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奇百怪的趣诗

千奇百怪的趣诗

第一部分:回文诗

  我国的汉字太妙了,一个是一个,横写竖写都行,正写反写也中,几个字在一起,正念是这个意思,反念是另一个意思,你说外国语言哪一个能比。本题目来几首回文诗,你是正念反念都行啊。
  回文,也写作“迴文”、“回纹”、“回环”。它是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文体上称之为“回文体”。唐代上官仪说,“诗有八对”,其七曰“回文对”,“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用的就是这种措词方法。回文的形式在晋代以后就很盛行,而且在多种文体中被采用。这种文体用在诗中叫回文诗,用在词中叫回文词,用在曲中叫回文曲。
  回文诗是一种按一定法则将字词排列成文,回环往复都能诵读的诗。这种诗的形式变化无穷,非常活泼。能上下颠倒读,能顺读倒读,能斜读,能交互读。只要循着规律读,都能读成优美的诗篇。正如清人朱存孝说的:“诗体不一,而回文尤异。”

001五绝回文

  特点:全诗每句五字,原诗为五绝格式,然后可逆读成诗。

  冬寒 作者:五代?陆龟蒙
  静烟临碧树,残雪背晴楼。冷天侵极戍,寒月对行舟。
  这首五绝吟咏初冬严寒景象。远处是“静烟”“碧树”,近处是“残雪”“晴楼”,天边挂着寒月,水上驶过“行舟”,这些弥漫着寒意的景物,引发了诗人的忧思:北方远地戍边的人怎么才能承受这严冬的侵袭呢?此诗真是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静烟临碧树

  全文逆读亦可成诗:
  舟行对月寒,戍极侵天冷。楼晴背雪残,树碧临烟静。
  逆读之后,原诗中的偏正词组“静烟”“碧树”“行舟”“寒月”等都反过来变为“烟静”“树碧”“舟行”“月寒”的主谓词组了。全诗从对仗之工整,押韵之准来看,却是五绝中的回文精品。以下几组就不细解了,请者自己体会。

  后园 作者:南朝齐?王融
  斜峰绕径曲,耸石带连山。花余拂戏鸟,树密隐鸣蝉。
  这是一首描写后园景色的小诗,此园中有斜峰、曲径、耸石、连山,也有花、鸟、绿树。“鸣蝉”二字点出时值夏日,天气正热,而寥寥四句短诗,读来却顿觉一股凉气袭来。
  前两句写静物,但是一个“绕”字、一个“带”字,则又赋予峰、径、石、山以生意。这是静中有动。后两句是写鸟戏花丛、蝉隐叶底的动态之景,鸟、蝉虽小,但在炎热的园林之中,却极能点缀大自然的盎然生机,也抒发了作者的闲适情兴。

  该诗倒读亦自成诗,其句为:
  蝉鸣隐密树,鸟戏拂余花。山连带石耸,曲径绕峰斜。
  细细品味,仿佛比正读之句更有韵味。因为“蝉鸣”“鸟戏”二句突出了“蝉”“鸟”的隐于密树叶底,戏于残花丛中:而“连山”“曲径”二句,则因山之绵延而使山石更显高耸,因小径曲绕山峰,故而入目之峰也因环绕迷离而觉斜倾。这就使得全诗结构更加紧凑,而这恰恰是正读诗句中稍稍欠缺的。可见这首回文诗、不论正读、逆诵,均可各得妙趣,自是难能可贵。

  和湘东王后园 作者:梁?简文帝
  枝云间石峰,脉水浸山岸。池清戏鹄聚,树秋飞叶散。
  这是一首和湘东王的小诗,所题内容是后园中的秋色:高入云霄的绿树枝叶与石峰疏密相间,清清泉水浸山抱岸,池中水鸟嬉戏飞逐,秋叶随风飘散。此诗毫无雕饰,用朴素的词语,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景色,既是写眼前之景,也映照出作者内心的落寞。
  倒读为诗,韵脚意境依然妥贴:
  散叶飞秋树,聚鹄戏清池。岸山浸水脉,峰石间云枝。
  读起来诗句也不失流畅,与正读时所抒写的景色、诗意亦无太大的差别。

  春日雪 作者:唐?潘孟阳
  五绝及其诗友和诗:
  春梅杂落雪,发树几花开?真颜尽兴饮,仁里愿同来。
  这首回文诗,看去似与一般诗句并无二致,但是它能任你颠倒吟咏。试将这首诗由后而前倒卷逆读,则成:
  来同愿里仁,饮兴尽颜真。开花几树发,寻落杂梅春。
  倒读之后,居然也是一首姣好小诗。作者运用的诗句中多以单词为主,如“杂”“几”“饮”“愿”等,无所谓颠倒;另外,诗人选用的一些双音节词组也十分有特色,即在结构上很松散,颠来倒去均可成义。如诗中“春梅”是春日之梅,而“梅春”是梅花恰逢春光;还有一些,这里就不多举例了。作者正是抓住了词语中的这些特点,就轻巧地为小诗涂上了一抹奇异的光泽。

  和潘孟阳春日雪 作者:唐?张荐
  迟迟日气暖,漫漫雪天春。知君欲醉饮,思见此交亲。
  这首回文诗,同样是多用单音词,巧妙地作了排列组合。其中前两句都出现了叠音词“迟迟”“漫漫”,既为诗意增色,又便于回文,用得恰到好处。这首诗是吟春日之雪的,前两句是状写雪天之景,摄下了特别的太阳和特别的雪,一个“暖”字加一个“春”字,便点明了这是在春天暖日之下的雪景,造就了一种温馨恬美的气氛。后两句是抒发雪天之兴,表达了愿与相得相知的友人对雪饮酒,深结情意的心情。这首诗倒过来读是:
  亲交此见思,饮醉欲君知,春天雪漫漫,暖气日迟迟。
  仍然是一首吟诵春雪的佳作。如果说此诗正读内容是从景到情,那么,倒读则是由情及景,同样是流畅优美,情景交融。

  春日雪酬潘孟阳回文 作者:唐?权德舆
  酒杯春醉好,飞雪晚庭间。久忆同前赏,中秋对远山。
  这首诗抒发作者在春日酒醉,飞雪满庭,日色向晚之际,回忆起往日中秋季节,面对远山,举杯共赏的那幕情景。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但从“酒杯春醉好”的一个“好”字却流露出景包情外;后两句是抒情,而“中秋对远山”却俨然是情寓景中。当然该诗之妙,妙在回文。把它倒读,居然也自成句:
  山远对秋中,赏前同忆久。间庭晚雪飞,好醉春杯酒。

002五律回文
  
  特点:原诗为五律格式,每句五字,共八句。反读也可成诗,这样的就算是五律回文。

  晓行 作者:清?张淮
  残月落溪湾,远行客船还。寒鸦宿古树,静水咽空山。
  峦翠露深浅,岭云分曲弯。丹霞映赤日,晓雾爱跻攀。

              残月落溪湾

  先来倒读,词意由读者自己领会吧。
  攀跻爱雾晓,日赤映霞丹。弯曲公云岭,浅深露翠峦。
  山空咽水静,树古宿鸦寒。还船客知远,湾溪落月残。

  泊雁 作者:宋?王安石
  宋朝著名文学家王安石,创造态度非常严谨,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曾称为千古绝唱,他的另一首回文诗《泊雁》更是匠心独运,使后人望尘莫及:
  泊雁鸣深渚,收霞落晚川。柝随风敛阵,楼映月底弦。
  漠漠汀帆转,幽幽岸火然。壑危通细路,沟曲绕平田。
  短短八句,落霞鸣雁,壑危田平,岸边有灯火,江中有帆船,不但有景有情,还有色有声,是幅画家难以画出的美妙的淡泊宁静的图画。
  如果把上面的八句颠倒过来诵读,音韵依然谐和,意境更加清新幽深。诗的形式的变化,丝毫不挫伤原诗的内容,不能说不是作者妙手经营的结果。
  田平绕曲沟,路细通危壑。然火岸幽幽,转帆汀漠漠。
  弦底月映楼,阵敛风随柝。川晚落霞收,渚深鸣雁泊。

  寄范希文 作者:宋?李痒
  矶滩露荻槁,微翠近开花。飞萤聚乱麻,野阔接平沙。
  沙平接阔野,麻乱聚萤飞。花开近翠微,槁荻露滩矶。

  这首诗特殊一些,因为能成好几种五言:
  花开近翠微,槁荻露滩矶。沙平接阔野,麻乱聚萤飞。
  滩露荻槁微,翠近开花飞。萤聚乱麻野,阔接平沙矶。
  乱聚萤飞花,开近翠微槁。荻露滩矶沙,平接阔野麻。

  这首诗还有一个特点,既成五言,又能成七言,只不过有几个字要重复使用。
  平沙矶滩露荻槁,荻槁微翠近开花。
  开花飞萤聚乱麻,乱麻野阔接平沙。
  滩矶沙平接阔野,阔野麻乱聚萤飞。
  萤飞花开近翠微,翠微槁荻露滩矶。

003六言回文
  

  六言回文诗就是每句六字,因为不多见,所以我在分类时没有限定句数,几句都行。尽管这样,还是不太好找,今只查到一首,现录于下:

  暮春 作者:宋·陈朝老
  陈朝老,字廷臣,宋祥符末年太学生。他为人刚直,论事剀切,曾因多次上书力谏而遭贬,后遇赦而归耕石门。绍兴年间,朝廷曾三次下诏书征召,朝老坚辞不赴,世有“陈三诏”之美名。陈朝老不但在政治上有独特见解,他的诗文也另辟蹊径,其中有一首六言回文诗《暮春》,历来为文人所称道。
  正读:
  纤纤乱草平滩,冉冉云归远山。
  帘卷深空日永,鸟啼花落春残。
  六言回文罕见,本回文诗只有四句,词言通俗明快,全诗虽以写景为主,但隐隐约约有人去楼空之意,流露出伤春的情调。开始让人联想到曾经有过的春草,以及白云未归时的奇态万变,然而这一切都已逝去或即将消失了。觉得一天之漫长,鸟也悲伤,花也落,留下的只是无限惆怅。

               冉冉云归远山

  反读
  残春落花啼鸟,永日空深卷帘。
  山远归云冉冉,滩平草乱纤纤。
  倒读之后,仍然是一首写暮春景色的,读来十分抒情的六言小诗。

  又找到一首,太好了,赶紧加上:
  六言回文诗 作者:南朝梁·萧 祗
  青山映雪含思,碧草抽烟系情。
  屏香梦愁月落,棹兰吟苦风清。
  零珠泪红轸促,惨云娥翠杯停。
  听君唱我离恨,声悲心凄骨惊。
  回读:
  惊骨凄心悲声,恨离我唱君听。
  停杯翠娥云惨,促轸红泪珠零。
  清风苦吟兰棹,落月愁梦香屏。
  情系烟抽草碧,思含雪映山青。

004七绝回文
  特点:全诗每句七字,原诗为七绝格式,然后可逆读成诗。这样的回文诗较多,这里选几个代表作。

  题织锦图 作者:宋·苏轼
  其一:
  春晚落花余碧草,夜凉低月半梧桐。
  人随雁远边城暮,雨映疏帘绣阁空。
  其二:
  红手素丝千字锦,故人新曲九回肠。
  风吹柳絮愁萦骨,泪洒缣书恨见郎。
  其三:
  羞看一首回文锦,锦似文君别恨深。
  头白自吟悲赋客,断肠愁是断弦琴。
  这三首小诗确如东坡公所云“皆奇绝宛转”,细腻抒情。第一首写女主人公的春愁秋怨。因她思念的人随雁远去,因而入眼的都是“落花”“枯桐”,伴着她的也只有“疏帘”“空阁”。第二首写她把自己刻骨铭心的恋情织入锦中,要寄给远方的人。第三首写诗中女主人公以卓文君自况,这便揭示出珍存在她心中的爱情的悲剧性。司马相如疏远了卓文君要娶小妾,卓文君能以一曲《白头吟》唤回司马相如的爱心;而今自己难比文君之才,而这幅千字回文锦也羞比文君的《白头吟》,这深沉的愁字真难以排解,入琴则断弦,入心则断肠!

              春晚落花余碧草

  这三首小诗,皆可翻作回文,读来依然“奇绝宛转”,毫不逊色:
  其一:
  空阁绣帘疏映雨,暮边城远雁随人。
  桐枯半月低凉夜,草碧余花落晚春。
  其二:
  郎见恨书缣洒泪,骨萦秋絮柳吹风。
  肠回九曲新人故,锦字千丝素手红。
  其三:
  琴弦断是愁肠断,客赋悲吟自白头。
  深恨别君文似锦,锦文回首一看羞。
  回文之后的诗意,当然不可能与正读丝毫无别,但总体看无多差异,只是在第三首的尾联“深恨别君文似锦,锦文回首一看羞”二句与正读时内容不同,这里已不再用卓文君的典故自况,而是在盛誉心爱之人才学甚高,文章似锦,相形之下,自己这幅织锦诗文很难达意,很难拿得出手。结尾处的一个“羞”字,便反映了这种奇妙隐曲的心理。

  题织锦图 作者:宋·秦观
  其一:
  红窗小泣低声怨,永夕春风斗帐空。
  中酒落花飞絮乱,晓莺啼破梦匆匆。
  其二:
  同谁更倚闲窗绣,落日红扉小院深。
  东复西流分水岭,恨无愁续断弦琴。
  其三:
  寒信风飘霜叶黄,冷灯残月照空床。
  看君寄忆传文锦,字字萦愁写断肠。
  其四:
  前堂画烛夜凝泪,半夜清香荔惹衾。
  烟锁竹枝寒宿鸟,水沉天色霁横参。
  其五:
  蛾翠敛时闻燕语,泪珠弹处见鸿归。
  多情妾似风花乱,薄倖郎如露草稀。
  诗中语词流丽,明白晓畅。这里对词意就不多解释了。这五首诗尤为难得的是,可回文而读,现将五首诗的回文列下:
  其一:
  匆匆梦破啼莺晓,乱絮飞花落酒中。
  空账斗风春夕永,怨声低泣小窗红。
  其二:
  琴弦断续愁无恨,岭水分流西复东。
  深院小扉红日落,绣窗闲倚更谁同。
  其三:
  肠断写愁萦字字,锦文传忆寄君看。
  床空照月残灯冷,黄叶霜飘风信寒。
  其四:
  参横霁色天沉水,鸟宿寒枝竹锁烟。
  衾惹荔香清夜半,泪凝夜烛画堂前。
  其五:
  稀草露如郎幸薄,乱花风似妾情多。
  归鸿见处弹珠泪,语燕闻时敛翠蛾。
  其对仗之工巧,用韵之自然,无异于正读之诗,有些诗句还胜过正读一筹。例子就举了,大家可以自己仔细玩味。

  记梦回文 作者:宋·苏轼
  苏轼梦中想好了一首回文诗,醒来只记得一句。既然有了一句,那就想法续上吧,续成两首如下:
  其一:
  酏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唾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其二: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水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此时是写梦境,第一首写一位面带醉容的女子玉手纤纤,捧着玉碗在喝酒,“酏(TUO)颜”“玉碗”一红一白对比分明,酒后虽有些失态,但更增几分妩媚。末句写歌声使水云之气凝住,雪花落而使梦惊醒。
第二首就是实写了,写初夏的太阳使雪融化,茶已泡好,一边欣赏窗外的景色,一边慢慢品尝。总观全诗,句畅词丽,足见诗人艺术才能的高超脱俗。
  本诗倒读则是:
  其一:
  岩空落雪松惊梦,院静凝云水咽歌。
  衫碧唾花余点乱,纤纤捧碗玉颜酏。
  其二:
  窗晴斗碾小团龙,活水新瓯浅焙红。
  江涨雪融山上日,缸倾酒尽落花空。
  倒读之后,也是婉丽秀美,畅如流水行云的诗句呢。总观全诗,句畅词丽,信笔写来,畅然成诗,足见诗人艺术才能的高超脱俗。

005七律回文

  七律 牡丹 作者:明·张淮
  华浮月夜静飞神,妙出天工夺画真。
  斜叶趁风摇翅蝶,艳姿嫌酒病心人。
  霞翻丽质晴烘日,露浥微香暖涴尘。
  家世古称应独魏,花飘未尽占芳春。
  古来写牡丹的诗不少,但以回文形式而写则少得多了,因受回文限制,处处受束缚。但此诗能突破束缚,从“神”“质”“气”入手,不论正读倒读,都马“国色天香”的牡丹“花中之王”的气质烘托了出来。开始写花之华光光流彩,虽在月夜仍有百倍精神,它天然妩媚,可夺名家之丹青妙笔。在繁茂如蝶的羽状复叶衬托下,随风摇曳,更加娇美,宛然就是那酒醉捧心的美女。牡丹盛开在丽日之下,滚动着朝霞的花心放出袭人的芳香,尘污也为之不扬。在牡丹花的各色之中,名贵者还要推魏紫姚黄,仅她就可占尽三色春光。

              花飘未尽占芳春

  此诗倒读也很流畅,仔细品味,除“人心病酒嫌姿艳”,因失去典故而意境稍差,其余诸句都很好,尤其尾句“神飞静夜月浮华”尤佳。
  春芳占尽未飘花,魏独应称古世家。
  尘涴暖香微浥露,日烘晴质丽翻霞。
  人心病酒嫌姿艳,蝶翅摇风趁叶斜。
  真画夺工天出妙,神飞静夜月浮华。

  回文诗二首 作者:唐·徐夤
  其一:
  飞书一幅锦文回,恨写深情寄雁来。
  机上月残香阁掩,树梢烟澹绿窗开。
  霏霏雨罢歌终曲,漠漠云深酒满杯。
  归日几人行问卜,徽音想望倚高台。
  回读为:
  台高倚望想音徽,卜问行人几日归。
  杯满酒深云漠漠,曲终歌罢雨霏霏。
  开窗绿澹烟梢树,掩阁香残月上机。
  来雁寄情深写恨,回文锦幅一书飞。
  其二:
  轻帆数点千峰碧,水接云山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倒读为: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破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
  遥望四山云接水,碧峰千点数帆轻。

  晓起 作者:唐·陆龟蒙
  平波落月吟闲景,暗幌浮烟思起人。
  清露晓垂花谢半,远风微动蕙抽新。
  城荒上处樵童小,石藓分来宿鹭驯。
  晴寺野寻同去好,古碑苔字细书匀。
  倒读为:
  匀书细字苔碑古,好去同寻野寺晴。
  驯鹭宿来分藓石,小童樵处上荒城。
  新抽蕙动微风远,半谢花垂晓露清。
  人起思烟浮幌暗,景闲吟月落波平。

  和陆秀才晓起 作者:唐·皮日休
  孤烟晓起初原曲,碎树微分半浪中。
  湖后钓筒轻夜雨,竹傍眠几侧晨风。
  图梅带润轻沾墨,画藓经蒸半失红。
  无事有杯持永日,共君惟好隐墙东。
  倒读为:
  东墙隐好惟君共,日永持杯有事无。
  红失半蒸经藓画,墨沾轻润带梅图。
  风晨侧几眠傍竹,雨夜轻筒钓后湖。
  中浪半分微树碎,曲原初起晓烟孤。

  秋夜回文诗 作者:清·张月槎
  清朝康熙癸巳编修云南张月错槎先生善作诗词,一生著作很多,可惜留下较少。他死后五十年,《随园诗话》的作者袁枚从他孙子张旭那里得到一首《秋夜回文诗》:
  烟深卧阁草凝愁,冷梦惊回几树秋。
  悬壁四山云上下,隔帘一水月沉浮。
  翩翩影落飞鸿雁,皎皎光寒静斗牛。
  前路客归萤点点,边城夜火似流星。
  这是一首写景诗,绘声绘色地描写了关边秋夜的清冷和萧瑟情景。如果倒过来读,也还清新有味,不失为一首好诗:
  星流似火夜城边,点点萤归客路前。
  牛斗静寒光皎皎,雁鸿飞落影翩翩。
  浮沉月水一帘隔,下上云山四壁悬。
  秋树几回惊梦冷,愁凝草阁卧深烟。

  修道回文诗 作者:明·张三丰
  桥边院对柳塘湾,夜月明时半户关。
  遥驾鹤来归洞晚,静弹琴坐伴云闲。
  烧丹觅火无空灶,采药寻仙有好山。
  瓢挂树高人隐久,嚣尘绝水响潺潺。
  倒读为:
  潺潺响水绝尘嚣,久隐人高树挂瓢。
  山好有仙寻药采,灶空无火觅丹烧。
  闲云伴坐琴弹静,晚洞归来鹤驾遥。
  关户半时明月夜,湾塘柳对院边桥。

  以下这篇又是一种特殊格式,即后篇每句为前篇每同位句的倒读回。称为双篇回文,先列到这里。

  玉楼春二首 作者:清·樊增祥
  其一:   其二:
  蝶衣金瘦花房粉 粉房花瘦金衣蝶
  雪燕双雕钗玉冷 冷玉钗雕双燕雪
  霜情薄怨素心兰 兰心素怨薄情霜
  月恨天如圆靥杏 杏靥圆如天恨月
  迭笺秋雁书传锦 锦传书雁秋笺迭
  叶坠疏桐金蚀井 井蚀金桐疏坠叶
  人中画字写炉灰 灰炉写字画中人
  白露秋期归心准 准心归期秋露白
  若于中间画一轴线,则二首诗成轴对称图形,观之读之都趣味盎然。

