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二十)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前面讲了在什么情况下,药物方剂中需要加上甘草,在什么情况下药物方剂中不需要加甘草,我们再来看一桩清代医家李中梓的医案:
抚台毛孺初,痢如鱼脑,肠鸣切痛,闻食则呕,所服皆芩、连、木香、菖薄、藿香、橘红、芍药而已。后有进四君子汤者,疑而未果。飞艇相招,兼夜而往。
诊得脉虽洪大,按之无力,候至右尺,倍觉濡软。
余曰:命门火衰,不能生土,亟须参、附可以回阳。孺翁曰:便用参、术,可得愈否?余曰:若无桂、附,虽进参术,无益于病。且脾土大虚,虚则补母,非补炎乎?
遂用人参五钱,熟附一钱半,炮姜一钱,白术三钱。连进三剂,吐止食粥。再以补中益气,加姜附,十四剂后即能视事。
我们从医案的叙述能看出来,抚台的一位名叫毛孺初,得了痢疾,肠鸣肚子痛,闻到吃的东西就想吐,很多医家都给他服了芩、连、木香等药,后来有医家也开四君子汤,还是没有效果,于是请李中梓去看病,李中梓摸了他的脉,虽然觉得洪大,但是按之则无力,右手的尺脉更无力。
这到底是虚还是实?是寒还是热?
抚台大人得了痢疾,肚子又痛又不想吃饭,痢疾一般是以湿热痢多见,前医按湿热痢来治,效果不明显,大虚。病是虚引起来的还是虚是药引起来的呢?总之就是太虚了。那么虚了应该如何来治疗呢?虚了就应该补,说是用人参和附子来补,可以回阳。但是,抚台大人看到用附子,于是问李中梓说,就用人参和白术行不行,李中梓回答说,不行,不用桂附,就算用了人参白术,对你的病也没有好处。
后来,李中梓开了药方:人参15克,熟附子5克,炮姜3克,白术9克,我们从这个方剂一看就是附子理中汤,少了一味甘草,连续吃了三剂,也不吐了,也开始喝稀饭了。
我们看这个方剂,人参的剂量最大,病人大虚,还是没有用甘草,不用甘草的原因是想温补的力量快一些。还有一个原因,因为病人闻食则呕,可能害怕甘草的缓,引起呕吐。总之,李中梓的这桩医案就是没有用甘草,即便是以人参为君,还是不用甘草。
病人吃了三剂以后,才用补中益气汤加姜附,这个补中益气汤(黄芪18克,炙甘草9克,人参9克,当归3克,橘皮6克,升麻6克,柴胡6克,白术9克)中可能有用甘草,等于就是补中益气汤合四逆汤(附子9克,干姜9克,炙甘草12克)
高建忠老师选这个医案的目的就是说,三人用方就是很讲究,该用甘草的就要用甘草,不该用甘草的时候就绝对不用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