局面是在2014年被打破的。西部航空在那一年的八月,推出了著名的“棉花航班”从郑州直飞库尔勒。它的航班号是PN6309/6310,每周246运行,只要4小时便能到达。而且非常厚道的是,开航时优惠票价只要188元。这一下子吸引了众多拾棉工,不仅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也稳定了西部航空郑州基地的客源。
图:当年的西部航空在郑州 摄影:拉上窗帘
2017年,西部航空又开通了郑州-阿克苏PN6249/6250航班,票价490元,与库尔勒航班一样在每周246运行。现在,这两个航班都已经成为了西部航空的重要航线,飞行频次早已加密到每天一班。该航线现在单程票价能维持在700元以上,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西部航空的“拾棉航线”后来出现了很多竞争者。2018年,民营的长龙航空开通了杭州-郑州-阿克苏航线,天津航空和南方航空也曾在旺季加入直航竞争。在“拾棉经济”的带动下,阿克苏机场客流从2014年的75万人增长到了2019年的171万人,年均增速19%!
图:小小的Aksu机场 Airliners图片
摄:lihutao(请与拉总联系,谢谢!)
库尔勒机场的发展更是令人瞩目。它从2014年的100万客流增长到了2019年的220万。现在的库尔勒机场俨然已是“第二个乌鲁木齐”,航线数量早就超过了喀什。华夏航空在这里建立了基地,一架架CRJ-900从这里起飞,串通了广阔的新疆大地。
库尔勒机场通往郑州的“棉花航班”现在已经有四家公司在经营;除西部航空外,还有南方航空、山东航空和江西航空。当然,拾棉工早已不全是河南人,现在从库尔勒出发,有直航西安、石家庄、济南、武汉、南京等多地的航班。华夏航空甚至开通过库尔勒-济宁航线,你猜那是为了什么?
图:库尔勒机场统治者 摄影:拉上窗帘
“拾棉工”的出发地逐渐从东部扩散到全国。交通成本的下降,使得四川、重庆、甘肃等地也有许多农民工加入。到现在,你已经无法指定说哪个航班才是“棉花航班”了。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到西部发展,一些拾棉工甚至定居下来,开设了自己的小超市或小旅馆。很多维族同胞乘坐飞机到内陆旅游,“棉花航班”在不需要拾棉花的季节也有客流,已经成为了“普通航班”。
拾棉花的工作非常辛苦,拉总出身农民,对此深有体会。现在随着机械化推广,很多棉田不再大规模使用人力。虽然机械化操作容易混进杂质,但加工技术也在进步,所以“拾棉工”已经越来越少了。
图:谁去拾棉并不重要 摄影:拉上窗帘
不过就算有一天“棉花航班”里不再有一个拾棉工,这段历史也不会消失。“棉花航班”以及西部航空为新疆经济做出的贡献,特别是它对南疆民航的带动作用,是中国民航史上永远值得记忆的故事。
>>> 喜欢拉,拉到底,到底有AD!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