  虽然每句是七字,但不是四句的七绝,也不是八句的七律(实际上不一定是八句就是七律,因为七律的要求是很严格的。)我也把它算在这里了。

  春思 作者:寒雨清秋
  春芬叠翠柳横烟,我醉花香幽境禅。
  神曲一江寒唳鹤,骊歌千树暖啼鹃。
  粼粼水涧清波浅,屹屹山峰远岫穿。
  呻鸟伴莺飞广宇,噪鸦随鹊落桑田。
  晨霞逐雁翔东隅,暮月追光映东阡。
  贫客仙亭云影淡。榛松满壑雨声绵。
  逆读亦成诗:
  绵声雨壑满松榛。淡影云亭仙客贫。
  阡北映光追月暮,隅东翔雁逐霞晨。
  田桑落鹊随鸦噪,宇广飞莺伴鸟吟。
  穿岫远峰山屹屹,浅波清涧水粼粼。
  鹃啼暖树千歌骊,鹤唳寒江一曲神。
  禅境幽香花醉我,烟横柳翠叠芳春。
  这是一位网友的诗,我认为水平相当高。就现代人来讲,很多人已经不知回文为何物时,能写出这样的回文锦,本人非常佩服。

006次韵回文
  

  次韵是指和他人的诗,并依原诗用韵的次序,始于唐代的元稹、白居易。说白了,主要是韵脚的顺序要与原诗一样。

  苏东坡回文题金山。金山寺雄峙于长江之滨,历来为游览胜地。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慕金山寺之名,也曾荡舟于明月之中。眼看那江潮雪浪,水天一色,渔火点点,渔歌互答的美景,禁不住醉意微荡,旷怡愉悦,满腹诗情油然而起。他略加沉吟,一首《题金山寺》的回文七律便跃然纸上。清南文兵说:这首诗我是在1982年时见过,非常欣赏,记下之后一直保留着,直到我买到那本《趣味诗选》之后,原来的手抄才算扔掉。

  题金山寺 作者:宋·苏轼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巷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远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
  遥望四山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这首七律讲究平仄对仗,把金山寺的美妙风光,尽收于诗中,读起来令人心旷神怡,情趣盎然。然而更妙的是,这首诗若倒读起来,同样是韵味无穷。

               金山寺的景色

  逆读为:
  轻鸥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这首回文诗流行之后,有不少人仿之,和韵,这里举两例以说明之,先来欣赏陈克的次韵。

  宿龟山次韵 作者:宋·陈克
  潮回浪溅细沙倾,岸柳平波映眼明。
  桥接短亭连野迥,艇横长笛带风清。
  迢迢翠草寒烟暝,隐隐疏林暮霭晴。
  遥见叠峰青浅黛,客心伤处碧云轻。
  同样,此诗也可以逆读。
  轻云碧处伤心客,黛浅青峤叠风遥。
  晴霭暮林疏隐隐,螟烟寒草翠迢迢。
  清风带笛长横艇,迥野连亭短接桥。
  明眼映波平柳岸,倾沙细溅浪回潮。

  又有一人用次韵法而和此诗。
  夜宿江馆: 作者宋·丘琼山
  潮生海岸两崖倾,落月江枫映火明。
  桥透白波流水远,屋连红树带霜清。
  迢迢漏尽寒更晓,片片云收夜雨晴。
  遥望楚天江渺渺,茭蒲尽处落鸥轻。
  此诗和的非常之妙,有味。从汹涌的海潮入手,写落月、江枫、渔火,写波上飞桥、屋边红树,写清霜、滴漏、寒更,写夜月、朝晴,写楚天之下的渺茫江水,写水边茭蒲之外轻落的悲鸿。这些或远或近的景物,在诗人笔下连而为诗,在画家手里描而成画,可谓尽得南方水乡江馆一带的风光野趣。
  此诗倒读为:
  轻鸥落处尽蒲茭,渺渺江天楚望遥。
  晴雨夜收云片片,晓更寒尽漏迢迢。
  清霜带树红连屋,远水流波白透桥。
  明火映枫江月落,倾崖两岸海生潮。
  倒读之后,也是好诗,可谓下笔轻灵,色调明朗,意境开阔,堪称写景诗中的佳作。

007通体回文

  指一首诗从尾字倒读至开头一字,另成一首韵诗。实际上我的这个分类有些牵强,因为前面所述的一些回文已经就是通体回文了,这只不过是为了这个“通体回文”的体裁单找几篇说明一下而已。

  两相思 作者:宋朝·李禺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枯眼望遥山隔水

  这首回文诗之妙,就在于正读时是丈夫思念妻子的诗,而回文之后,便成了妻子思念丈夫的诗了。

  现将其回文书录于下: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和正读的诗句一样,反映思念之情的真挚与深沉。如果说该诗有所欠缺,尚不能尽如人意的话,恐怕就在点出主题的尾句“夫忆妻兮父忆儿”上。试就该句中之对应关系进行分析,可知正读时是夫忆妻与父忆儿相对应,而回文时则是儿忆父与妻忆夫相对应,那么这就准确地打上了男尊女卑的烙印,夫、父同等,妻儿同级,难免影响吟咏该诗的心情。假如作者能将尾句写作“夫忆妻兮知不知”?洗去不平等的烙印,岂不更好。

  秋闺怨 作者:明·高启
  人行远寄写情诗,静院秋声恨别离。
  新雁过时惊梦短,尘窗桂影月迟迟。
  该诗名为《秋闺怨》,试看诗句中“秋声”“新雁”“桂影”与“秋”字紧扣;而“静院”“尘窗”则点出深闺有佳人;“写情诗”“恨别离”“惊梦短”,甚至连“月迟迟”都带入了股股“怨”气。可见,该诗的内容与标题真是丝丝入扣。
  该诗倒读则为:
  迟迟月影桂窗尘,短梦惊时过雁新。
  离别恨声秋院静,诗情写寄远行人。
  与正读相比,尾句“诗情写寄远行人”要比“人行远寄写情诗”诗味更浓,诗意高雅而且也含蓄得多了。

  晚秋即景 作者待查
  古代诗词中,咏秋之作更多。有一首回文七绝叫《晚秋即景》,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尤其深刻。究其原因,一是诗的本身写得好,二是顺读倒读皆不失佳妙,三是诗中流露出的情调,暗合了当时那颗快要破碎了的心。
  诗曰:
  烟霞映水碧迢迢,暮色秋色一雁遥。
  前岭落晖残照晚,边城古树冷萧萧。
  若是倒过来读,便是:
  萧萧冷树古城边,晚照残晖落岭前。
  遥雁一色秋色暮,迢迢碧水映霞烟。
  这首回文诗,顺读倒读均如行云流水,顺理成章,实不可多得。且诗中意境深远,耐人寻味:秋色万里,暮色沉沉,烟霞映水,碧波迢迢,一只孤雁,雁翅上映着落日的余晖,向着遥远的天边飞去。边城的古树映着夕阳的残照,约法显得萧索凄凉。山岭的那边,不时划过孤雁的哀鸣……真是一幅美妙的悲秋图啊!

  实际上通体回文的分类也不算精确,因为前面也讲了不少通体回文,只不过回文诗多一些,我多分了一项给分流一下。

008就句回文

  就句回文指一句内完成一个回复过程﹐每句的前半句与后半句互为回文(倒句诗)。

  春闺 作者:清·李某
  垂帘画阁画帘垂,谁系怀思怀系谁?
  影弄花枝花弄影,丝牵柳线柳牵丝。
  脸波横泪横波脸,眉黛浓愁浓黛眉。
  永夜寒灯寒灯夜,期归梦还梦归期。

              影弄花枝花弄影

  就句回文 作者:待查
  处处飞花飞处处,潺潺碧水碧潺潺;
  树中云接云中树,山外楼遮楼外山。

  绝塞 作者:待查
  绝塞关心关塞绝,怜人可有可人怜。
  月为无痕无为月,年似多愁多似年。
  雪送花枝花送雪,天连水色水连天。
  别离还怕还离别,悬念归期归念悬。

  还有一种叫本篇回文,就是一首诗词本身完成一个回复﹐即后半篇是前半篇的回复。也列在就句回文中了。

  咏雪 作者:南梁·简文帝
  盐飞乱蝶舞,花落飘粉奁。奁粉飘落花,舞蝶乱飞盐。

009四序回文

  这个本应列在五绝回文中,可是我看单列出更好,因为专门是四季描写,而且数量不少,所以还是单列以方便大家欣赏。

  四序回文 作者:金·宇文虚中

  春之一
  短草铺茸绿,残梅照雪稀。
  暖轻还锦褥,寒峭怯罗衣。
  这是正月的景象,但东北的节气要晚一些,还是大雪纷飞。这首诗描写细小的柔软的草密聚丛生,像绿色的地毯;冬去春来,枝头梅花已零落,和余雪交相辉映。天气虽暖犹寒,还离不开厚厚的锦褥,有时会使换上春装的人感到寒意。这首倒读为:
  衣罗怯峭寒,褥锦还轻暖。
  稀雪照梅残,绿茸铺草短。
  
  春之二
  翠涟冰绽日,香径晚多花。
  细笋抽蒲密,长条舞柳斜。
  这是二月(这里都指农历)的景象,冰化河开,呈现出碧绿的涟漪。傍晚时分,小径两旁的野花缤纷,清香扑鼻,新笋抽芽,蒲划细密,长长的柳丝在轻风之中摇曳,好一派迷人的仲春景色。这首诗倒读为:
  斜柳舞条长,密蒲抽笋细。
  花多晚径香,日绽冰涟翠。

  春之三
  折花幽槛小,倾酒绿杯深。
  蝶舞轻风晓,莺啼老树阴。
  人在幽静的栏杆旁,折花在手。往杯中倾泻着碧绿的美酒,红花绿酒色彩鲜明。末联写轻柔的春风伴着蝴蝶飞舞,浓密的老树阴中传来黄莺娇啼。我读到这里想起了一句成语,叫耳闻目睹。三月的景象跃然纸上。

               蝶舞轻风晓

  此诗倒读为:
  阴树老啼莺,晓风轻舞蝶。
  深杯绿酒倾,小槛幽花折。
  读来也是合辙上口。

  夏之一
  翠密围窗竹,青圆贴水荷。
  睡多嫌昼永,醒少得风和。
  初夏之景色,翠竹密密围在窗外,青青的、圆圆的荷叶贴在水面。后面两名写人的感受:夏日人多困倦,“睡多”和昼永相对仗,满生活的情趣。本诗倒读为:
  和风得少醒,永昼嫌多睡。
  荷水贴圆青,竹窗围密翠。

  夏之二
  草径迷深绿,莲池浴腻红。
  早蝉鸣树曲,鲜鲤跃潭东。
  以草深、莲红、蝉鸣、鲤跃把仲夏描写得有声有色,热热闹闹,十分和谐。浴腻红是指红色闪光的荷花亭亭玉立于水面,似浴后刚从水中出来一样。本诗倒读为:
  东潭跃鲁鲜,曲树鸣蝉早。
  红腻浴池莲,绿深迷径草。

  夏之三
  暴雨随云骤,惊雷稳地平。
  好风摇笔透,轻汗挹水清。
  六月夏季的天气特征是经常出现暴雨惊雷,末两句写文人墨士乘风挥笔疾书,汗水淋淋,不时用清水擦拭。这里写的又是人对气候的感受,十分自然真实。这首诗倒读为:
  清水挹汗轻,透笔摇风好。
  平地稳雷惊,骤云随雨暴。

  秋之一
  晚日欣帘卷,凉风觉袂摇。
  远吟高兴遣,长醉宿愁销。
  作者仅以“欣”“觉”“遣”“销”四个动字,就把丰富的感情色彩带入诗中并把夏去秋来、暑去凉生带给人们的舒适惬意,都尽情的表现出来。本诗倒读为:
  销愁宿醉长,遣兴高吟远。
  摇袂觉风凉,卷帘欣日晚。

  秋之二
  短苇低残雨,虚舟带晚潮。
  断鸿归暗浦,疏叶坠寒梢。
  这首主要是写景。“短苇”“残雨”“虚舟”“断鸿”“疏叶”“寒梢”,寥寥几笔就勾出了渐趋萧条的仲秋景色。断鸿是指目力已看不到鸿雁了。本首诗倒读:
  梢寒坠叶疏,浦暗归鸿断。
  潮晚带舟虚,雨残低苇短。

  秋之三
  戚戚蛩吟苦,茫茫水驿孤。
  日衔山色暮,霜带菊丛枯。
  九月秋色更浓。蟋蟀凄凉地叫,水滨驿站孤零,太阳已薄西山,日色向晚,那被严霜摧残的菊花,已有些枯萎了。意味着秋色已老,行将离去。本诗倒读:
  枯丛菊带霜,暮色山衔日。
  孤驿水茫茫,苦吟蛩戚戚。

  冬之一
  鹘健呼风急,乌啼促景残。
  窟深宜兔蛰,蒲折荫鱼寒。
  矫健的鹰在长空搏击,乌鸦在冷风中悲鸣。深深的洞穴很适合野兔冬眠,蒲草折断,使游鱼失去了庇护之所而感到冬寒,作者以自然界的变化写出了初冬的到来,本诗倒读为:
  寒鱼荫折蒲,蛰兔宜深窟。
  残景促啼乌,急风呼健鹘。

  冬之二
  裂瓦寒霜重,铺窗月影清。
  灭灯惊好梦,孤枕念深情。
  严霜使屋瓦冻裂,连窗上白白的月影也使人感到刺骨的清冷;油尽灯灭把好梦惊扰,孤枕独眠的人,把远离的亲人怀念。这首诗是写人的,本诗倒读:
  情深念孤枕,梦好惊灯灭。
  清影月窗铺,重霜寒瓦裂。

  冬之三
  秀柏留阴绿,芳梅蘸影斜。
  溜帘冰结玉,装树雪飞花。
  进入腊月了,只有柏树还保持着翠绿色,不畏寒冷的梅花傲雪而开,放出浓郁的芳香,绰约多姿;点缀着三九寒冬。后两句写冰柱和飞雪。本诗倒读:
  花飞雪装树,玉结冰帘溜。
  斜影蘸梅芳,绿阴留柏秀。

010词牌回文
  
  不仅诗可回文,而词也可回文,在我所看到的词的回文中,以菩萨蛮为最多,而且都是双句回文。由于词的回文较多,故单列。

  菩萨蛮·咏梅 作者:宋·苏轼
  峤南江浅红梅小,小梅红浅江南峤。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
  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离别惜残枝,枝残惜别离。
  这是回文词中的一个典型代表,要说回文词与回文诗是有不同之处的,这个不同在于:正句之后紧接着就是一个倒句,然后又是一个正句,一个倒句。如此正、倒相间,形成回文;更通过句中词本身的魅力,在诵读时能激发出声韵和谐之美。

              离别惜残枝

  本词上阙写红梅含苞;并以拟人手法,写出梅、人之间的爱惜之情。值得提出的是借“峤南”与“南峤”的词义不同,而使表现的内容丰富变化。如首句“峤南江浅红梅小”,是说初春的岭南,江水正浅,红梅方始含苞;次句“小梅红浅江南峤”则是说,盛开的娇小的红梅使江水南岸的高山也笼罩着一片粉色。下阙写红梅已残。巧妙地用残梅离枝比喻人的远别,加深了词的寓意。当然这里也有与前阙相同的情况,即“行人老”与“老人行”在含意上大不相同。该词风格是前阙轻松、俏皮,后阙则深沉、苍郁。
  在菩萨蛮的回文词中,形式都一样,我只在第一首中用颜色给予区别,以下大家都知道了,也就不用区别了。

  菩萨蛮·春将半 金·李晏
  断肠人去春将半,半将春去人肠断。归客倦花飞,飞花倦客归。
  小窗寒梦晓,晓梦寒窗晓。谁与画愁眉,眉愁画与谁。
  该词写春愁离恨,十分别致生动。上片写断肠人去了,春天已过去一半,他像带走了一半春天离开了,使留下的人触景肠断。接着写久别的客人含着倦意,伴着落花归来了。下片写小窗透进曙光,人从寒夜美梦中醒来,也证实了上片末两句是在写梦。最后两句可理解为:离人不在,谁来为我画眉;离人不在,我就是画了眉又是为谁呢。

  菩萨蛮·无题 清·纳兰性德
  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
  袖罗垂影瘦,瘦影垂罗袖。风剪一丝红,红丝一剪风。
  透过寒雾迷蒙的窗口,看到远方天色已渐暗下来,太阳就要西沉了,花瓣正纷纷从树枝上落下,乌鸦在声声啼叫。一片萧索。罗袖宽松地垂着,人影儿是那样地瘦削;轻风抚弄着一丝红色的烛光,火苗儿左右摇曳,种种情景,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菩萨蛮·次圭甫韵 作者:宋·朱熹
  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
  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这首词分上下两阙,上阙写景,暮江、长路,夕阳等,反复吟咏,颠倒成句,十分优美:暮色苍茫,寒江如同一条绿色长绸萦绕着漫漫长路。渐渐隐去的夕阳,斜照着远处的花坞。
  下阙是抒情,大意是说:客人满怀愁绪就不会有快意的盛宴聚会,既然欢聚痛饮,座上就不再有愁客。清醒时似酒醉时一样多情,多情人虽醉也犹似清醒。全词读起来,分析起来,回味无穷。

  菩萨蛮·呈秀野 作者:宋·朱熹
  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尊酒绿阴繁,繁阴绿酒尊。
  老仙诗句好,好句诗仙老。长恨送年芳,芳年送恨长。
  这首词是送给友人的回文词,似乎是即席吟咏相赠的。结尾处含相对慨叹之意。前片写晚开的繁花也开始飞落,春天就要归去,再不是那乍暖还寒的时节。盛满美酒的杯中倒映着繁密的绿阴。连酒也变得那样清绿。下片里的“老仙”“诗仙”似是对友人的昵称。作者盛赞友人诗写得好,而且深感在他们诗文交往之中,彼此正一年年走向衰老。尾句“长恨送年芳,芳年送恨长”则是为时光流逝,一去不复返而抚案长叹。
  该词之妙,妙在回文,一正一反,一顺一倒,无一句不流畅自如,恰到好处。

  菩萨蛮回文三首 作者:金·王庭筠
  其一:
  断肠人恨余香换,换香余恨人肠断。尘暗锁窗春,春窗锁暗尘。
  小花檐月晓,晓月檐花小。屏掩半山青,青山半掩屏。
  这一首写的是春恨。破晓景象,室内的盘香将尽又要换上新香。经过一夜愁思的人,更感伤心;到处尘土积满,封锁了窗外的明媚春光。破晓前的月光柔和地洒在檐下矫小的花朵上,院里的屏风把前面的半边青山遮掩。虽然是小花、半山,但是春天的气息还是感觉到了。

  其二:
  客愁枫叶秋江隔,隔江秋叶枫愁客。行远望高城,城高望远行。
  故人新恨苦,苦恨新人故。斜日晚啼鸦,鸦啼晚日斜。
  这一首是秋愁,首句与次句写秋天来了,枫叶飘飘,远行在外的人被江水阻隔,空怀满腹愁情。接下来是写远行人望着巍峨的高城,还有在高城上望着远行的人。下片写多年好友为眼前离别的新恨所苦,离愁别恨使年轻人也变得衰老,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乌鸦正在悲鸣。

  其三:
  白云孤映遥山碧,碧山遥映孤云白。楼倚一天秋,秋天一倚楼。
  断肠随雁断,断雁随肠断。来雁与书回,回书与雁来。
  这一首盼离人归来。上片显示出在蓝天白云与远方的青山相掩映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有一个人独倚高楼,眺望一天秋色。下片写相思不见,随着天上雁群渐渐消失而愁肠寸断。鸿雁归来带来亲人的书信,自己的回信也已写好,恰恰雁儿飞过让它捎走。不论是书信去和带来,都饱含着期望离人早日归来的心情。

  卜算子 作者:清·董宁
  明月淡飞琼,阴云薄中酒。收尽盈盈舞飘絮,点点轻鸥咒。
  晴浦晚风寒,青山玉骨瘦。回看亭亭雪映窗,淡淡烟垂岫。
  该词写尽了冬夜飘雪景色之幽冷清峭,读来令人周身寒袭,如入其境。从形式上看,与一般词似无二样,看不出它的回文特色。但是我们仍然按照《卜算子》词上、下阙诸句均为五、五、七、五言的格式,回文读之,则俨然又是一首好词。倒读的卜算子词为:
  岫垂烟淡淡,窗映雪亭亭。看回瘦骨玉山青,寒风晚浦晴。
  咒鸥轻点点,絮飘舞盈盈。尽收酒中薄云阴,琼飞淡月明。
  回读之后押平声韵,也可称此回读之卜算子为变格吧。

  虞美人 作者:宋· 王文甫
  原词为:
  黄金柳嫩摇丝软,永日堂空掩。
  卷帘飞燕未归来,客去醉眠倚枕殢残杯。
  眉山远拂青螺黛,整整垂双带。
  水垂香熨窄衫轻,莹玉碧溪春溜烟波横。
  这首词也和上一首《卜算子》一样,回读时要把句子重组一下。逆读为:
  横波烟溜春溪碧,玉莹轻衫窄。
  熨香垂水带双垂,整整黛螺青拂远山眉。
  杯残殢枕倚眠醉,去客来归未。
  燕飞帘卷掩空堂,日永软丝摇嫩柳金黄。

  西江月·泛湖 作者:宋·吴文英
  原词为:
  过雨轻风弄柳,湖东映日春烟,
  晴无平水远连天,隐隐飞翻舞燕。
  逆读为:
  燕舞翻飞隐隐,天连远水平无,
  晴烟春日映东湖,柳弄风轻雨过。

