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航班别急燥,利用空档修跑道
没有航班别急燥,利用空档修跑道
受疫情影响,全球各机场的航班量都少得可怜。例如香港机场,整编制的飞机都趴了窝,起降架次直线下降了九成!
贵为全球客流量第二的首都机场也未幸免。首都机场有三条跑道,去年和前年的吞吐量都曾经突破了一亿人次。在峰值时,首都机场每天有接近2000架次的起降,然而昨天(4月4日)只有178个航班。今天由于是清明节,航班量有所上升,但预计全天也只有276班。与往年同期相比——冷清了太多太多!
就连T3航站楼外面平日繁忙的道路,现在也格外地冷清,甚至一辆车都看不到!
图:空荡荡的机场路 摄影:拉上窗帘
怎么办?与航空公司一样,机场养活了大批的员工,他们也要吃饭呐!
不过莫着急,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时机,维修养护跑道!
大约两周以前开始,首都机场的“中跑道(编号18L/36R)”就开始了封闭维修施工。中跑道是首都机场三条跑道中最“命运多舛”的一个。它承担的降落任务不多,但是因为在中间最方便,所以T1、T2和T3的很多飞机都挤过来“起飞”。而且因为距离专机楼比较近,差不多所有的专机起降,都是在这条跑道上完成的。
图:飞机趴窝,汽车干活 摄影:拉上窗帘
首都机场的中跑道建于1958年,1965年和1982年曾两次向南延长,形成了现在3800米的长度。它不仅比西跑道(18R/36L)要长600米,而且也更宽。为了安全,现在波音747飞机已经不再使用西跑道起飞,空客A380飞机更是只能在中跑道和东跑道上起降——因为这些“四发飞机”的翅膀太宽,从宽跑道起飞可以避免远端发动机自跑道边缘吸进异物。
图:波音747早年曾自西跑道起飞 摄影:拉上窗帘
但是2008年T3建成后,经常有飞行员反映36R跑道的ILS信号不稳定,影响安全。原来这座ILS发射台比较“靠后”,在中跑道外左侧等候起飞的飞机挡在它前面时,会干扰ILS发射出的信号,造成飘移。自那以后,所有从中跑道36R一端(也就是南头)左侧起飞的飞机(好象是Echo联络道),基本上都得在ILS信号塔的“后侧(北侧)”起飞,因此这条跑道实际的使用长度只有3440米。
ILS的飘移问题,据说也是为什么中跑道不承担太多降落任务的原因之一。
图:“ILS后遗症” 摄影:拉上窗帘
3440米也已经足够长,所有型号的飞机都可以安全地从ILS发射塔后侧起飞。然而不知道是不是因为1982年那次“延长”施工时的基本功做的不扎实,这条跑道的南端经常需要“维护”。在2013年、2015年和2017年的四年时间里,它已接受了四次“维护”。算上现在这次的话,已经是“第五次”啦!
跑道大修的时候要关闭,在跑道头会摆放一个大大的“×”号,晚上还会亮灯,警告飞机不可以在此降落。而且还要发通告给各家航空公司,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如果在繁忙的时候被迫关闭维修,那就会造成航班取消,耽误“生意”。
图:关闭的跑道要打“叉” 摄影:拉上窗帘
但现在肯定不会。每天只有200多班的话,就算只用一条跑道,也足够了。一般情况下一条跑道每天可以支撑约600架次的流量。如果是印度人来玩,1000架次的起降也不是问题。
香港机场就很聪明,既然现在只有不到100班的客流,干脆两条跑道只用一条算了。从本月8号起,香港机场的北跑道将关闭,只使用南跑道起降。估计届时连灯光也将关闭,连电钱都省了!
香港赤腊角机场自建成时就拥有南北两条跑道,近些年因为不敷使用,还正在填海进行“第三跑道”的建设。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这座全球第九繁忙的枢纽机场一落千丈,4月3日当天降落的客机仅有区区41班。
图:香港机场第三跑道已基本形成 摄影:拉上窗帘
关了之后怎么办?当然也是“借此机会维护跑道!”在香港机场的两条跑道中,因为南跑道距离大屿山稍近,长期采用了“北降南起”的运作方式。飞机降落时的冲击力很大,确实也应该让北跑道休息一下了。而且北跑道还有一些与“第三跑道”关联的施工,不知道是不是会趁此机会预先完成。
图:热火朝天的第三跑道工地 摄影:拉上窗帘
香港机场的第三跑道是在“最鼎盛”时期终于下定决心修建的。但是自从“粪青”闹事,香港机场的客流已开始下降。不知道这座费用高昂的“第三跑道”,是否还有完工的必要?但好消息是:既然决定了关闭北跑道,那国泰和港龙至少不用发愁“停机位”了——北跑道的主跑道、滑行道和联络道如果都用来停放飞机的话,依拉总估计,再停放五六十架大飞机,都不是问题!
图:再摆五六十架不是问题! 摄影:拉上窗帘
所以就算国泰、国泰港龙和香港快运全部停飞,看来也“摆得开”啦!
注:文章全为说笑,不代表两座机场的任何官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