  卷帘燕儿落 作者待查
  难离别,情万千。眠孤枕,愁人伴。
  闲庭小院深,关河传信远。
  鱼和雁天南,看明月,中肠断。
  倒读则成:
  断肠中,月明看。南天雁,和鱼远。
  信传河关深,院小庭闲伴。
  人愁枕孤眠,千万情,别离难。
  这首词真得把倒读的列出来,因为句子与正读时的标点完全不一样了。

 十六字令 作者待查
 红,花衬柳托山景浓。松柏翠,桃李斗花荣。
 倒读仍然是一首十六字令:
 荣,花斗李桃翠柏松。浓景山,托柳衬花红。

011诗词双回

  诗词双回文诗,这是一种令人拍案叫绝的回文诗,诗倒读可以成词,词倒读可以成诗。互变的回文诗词,句法结构和押韵的平仄都要变,难度甚大,颇显诗人才情。

  明窗 作者:清·张芬
  这首回文诗词,作律诗看,尚佳,倒读成词,则更妙。现先将正读七律列下:
  明窗半掩小庭幽,夜静灯残未得留。
  风冷结阴寒落叶,别离长倚望高楼。
  迟迟月影移斜竹,叠叠诗余赋旅愁。
  将欲断肠随断梦,雁飞连阵几声秋。
  此诗主要抒发对挚友的怀念之情,十分真切。开始写在幽静的小庭院中,明亮的窗子半掩着,夜深人静,红烛将残,然而毕竟未能留住友人,这就把多少愁怅与烦恼一下子全点出了。接着是冷风阵阵、绿树无荫、枯叶凋零,斜倚着高楼的栏杆, 久久地望着友人离去的方向,足见友情之缠绵。月亮舒缓地移动着,使人影变得慢慢倾斜,写了一篇又一篇的诗来寄托情怀。正欲怀着满腹悲苦进入梦乡,然而那无情的雁却传来了报秋的哀鸣。

             明窗半掩小庭幽

  这首诗非常特别,倒读之后,变成另一种格式,组成了一首绝妙的词,词牌为《虞美人》,试看倒读之效果。
  秋声几阵连飞雁,梦断随肠断。
  欲将愁旅赋余诗,叠叠竹斜移影,月迟迟。
  楼高望倚长离别,叶落寒阴结。
  冷风留得未残灯,静夜幽庭小掩,半窗明。
  倒读之后,其意境之深幽,抒发离情别恨之浓郁,较之正读之诗,效果尤佳。慢慢品吧,是快乐地享受。

  虞美人 作者:清·朱杏孙
  这首词,尤其难能可贵。词本身是回文,同时又能标点为七言律诗,亦可倒读。词云:
  孤楼倚梦寒灯隔,细雨梧窗逼。
  冷风珠露扑钗虫,络索玉环,圆鬓凤玲珑。
  肤凝薄粉残妆悄,影对疏栏小。
  院空芜绿引香浓,冉冉近黄昏,月映帘红。
  倒读也是调寄《虞美人》,但韵脚变了:
  红帘映月昏黄近,冉冉浓香引。
  绿芜空院小栏疏,对影悄妆,残粉薄凝肤。
  珑玲凤鬓圆环玉,索络虫钗扑。
  露珠风冷逼窗梧,雨细隔灯,寒梦倚楼孤。
  此词重新标点,乃一首七律:
  孤楼倚梦寒灯隔,细雨梧窗逼冷风。
  珠露扑钗虫络索,玉环圆鬓凤玲珑。
  肤凝薄粉残妆悄,影对疏栏小院空。
  芜绿引香浓冉冉,近黄昏月映帘红。
  倒读则为:
  红帘映月昏黄近,冉冉浓香引绿芜。
  空院小栏疏对影,悄妆残粉薄凝肤。
  珑玲凤鬓圆环玉,索络虫钗扑露珠。
  风冷逼窗梧雨细,隔灯寒梦倚楼孤。

012叠字回文

  书怀 作者:明·朱权
  纷纷雨竹翠森森,点点风光落绿荫。
  贫恨苦吟穷寞寞,乱愁牵断梦沉沉。
  昏昏岭隔重重信,渺渺江如寸寸心。
  因有事情闲默默,我于疏拙老骎骎。
  这首词有两大特点:一是每句诗中起码都有两个叠字在内。仔细分析,这些叠字加强了语气,增强了诗意的表达,展示了诗句的生动性。

              纷纷雨竹翠森森

  第二个特点是本诗也可倒读,倒读之后除个别句子略显不足,其他句子还都是诗味十足的。
  请看倒读之诗:
  骎骎老拙疏于我,默默闲情事有因。
  心寸寸如江渺渺,信重重隔岭昏昏。
  沉沉梦断牵愁乱,寞寞穷吟苦恨贫。
  荫绿落光风点点,森森翠竹雨纷纷。

013回文联珠

  回文联珠也还有一种叫法为前七后三连理回文诗。

  斜移月影上窗纱 作者:李南阳
  合肥东乡“怪才”李南阳,一辈子没参加科举考试,一辈子也不甘为官,浪迹江湖,四海为家。他与李鸿章是同乡,自小结交,私情不薄,他不愿为官,李鸿章也只得作罢。不过,来往也还是有的。
  一日,李南阳浪游到北京,顺道去拜望儿时的朋友李鸿章。李鸿章以上宾之礼款待,一则是旧交难忘,二则也惧怕李南阳的“怪才”,一旦得罪,终生抱愧。宴席之后,李鸿章留李南阳住下,李南阳说什么也不愿住在他家,李鸿章再三挽留,李南阳只得答应留住一宿,次日定要赶路。李南阳住惯乡村野店,这一晚虽留宿相爷官邸却怎么也睡不着。天上斜月当空,花叶映在绿纱窗上,微风吹过,叶移影动,更搅得他无法安睡。睁开眼是月光、纱窗、花影,闭了眼还是花叶、月影、纱窗……他毫无睡意,只得披衣下床,在书桌上拣起笔来随便乱画:月影、花叶、窗纱,结果组成了一首“十字回环诗:
  斜移月影上窗纱是叶花
  这首诗从“斜”字开始往右读成两句,再从“花”字向左读成两句,合起来四句:
  斜移月影上窗纱,影上窗纱是叶花。
  花叶是纱窗上影,纱窗上影月移斜。

               纱窗上影月移斜

  回文联珠 四季 明·吴绛雪

  莺啼岸柳弄春晴,晓月明。
  上面十个字,是明代的咏《春》诗。它前面七个字,后面三个字,却能联成一首很好的“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完整读法应该是: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晓月明;
  明月晓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这是春的颂歌,莺色黄,垂柳绿,夜月白,体现了春之色、春之声、春之情,总之,“春”字是诗的主旋律。这种诗的形式奇特,字句凝练,情趣横生,别具一格。古代文人把它称为大诗中的“袖珍品”,还把这种“前三后七”的七绝诗起了个雅名——连理回文诗。
  同理,还有描写夏、秋、冬季的前七后三回文诗。

  夏季:
  香莲碧水动风凉 夏日长。
  这一首写夏季景色,荷花放香,凉风拂拂,水泛涟漪,日照最长。其中“风”是这首诗的主要角色,这里可从水动、风凉、莲香中体现出来。全诗读来如下: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季:
  秋江楚雁宿沙洲 浅水流。
  虽是写的秋景,不如说只是反复地写了“秋江、楚雁、和沙洲”。在夏秋之交雨水最盛,一般秋江是十分多姿的,因而诗人把它作为最具秋色的对象入诗。此诗读起来是这样的: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季:
  红炉透炭炙寒风 御隆冬。
  在这首诗里,作者一反常规,既不写雪花,也不写松、柏、梅,只是抓住冬日严寒的特点,由寒而引出火炉,引出炭,能使人反复吟咏,品出冬天的风味,足见作者构思的奇特与超俗。全诗这样读:
  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014盘中转诗

  盘中诗 作者:汉·苏伯玉妻
  传说苏伯玉曾官游蜀地。他一到四川,就被奇丽的山川景致吸引住了,整天与朋友们流连于山水之间,再加上政务繁忙,迎进送出,竟渐渐把留在长安家中的妻子淡忘了。苏伯玉的妻子,别看她名不见经传,可是一位兰心慧性的多情才女,丈夫使,一去数载,迟迟不归,连书信也不见一封。妻子看见人家夫唱妇随,其乐融融,心里又是思念,又是怨恨。她决心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诉说给丈夫,让“负心”的人能深知妻子的痴情。于是,她就把自己的心意全部“盛”在一只盘子里,寄给远方的丈夫。《回文类聚》上称它为“盘中诗”。

  苏伯玉接到“盘中诗”后,从政务和游乐中醒悟过来,对远在长安的妻子牵肠挂肚起来。往日的恩情之情袭上心头,那卿卿我我的相爱情景又历历在目。他左看右看,反复琢磨,终于读出了这首“盘中诗”:
  山树高,鸟鸣悲。泉水深,鲤鱼肥。
  空仓雀,常苦饥。吏人妇,会夫稀。
  出门望,见白衣。谓当是,而更非。
  还入门,心中悲。北上堂,西入阶。
  急机绞,杼声催。长叹息,当语谁?
  君有行,妾念之。出有日,还无期。
  结巾带,长相思。君忘妾,未知之。
  妾忘君,罪当治。妾有行,宜知之。
  黄者金,白者玉。高者山,下者谷。
  姓者苏,字伯玉。人才多,智谋足。
  家居长安身在蜀,何惜马蹄归不数?
  羊肉千斤酒百斛,令君马肥麦与粟。
  令时人,知四足。与其书 不能读。
  当从中央周四角。
  苏伯玉读完全诗已百感交集,又见妻子唯恐自己一片念夫之意不能被他读懂,深情地在诗末点明“当从中央周四角”的读法时,他再也无法抑止自己思乡之情,便立刻整理行装回归故里。
  清南文兵:我认为这首比较平淡的诗不算是回文诗,只能是说左旋右旋罢了,但是这首诗的形式是奇特的,暂时也算一个奇特的类型单列在这里吧。

015反复体诗

  反复体诗据说是苏轼创造了一种诗体,这种诗可以回文读,可以跳句读,可以减字读,有的还可以任意一字为开头读,真可谓变化无穷,一首诗变成数百首甚至上千首诗。严羽《沧浪诗话》注云:“举一字而诵皆成句,无不押韵,反复成文也。”说的就是这种诗体。

  石牌题诗 作者:咸诞晨真人
  花开菊白桂争妍,好景留人宜晚天。
  霞落潭中波漾影,纱笼树色月笼烟。
  此诗倒回、减字、跳句等读法,可演绎出上百首诗。读法如下:
  跳句读法:即把压韵的句子调换次序组成新诗。如
  其一:
  花开菊白桂争妍,纱笼树色月笼烟。
  霞落潭中波漾影,好景留人宜晚天。
  其二:
  纱笼树色月笼烟,花开菊白桂争妍。
  霞落潭中波漾影,好景留人宜晚天。
  其三:
  纱笼树色月笼烟,好景留人宜晚天。
  霞落潭中波漾影,花开菊白桂争妍。

  倒回读法:即从最后一个字开始往回读的回文诗。
  烟笼月色树笼纱,影漾波中潭落霞。
  天晚宜人留景好,妍争桂白菊开花。
  倒回读后的跳句读
  烟笼月色树笼纱,妍争桂白菊开花。
  天晚宜人留景好,影漾波中潭落霞。
  妍争桂白菊开花,影漾波中潭落霞。
  天晚宜人留景好,烟笼月色树笼纱。
  减字读,可以减第一二字,也可减第五六两字,减字后仍可跳读、回文读以及回文的跳读如:
  花开桂争妍,好景宜晚天。
  霞落波漾影,纱笼月笼烟。
  花开桂争妍,纱笼月笼烟。
  霞落波漾影,好景宜晚天。

  春日登大悲阁 作者:宋·钱惟治

  碧天临迥阁,晴雪点山屏。夕烟侵冷箔,明月敛闲亭。
  此诗全文二十个字,如从第一句的第二个字读起,则可读为:
  天临迥阁晴,雪点山屏夕。烟侵冷箔明,月敛闲亭碧。
  第三字起读为:
  临迥阁晴雪,点山屏夕烟。侵冷箔明月,敛闲亭碧天。
  依次共得二十首。
  迥阁晴雪点,山屏夕烟侵。冷箔明月敛,闲亭碧天临。
  阁晴雪点山,屏夕烟侵冷。箔明月敛闲,亭碧天临迥。
  晴雪点山屏,夕烟侵冷箔。明月敛闲亭,碧天临迥阁。
  雪点山屏夕,烟侵冷箔明。月敛闲亭碧,天临迥阁晴。
  点山屏夕烟,侵冷箔明月。敛闲亭碧天,临迥阁晴雪。
  山屏夕烟侵,冷箔明月敛。闲亭碧天临,迥阁晴雪点。
  屏夕烟侵冷,箔明月敛闲。亭碧天临迥,阁晴雪点山。
  夕烟侵冷箔,明月敛闲亭。碧天临迥阁,晴雪点山屏。
  烟侵冷箔明,月敛闲亭碧。天临迥阁晴,雪点山屏夕。
  侵冷箔明月,敛闲亭碧天。临迥阁晴雪,点山屏夕烟。
  冷箔明月敛,闲亭碧天临。迥阁晴雪点,山屏夕烟侵。
  箔明月敛闲,亭碧天临迥。阁晴雪点山,屏夕烟侵冷。
  明月敛闲亭,碧天临迥阁。晴雪点山屏,夕烟侵冷箔。
  月敛闲亭碧,天临迥阁晴。雪点山屏夕,烟侵冷箔明。
  敛闲亭碧天,临迥阁晴雪。点山屏夕烟,侵冷箔明月。
  闲亭碧天临,迥阁晴雪点。山屏夕烟侵,冷箔明月敛。
  亭碧天临迥,阁晴雪点山。屏夕烟侵冷,箔明月敛闲。

  清南文兵:真是洋洋洒洒,无穷无尽。为什么呢?我们再倒过来看一看。

  倒读则:
  亭闲敛月明,箔冷侵烟夕。屏山点雪晴,阁迥临天碧。
  倒读时依次以每个字作为起始字,共得20首诗:
  闲敛月明箔,冷侵烟夕屏。山点雪晴阁,迥临天碧亭。
  以下各首方法与上同,所以不必都列出来,读者可自已玩味。

  用跳读的方法又可得40首诗:
  碧天临迥阁,明月敛闲亭。夕烟侵冷箔,晴雪点山屏。
  天临迥阁晴,月敛闲亭碧。烟侵冷箔明,雪点山屏夕。
  临迥阁晴雪,敛闲亭碧天。侵冷箔明月,点山屏夕烟。
  迥阁晴雪点,闲亭碧天临。冷箔明月敛,山屏夕烟侵。
  阁晴雪点山,亭碧天临迥。箔明月敛闲,屏夕烟侵冷。
  晴雪点山屏,碧天临迥阁。明月敛闲亭,夕烟侵冷箔。
  雪点山屏夕,天临迥阁晴。月敛闲亭碧,烟侵冷箔明。
  点山屏夕烟,临迥阁晴雪。敛闲亭碧天,侵冷箔明月。
  山屏夕烟侵,迥阁晴雪点。闲亭碧天临,冷箔明月敛。
  屏夕烟侵冷,阁晴雪点山。亭碧天临迥,箔明月敛闲。
  夕烟侵冷箔,晴雪点山屏。碧天临迥阁,明月敛闲亭。
  烟侵冷箔明,雪点山屏夕。天临迥阁晴,月敛闲亭碧。
  侵冷箔明月,点山屏夕烟。临迥阁晴雪,敛闲亭碧天。
  冷箔明月敛,山屏夕烟侵。迥阁晴雪点,闲亭碧天临。
  箔明月敛闲,屏夕烟侵冷。阁晴雪点山,亭碧天临迥。
  明月敛闲亭,夕烟侵冷箔。晴雪点山屏,碧天临迥阁。
  月敛闲亭碧,烟侵冷箔明。雪点山屏夕,天临迥阁晴。
  敛闲亭碧天,侵冷箔明月。点山屏夕烟,临迥阁晴雪。
  闲亭碧天临,冷箔明月敛。山屏夕烟侵,迥阁晴雪点。
  亭碧天临迥,箔明月敛闲。屏夕烟侵冷,阁晴雪点山。
  亭闲敛月明,阁迥临天碧。屏山点雪晴,箔冷侵烟夕。
  闲敛月明箔,迥临天碧亭。山点雪晴阁,冷侵烟夕屏。
  敛月明箔冷,临天碧亭闲。点雪晴阁迥,侵烟夕屏山。
  月明箔冷侵,天碧亭闲敛。雪晴阁迥临,烟夕屏山点。
  明箔冷侵烟,碧亭闲敛月。晴阁迥临天,夕屏山点雪。
  箔冷侵烟夕,亭闲敛月明。阁迥临天碧,屏山点雪晴。
  冷侵烟夕屏,闲敛月明箔。迥临天碧亭,山点雪晴阁。
  侵烟夕屏山,敛月明箔冷。临天碧亭闲,点雪晴阁迥。
  烟夕屏山点,月明箔冷侵。天碧亭闲敛,雪晴阁迥临。
  夕屏山点雪,明箔冷侵烟。碧亭闲敛月,晴阁迥临天。
  屏山点雪晴,箔冷侵烟夕。亭闲敛月明,阁迥临天碧。
  山点雪晴阁,冷侵烟夕屏。闲敛月明箔,迥临天碧亭。
  点雪晴阁迥,侵烟夕屏山。敛月明箔冷,临天碧亭闲。
  雪晴阁迥临,烟夕屏山点。月明箔冷侵,天碧亭闲敛。
  晴阁迥临天,夕屏山点雪。明箔冷侵烟,碧亭闲敛月。
  阁迥临天碧,屏山点雪晴。箔冷侵烟夕,亭闲敛月明。
  迥临天碧亭,山点雪晴阁。冷侵烟夕屏,闲敛月明箔。
  临天碧亭闲,点雪晴阁迥。侵烟夕屏山,敛月明箔冷。
  天碧亭闲敛,雪晴阁迥临。烟夕屏山点,月明箔冷侵。
  碧亭闲敛月,晴阁迥临天。夕屏山点雪,明箔冷侵烟。

  清南文兵说:简直太神奇了,世界上除了汉语之外,还有哪一种语言文字能如此神奇。我们应该为汉语骄傲!

016仿璇玑图

  历代不少有才之士纷纷想模仿“璇玑图”创作诗歌,以与苏蕙平分秋色;但最终除了作出一些“回文诗”外,仅有宋代大学士苏轼创造的一种“反复诗”,尚有一些“璇玑图”的意韵,全文排列如下:

  仿璇玑图 作者:宋·苏轼

                 烟
              雨     冷
            藏    云    衬
 山             红
        远        望        花
 水   流  春  老   吟  残   蕊
  洼        斗        远
          东             含
隐    叉    香
              笋     吐
                 尖

  这个仿璇玑图的字排成一菱形,外圈任取一字开始,左旋右旋,读之皆可,能得五言绝句三十首;圈内十字交叉的十三个字,顺读、横读、逆读,可得七言绝句四首;以中间的“老”字为枢纽,左右上下旋读,又可得诗若干首;若将所有二十九字任取一字随意回旋,取其压韵,还能得诗若干首。据说以这二十九字反复变化,可读出七、八十首诗来,可以说是神奇巧妙,与“璇玑图”异曲同工。然而,从气势上,变化的花样和难度上,它仍与“璇玑图”难以相提并论。顺便提一下,苏蕙用一腔幽情创制的“璇玑图”真能称得上千古之绝唱!那是一般人模仿不了的。
  读法如下:
  外圈从右往左:
  蕊远含香吐,尖笋隐东洼。水远山藏雨,烟冷衬红花。
  水远山藏雨,烟冷衬红花。蕊远含香吐,尖笋隐东洼。
  冷衬红花蕊,远含香吐尖。笋隐东洼水,远山藏雨烟。
  笋隐东洼水,远山藏雨烟。冷衬红花蕊,远含香吐尖。
  藏雨烟冷衬,红花蕊远含。香吐尖笋隐,东洼水远山。
  笋隐东洼水,远山藏雨烟。冷衬红花蕊,远含香吐尖。
  雨烟冷衬红,花蕊远含香。吐尖笋隐东,洼水远山藏。
  吐尖笋隐东,洼水远山藏。雨烟冷衬红,花蕊远含香。
  花蕊远含香,吐尖笋隐东。洼水远山藏,雨烟冷衬红。
  洼水远山藏,雨烟冷衬红。花蕊远含香,吐尖笋隐东。

              蕊远含香吐

  从左往右:
  红衬冷烟雨,藏山远水洼。东隐笋尖吐,香含远蕊花。
  东隐笋尖吐,香含远蕊花。红衬冷烟雨,藏山远水洼。
  远蕊花红衬,冷烟雨藏山。远水洼东隐,笋尖吐香含。
  远水洼东隐,笋尖吐香含。远蕊花红衬,冷烟雨藏山。
  含远蕊花红,衬冷烟雨藏。山远水洼东,隐笋尖吐香。
  山远水洼东,隐笋尖吐香。含远蕊花红,衬冷烟雨藏。
  吐香含远蕊,花红衬冷烟。雨藏山远水,洼东隐笋尖。
  雨藏山远水,洼东隐笋尖。吐香含远蕊,花红衬冷烟。
  隐笋尖吐香,含远蕊花红。衬冷烟雨藏,山远水洼东。
  衬冷烟雨藏,山远水洼东。隐笋尖吐香,含远蕊花红。

  从右往左用辘轳回文法:
  红花蕊远含香吐,香吐尖笋隐东洼。
  东洼水远山藏雨,藏雨烟冷衬红花。
  东洼水远山藏雨,藏雨烟冷衬红花。
  红花蕊远含香吐,香吐尖笋隐东洼。
  雨烟冷衬红花蕊,花蕊远含香吐尖。
  吐尖笋隐东洼水,洼水远山藏雨烟。
  吐尖笋隐东洼水,洼水远山藏雨烟。
  雨烟冷衬红花蕊,花蕊远含香吐尖。
  远山藏雨烟冷衬,冷衬红花蕊远含。
  远含香吐尖笋隐,笋隐东洼水远山。
  吐尖笋隐东洼水,洼水远山藏雨烟。
  雨烟冷衬红花蕊,花蕊远含香吐尖。
  山藏雨烟冷衬红,衬红花蕊远含香。
  含香吐尖笋隐东,隐东洼水远山藏。
  含香吐尖笋隐东,隐东洼水远山藏。
  山藏雨烟冷衬红,衬红花蕊远含香。
  衬红花蕊远含香,含香吐尖笋隐东。
  隐东洼水远山藏,山藏雨烟冷衬红。
  隐东洼水远山藏,山藏雨烟冷衬红。
  衬红花蕊远含香,含香吐尖笋隐东。

  从左往右用辘轳回文法:
  蕊花红衬冷烟雨,烟雨藏山远水洼。
  水洼东隐笋尖吐,尖吐香含远蕊花。
  水洼东隐笋尖吐,尖吐香含远蕊花。
  蕊花红衬冷烟雨,烟雨藏山远水洼。
  香含远蕊花红衬,红衬冷烟雨藏山。
  藏山远水洼东隐,东隐笋尖吐香含。
  藏山远水洼东隐,东隐笋尖吐香含。
  香含远蕊花红衬,红衬冷烟雨藏山。
  吐香含远蕊花红,花红衬冷烟雨藏。
  雨藏山远水洼东,洼东隐笋尖吐香。
  雨藏山远水洼东,洼东隐笋尖吐香。
  笋尖吐香含远蕊,远蕊花红衬冷烟。
  冷烟雨藏山远水,远水洼东隐笋尖。
  冷烟雨藏山远水,远水洼东隐笋尖。
  笋尖吐香含远蕊,远蕊花红衬冷烟。
  洼东隐笋尖吐香,吐香含远蕊花红。
  花红衬冷烟雨藏,雨藏山远水洼东。
  花红衬冷烟雨藏,雨藏山远水洼东。
  洼东隐笋尖吐香,吐香含远蕊花红。

  用回文法读上面的诗:用回文法读上面那些诗,全都可以,由于数量较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内十字架中用辘轳体:
  烟云望老吟残蕊,蕊残吟老斗叉尖。
  尖叉斗老春流水,水流春老望云烟。
  烟云望老春流水,水流春老斗叉尖。
  尖叉斗老吟残蕊,蕊残吟老望云烟。
  尖叉斗老春流水,水流春老望云烟。
  烟云望老吟残蕊,蕊残吟老斗叉尖。
  尖叉斗老吟残蕊,蕊残吟老望云烟。
  烟云望老春流水,水流春老斗叉尖。
  水流春老吟残蕊,蕊残吟老斗叉尖。
  尖叉斗老春流水,水流春老望云烟。
  水流春老吟残蕊,蕊残吟老望云烟。
  烟云望老春流水,水流春老斗叉尖。
  蕊残吟老春流水,水流春老望云烟。
  烟云望老吟残蕊,蕊残吟老斗叉尖。
  蕊残吟老春流水,水流春老斗叉尖。
  尖叉斗老吟残蕊,蕊残吟老望云烟。

  内十字架内利用回文:
  烟云望老吟残蕊,蕊残吟老斗叉尖。
  尖叉斗老吟残蕊,蕊残吟老望云烟。
  尖叉斗老吟残蕊,蕊残吟老望云烟。
  烟云望老吟残蕊,蕊残吟老斗叉尖。
  尖叉斗老春流水,水流春老望云烟。
  烟云望老春流水,水流春老斗叉尖。

  外圈与十字架相结合:
  冷衬红花蕊,残吟老望云。烟雨藏山远,水流春老吟。
  吐香含远蕊,残吟老望云。烟雨藏山远,水流春老吟。
  笋隐东洼水,流春老吟残。蕊花红衬冷,烟雨望老春。
  雨藏山远水,流春老吟残。蕊花红衬冷,烟雨望老春。
  烟云春老吟,蕊残远含香。吐尖叉斗老,春流水洼东。
  流水远山藏,雨烟冷衬红。花蕊残吟老,春流水洼东。
  残蕊远含香,吐尖笋隐东。洼水流春老,吟残花蕊红。
  尖叉斗老春,流水远山藏。雨烟云望老,吟残蕊花红。
  水流春老望,云烟冷衬红。花蕊残吟老,斗叉尖吐香。
  蕊残吟老望,云烟雨藏山。远水流春老,斗叉尖吐香。
  望云烟雨藏,山远水流春。老吟残蕊花,红衬冷烟云。
  望云烟冷衬。红花蕊残吟,老春流水远,山藏雨烟云。
  斗叉尖吐香,含远蕊残吟。老春流水远,山藏雨烟云。
  斗叉尖笋隐,东洼水流春。老吟残蕊花,红衬冷烟云。
  老春流水远,山藏雨烟云。望老吟残蕊,远含香吐尖。
  老吟残蕊花,红衬冷烟云。望老春流水,洼东隐笋尖。
  老斗叉尖吐,香含远蕊残。吟老春流水,远山藏雨烟。

  利用辘轳体:
  雨烟冷衬红花蕊,花蕊残吟老望云。
  望云烟雨藏山远,山远水流春老吟。
  笋尖吐香含远蕊,远蕊残吟老望云。
  望云烟雨藏山远,山远水流春老吟。
  吐尖笋隐东洼水,春老流春老吟残。
  吟残蕊花红衬冷,衬冷烟云望老春。
  冷烟雨藏山远水,远水流春老吟残。
  吟残蕊花红衬冷,衬冷烟云望老春。
  藏雨烟云春老吟,老吟蕊残远含香。
  含香吐尖叉斗老,斗老春流水洼东。
  老春流水远山藏,山藏雨烟冷衬红。
  衬红花蕊残吟老,吟老春流水洼东。
  老春残蕊远含香,含香吐尖笋隐东。
  隐东洼水流春老,春老春残花蕊红。
  香吐尖叉斗老春,老春流水远山藏。
  山藏雨烟云望老,望老吟残蕊花红。
  山远水流春老望,老望云烟冷衬红。
  衬红花蕊残吟老,吟老斗叉尖吐香。
  含远蕊残吟老望,老望云烟雨藏山。
  藏山远水流春老,春老斗叉尖吐香。
  斗老望云烟雨藏,雨藏山远水流春。
  流春老吟残蕊花,蕊花红衬冷烟云。
  斗老望云烟冷衬。冷衬红花蕊残吟,
  残吟老春流水远,水远山藏雨烟云。
  望老斗叉尖吐香,吐香含远蕊残吟。
  残吟老春流水远,水远山藏雨烟云。
  望老斗叉尖笋隐,笋隐东洼水流春。
  流春老吟残蕊花,蕊花红衬冷烟云。
  叉斗老春流水远,水远山藏雨烟云。
  烟云望老吟烟云,烟云远含香吐尖。
  斗叉老吟残蕊花,蕊花红衬冷烟云。
  烟云望老春流水,流水洼东隐笋尖。
  云望老斗叉尖吐,尖吐香含远蕊残。
  蕊残吟老春流水,流水远山藏雨烟。

  回文诗说到这时,大家都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了吧。我们还常听过回文联,回文联有一些分上下句回文,也有的是当句就回文的。举几个例子让大家欣赏一下:

  倒句联(回文联)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路人行上行人路;居士隐留隐士居。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斗鸡山上山鸡斗;龙隐岩中岩隐龙。
  斗鸡山上山鸡斗;飞燕石前石燕飞。
  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帖翰林书。
  画上荷花和尚画;生终半世伴钟声。
  画上荷花和尚画;图中瑞草睿宗图。

  好啦!第一部分就这些了。

第二部分:玉连环

  诗围成环型或矩形,不需分首字、尾字,也不分正反,你从其中任何一字可顺读、反读、回读。这就是玉连环的特点。

017八字连环

  这里联成环状的字,不需分首字、尾字,既可左读也可右诵,只要是相邻的四个字,都可连读成句,循环不已。这是玉连环的特点,八字连环是玉连之一种,所以也是这种特点。八字玉连环由八字首尾连成环形,每四字一句,或左或右,以任何一字为起端,皆可成文。

  酒盘铭 作者:晋·殷仲堪

   礼
  为   节
酒   有
悦 宜

  全诗八字,可顺读、反读。如按四字一句,可得四言诗32句。读法如下:
  顺读:
  礼节有宜,体悦酒为。
  节有宜体,悦酒为礼。
  有宜体悦,酒为礼节。
  宜体悦酒,为礼节有……

  可反读:
  礼为酒悦,体宜有节。
  为酒悦体,宜有节礼。
  酒悦体宜,有节礼为。
  悦体宜有,节礼为酒……
  这是刻在酒盘上的铭文,不管如何组句,意思都在自警:喝酒要有节制,方能有益于体,符合于礼。

  以下各诗全属一种情况,都是四字一句,都可读成四言诗32句,所以也就不重复列了。大家自己玩味。

  砚铭 作者:南宋·丘迟

  壁
明   圆
理 水
宣   平

  读法同上:顺读:
  璧圆水平,迹宣理明
  明璧圆水,平迹宣理
  理明璧圆,水平迹宣……
  反读亦然。

  印铭读法:

  读法同前。
  安职守仁,宣德厚民。
  民厚德宣,仁守职安。
  安民厚德,宣仁守职。
  职守仁宣,德厚民安。

  以下各诗的图形都与上图形式一样,我这里就不都上图了,大家用笔在纸上一画就是,画完了你就正读,反读,自娱自乐吧。

  镜铭读法:
  展觑清氛,远迹明形。形明迹远,氛清觑展。
  展形明迹,远氛清觑。觑清氛远,迹明形展。

 印铭读法:
  密文庄质,直身方德。德方身直,质庄文密。
  密德方身,直质庄文。文庄质直,身方德密。
  这是又一个印铭。

 书镇铭读法:
  平休示几,清浮治体。体治浮清,几示休平。
  平体治浮,清几示休。平休示几,清浮治体。

 砚铭读法:
  友笔顺身,寿质润文。文润质寿,身顺笔友。
  友文润质,寿身顺笔。笔顺身寿,质润文友。

 墨铭读法:
  先斐征客,玄理存画。画存理玄,客征斐先。
  先画存理,玄客征斐。斐征客玄,理存画先。

 钱铭读法:
  生息备文,盈国利民。民利国盈,文备息生。
  生民利国,盈文备息。息备文盈,国利民生。

018转尾连环

  咏四季
  春:春晴喜鹊噪前津柳媚新花恋蝶去来频

  读成:
  春晴喜鹊噪前津,鹊噪前津柳媚新。
  津柳媚新花恋蝶,新花恋蝶去来频。

  再回读
  频来去蝶恋花新,蝶恋花新媚柳津。
  新媚柳津前噪鹊,津前噪鹊喜晴春。

  夏:天长接水映平川障碧莲芳对舍草芊芊
  读成:
  天长接水映平川,水映平川障碧莲。
  川障碧莲芳对舍,莲芳对舍草芊芊。
  再回读:
  芊芊草舍对芳连,舍对芳连碧障川。
  连碧障川平映水,川平映水接长天。

  秋:天高月彩散轻烟竹翠连空苑静菊新鲜
  读成:
  天高月彩散轻烟,彩散轻烟竹翠连。
  烟竹翠连空苑静,连空苑静菊新鲜。
  再回读:
  鲜新菊静苑空连,静苑空连翠竹烟。
  连翠竹烟轻散彩,烟轻散彩月高天。

  冬:茫茫白雪舞回廊衬玉妆银苑静淡梅香
  读成:
  茫茫白雪舞回廊,雪舞回廊衬玉妆。
  廊衬玉妆银苑静,妆银苑静淡梅香。
  再回读:
  香梅淡静苑银妆,静苑银妆玉衬廊。
  妆玉衬廊回舞雪,廊回舞雪白茫茫。

019四时连环
  

  这个四季回文有些特殊,所以我把它单列了出来。例子只有一个,就是唐寅的四季回文诗,此诗特殊在:只有十个字,既可读成七言,又可读成五言。实在是太妙了。

  四季回文诗 作者:唐寅
  春:花枝弄影照窗纱映日斜
  七言:
  花枝弄影照窗纱,影照窗纱映日斜。
  斜日映纱窗照影,纱窗照影弄枝花。
  五言:
  花枝弄影照,窗纱映日斜。
  斜日映纱窗,照影弄枝花。

  夏:莲新长水贴青钱数点圆
  七言:
  莲新长水贴青钱,水贴青钱数点圆。
  圆点数钱青贴水,钱青贴水长新莲。
  五言:
  莲新长水贴,青钱数点圆。
  圆点数钱青,贴水长新莲。

  秋:悠云白雁过南楼半色秋
  七言:
  悠云白雁过南楼,雁过南楼半色秋。
  秋色半楼南过雁,楼南过雁白云悠。
  五言:
  悠云白雁过,南楼半色秋。
  秋色半楼南,过雁白云悠。

              南楼半色秋

  冬:梅枝几点雪花开春信来
  七言:
  梅枝几点雪花开,点雪花开春信来。
  来信春开花雪点,开花雪点几枝梅。
  五言:
  梅枝几点雪,花开春信来。
  来信春开花,雪点几枝梅。

020通贯回文

  先看看图:全盘只有20个字,可读出40首诗来,你看奇特否?先把这20字顺时针排列一下为:

  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

  正读时从任何一字开始都成一首四句五言诗,先看看这20首,然后你再体会一下其中的诗味。

  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
  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
  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
  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
  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
  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流。
  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
  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
  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
  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
  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
  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
  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
  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
  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
  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
  芳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
  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
  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
  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

  再把这20字逆时针排列一下为:

  花艳舞风流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

  这个顺序的20字,也可从任何一字读起,也可得四句五言诗20首。这里我就不罗列了,读者可以自己试试看。

  清南文兵说:20个字,40首诗,令人瞠目结舌。

021拆字连环

  拆字连环诗,这种诗利用汉字可以分出偏旁的特点,把前一句诗最末一字分离出偏(独立有意义)来,用在后一句的开头,最后回到全诗第一字。常见为七言。

  秋夜偶成 作者:(佚名待查)
 影 亂 縱 橫 扉 掩 後
 竹     意
 枝     逾
 皎     清
 皎      簡
  初     開
  庭 滿 上 明 益 眼 時

  该诗读法如下:
  木扉掩后意愈清,
  青简开时眼益明。
  月上满庭初皎皎,
  交枝竹影乱纵横。
  此诗从最上一行中间的字读起,但不能读“横”字,要把它拆开来是木与黄两字,取木字。第二句也取上句末尾字的一半,这里取青字。以此类推,第三句、第四句的第一字,都是取上句末字的一半。

              月上满庭初皎皎

  心字未消 作者:(佚名待查)

  消 煙 尚 橫 葉 半 林
 未     霜
 字     氣
 急     清
 聲     苔
 砧      滿
  裏 光 光 明 痕 水 岸

  这首诗完全是上一首的韵脚,有了上一首诗的经验,这一首读起来想必也就不难了。读法如下:
  木叶半林霜气清,
  青苔满岸水痕明。
  月光光里砧声急,
  心字未消烟尚横。

  游紫霄宫 作者:唐·白居易

  公子还相觅得山中好酒漿洗尘埃道未嘗于名利
  高          两
  香          相
  飘          忘
  桂          怀
  月明轮旦达歌莲采里章府紫清三诵客霞丹洞六

 也是从第一行中间的字读起,记住不能读全字,要选出一半来读,那么就从水读起吧,另外,繁体字里的尝字,下面是甘。清南文兵在列这首诗时,除了那个“嘗”字之外,都用的是简体字。本诗读法如下:
  水洗尘埃道未嘗,甘于名利两相忘。
  心怀六洞丹霞客,口诵三清紫府章。
  十里采莲歌达旦,一轮明月桂飘香。
  日高公子还相觅,见得山中好酒浆。
  紫霄宫当然是一座道观了。从诗句的内容看,诗人游于观中,尝道味,忘名利;怀六洞洞仙,诵三清道章;耳闻采莲之歌,眼见朗朗明月,鼻嗅桂子清香,又觅来好友,共品美酒佳酿,真是写尽了清雅幽闲之乐,好像神仙一般的生活,真是人们向往的乐园。

  藏头拆字连环诗 作者:宋·孔平仲

 友相知寡付長松蔭短嵩會當年喜得曹陪宴衎自
 求          相
 年          勞
 臯          回
 東          天
  有祿幹孫學素非書論亥豪尚我坤幹狹憊應君地

  这首好多地方都要用繁体字,所以我就按原样来了,也没费力改简体。那么有经验了,开始读吧:
  高会当年喜得曹,日陪宴衎自相劳。
  力回天地君应惫,心狭乾坤我尚豪。
  豕亥论书非素学,子孙干禄有东皋。
  十年求友相知寡,分付长松荫短蒿。

  前年,清南文兵见到了一首诗,当时读了出来,可是有四个字读错了,什么原因,就是没将上一字拆开来。今天再录于此,相信你读时就不去出错了吧。

  盼郎归 作者:(待查)
  归 赏 月 朗 亮 圆 圆
  郎        照
  盼        磨
  宴        房
  圆        姑
  团        渡
  妇 夫 家 汪 汪 泪 口

  这次再读起来,很省事的,也不会读错了。
  月亮圆圆照磨房,
  方姑渡口泪汪汪。
  王家夫妇团圆宴,
  女盼郎归赏月朗。

022鳞迭连环

  鳞迭连环诗,诗的上下句环节不是一个字,而是半句以上,结如鳞片迭压覆盖,层层推进,故名鳞迭连环诗。全诗十字,可围成圆形、矩形。读法每下句均以上句第二字读起,每句七言。

  例:四时诗

  之一:春

 春 雨
 斜 晴
径  来
花  访
 家 友

  读法如下:
  春雨晴来访友家,
  雨晴来访友家花。
  晴来访友家花径,
  来访友家花径斜。

              来访友家花径斜

  之二:夏

 夏 沼
塘 风
满 荷
香 翠
长 叶
  读法如下:
  夏沼风荷翠叶长,
  沼风荷翠叶长香。
  风荷翠叶长香满,
  荷翠叶长香满塘。

  之三:秋(就不列那个图了)
  秋月横空奏笛声清怨生
  读法可自己琢磨吧。

  之四:冬
  冬阁寒呼客赏梅开雪醅

  还有绝句四首,按照上面的读法,大家可自己列出诗来。

  骏马循堤柳转莺声晓清

  野鸟群飞噪入林深处寻

  短棹冲烟水远浮鸥聚游

  满院花开傍竹篱垂玉蕤

023脱御连环

  脱御连环诗,连珠诗一种,和鳞迭连环形式差不多,只是此种诗由十四字首尾连环而成,每句七字。先请看图:

  这一首非常有名的连环诗,我很早的时候就看过,当年记住了,现在也不能忘记。此诗读为:
  赏花归去马蹄飞,去马蹄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静思 作者:宋·秦少游

  静思伊久阻归期,久阻归期忆别离。
  忆别离时闻漏转,时闻漏转静思伊。

  采莲 作者:宋·苏小妹

  采莲人在绿杨津,在绿杨津一阕新。
  一阕新歌声嗽玉,歌声嗽玉采莲人。

  慕秦郎 作者:宋·苏小妹
  苏小妹是个大才女,她还有一首这样的诗,这里的秦郎我觉得是指秦观。大家也可证实一下。这十四个字是:

  久慕秦郎假乱真时又逢春花含玉
  读为:
  久慕秦郎假乱真,假乱真时又逢春。
  时又逢春花含玉,春花含玉久慕秦。

024叠字连环

  叠字(句)连环诗,又名复字诗。全诗由对对叠字组成,交错行读,鳞迭连珠,可成一篇三、五、七言组成的杂言诗。这种连环体的回文诗,因为句与句之间有一个字或多个字重叠,所以其结构如鳞片之叠压覆盖,层层推进,故又称鳞叠连环体。如清人万红树《四时诗-翠蕉连环图诗》多字重叠,用横行排列,酷似鳞片叠压。

  春光好·寄东坡 作者:宋·佛印

  野野 鳥鳥 啼啼 時時 有有 思思 春春 氣氣 桃桃 花花 發發 滿滿 枝枝 鶯鶯 雀雀 相相 呼呼
  喚唤 岩岩 畔畔 花花 紅紅 似似 錦錦 屏屏 堪堪 看看 山山 秀秀 麗麗 山山 前前 煙煙 霧霧
  起起 清清 浮浮 浪浪 促促 潺潺 湲湲 水水 景景 幽幽 深深 處處 好好 追追 遊遊 傍傍 水水
  花花 似似 雪雪 梨梨 花花 光光 皎皎 潔潔 鈴鈴 瓏瓏 似似 墜墜 銀銀 花花 折折 最最 好好
  柔柔 茸茸 溪溪 畔畔 草草 青青 雙雙 蝴蝴 蝶蝶 飛飛 來來 到到 落落 花花 林林 裏裏 鳥鳥
  啼啼 叫叫 不不 休休 爲爲 憶憶 春春 光光 好好 楊楊 柳柳 枝枝 頭頭 春春 色色 秀秀 時時
  常常 共共 飲飲 春春 濃濃 酒酒 似似 醉醉 閑閑 行行 春春 色色 裏裏 相相 逢逢 競競 憶憶
  遊遊 山山 水水 心心 息息 悠悠 歸歸 去去 來來 休休 役役

  此诗是这样读的:
  野鸟啼,野鸟啼时时有思,
  有思春气桃花发,春气桃花发满枝。
  满枝莺雀相呼换,莺雀相呼唤岩畔。
  岩畔花红似锦屏,花红似锦屏堪看。
  堪看山秀丽,秀丽山前烟雾起。
  山前烟雾起清浮,清浮浪促潺湲水。
  促浪潺湲水景幽。景幽深处好,深处好追游。
  追游傍水花,傍水花似雪,似花梨花光皎洁。
  梨花光洁皎玲珑,玲珑似坠银花折。
  似坠银花折最好,最好柔茸溪畔草。
  柔茸溪畔草青青,双双蝴蝶飞来到。
  蝴蝶飞来到落花,落花林里鸟啼叫。
  林里鸟啼叫不休,不休为忆春光好。
  为忆春光好杨柳,杨柳枝枝春色秀。
  春色秀时常共饭,时常共饭春浓酒
  春浓酒似醉,似醉闲行春色里。
  闲行春色里相逢,相逢竟忆游山水。
  竟忆山水水心息,心息悠悠归去来,归去来休休役役。

            春气桃花发满枝

  阳关叠·送友人游燕 作者:清·万树

  柳柳 色色 青青 青青 滿滿 城城 煙煙 雨雨 春春 光光 送送 遠遠 行行 君君 向向 燕燕 山山

  路路 前前 去去 旗旗 亭亭 芳芳 草草 青青 無無 數數 山山 翠翠 水水 潺潺 湲湲 行行 路路

  難難 時時 往往 還還 多多 是是 名名 場場 客客 行行 急急 宁宁 論論 山山 水水 程程 千千

  百百 人人 戀戀 芳芳 春春 不不 似似 君君 家家 有有 老老 親親 長長 倚倚 門門 望望 君君

  馬馬 到到 金金 台台 下下 桂桂 花花 香香 報報 高高 堂堂 正正 屆屆 稀稀 齡齡 壽壽 春春

  酒酒 遲遲 君君 衣衣 錦錦 傾傾 金金 鬥鬥 泛泛 春春 風風 人人 共共 醉醉 融融

  此诗读为:
  柳色青,柳色青青青满城。
  满成烟雨春光送,烟雨春光送远行。
  远行君向燕山路,君向燕山路前去。
  前去旗亭芳草青,旗亭芳草青无数。
  无数山,山翠水潺湲。
  翠水潺湲行路难,行路难时是往还。
  往还多是名场客,多是名场客行急。
  行急宁论山水程,宁论山水程千百。
  千百人,恋芳春,人恋芳春不似君。
  不似君家有老亲,家有老亲长倚门。
  长倚门,望军马,望君马到金台下。
  到金台下桂花香,桂花香报报高堂。
  高堂正届稀龄寿,正届稀龄寿春酒。
  春酒迟君衣锦倾,迟君衣锦倾金斗。
  金斗泛,泛春风。春风人共醉,人共醉融融。

 第三部分:锦缠枝

  七言八句的回文顶真诗有的还可编成图形顶真诗,称为倒顺连环锦缠枝,实际是一种半回环顶真诗排成图形,全诗横、竖各七字,左下方缺一字,共48字。通过旋读、连环、回文,可读成七言八句诗二首。读的时候要像锦缠在树枝上那样一圈一圈的绕着读,下一句的头是上一句的尾。正读倒读皆可。
  制法:共七行,每行七字,共48字,最后一行头上空一字,第六行第二格的那个字在诗中出现三次: 1、5句首字和4句的尾字。
  读法:由第六行的第二格开始到第六行的第一格,再按顺时针旋,每句七字,每句的第七字又当下一句的开头。到第七行第二格时上穿第六行的第二格,继续按顺时针旋,最后旋到图形的中心(第四行的第四字)。

025四季锦缠

  幽居对客 作者:宋·南山居士
  清南说:我看这首诗是开《锦缠枝》之先河,因为下面的四季锦缠枝所列出的几首诗,完全按此诗之形式和韵脚,我们先把这首词读出来,以下就都好办了。

  好 处 深 居 近 翠 峦
  音 亲 邀 客 待 闲 秀
  清 室 喜 来 归 吟 耸
  玉 净 席 残 兴 恣 岩
  漱 窗 终 阑 酒 取 飞
  泉 寒 陪 聚 宴 欢 涧
  0 宜 桧 竹 松 边 水

  读为:
  寒泉漱玉清音好,好处深居近翠峦。
  峦秀耸岩飞涧水,水边松竹桧宜寒。
  寒窗净室亲邀客,客待闲吟恣取欢。
  欢宴聚陪终席喜,喜来归兴酒阑残。

  这首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以倒读,也就是回文诗,我把回文后的诗打出来让大家看一下,是否发现,此诗倒读起来也非常有趣味。
  残阑酒兴归来喜,喜席终陪聚宴欢。
  欢取恣吟闲待客,客邀亲室净窗寒。
  寒宜桧竹松边水,水涧飞岩耸秀峦。
  峦翠近居深处好,好音清玉漱泉寒。

               好处深居近翠峦

  四季锦缠 和南山居士 作者:无名氏
  这四首词原来都是繁体字的,清南文兵将其改成简体字重录一遍,如果录入有错,请大家指出,以便纠正。

  春:
  暖 上 东 林 映 嶂 峦
  回 生 香 细 点 红 近
  春 草 梦 魂 惊 桃 翠
  霁 碧 觉 残 彻 对 微
  晚 凝 因 声 漏 笑 幽
  收 寒 题 醉 后 欢 趋
  0 花 露 润 常 时 适

  读为:
  寒收晚霁春回暖,暖上东林映嶂峦。
  峦近翠微幽趋适,适时常润露花寒。
  寒凝碧草生香细,细点红桃对笑欢。
  欢后醉题因觉梦,梦魂惊彻漏声残。
  (可回读,略)

  夏:
  近 出 飞 泉 落 顶 峦
  山 当 阴 翠 拥 林 挂
  冰 退 日 浮 香 前 倒
  洞 暑 永 残 尽 座 松
  雪 交 供 杯 茗 客 遮
  生 寒 棋 着 处 欢 古
  0 风 惹 径 幽 穿 桧

  读为:
  寒生雪洞冰山近,近出飞泉落顶峦。
  峦挂倒松遮古桧,桧穿幽径惹风寒。
  寒交暑退当阴翠,翠拥林前座客欢。
  欢处着棋供永日,日浮香尽茗杯残。
  ( 回读略)

  秋:
  乱 叶 微 黄 积 翠 峦
  栖 高 风 远 雁 来 对
  驚 露 起 时 慵 回 径
  噪 洒 睡 残 看 报 篱
  晚 空 酣 篇 简 信 东
  鸦 寒 歌 欲 盛 欢 值
  0 霜 傲 茂 皆 松 菊

  读为:
  寒鸦晚噪惊栖乱,乱叶微黄积翠峦。
  峦对径篱东值菊,菊松皆茂傲霜寒。
  寒空洒露高风远,远雁来回报信欢。
  欢盛欲歌酣睡起,起时慵看简篇残。
  (回读略)

  冬:
  雪 瑞 多 银 白 裹 峦
  飘 当 窗 北 院 围 起
  天 面 饮 余 皆 炉 黑
  冽 刮 畅 残 醉 暖 云
  苦 风 还 阑 兴 坐 迷
  微 寒 吟 更 笑 欢 岭
  0 枝 一 放 梅 香 暗

  读为:
  寒微苦冽天飘雪,雪瑞多银白裹峦。
  峦起黑云迷岭暗,暗香梅放一枝寒。
  寒风刮面当窗北,北院围炉暖坐欢。
  欢笑更吟还畅饮,饮余皆醉兴阑残。
  (回读略)

  这四季锦缠枝写作非常难,看起来肯定是高手所为,因为诗中句句首尾咬合在一起,以限于应和别人的韵脚,不得自由,加之,又要写出春、夏、秋、冬四季景物,作者竟能处理得这样自然巧妙,使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和谐统一,真真令人赞叹,令我赞叹。

026各种锦缠

  雪 作者:刚刚
  有一位叫“刚刚”的现代作家,也写了不少诗,就说这一首吧,我觉得是深得锦缠枝之妙,现在列出来让大家欣赏。

  密 密 飞 绒 卷 舞 繁
  云 室 空 静 院 闲 絮
  浓 闭 趣 诗 酒 开 轻
  冽 紧 雪 残 令 童 铺
  凛 窗 寻 席 至 闹 园
  风 寒 梅 赏 宴 欢 圃
  0 梨 桃 缀 满 花 素

  顺读为:
  寒风凛冽浓云密,密密飞绒卷舞繁。
  繁絮轻铺园圃素,素花满缀桃梨寒。
  寒窗紧闭室空静,静院闲开童闹欢。
  欢宴赏梅寻雪趣,趣诗酒令至席残。

                寻雪趣

  此诗回读为:
  残席至令酒诗趣,趣雪寻梅赏宴欢。
  欢闹童开闲院静,静空室闭紧窗寒。
  寒梨桃缀满花素,素圃园铺轻絮繁。
  繁舞卷绒飞密密,密云浓冽凛风寒。

  雪 协韵一首 作者待查
  密 聚 冈 岚 拢 碧 繁
  英 幽 园 静 室 融 礼
  群 寂 趣 浓 堆 融 多
  暗 寂 异 残 雪 暖 情
  乱 风 寻 冬 送 院 真
  云 寒 岁 旧 忆 欢 喜
  0 恐 假 意 无 衣 素

  顺读为:
  寒云乱暗群英密,密聚冈岚拢碧繁。
  繁礼多情真喜素,素衣无意假恐寒。
  寒风寂寂幽园静,静室融融暖院欢。
  欢忆旧岁寻异趣,趣浓堆雪送冬残。

  回读为:
  残冬送雪堆浓趣,趣异寻岁旧忆欢。
  欢院暖融融室静,静园幽寂寂风寒。
  寒恐假意无衣素,素喜真情多礼繁。
  繁碧拢岚冈聚密,密英群暗乱云寒。

027矩形回文

  矩式回文的读法,是自边角之字读起,下一句用上一句之尾字作为开始,我觉得就是以后我要说的顶真的意思,不过这矩式诗可以回文,所以列在了这里。我找到了一首,现列于下:

  翠 烟 湖 上 亭
  苔     幽
  绣     在
  石     隐
  汀 鸥 自 解 意

  这首矩形回文诗的四个角上的字分别是“亭”“意”“汀”“翠”。如果以这四个字为首句首字,而顺时针读之,则可得五言四句诗四首,即:

  第一首:
  翠烟湖上亭,亭幽在隐意。
  意解自鸥汀,汀石绣苔翠。

  第二首:
  亭幽在隐意,意解自鸥汀。
  汀石绣苔翠,翠烟湖上亭。

  第三首:
  意解自鸥汀,汀石绣苔翠。
  翠烟湖上亭,亭幽在隐意。

  第四首:
  汀石绣苔翠,翠烟湖上亭。
  亭幽在隐意,意解自鸥汀。

             翠烟湖上亭

  另外还有四首,仍然是自边角四字读起,只不过是逆时针去读,也就是上面四首的回读,只举其中一首,另三首读者可以类推:

  亭上湖烟翠,翠苔绣石汀。
  汀鸥自解意,意隐在幽亭。

  大家也许已经发现,这四角的四个字不仅是诗句中的句首字,也是诗句中的句尾字,又是韵脚,该诗之精巧也即在这些关键字上。

028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诗,共有三朵梅花,每朵梅花构成诗一弄(五句一首)35个字。一朵梅花五瓣(五个圆)由31字组成,中心一字即题目,两圆之间公共合用3字(包括圆心的那个字),这样每瓣梅花由9个字组成。每句诗都由中心那个字开始,组成同头五句七言诗三首。

其破读之法,试从花心处的“梅”字开始,沿着花瓣的边缘作逆时针方向转动,一个花瓣便转出一句诗语,每一弄是五句诗语,恰是一朵梅花的瓣数。还有一个特点,那是每一句都以“梅”为首字,正像每片花瓣都是从花心处长出来的一样。

  第一弄:
  梅花落向笛中吹,
  梅开庾岭杏为妃。
  梅绽寒宫柳作姬,
  梅吐正闻香世界,
  梅飘还见玉阶墀。
  这第一弄的内容是写梅绽、梅飘,吐放清香。

  第二弄:
  梅烟澹瘦绛唇尖,
  梅露轻盈粉泪掩,
  梅月横斜宜映水,
  梅风漂泊喜侵帘,
  梅偏霜雪暗香添。
  这第二弄的内容是写梅在烟里、露中、月下、风前,姿美味香。

  第三弄:
  梅种孤山小隐家,
  梅芬东阁斗诗葩,
  梅清珠佩楼东影,
  梅点春妆额上鸦,
  梅比仙人萼绿华。
  这第三弄的内容是写梅秀美清丽。引用了宋代诗人林逋植梅孤山以梅为妻的典故。

  由此可见,这组《梅花三弄》,从形式到内容、再到技巧都独具匠心,散发清新之气,令人心醉。

 第四部分:顶真诗

  所谓“顶真”也叫顶针诗,或称连珠体,又叫绩麻、联珠,是我国传统的修辞手法,最常见的顶真诗是下句的首字与上句的尾字重复(我们玩的成语连珠就是这个意思)。上递下承,使得结构紧凑,语意连贯,声韵流畅的一种修辞格。
  顶真体(联珠体)是诗、词、曲的一种体式。其构成是下一句的首字用上一句的末字,或下一句的开头部分用上一句的末尾部分。各句之间以同字符串连在一起,有如珠之联缀。顶针格与顶针诗的区别在于诗中广泛地使用顶针格这种句式的方能称之为顶针诗,偶尔使用顶针格的不能称之为顶针诗。

029一字顶针
  

  一字顶针连环。前一句结尾最后一个字是后一句开头的一个字。当最后一个字又与首句第一个字相同时,就成为连环体了(见回环顶真诗)。

  桃花冷落 作者:清·华广生

  桃花冷落被风飘,飘落残花过小桥。
  桥下金鱼双戏水,水边小鸟理新毛。
  毛衣未湿黄梅雨,雨滴红泥分外娇。
  娇姿常伴垂杨柳,柳外双飞紫燕高。
  高阁佳人吹玉笛,笛边鸾线挂丝绦。
  绦结玲珑香佛手,手中有扇望河潮。
  潮平两岸风帆稳,稳坐舟中且慢摇。
  摇入西河天将晚,晚窗寂寞叹无聊。
  聊推纱窗观冷落,落云渺渺被水敲。
  敲门借问天台路,路过西河有断桥,
  桥边种碧桃。

              飘落残花过小桥

  此诗选自《明清民歌时调集》,句句一字蝉联,末一句尾字也绕接第一句首字,将顶真与回环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循环无端的反复,给人以流畅回环的美感。全诗通过飘、桥、水三字顶真,如行云流水般,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晚春江南小桥流水图,玲珑剔透,言淡意远,妙不可言。

  小桃红·情 作者:元·无名氏
  断肠人写断肠词,词写心间事。事到头来不由自。
  自寻思,思量往日真诚意。意诚是有,有情谁似,似俺那人儿?
  这支小令以自述口气,描写一个年青妇女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由于在修辞上运用了“顶针格”,句与句之间联绵而下,很好地表现了主人公缠绵不断的满腔柔情。本词近乎直白,无须解说。全曲贯空穿了顶真,除了诚志是两个字的词顶真,其他都是一个字顶真。句句相接而不失其自然流畅。
  这样的连环是长连。而一个真正的连环体。诗或词的最后一个字同首句的第一个相同,组成了一圈的连环体。下面的两首可谓真正的连环体。

  渔父辞 作者:清·万树
  芦花菖叶满平湖,湖月泾风一钓徒。
  徒有严陵匡世略,略无唐宪访贤图。
  图书鸡犬闻歌棹,棹桨鸥静伴晚晡。
  晡日欲斜聊作咏,咏成依样画戎芦。
  尾句最后一字同首句第一个字是相同:芦。

  谢池春漫 作者:清·万树
  笑它蟾窟,窟中有谁来到?到晚阵风凉,凉遇霓裳老。
  老桂如相隐,隐恨知多少?
  少人间良会巧,巧缘佳景,景物同清照。
  照人尊酒,酒一盏分倾倒,倒写鸳鸯字,字托传青鸟。
  鸟宿同花并,并翼双栖好。
  好粘将团扇小,小环争戏,戏扑流萤笑。
  这首词从头到尾、从尾到头的一个大循环中,全是顶针,很难得。

030两字顶针

  两字顶针连环。与一字连环形式一样,只是顶针由两字组成。有时不是每句顶,只要是每顶便是两字,也可算此类顶针。

  拟青青河畔草 作者:南朝·沈纠之
  漠漠床上坐,中心忆故人。
  故人不可忆,中夜长叹息,
  叹息想容仪,不言长别离。
  别离稍已久,空床寄杯酒。
  这首也是上下联之间都用了联珠格,而且每处联珠都是两字,我将其称为两字顶针。这首诗是描写弃妇思念故夫的复杂思绪。

  杂体联锦 作者:唐·韦庄
  携手重携手,夹江金线柳。
  江上柳能长,行人恋尊酒。
  尊酒意何深?为郎歌玉簪。
  玉簪声断续,钿轴鸣双毂。
  双毂去何方?隔江春树绿。
  树绿酒旗高,泪痕沾绣袍。
  绣袍紫鹅湿,重持金错刀。
  错刀何灿烂,使我肠千断。
  肠断欲何言?帘动真珠繁。
  真珠缀秋露,秋露沾金盘。
  金盘湛琼液,仙子无归迹。
  无迹又无言,海烟空寂寂。

               隔江春树绿

  这首诗便是开始说的那种特殊情况,不是每句都顶,而且顶的两字顺序与上句也不尽相同。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作者:唐·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这首也是较特殊的例子,不是每句都顶,只不过用到顶针的两字顺序与上句相同,这一点与上一首又是不同。

  顶真诗·沙罗双树园
  园成景备,景备双树唤沙罗。
  沙罗花开,开到盛时花事了。
  了无踪迹,迹循寒香踏残红。
  残红舞风,风追晓梦泪烛摇。
  摇碎落花,落花逐水幽怨长。
  长歌如悲,悲芳叹麝对树影。
  影动枝移,移入好梦惊缱绻。
  缱绻情思,思绪重重愁万千。
  千里孤坟,坟草萋萋埋忠骨。
  忠骨成灰,灰飞烟灭泣荒园。

  天下文章 作者待查
  天下文章数三江,三江文章数故乡。
  故乡文章数舍弟,舍弟与我学文章。
  此诗妙就妙在不从正面立意,而用顶真辞格层层铺垫,节节映衬,最后水到渠成地显豁主旨:天下文章舍我其谁?就是从侧面吹嘘一下自己。

031多字顶针

  多字连环。如果把固定数量的多字连环画成图就是鳞迭连环诗、金花连环诗。

  发狂吟·作者:明·罗贯中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
  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立功名兮慰平生

  此诗是塑造东吴大将周瑜的一首诗,在《三国演义》那个特定场合下,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032句子顶针
  

  句子顶针连环。这种连环是指整首诗词不是用个别字词将上下两句连接起来,而是用相同一个诗句将前后两首诗段连接起来。叫连环体诗,又叫首尾联环诗。

  金陵三首 作者:宋·王安石
  覆舟山下龙光寺,玄武湖中五龙堂。
  相见旧时游历处,烟云渺渺水茫茫。

  烟云渺渺水茫茫,缭绕荒城一带长。
  蒿目黄尘忧世事,追思尘迹故难忘。

  追思尘迹故难忘,翠木苍藤水一方。
  闻说精庐今更好,好随残汴理旧艎。

             烟云渺渺水茫茫

033交错顶针
  

  交错连环。这也是多字顶真,但这种连环字数不固定,根据诗词句的需要,或多或少,交错进行。另外不是每句都顶,就是说有时顶,有时不顶。下面这两首诗都是比较著名的交错顶针诗。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作者:李白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
  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罗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李白对隐士是极敬慕的,在诗中,李白对即将归山的友人表达了诚挚的友谊:无论楚地还是秦地,天上都会飘动着白云,这白云时时随着你,伴你入楚,伴你渡湘水,伴你长卧山中,隐居世外。离别不免伤情,而李白则与众不同,“白云堪卧君早归”,却是希望友人能早日归山,那白云缭绕之处,正是你逍遥的所在。表现了积极的乐观情绪,显示出作者独特的心境与气质。

  平陵东 汉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
  劫义公,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
  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
  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黄犊。

             平陵东,松柏桐。

  这首乐府古辞,属《相和歌辞相和曲》,出自《乐府诗集》。每联都用了联珠格,或可看作联珠诗的初级形态。全诗控诉了贪官暴吏敲榨百姓的恶行,反映了汉代社会残酷的阶级压迫现实。

034半字顶针
  

  半字连环。这种连环,后一句为前一句最未字的半个字。如“愁”可分为“秋”“心”。第二句的头一字“月”,即第一字末字“期”的右半部。余此类推。这种连环如果头尾并没有连起来,就可排成实体的由中间顺时针或反时针旋读的正方形或长方形,一般称为石碑体。如果头尾也连起来,这种连环就是回环体了,也可以以图案形式而出。可以是头尾相连的圆形图案,也可以画成椭圆形、方形、长方形、菱形。
这种连环原来叫藏头拆字体,后来因为嵌字格中的嵌头习惯被人们叫做藏头了,为了避免混淆,现在把连环的藏头拆字体称之为半字连环体了,这种叫法更能体现诗体的特征。

  游紫霄宫 作者:唐·白居易
  读法:第一句从“浆”字下面的“水”而起,最后一句用“浆”为韵。形成一个首尾半字连环。

             游紫霄宫

  水洗尘埃道味甞,甘于名利相相忘。
  心怀天洞丹霞客,各诵三清紫府章。
  早里采莲歌达旦,一轮明月桂飘香。
  日高公子还相觅,见得山中好酒浆。

035接字趁韵
  

  接字趁韵连环。下句接上句中的头部或尾部,不断连环,不断变韵,多用于儿歌。下句接上句尾部的接字换韵连环例:

  《北平歌谣老张》
  老猫老猫,上顷摘桃。一摘两筐,送给老张。
  老张不要,气得上吊。上吊不死,气得烧纸。
  烧纸不着,气得摔瓢。摔瓢不破,气得推磨。
  推磨不转,气得做饭。做饭不熟,气得宰牛。
  宰牛没血,气得打铁。打铁没风,气得撞钟。
  撞钟不响,气得老张乱嚷!”

  再有一种接字趁韵的连环体是下一句接上一句的首部,再换韵。如:

  《向日癸》:
  向日葵,向太阳。脸儿圆,花儿黄。
  什么花?油菜花。什么菜?桂花菜。
  什么桂?月中桂。什么月?天上月。
  什么天?艳阳天。什么艳?葵花艳。
  什么葵?向日葵。”

036同音异字

  同音异字连环。这种连环比较常见,多见于接龙。关于这种体裁的诗我还没找到,不过看到了几个网友的古诗接龙,就是这种形式,我把这几个接龙的诗列一下。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等以后发现有这种体裁的诗我再给补上吧。

 第五部分:离合诗

037人名离合
  

  过去所说的离合,即指一个字拆开来,也指双音词拆开来。一个字拆开所形成的诗,我给算到拆字诗里,这里说的离合诗主要是指把一个双音词或多音词拆开,分别与前后各组成另外一个意思,清南在这里随便举个例子吧。“快马超飞车”,本意是指一匹快马,跑的很快,都超过了飞驰的车。可是这里却有一个三国时的人名“马超”,这个句子里用了马超的名,却把这个名的两个字分开后分别与前后组成了另外的意思。这就是离合诗的意思。
  古人名诗就是像我举的例子那样用人名来拆。还有用中药名、地名、宋词词牌名等进行拆分的,后面都将介绍。

  古人名诗 作者:唐·权德舆
  藩宣秉戎寄,衡石崇势位。年纪信不留,弛张良自愧。
  樵苏则为惬,瓜李斯可畏。不顾荣宦尊,每陈丰亩利。
  家林类岩巘,负郭躬敛积。忌满宠生嫌,养蒙恬胜智。
  疏钟皓月晓,晚景丹霞异。涧谷永不谖,山梁冀无累。
  颇符生肇学,得展禽尚志。从此直不疑,支离疏世事。
  诗中共嵌用了二十个古人姓名,每句一个,除末两句中的“直不疑”和“支离疏”两人名外,其他都位于句中二、三字。这样我们就很容易找到这些人名了,如第四句里的“张良”;第十一句里的“满宠”等。诗中表达了远离宦海、归隐田园的思想。

  寒日古人名 作者:唐·陆龟蒙
  初寒朗咏斐回立,欲谢玄关早晚开。
  昨日登楼望江色,鱼梁鸿雁几多来?

  该诗以寒食节为背景,抒发了诗人怀念友人的深情厚意。四句诗中暗嵌着东汉寒朗、楼望、梁鸿和东晋谢玄四位古人名。

  奉和鲁望寒日古人名一绝 作者:唐·皮日休
  北顾欢游悲沈宋,南徐陵寝叹齐梁。
  水边韶景无穷柳,寒被江淹一半黄。
  此诗为皮日休奉和前一首陆龟蒙《寒日古人名》而作,鲁望为陆龟蒙的字。虽是和诗,但诗意却不同,陆的诗是怀念友人,而这首诗却是怀古。诗人站在时代的高度,北眺南望,慨叹古今多少兴亡事。同样,这首诗中也嵌入南朝顾欢、徐陵、江淹和东汉边韶四个古人名。

  古人姓名诗 作者:宋·王安石
  老景春可惜,无花可留得。莫嫌柳浑青,终恨李太白。
  这首诗以惜春为内容,说情色即将离去,那纷纷落花都已告别枝头,但从柳条看到了青翠,说明春还没太远,但也不会很快回来的,所以就因爱生恨了。这首诗后两句有两个人名,分别是柳浑青和李太白,虽是人名,可一点也不影响该诗的艺术性,因为从平仄到对仗,都还是那样的标准。

  现代姓名诗·野望 作者待查
  望道郭源新,卢焚苏雪林,烽白朗冀野,山草明霞村。
  梅雨周而复,蒲风叶以群,素园陈瘦竹,老舍谢冰心。
  诗的五、六两句:“梅雨周而复,蒲风叶以群”,梅对蒲、雨对风、周而复对叶以群,甚至连虚词“而”、“以”都配上了对,果然是幅难得的无情对。最后两句:“素园陈瘦竹,老舍谢冰心”,对仗工整,有情有景,情景交流,亦是幅不可多得的妙对。三、四两句:“烽白朗冀野,山草明霞村”,据另一资料,似以“绛白朗冀野,山草明霞村”更佳,改后名对嵌入六个名人,且有罗绛、白朗,欧阳山、草明两对夫妻作家;有白、绛两种颜色;有冀、村两地域;有山、草、霞、野四物事;还有朗、明两两相对的形容词,实绝对也。

038地名离合
  

  地名离合诗也是这个道理,地名虽可相连,但是前一字与上句结合是一个意思,后一字与下句结合又是一个意思,不知道我说明白了没有。下面看两个例子便会比我说得更清楚。

  怀鹿门 作者:唐·皮日休
  山瘦更培秋后桂,溪澄闲数晚来鱼。
  台前过雁盈千百,泉石无情不寄书。

  十里松萝阴乱石,门前幽事雨来新。
  野霜浓处怜残菊,潭上花开不见人。
  这两首诗和以下那两首诗之独异之处,是在回定的位置上镶嵌入了地然,请看第一首第一处粉字“桂溪”,是唐代的桂溪县;第二处粉字“鱼台”是春秋时就有的鱼台县;第三处粉字处“百泉”是隋代就设的百泉县。作者把这三个县名分裂开,嵌进前后相邻的诗句的尾首连接处,我看就象两节火车连接处的大钩环,拖住前句,牵动后句。很有意思哈。
  第二首就不用多说了,只介绍一下三处县名,“石门”春秋时齐地之石门县;“新野”县,看三国的人都知道有新野县;菊潭县是汉朝时改郦县而称菊潭县。这种趣味性的东西,不经提醒,一般是不易被发现的。
  第一首诗是写秋天景色,也道出作者孤寂之情;第二首写冬去春来,可深念的人还不见面,更着急了。

  和袭美鹿门 作者:唐·陆龟蒙
  云容覆枕无非白,水色侵矶直是蓝。
  田种紫芝餐可寿,春来何事恋江南。

  竹溪深处猿同宿,松阁秋来客共登。
  封径古苔侵石鹿,城中谁解访山僧。
  袭美是皮日休的字,所以说陆龟蒙的这首诗也是上一首的和韵。这里的六处地名与皮诗的位置相同,分别是古代县城“白水”“蓝田”“寿春”“宿松”“登封”“鹿城”。在这里,陆龟蒙则是另一种风格,诗人尽情描绘了山林生活的乐趣,无忧无虑,逍遥自在,宛如仙境。看起来陆诗要豪放一些,不同意皮诗的不超脱。但愿现实中的人都能这样就好了。

039药名离合

  药名诗 作者:唐·权德舆
  七泽兰芳千里春,潇湘花落石磷磷。
  有时浪白微风起,坐钓藤阴不见人。
  此诗第一句嵌入“泽兰”,第二句“石磷磷”指“磷石”,第三句“白微”指“白薇”,第四句“钓藤”实为“钩藤”。这四个药名中有三个未按原字入诗,有的颠倒,有的谐音,有的会意,不因勉强嵌入药名而词不达意。

  药名诗 作者:南朝齐·王 融
  重台信严敞,陵泽乃闲荒。石蚕终未茧,垣衣不可裳。
  秦芎留近咏,楚蘅摇远翔。韩原结神草,随庭衔夜光。
  药名诗始于南朝齐,现存最早的即王融的这首诗。全诗每句诗中都嵌用了一个中药名。(重台、陵泽、石蚕、垣衣、秦芎、楚蘅、神草、夜光[锦草别名])

  满庭芳·静夜思 作者:宋·辛弃疾
  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
  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
  柏影桂枝相映,从容起、弄水银塘。
  连翘首,掠过半夏,凉透薄荷裳。

  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
  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
  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
  当归也,茱萸熟地,菊老伴花黄。
  南宋诗人辛弃疾以云母、珍珠、防风、沉香、郁金、黄柏、桂枝、苁蓉、水银、连翘、半夏、薄荷、勾藤、常山、轻粉、粉黛、独活、续断、乌头、苦参、当归、茱萸、熟地、菊花等24味中药名搭配在一起写了这首词。这首词,把一个深闺中的妇女,在战乱年代的夜阑更深之时,独守空房,思念远离家乡,征战在沙场的丈夫那种悲切凄凉的心情,抒发得淋漓致尽,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生查子·闺情二首 作者:宋·陈 亚
  想思意以深,白纸书难足。字字苦参商,故要檀郎读。
  分明记得约当归,远至樱桃熟。何事菊花时,犹未回乡曲。

  小院雨余凉,石竹风生砌。罢扇尽从容,半下纱厨睡。
  起来闲坐北庭中,滴尽珍珠泪。为念婿辛勤,去摘蟾宫桂。
  注:相思即红豆;意以深:谐中药名“薏苡仁”;白纸:谐药名“白芷”;苦参商:苦参药名;郎读:谐药名“狼毒”;当归:中药名;远至:谐药名“远志”;菊花:中药名;回乡:谐药名“茴香”;雨余凉:谐药名“禹余粮”;石竹:药名;从容:肉从蓉,药名;半下:谐药名“半夏”;北庭:谐药名“柏亭”;珍珠:研粉后可入药;婿辛:谐药名“细辛”;蟾宫桂:旧称进士及第为“蟾宫折桂”。蟾、桂均可入药。

040剧名离合

  将戏曲名与戏剧名集中嵌入诗中,我们称之为戏名诗、剧目名诗。把戏名、剧目名称嵌入诗中,首先见于剧曲中。因为我们对古代的剧名了解不多,所以这里只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有这么一种诗就行了,如大家想要多了解,提出来我们再探讨。

  咏情(选段) 作者:元·孙季昌
  鸳鸯被半床闲,胡蝶梦孤帏静。常则是哭香囊两泪盈盈。
  若是这姻缘簿上合该定,有一日双驾车把香肩并。

             胡蝶梦孤帏静

  原诗共有十段,这是第一段。这一段描绘闺中怨情:深闺半夜,女主人孤孤单单,绣着鸳鸯的被子有半边无人用,连梦中也觉得这帷账冷清。常常是面对着定情的信物香囊儿泪光莹莹,假如是姻缘簿上早已洽注定,总有一天会双双驾着马车再不分离。全段五句,每句均有一杂剧名嵌入,除《鸳鸯被》的作者名氏已失传外、其他《蝴蝶梦》、《哭香囊》、《姻缘簿》、《双驾车》、四出杂剧,全出自元代杂剧大家关汉卿的手笔。这些剧名不仅与内容完全契合,而且还能兼顾形之美,如“鸳鸯被”与“蝴蝶梦”构成十分工巧的对仗,这显示了一种不因剧名入曲而害义的高超技艺。

                       第六部分:嵌字诗

  嵌字诗不象离合诗,离合诗不是一个字,而且要在诗中拆分。而嵌字诗可以嵌一个字或一个词,不用将其拆分,不用改变词义,所以嵌字诗的的制作要比离合诗容易一些。这里说嵌一个字时(包括藏头诗),我再单独列一个贴子。

041药名诗

  和竟陵王药名诗 沈约
  丹草秀朱翘。重台架危阙。木兰露易饮。射干枝可结。
  阳隰采辛夷。寒山望积雪。玉泉亟周流。云华乍明灭。
  合欢叶暮卷。爵林声夜切。垂景迫连桑。思仙慕云埒。
  荆实剖丹瓶。龙刍汗奔血。别握乃夜光。盈车非玉屑。
  细柳空葳蕤。水萍终委绝。黄符若可挹。长生永昭晳。
  这五首诗描写经过战争洗礼之后的深冬山夜的凄凉景象,令人愁肠千结;思绪万千。诗中含有射干、辛夷、玉泉、合欢、葳蕤等完整药名,还有隐伏药名。

               寒山望积雪

  夫妻互致药名诗

  外出丈夫致妻药名诗:
  牵牛织女知往年,安得鸾胶续断弦,
  云母帐空人不见,水沉香冷月娟娟。
  泽兰憔悴诸蒲黄,寒露初凝百草霜,
  不共玉人倾竹茹,茱萸甘菊得重阳。

  妻回药名诗:
  兔丝曾附女萝枝,分手车前又几时,
  清泪晴消轻粉面,懒将青黛扫蛾眉。
  落叶秋径满地黄,凝眉问锁玉金香,
  黄连未嚼心先苦,红豆相思恨更长。

042针穴名
  

  针穴为中医治病之术,以针刺或以艾灼穴位。在我国医学史上渊源流长,早在《内经》中就有丰富的论述。《后汉书"华陀传》:“精于方药,处齐不数种,心识分铢,不假数量。针炙不过数种。”其时,针灸治病已通行世上。针灸经穴名目繁多,历代文人可将药名入诗,针穴名自然亦可入诗。以针炙名联缀成诗,始自梁元帝萧绎,后世仿作者甚少。

  针穴名诗 萧绎
  金推五百里,日晚唱归来。(五里,归来)
  车转承光殿,步上通天台。(承光,通天)
  钗临曲池影,扇拂玉堂梅。(曲池,玉堂)
  先取中庭入,罢逐步廊回。(中庭,步廊)
  下关那早闭,人迎已复开。(下关,人迎)

                  日晚唱归来

  穴位即景 作者:明·医学家 李挺
  这组即景诗是按十二经分布在四肢端部的穴位,按井、荣、腧、(原、)经、合的顺序而排列,其写作难度可想而知。

  渔翁 (于太阴肺经)
  少商湖海一渔翁,鱼际太渊任转篷;
  漫道经渠不可测,还数尺泽起蛟龙

  夜色 (手阳明大肠经)
  商阳茅屋二三间,合谷阳溪第几湾。
  九曲池边云影谈,港天星斗浴波澜。

  秋风 (足阳明胃经)
  秋风历兑内庭西,陷谷冲阳过解溪。
  三里未知何日到,几番翘首歇思齐。

  野寺 (足太阴脾经)
  隐白云中一老僧,大都离俗少人憎,
  几回太白商丘过,汲取阳陵泉几升。

  班师 (手少阴心经)
  少冲少府把师班,兵马神门得胜还。
  灵道战书前日发,而今少海已归山。

  观涨 (手太阳小肠经)
  浮萍少泽任东西,前谷渊源统后溪。
  脆骨又逢阳谷涧,交流小海欲倾提。

  茅亭 (足太阳膀胱经)
  茅亭结起至阴边,通谷浮云四望烟。
  束骨近同京骨峙,昆仑逐与委中连。

  远眺 (足少阴肾经)
  秋高闲眺涌泉边,然谷太溪豁眼帘,
  复溜一帆阴谷去,江山览胜碧连天。

  秋雁 (手厥阴心包络经)
  中冲孤雁彻云霄,几度劳宫故寂寥,
  转过大陵来间使,深渊曲泽莫招摇。

  咏蝶 (手少阳三焦经)
  关冲桃李掖门栽,中渚阳池次第开。
  花落支沟香满涧,一天井字蝶飞来。

  别恨 (足少阳胆经)
  窍阴别后恨相牵,几侠溪临泣杜鹃。
  怀抱丘墟情未毕,烦君阳辅寄临泉。

  迷途 (足厥阴肝经)
  云霞烟锁大敦峰,忘却行间转太冲。
  坐望中封无路入,曲泉行水听踪踪。

  如果这首诗看细了,可能多知道不少的穴位名了。

043卦名诗

  上八卦相传为伏羲所作,八卦又以两卦相叠演为六十四卦。卦名诗就是每句诗中嵌用《周易》六十四卦名中的一个卦名,联缀成篇。六十四卦名是: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咸、恒、遯、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但是诗中用作的卦名的词,其含义却非《周易》“卦辞”所说明的要义,而是此词的通常意义。南朝诗人多有此作。

  赋得山卦名诗 作者:陈·张正见
  蓬莱遯羽客,岩穴转蒙茏。云归仙井暗,雾解石桥通。
  影带临峰鹤,形随杂雨风。寻师不失路,咸欲驭飞鸿。
  清南注:这首诗是写景之上品,而且每句里都有一个卦名,我找一下:遯、蒙、井、解、临、随、师、咸。

               影带临峰鹤

  题东坡村醪帖 作者:元·倪瓒
  否困咸需讼,睽离垢蛊蒙,解颐履蹇遯,旅晋豫恒丰。
  临观革小过,师比震同人,大有随屯贲,中孚亦渐升。
  清南注:我仔细看一遍,这首诗里所有的字(最后一句中的亦字除外)都是易经中六十四卦的名称。太神奇了,这一点很不容易。

044星名诗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二十八宿,东南西北四方各七宿。东方苍龙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萁;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印度、波斯、阿拉伯人古代也有类似中国二十八宿的说法。
  星名诗,是将星辰名嵌用于诗句中。所用的星辰名,语意双关。现存星名诗数量不多,以南朝齐王融五古《星名诗》为最早。宋黄庭坚七古《二十八宿歌赠别无咎》是现存篇幅最长、最有社会意义的星名诗。

  星名诗 作者:王融
  眇叹属辰移,端忧临岁永。久渐入汉客,每愧遵河影。
  仙羽诚不退,蓬襟良未整。谁谓无正心?大陵有霜颖。
  这里的辰指北极星、岁指寓岁星、入汉客是传说汉代张骞曾乘槎至天河。遵河影错指牛郎织女。羽指羽林星;蓬指名王星、心是二十八宿之一、大陵也是星座名。

  二十八宿歌赠别无咎 作者:黄庭坚
  虎剥文章犀解角,食未下亢奇祸作。
  药材根氐罹劚掘,蜜虫夺房抱饥渴。
  有心无心材慧死,人言不如龟曳尾。
  卫平哆口无南箕,斗柄指日江使噫。
  狐腋牛衣同一燠,高丘无女甘独宿。
  虚名挽人受实祸,累棋既危安处我?
  室中凝尘散发坐,四壁矗矗见天下。
  奎蹄曲隈取脂泽,娄猪艾豭彼何择。
  倾肠倒胃行相知,贯日食昴终不疑。
  古来毕命黄金台,佩君一言等觜觿。
  月没参横惜相违,秋风金井梧桐落。
  故人过半在鬼录,柳枝赠君当马策。
  岁晏星回观盛德,张弓射雉武且力。
  白鸥之翼没江波,抽弦去轸君谓何。

              白鸥之翼没江波             

  这二十八句里每句有一个二十八宿的星名,你自己可以对照一下。

045节气诗

  我国古代历法,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节气名诗,杂体诗的一种,是将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名嵌用于诗中,联缀成篇。节气名诗不是简单的嵌名,作为节气的词语在诗中另有意思,或者是把一个节气词割裂来用,而节气诗则是纯嵌字诗,或是以某节气为主题的诗,属于一般的诗歌。

  二十四节气歌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长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立夏桑籽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簪开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
  小暑热风催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
  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祥瑞,小雪鹅毛飞蹁跹。
  大雪寒梅迎风开,冬至瑞雪兆丰年。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大暑池畔赏红莲

  二十四节气歌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封了地,小雪河封严,
  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忙买办,大寒就过年。

046鸟兽名

  鸟兽虫鱼名诗为南朝梁萧绎所首创,它将禽鸟名和兽类名分别嵌用于诗中,或用本义,或用双关,或用别名,联缀成篇。后陆续有所作,唐李商隐《蝇蝶鸡麝鸾凤等成篇》、明杨慎《鹧鸪天"高嶢海岸"句用鸟兽字》,都将昆虫、鸟兽、鱼龟、水族名等汇于一篇。

  鸟名诗 作者:萧绎
  方舟去鳷鹊,鹄引欲相要。(鳷鹊,鹄)
  晨凫移去舸,飞燕动归桡。(凫、燕)
  鸡人怜夜刻,凤女念吹箫。(鸡、凤)
  雀钗照轻幌,翠的绕纤腰。(雀、翠即翠鸟)
  复闻朱鹭曲,钲管杂回潮。(朱鹭、回潮)

                荷塘双凫

  兽名诗 作者:萧绎
  豹韬求秘术,虎略选良臣。(豹、虎)
  水涉黄牛浦,山过白马津。(牛、马)
  摧锋上狐塞,画像入麒麟。(狐、麒麟)
  果下新花落,桃枝芳树春。(果下即果下马,桃枝句隐马)
  王孙及公子,熊席复横陈。(王孙为猴子的代称,熊)

  蝇蝶鸡麝鸾凤等成篇 作者:李商隐
  韩蝶翻罗幕,曹蝇拂绮窗。
  斗鸡回玉勒,融麝暖金釭。
  玳瑁明书阁,琉璃冰酒缸。
  画楼多有主,鸾凤各双双。

  鹧鸪天·高嶢海岸 作者:杨慎
  鱼尾红霞海影摇,碧鸡腊信上梅梢。
  涂黄巧学蜂腰细,匀粉俄惊蝶翅飘。
  龙竹瘦,鹤松翘。相和兰麝暗香销。
  龟城春色添乡梦,相见枝头绿凤么。

047花草名

  草木名诗是将草名和树木名分别嵌于诗中,而语意双关。现存的有南朝梁萧绎的《草名诗》和《树名诗》。语意双关是草木名诗这种诗体的关键,没有双关,即使句句有草木名也不算好的草木名诗,如果只有部分句子含草木名,那更只能算一般的嵌名诗。

  草名诗 作者:梁·元帝萧绎
  胡王迎娉主,途经蒯北游。(王即王刍,蒯)
  金钱买含笑,银缸影疏头。(金钱,含笑,缸即缸草)
  初控游龙马,仍移卷柏舟。(游龙,卷柏)
  中江离思切,蓬鬓不堪秋。(江离,蓬)
  况度菖蒲海,落月似悬钩。(菖蒲,悬钩)

            金钱买含笑

  这诗中,“蒯”(蒯草,莎草科)、“金钱”、“含笑”(木兰科)、“缸”(缸草)、“游龙”、“卷柏”、“江离”(江蓠)、“蓬”、“菖蒲”(天南星科)、“悬钩”(悬钩子,蔷薇科)等,都是植物名。

  树名诗 作者:梁·元帝萧绎
  赵李竞追随,轻杉露弱枝。(李、杉)
  杏梁始东照,柘火未西驰。(杏、枯、火)
  香因玉钏动,珮逐金衣移。(香、玉、金)
  柳叶生眉上,珠珰摇鬓垂。(柳、珠)
  逢君桂枝马,车下觅新知。(桂、知即菩提树)

  拟闺情用花名 作者:张嗣谢
  踯躅闲庭思悄然,合欢无计祗高眠。
  夜残子午迷蝴蝶,花谢长春怨杜鹃。
  流水空传桃叶渡,归人何处木兰船。
  抽将碧玉簪头凤,卜当金钱问远天。

048姓名诗

  姓名诗是将姓名嵌入诗内,前面有一种离合诗中有姓名离合,是指名中的两个字可分开两用,那个难度更高一些。
  南朝陆慧晓写第一首姓名诗。姓名诗的形式较多,这里转录的是直嵌,还有离合姓名诗、嵌字姓名诗、谜语姓名诗等。
  作为一种体,首先应每句都含有姓名,如果只是部分句子含有姓名,那只是一般的嵌名诗。凡姓名诗草木名诗鸟兽名诗药名诗星名诗等嵌名体诗都应“要当字则正用,意须假借”,不能只是纯粹的嵌名。而后代写这类诗常只满足于句句嵌名,成为真正的文字游戏。

  南朝梁元帝萧铎写出一首姓名诗。可惜的是,诗作到底嵌入了哪些姓名,已无从查考。然此诗既是皇上御制,其中蕴含的人物定非等闲之辈,笔者特录于下,愿聪明的读者能从中推究出来。
  征人习水战,辛苦配戈船。夜城随偃月,朝军逐避年。
  龙吟澈水度,虹光入夜圆。涛来如阵起,星上似烽燃。
  经时事南越,还复讨朝鲜。

  将军名诗 作者:萧绎
  虎旅皆成阵,龙骑尽能甫。鸣鞭俱破虏,决胜往长榆。
  细柳浮轻暗,大树绕栖乌。楼船写退鷁,樯鸟狎飞凫。
  度河还自许,偏与功名俱。

             细柳浮轻暗

  这里的虎旅、龙骑、破虏、决胜、细柳、大树、楼船、飞凫、度河均为古代将军名称。

  抗战时在重庆,据文化界知名人士赵清阁女士回忆,老舍先生做对联“既快又精,他还善于集人名为诗,很有风趣”。老舍曾为赵清阁写过一首五言绝句,都是用人名组成,既有意境,又琅琅上口,广为流传,诗曰:
  清阁赵家壁,白薇黄药眠。
  江村陈瘦竹,高天藏云远。

049地名诗

  地名诗:是将郡国名、州名、县名、道里名以及山川胜迹名等,嵌于诗中,假借词意成篇。如果没做到“假借词意”,虽句句有地名,那也只是纯粹的嵌名诗。
  古代诗人为了显示自己知识渊博,技艺高超,创造了别致的“地名诗”。“地名诗”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双关的修辞方法,使郡县等地名暗含在诗句里面。这种诗在汉代出现之后,历代诗人都时有所作。但是,历代的地名诗,大多近于文字游戏,没有多大意思,这一点古人也认识到了,如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指出:“如此诗只成戏谑,不足为法也。”即使如此,只要应用得当,也是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

  自浔阳至都集道里名为诗 作者:南朝宋·谢庄
  山经亟旋览,水牒倦敷寻。稽榭诚淹留,烟台信遐临。
  翔州凝寒气,秋浦结清阴。眇眇高湖旷,遥遥南陵深。
  青溪如委黛,黄沙似舒金。观道雷池侧,访德茅堂阴。
  鲁显阙微迹,秦良灭芳音。讯远博望崖,采赋梁山岑。
  崇馆非陈宇,茂苑岂旧林。
  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名诗,标题中的“都”指南朝宋都城金陵(今南京)。诗从游览山水的行前准备及计划落笔,描写沿途所见景色和对山川古迹的探访,寓涵着抚今叹昔之感。篇中涉及从浔旭至金陵间的稽榭、烟台、翔州、秋浦、高湖、南陵、青溪、黄沙、雷池、茅堂、鲁显、秦良、博望、梁山等十几个地名、山水名。诗以全篇对仗的五言古体写成,具有典型的南朝地名诗风格。

  州名诗寄道士 作者:唐·权德舆
  金兰同道义,琼简复芝田。平楚白云合,幽崖丹桂连。
  松峰明爱景,石窦纳新泉。冀永南山寿,欢随万福延。

              松峰明爱景

  首句写出朋友之间的友情深厚。中间两联写登高望远,天边的白云似散还聚,高耸的峭壁上丹桂朵朵相连,峰顶青松挺立在清明的碧空下,石穴深处不断地流入新泉。另以“云合”“桂连”象征友谊的永恒长存;蓝天、青松更加上清清泉水,对道士所居住的地方由衷的称赞。
  此外,这首诗有它独特的值得称道之处,四十个字里,字字都是一个州名,无一例外。试写如下:
  金:公元554年,魏废帝三年改东梁州为金州。
  兰:公元581年建兰州,(隋开元年间)。
  同:公无554年改华州置同州,治所在武乡。
  道:唐贞观8年改南营为道州。
  义:是义阳郡,在唐天宝时称义州。
  我就不一一举例了,谁想了解其余35个字的州名来历,提出来,咱们再探讨。

  奉和竟陵王郡县名诗 作者:南朝梁·沈约
  西都富轩冕,南宫溢才彦。高阙连朱雉,方渠渐游殿。
  广川肆河济,长岑绕崤千。曲梁济危渚,平皋骋悠眄。
  清渊皎澄澈,曾山郁葱菁。阳泉濯春藻,阴丘聚寒霰。
  西华不可留,东光促奔箭。望都游子怀,临戎征马倦。
  既豫平台集,复齿南皮宴。一窥长安城,羞言杜陵掾。
  此篇所用的大都为汉魏县名,如西都、南宫、方渠、曲梁、平皋、清渊、阳泉、西华、东光、望都、南皮、长安、杜陵;也有古郡名,如戎、豫;还有古台、古塞名和山水名。

  州名诗 作者:南朝梁·范云
  司春命初铎,青耦肆中樊。逸豫诚何事,稻梁复宜敦。
  徐步遵广隰,冀以写忧源。杨柳垂场圃,荆棘生庭门。
  交情久所见, 益友能孰存。
  诗中的地名只用了州名,如司州、青州、中(忠)州、豫州、复州、宜州、徐州、广州、隰州、冀州、杨(扬)州、柳州、荆州、交州、益州等。由于全诗以单音节入诗,故需仔细识别。

050曲名诗

  歌曲名诗,是将乐府歌名、词牌名、曲调名等嵌用于诗词中,联缀成篇,而词义双关。现存歌曲名诗,以梁元帝萧绎之作为最早。此后宋代有无名氏的集曲名(主要是词牌名)词,元代有集曲牌名的套数,明清有曲牌名诗等。由此可见,一种新的歌曲名诗的出现,总是与当时流行的主要文学样式有关。这似乎是一种合乎规律性的文学创作现象。
  我这里介绍三种情况,一首歌名诗、二首曲牌名诗、还有一首词牌名诗。

  歌名诗
  歌曲名诗 作者:南朝·梁元帝萧绎
  啼乌怨别偶,曙鸟忆离家。石阙题书字,金烟飘落花。
  东方晓星没,西山晚日斜。縠衫回广袖,团扇掩轻纱。
  暂借青骢马,来送黄牛车。
  将乐府歌曲名用于诗中,表达诗意,当以此诗为最早。啼乌:指《乌夜啼》,乐府清商曲辞。离:《离歌》,乐府歌辞。落花:即《梅花落》,汉曲名。西山,<从军行>:白日半西山. 清商曲:縠衫两袖裂;广袖:指乐府歌辞《小垂手》。团扇:《团扇郎》,属乐府清商曲辞。青骢马:古乐有《青骢白马》曲辞。黄牛车:古歌曲名有《官牛》。

  曲牌名诗
  集曲名的集句词体,是以曲牌名称联串而成的作品。这种方法在词曲中都有应用,最早也是出现在宋代。据南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记载:“(北宋)田中行尝执一扇,书句其上云:'玉蝴蝶恋花心动。’语人曰:'此联三曲名也,有能对者,吾下拜。’”田中行扇上所书上字句,乃将“玉蝴蝶”、“蝶恋花”、“花心动”三个曲名巧妙地集联在一起。

  曲牌名入诗《客中闲集》载舒芬诗云:
  为爱宜春令出游,风光犹胜小梁州。
  黄莺儿唱今朝事,香柳娘牵旧日愁,
  三捣鼓催花下酒,一江风送渡头舟。
  嗟予沉醉东风里,笑剔银灯上小楼。
  这九个曲牌名分别是:宜春令,小梁州,黄莺儿,香柳娘,三捣鼓,一江风,沉醉东风,剔银灯,上小楼。

  鹧鸪天·集曲名 [宋]·无名氏
  烛影摇红玉漏迟,鹊桥仙子下瑶池。
  倾杯乐处笙歌沸,苏幕遮阑笑语随。
  醉落魄,阮郎归,传言玉女步轻移。
  凤凰台上深深愿,一日和鸣十二时。

              鹊桥仙子下瑶池

  这首词汇集了十个词牌名“烛影摇红”、“玉漏迟”、“鹊桥仙”、“瑶池怨”、“倾杯乐”、“苏幕遮、”“醉落魄”、“阮郎归”、“传言玉女”、“凤凰台上忆吹箫”,充分运用语意双关的表现技巧,描绘了瑶池夜宴,仙子神女欢度良宵的热烈场面,将主人公夫妇恩爱的美满姻缘表现得淋漓尽致。

  戏目诗四首 作者:褚人获
  文章用到女开科,胪唱三元四景多。(文章用、女开科、三元记、四景记)
  碧玉串垂金印佩,珍珠衫挂瑞霓罗。(碧玉记、金印记、珍珠衫、瑞霓罗)
  九华灯灿全家庆,六月霜寒易水歌。(九华灯、全家庆、六月霜、易水歌)
  寄语西园折桂客,万年欢赏在南柯。(西园记、折桂记、万年欢、南柯记)
  种玉人归四喜前,软蓝桥畔钓鱼船。(种玉记、四喜记、蓝桥记、钓鱼船)
  龙膏能续情灯影,狮吼休惊画舫缘。(龙膏记、情灯影、狮吼记、画舫缘)
  五代荣华长命缕,又冠诰敕永团圆。(五代荣、长命缕、双冠诰、永团圆)
  文心现显英雄概,河上盟情合镜年。(文心现、英雄概、河上盟、合镜记)
  金雀衔环义侠奇,赠书双捷报家知。(金雀记、义侠记、赠书记、双捷记)
  香囊拟贮珊瑚玦,玉合还藏琥珀匙。(香囊记、珊瑚玦、玉合记、琥珀匙)
  孔雀屏开三桂候,芙蓉影畔四贤祠。(孔雀屏、三桂记、芙蓉影、四贤记)
  锦衣归第满床笏,吉庆图成题塔时。(锦衣记、满床笏、吉庆图、题塔记)
  盘陀山下醉菩提,祝发西厢忆小尼。(盘陀山、醉菩提、祝发记、西厢记)
  奇衫揾透胭脂雪,绿绮裁成芍药辞。(奇衫记、胭脂雪、绿绮记、芍药辞)
  漫把双鱼题扇赠,莫忘玉玦绣鞋期。(双鱼记、题扇记、玉玦记、绣鞋记)
  琴心微逗牟尼合,人兽关分五福兮。(琴心、牟尼合,人兽关、五福记)

051四季诗

  四季诗,也称四气诗、四时诗,为杂体诗中之“嵌字体”。五言四句(后来也有七言四句的),偶句押韵,是将“春”、“夏”、“秋”、“冬”四字顺序嵌用在一首诗中,或写其景色,或抒发感受。这与分咏四时、单独成篇的组诗四时诗不同。现存的以南朝宋王微的《四气诗》为最早,形式都是五言四句二联,各自对仗。

  四气诗 作者:南宋·王微
  蘅若首春华,梧楸当夏翳,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诗写四季,并把春、夏、秋、冬四字嵌入每句的第四字,足见机巧。字里行间,亦洋溢着闲适之情。

  四时诗·神童诗 作者:北宋·江珠
  春游青草地,夏赏丝荷池。秋饮黄龙酒,冬吟白雪诗。

             春游青草地

  这首诗是比较著名的,很早就听说过。此诗亦是将四时嵌入句首,描写人们游赏四时之景,陶醉于美好的大自然之中,充满闲情逸致之趣。

  四时诗·怕读书 作者:明·冯梦龙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
  过得秋来冬又到,收拾书箱度残年。
  以上每首诗皆咏春夏秋冬四季的内容,也有的将四时内容分于四首诗中,遂成四时诗体组诗。如据《子夜歌》变化而成的。

  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
  春歌:
  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山林多奇形,阳鸟吐清音。
  夏歌:
  暑盛静无风,夏云薄暮起。携手密叶下,浮瓜沉朱李。
  秋歌:
  秋夜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冬歌:
  冬林叶落尽,逢青已复耀。葵藿生谷底,倾心不蒙照。

052五行诗

  五行诗:就是将五字嵌入诗中,别行组词,别作他义,联缀成篇。古代称构成各种物质的五种元素水、火、木、金、土为“五行”。中国古代思想家企图用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上述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战国时代,五行说颇为盛行,有“五行相生相胜”的说法。五行说对古代天文、、历数医学等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

  清江引 作者:元·贯云石
  限金、木、水、火、土五字冠于五句之首,且每句各用春字。
  金钗影摇春燕斜,木杪生春叶。
  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热。土牛儿载将春到也。

              水塘春始波

  此诗将五字冠于每句之首,每句中又嵌入”春“字,故又兼有复字诗的特点。

  类似五行诗的还有五色诗。古以青、赤、白、黑、黄为“五色”,并用以配“五行”及东南西北中“五方”。大约这是一个文字游戏之作。五言四句,偶句押韵。每句诗嵌入任一种颜色的名称,因此叫做“四色诗”。也有分四段,一段描写一色的。

  拟古四色诗 作者:范云
  折柳青门外。握兰翠疏中。绿苹骋春日。碧渚澹时风。
  差池朱燕去。缤翻赤雁归。瀺灂丹鱼聚。联翻血鸟飞。
  素鳞扬北渚。白水杜南宛。献环润玉塞。归珠照琼辕。
  乌林叶将霣。墨池水就干。玄豹藏暮雨。黑豹凌夜寒。
  此诗每首只写一种颜色,每句都点出,所用的同义词,或色彩稍有差别的词。这四首中,第一首写青色,包括绿色;第二首写红色;第三首写白色;第四首写黑色。

053六忆诗

  六忆诗:每首以“忆”字开头,回忆聚、别、行、坐、食、眠六种情境,留连吟唱。“忆○时”三字领起,继之以五个五言句,格式定型。

  六忆诗 作者:南梁·沈约
  忆来时,灼灼上阶墀。勤勤叙别离,慊慊道相思。
  相看常不足,相见乃忘饥。
  忆坐时,点点罗帐前。或歌四五曲,或弄两三弦。
  笑时应无比,嗔时更可怜。
  忆食时,临盘动容色。欲坐复羞坐,欲食复羞食。
  含哺如不饥,擎瓯似无力。
  忆眠时,人眠强未眠。解罗不待劝,就枕更须牵。
  复恐傍人见,娇羞在烛前。

             或弄两三弦

  六忆诗 作者:明·柳如是
  忆眠时,锦帐下头边。凤钗佯憨夺,桃衫倚醉牵。
  为怜婉转意,红烛不移前。
  忆起时,婉转月阶上。零妆斟意审,欢气自随向。
  神绪难久藏,因风托思想。
  忆坐时,溶漾自然生。习适久华会,方意徘徊成。
  形影春风里,窈窕共一情。
  忆来时,金剪阁妆台。渐听玉摇近,遥知绣帘开。
  步难花砌稳,香隔翠屏猜。

054八音诗

  上古代称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为八音,代表八种乐器。八音诗就是将八音的名称,依序冠于每句之首或每联之首。八音诗属杂体诗,也称“八音体”、“八音歌”,五言,共16句。现存的以南朝沈炯的五古《八音诗》为最早。

  八音诗 作者:南陈·沈炯
  金屋贮阿娇,楼阁起迢迢。石头足年少,大道跨河桥。
  丝桐无缓节,罗绮自飘飘。竹烟生薄晚,花色乱春朝。
  匏瓜讵无匹,神女嫁苏韶。土地多妍冶,乡里足尘嚣。
  革年未相识,声论动风飚。木桃堪底用,寄以答琼瑶。

  赠无咎八音歌 作者:宋·黄庭坚
  金马避世客,谈谐玩汉朝。石门抱关人,长往闭寂寥。
  丝虫日夜织,劳苦则以食。竹生罹斧斤,高林乃其贼。
  匏樽酌吾子,虽陋意不浅。土德贵重迟,水德贵深远。
  革能谈鲲鹏,晚乃得庄周。木雁两不居,相期无待游。

  八音歌 作者:北宋·陈与义
  金张与许史,不知寒士名。石交少瑕疵,但有一麯生。
  丝色随染异,择交士所贵。竹林固皆贤,山王以官累。
  匏酌可延客,藜羹无是非。土思非不深,无屋未能归。
  革华虽可侯,不敢践危地。木奴会足饱,宽作十年计。

  八音体·和闺词 作者:许琛
  金乌乍坠到窗西,石径清幽碧草萋。
  丝管谁家风细细,竹床深院月低低。
  匏尊灯下三更酒,土鼓声敲半夜鸡。
  革得尘心无一事,木棉花底听鹃啼。

               石径清幽碧草萋

  琛字德瑗,号素心,福建侯官人,著有《疏影楼稿》。

055十二时

  十二属诗,即十二生肖诗,也称“十二辰诗”、“十二神诗”。这种体的诗12句,每句首字都是按顺序分别用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 戌、亥12个属性的字。我国古代术数家以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支,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种说法至迟在东汉已有,如王充《论衡·言毒篇》就有“辰为龙,巳为蛇”之句。后人即以出生的干支纪年作为生肖,也称属相。十二属诗出现,即把十二生肖顺序嵌用于诗中。

  十二生肖诗 作者:南梁·沈炯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跖引清杯。狗其怀物外,猪蠡窅悠哉。

              牛羊暮下来

  暮下来指日暮之后,牛羊自田野返回。兔月指月亮。龙隰指近水滨之泽岸,可代指平原。马兰是一种野草。羊负也叫羊角,是枣的别名。羞是献上。鸡跖指鸡爪。狗与苟同音,假如的意思。猪蠡指范蠡。“窅”读YAO,第三声,深远之意。
  毫无疑问,这是一篇游戏文字,作者无意通过每一句诗抒发看书的感慨,然而就在尾联二句中,却也透露出作者追慕闲逸、淡泊免名利的情性:一心向往凡尘之外,像陶朱公那样遨游江海,多么悠闲自在。

  读十二辰诗卷聊奉一笑 作者:宋·朱熹
  夜闻空箪啮饥鼠,晓驾羸牛耕废圃。
  时才虎圈听豪夸,旧业兔园嗟莽卤。
  君看蛰龙卧三冬,头角不与蛇争雄。
  毁车杀马罢驰逐,烹羊酤酒聊从容。
  手种猴桃垂架绿,养得鹍鸡鸣喔喔。
  客来犬吠催煮茶,不用东家买猪肉。
  作者为南宋大儒,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曾强调“天理”和“人欲”的对立,要求人们放去“私欲”,服从“天理”。可见他那种要明天理、忘宠辱、安贫乐道的情志。
  在本诗中,作者用明白通畅、饶有趣味的语言,描声绘色的实写,引发了读者的兴味。

  十二辰诗 作者:明·胡俨
  鼹鼠饮河河不干,牛女长年相见难。
  赤手南山缚猛虎,月下取兔天漫漫。
  骊龙有珠常不睡,画蛇添足适为累。
  老马何曾有角生,羝羊触藩徒忿嚏。
  莫笑楚人冠沭猴,祝鸡空自老林丘。
  舞阳屠狗沛中市,平津牧豕海东头。
  此诗把十二生肖按顺序一一嵌于句中,几乎句句用典。首句“鼷鼠”即水鼠。二句的“牛女”即民间牛郎织女的传说。五句的“骊龙”是龙的一个种类,其颏下有宝珠一颗,故谓之骊龙。八句的“羝羊”即公羊,“触藩”指羊角触篱笆。十一句的“舞阳”指汉高祖刘邦封名将樊哙为舞阳侯,他曾在江苏沛县以宰狗为生。最后一句是指汉武帝丞相公孙弘,当年曾在东海放过猪。诗中说的,有的是办不到的事,如牛女相见、月中取兔、老马生角;有的是很困难的事,如赤手缚虎、骊龙有珠等;有和是多余的事,如画蛇添足、羝羊触藩等;有的是意想不到的事,如樊哙屠狗后为舞阳侯、公孙弘牧豕终封平津侯等,含有较强的警世意义。

  古人记年、记月、记时都用这个办法。古时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地支划分,相对应的也是记年用的那些动物。为什么记时辰也要那样相对应?有人研究是跟这十二种动物的生活习性有关:子时(23时至1时)是老鼠最活跃的时候,所以子时属兔。丑时(1时至3时)牛开始准备耕地了,所以丑时属牛。寅时(3时至5时)老虎此时觅食最容易伤人,而冥字解析为怕,人最怕老虎,所以把寅给了虎。卯时(5时至7时)传说此时为“太阴”(即月亮)的时间,月中有玉兔,卯时也就属兔了。辰时(7时至9时)传说此时正是群龙行雨的时候,所以辰时属龙。巳时(9时至11时)蛇最爱在此时利用青草作掩护,把巳时给了蛇。午时(11时至13时)阳气到顶,正是骏马奔驰的时候,此时就属马了。未时(13时至15时)是羊最爱吃草的时候,就把未时分配给羊了。申时(15时至17时)天快晚了,猴子们嘶叫跳跃最欢,此时就属于猴子。酉时(17时至19时)正当日没月出之时,古有“太阳金鸡”的传说,所以酉时属鸡。戌时(19时至21时)夜幕降临,犬开始守夜看家,戌时自然属于狗了。亥时(21时至23时)古人认为此时天地最为混沌不清,而猪是吃了就睡,睡了就吃,与此时的天象相近,亥时属猪也就理所当然了。不过这些说法,找不出什么科学根据,自然免不了有牵强附会乃至不当之处。比如猪固然是“混沌”的,但属猪的人,精明强干、明察秋毫者多得是。这是没法较真儿的。既然是这样流传下来,只当作趣闻,姑妄言之,姑妄听之罢了。

056建除诗

  建除诗:杂体诗名,建除十二生辰诗简称。《淮南子"天文训》云:寅为建,卯为除,辰为满,巳为平,主生;午为定,未为执,主陷;申为破,主衡;酉为危,主杓;戌为成,主少德;亥为收,主大德;子为开,主太岁;丑为闭,主太阴。古阴阳家曾以此建、除十二字搭配十二地支以定时日吉凶祸福。南朝宋代诗人鲍照有《建除诗》,共十二联二十四句,每联第一句开头分别冠以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等字,字意融于句中,形成杂体诗特定格式。因十二辰的头两个名称为“建”“除”,后人遂称此种诗为建除体。建除诗则是古时文人之笔墨游戏,该诗体首见于六朝鲍照,以宋黄庭坚最为多作。

  建除诗 作者:宋·鲍照
  建旗出炖煌,西讨属国羌。除去徒与骑,战车罗万箱。
  满山又填谷,投鞍合营墙。平原亘千里,旗鼓转相望。
  定舍后未休,候骑敕前装。执戈无暂顿,弯弧不解张。
  破灭西零国,生虏郅支王。危乱悉平荡,万里置关梁。
  成军入玉门,士女献壶浆。收功在一时,历世荷余光。
  开壤袭朱绂,左右佩金章。闭帷草太玄,兹事殆愚狂。

  建除诗 作者:陈·沈炯
  建章连凤阙,蔼蔼入云烟。除庭发槐柳,冠剑似神仙。
  满衢飞玉轪,夹道跃金鞭。平明尘雾合,薄暮风云褰。
  定交大学里,射策云台边。执事一朝谬,朝市忽崩迁。
  破家徒徇国,力弱不扶颠。危机空履虎,击恶岂如鹯。
  成师凿门去,败绩裹尸旋。收魂不入斗,抱景问穹玄。
  开颜何所说,空忆平生前。闭门穷巷里,静扫咏归田。

  建除诗 作者:唐·权德舆
  建节出王都,雄雄大丈夫。除书加右职,骑吏拥前驱。
  满月张繁弱,含霜耀鹿卢。平明跃騕褭,清夜击珊瑚。
  定远功那比,平津策乃迂。执心思报国,效节在忘躯。
  破胆销丹浦,颦蛾舞绿珠。危冠徒自爱,长毂事应殊。
  成绩封千室,畴劳使五符。收功轻骠卫,致埋迈黄虞。
  开济今如此,英威古不侔。闭关草玄者,无乃误为儒。

  效鲍明远体 作者:宋·黄庭坚
  建鼓求亡子,元非入耳歌。除去绿绮尘,水深山峨峨。
  满堂悦秦声,君独用此何。平分感秋节,空阔湛金波。
  定夜百虫息,高论听悬河。执揽北斗柄,斟酌四时和。
  破屋仰见星,得子喜且多。危柱无安弦,野水自盈科。
  成道在礼乐,成山在丘阿。收此桑榆景,相从寄琢磨。
  开怀溟河阔,百怪出蛟鼍。闭藏愿自爱,惊人取谴诃。

                第七部分:拆字诗

057拆字诗

  拆字诗实际上也可算成离合诗,据说始于东汉孔融,本是利用汉字偏旁拆拼功能而想出的文字游戏。
东汉民谣《怨歌》:
千里草,何青青,十里卜,不得生。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这首民谣是说董卓要归西了,可董卓听了却不懂,有听懂的人还不告诉他。你看:“千里草”是个“董”字,草要枯干了。“十日卜”乃是一个“卓”字,不得生即死。可惜董卓不知。
  本篇这个贴子讲得还不是这样的拆字诗,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拆字诗。我在这里想要介绍的是把一个字拆成两个字,分别用于上名的句尾和下句的句头,这样一首绝句就可拆三个字。下面先介绍陆龟蒙的五首,请大家先注意一下诗题目的三个字。

  鸣蜩早 作者:陆龟蒙
  闲来倚杖柴门口,鸟下深枝吸晚虫。
  周步一池销半日,十年听此鬓如蓬。
  这首诗题目为《鸣蜩早》,拆开为“口鸟虫周早十”六字。作者巧妙地把这六个字依次安排在句子首尾的固定位置上,使它从内容上化入诗句,浑为一体,不见镶嵌之际,在形式上别具一格,独有匠心。
  此诗写的是闲居生活,其中既有幽然的闲情,又有无奈的闲愁。闲来无事诗人扶仗斜靠柴门,暮色将晚,枝头鸟儿飞下来啄食小虫。多么清淡宜人的情调,但下两句中,诗人的心情有了变化,不是遣世独立,无牵无挂,而是两声长叹:绕池散步一周就要半天,长此以往,十年后就会鬓发苍苍了。心里矛盾了,既有留恋田园之情,又有向往尘世之心。

  饮岩泉 作者:陆龟蒙
  已甘茅洞三君食,欠买桐江一朵山。
  严子濑高秋浪白,水禽飞尽钓舟还。
  题目是《饮岩泉》,因繁体字的“岩”是山字下面一个繁体的严,所以题目三个字可拆开为“食欠山严白水”。
  前两句写作者对泉水的赞美之情;后二句则描写了泉水的自然佳景。诗意是:我已畅饮了那茅洞的清泉,却还未买下桐江的山水,看起来想全部拥有是不可能的。看湍急的水流,飞卷的白浪,对应着远逝的水鸟、轻归的渔船。颇有情调。

  晚秋吟 作者:皮日休
  东皋烟雨归耕日,免去玄冠手刈禾。
  火满酒炉诗在口,今人无计奈侬何。

  本诗的题目是“晚秋吟”,拆开为“日免禾火口今”,和上首一样,六字也安排在那个位置,恰如雨珠坠河,不露痕迹。
  在室外秋雨蒙蒙的风景映衬下,有室内的小火炉在煨酒。外边迷迷茫茫,里边暖暖融融。作者逍遥自在,怡然安适。诗人貌似玩世不恭,其实清高坦荡。

  好诗景 作者:皮日休
  青盘香露倾荷女,子墨风流更不言。
  寺寺云萝堪度日,京尘到死扑侯门。
  青盘是指碧绿的圆圆的荷叶;香露是指池中清水;荷女是指盛开的荷花。仅此一句就可谓是一副绝妙的图画。本诗的题目是《好诗景》,拆开为“女子言寺日京”。本诗描写夏日里荷池之景,借以抒情。

             青盘香露倾荷女

058合字诗

  合字诗是先说出两个字来,然后马上就说出这两字合在一起的字,我们常说弓长张、日月明等就是这个意思。可是这种手法用在诗里难度可是不小,我们先来看一下刘上止的合字诗。

  志士诗 作者:宋?刘一止
  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
  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
  可人何当来?意若重千里。
  永言詠黄鹄,志士心未已。

  刘一止(1079---1160)字行简,南宋初年有名学者,为官有节有品,博学多才,诗词皆可观,《宋史》有传。这首诗的巧处除第六、八两句外,每句的第三字都是由前两字合成,如“日”“月”合为“明”;“山”“风”合为“岚”而第六句则是“重”由“千里”合成、第八句的“志”由“士心”合成,只不过是顺序上与其他几句不同罢了。
  此诗前四句写自然景物,后四句写诗人心情。日月自明、山岚自起是自然现象,石破仍坚、木枯不死是抗争精神。盼怀念的人早归,情意天长地久。又想成为乘鹤人归隐,又想进取有壮士之心。这样就错综复杂了,但却言之有物。

  

  传说苏轼亦有合字诗:
  一大青山水连天,白水汪汪不见泉。
  山山不见神仙出,舟公来问打渔舩。
  此诗《东坡集》中未见,应该是后人伪托。这类体裁,与谜的关系不大,但对宋以后的通俗文学,影响则较大。这首诗怎样合成的字,大家一看便知。

  下面这首诗我看非常有意思,但这首诗不能算是合字诗,我没有别的地方放,只好先放这里。

  咏田诗 作者:清?沈启南
  昔日田为富之足,今朝田是累之头;
  拖下脚来成甲首,伸出头去不自由。
  田在心上常思量,田放胸中慮不休;
  当初只望田成福,谁料多田疊成愁。  这首诗可把一个“田”分析的体无完肤。为什么呢?因为这八句里每句都与田有关系,联系实际事也像那么回事。比如:“富”字足下是“田”过去是有田才富;累的上头也是田,现在有田要受累;田字在心字上面是思,你不思也不行。另外我这里为了说明原诗所以打上了两个繁体字,就是那个“慮”字(田在胸中)和“疊”字(上边三个田)。

059析字诗

  析字诗实际上也是拆字诗,但我这里将其单列,以便于大家理解。这里介绍的析字诗是每四句为一首,每首前三句的字头组成第四句的字头。先举一例:
  立也伤悲坐也伤,日斜光景对残阳。
  心怜夫嗣儿还父,意惨君愁女伴娘。
  这里说的是丈夫在外当兵几年不回来,妻子盼归心切,让儿子带诗去找,女儿在家陪着自己。这里第一句句首为“立”,第二句句首为“日”(实际应是曰),第三句句首为“心”,第四句句首是前三个句首的合成为“意”。这一说就清楚了吧。

            日斜光景对残阳

  驛梅驚别意 堤柳暗伤情 作者:明?郭纯贞
  郭纯贞也是才女,她的诗好多是抒发自己抑郁的情怀,读来常催人泪下。她曾因思念沐忠亮,以“驿梅惊别意,堤柳暗伤情”作析字诗十首,大家先看这个“驛”字,是前三句的“马+四+幸”组成。这样大家就清楚了。

  马蹄踏破板桥霜,四顾无人暗断肠;
  幸有香魂萦妾梦,驛门深锁五更床。

  木兰初发送云鞯,人去兰州路几千;
  勿谓天池迷雁迹,梅花传信报君还。

  苟道首期一楫归,文光遥映美人衣;
  马嘶墙外君何去,驚起嫦娥泪暗飞。

  口里嗟君梦里逢,力穷无路诉苍穹;
  刀环在手凭谁赠,别锁春怨尽掩宫。

  立旁闲庭扪翠钿,曰君曰妾两相牵;
  心怀闷懑浑如醉,意似春蚕已再眠。

  土圭测咎度日斜,日泊西山起叹嗟;
  是影是真俱是幻,堤絮高噪暮投鸦。

  木落山空近晚秋,夕阳归雁过南楼;
  耳边不听真消息,柳絮纷纭弄黑头。

  日渐西驰事渐遐,立盟空复待年华;
  音书一断鱼沉海,暗地思君哭落花。

  人间何必辨春秋,人死人生总是愁;
  易理既明休问卜,伤心唯听泪珠流。

  心中眷念君知我,主决仍然我与君;
  青鸟已空云外信,情牵终世总无闻。

  虽然有几个字的构成不是那么规范,可这也相当不容易了。再者说了,就这十个字还能组成一句诗呢。

  古杭州一才女,新婚不久夫君外出经商,十年不归。才女日夜思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万分忧伤中写出了感人的析字诗。这首诗里除“含”字的组成有些差点,其余各字都准确。

  霜飘枝结淚 花落蝶含愁 作者:佚名
  雨余栏外慕蝉鸣,木叶萧萧秋季晴;
  目断天涯音讯渺,霜衣谁汇寄边城。

  西陵离别几经霜,示士音书竟渺茫;
  风拂碧梧愁又至,飘流何日复归杭。

  木兰斜倚眺行云,十载幽思万里分;
  又至秋后残花落,枝头杜宇泣黄昏。

  丝丝嫩柳锁青烟,士子飘游不计年;
  口说归期何日至,结成鸾凤晚风前。

  水涨江边日影斜,户前双燕又还家;
  犬声空吠人何在,淚洒东风怨落花。

  草长池塘又感秋,人在何居妾倚楼;
  匕首东风难割恨,花前反悔觅封侯。

  草蔓池塘又感秋,水天一色作华裘;
  各怀相思何时会,落暮香闺空自愁。

  虫蚁无知惜离别,世情何故两相违;
  木兰花下同谁玩,蝶恋枝头几度飞。

  人之青春有几何,之南之北离别多;
  口谈诗书空怀悬,含恨青山锁翠娥。

  禾黍青青半茬黄,火侵初退感秋伤;
  心怀游子征衣薄,愁笔题诗泪万行。

  这首诗我认为近乎完美,另外就题目来讲也算是诗中佳品,你看“霜飘枝结泪,花落蝶含愁。”一片让人伤感的肃秋景色。哪能不让人想念远方的心上人呢。清南文兵不禁感叹一句“任何外语也写不出来这样的诗”。

060拆字令

  拆字本是古代一种占卜法,术士令求卜者任说一字,加以分合增减,随机附会,解释吉凶。宋代以后,人们把拆字引入作诗,遂有“拆字诗”;引入酒令,而成拆字令。拆字令有多种形式,下面略举几种。

  饯席说令 作者:明?陈询、高谷
  陈询因忤权贵被谪,同僚为他送行,因饯席说令。
  陈询日:轰字三个车,余斗字成斜;车车车,远上寒山石径斜。
  高谷曰:品字三个口,水酉字成酒;口口口,劝君更尽一杯酒。

                 劝君更尽一杯酒

  行酒令 作者:无名氏
  三个朋友在酒馆里喝酒行令。其中一位因罢官失职,闷闷不乐,另一位嘲笑他说:
  有水也是溪,无水也是奚。
  去了溪边水,添鸟便成鸡。
  得势猫儿雄似虎,褪毛鸾凤不如鶏。
  罢官者听后,不甘示弱,反驳道:
  有木也是棋,无木也是其。
  去了棋边木,添欠便成欺。
  鱼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
  第三个朋友见他俩争锋相对,担心大家下不了台,就赶紧打圆场说:
  有水也是湘,无水也是相。
  去了湘边水,添雨便成霜。
  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阿娇诗 作者:无名氏
  苏东坡有一侍女,名叫朝云,非常聪明。她有一次去桥下淘米,被一无奈秀才纠缠,秀才道:
  有木便为桥,无木也念乔。
  去木添个女,添女便为娇。
  阿娇休避我,我最爱阿娇。
  朝云轻篾地一笑,当即答对道:
  有女便为粮,无米也念良。
  去米添个女,添女便是娘。
  老娘虽爱子,子不敬老娘。

               第八部分:粘对诗

061粘对诗

  白居易有一首粘对诗
  寄韬光禅师 作者:唐?白居易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前台花发后台见

  前两联由近到远,先讲韬光所在的寺院原是一寺分成两寺,一门分成两门;接着介绍寺外的东西涧水的对流,南北岭云霞的游动,相映成趣。后两联由外到内,先讲寺院前台鲜花后台都能见到,上界的钟声下界也能听清;然后回到高僧参禅的地方来。全诗耐人寻味。
  从形式上看,这是标准的七律。通篇押“文”韵。平仄和谐。本诗主要在对仗上有奇异的特色。不仅出句与入句相对,而且前六句中在句中也有对。本诗行笔潇洒自如,诵来趣味横生。

062当句对

  当句有对 作者:唐?李商隐
  密迩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
  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
  但觉游蜂饶舞蝶,岂知孤凤忆离鸾。
  三星自转三山远,紫府程遥碧落宽。

               池光不定花光乱

  这首诗名为当句有对,也就是每句都有对仗的词嵌入其中,特别是中间两句不但内部对仗,而且上下句之间也有对仗,而且对得十分自然贴切,没有较高的修辞功力是不易做到的。
  首句中“平阳”对“上兰”均是地名,为地名对;二句中“秦楼”与“鸳瓦”是物名对;三、四句中“池光”对“花光”,“日气”与“露气”。是景色对,这两句之间还是对;以下是“游蜂”对“舞蝶”;“孤凤”对“离鸾”;“三星”对“三山”;“紫府”对“碧落”。此诗按七律的格式来讲也合乎,又另有特色,确实令人惊叹叫绝!

063隔句对

  寄裴晤员外 作者:唐?郑谷
  昔年共照松溪影,松折碑荒僧已无。
  今日还思锦城事,雪销花谢梦何如。

              昔年共照松溪影

  这是一首七言四句短诗。作者通过回忆当年与友人裴晤共游锦城松溪之事,重笔画出了至今还记忆犹深的“松折碑荒”“雪销花谢”的荒凉衰败的景物。不免使人对人生的聚散与景物的兴衰、以及时光流逝之速等发出感叹,也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此诗的最大一个特点是隔句是对联,也就是说,“昔年共照松溪影”与“今日还思锦城事”之间,“松折碑荒僧已”“无雪销花谢梦何如”之间对仗工整,且十分巧妙。这样一来,该诗增添了许多妙趣。

               第九部分:四声诗

  古诗对字的声调是有严格要求的,可是有一些奇特的诗却不按规律来办事,比如这四声便是,这里介绍三种情况,一是单纯某一声的诗。二是两声结合的,三是五侧诗

064纯四声

  介绍一组纯四声诗,第一首纯平声,第二首纯上声,第三首纯去声,第四首纯入声。

  四声诗寄豫章僚友 作者:宋?孔平仲
  一、平声
  萧滩波潺元,巴丘山崔嵬。江天如相迎,风吹浮云开。
  思乡人皆然,惟予频归来。松楸弥青鲜,舂容生泉台。

                 风吹浮云开

  二、上声
  久雨水陡长,泱漭似海广。苇底解水艇,晓起荡两桨。
  早饭夜筱下,鸟语静愈响。有钱我不饮,引领但子想。

  三、去声
  四际又暮夜,意诣尚未到。系缆坐树荫,嚖嚖厌聚噪。
  径步气问暝,岸啸韵自报。内顾自慰幸,比岁屡拜扫。

  四、入声
  执热逼入伏,一叶益局促。日落月欲出,豁若脱桎梏。
  木色郁碧幄,竹节削绿雨,赤脚踏白石,宿泊得沐浴。

  这组诗是作者在返乡省亲途中,写一路乘舟所见之景与思友之情。从内容上看没有什么难解之处。这里主要就形式上分析其特点。第一首是平声诗,以清一色的平声字入诗,没有其他声调的字,若以现代汉语普通话而论,平声字包括阴平与阳平。第二首应都是上声字,但有个别例外,如“早饭夜筱下”中的“夜”字,与最后一句中的“但”字,都是去声。第三首是清一色,没有例外,都是去声字。第四首是入声,而现代汉语中已经没有了入声字,所以我们平常人不好认定。但真正按古汉语来说,这里只有一字例外。那就是“雨”字属上声字。
  清南文兵在录这首诗的时候,觉得刚才录了一个雨(第二首)字了,那么为什么在这里又出现了,那么肯定有一首诗里的“雨”字与全诗声调不符了。后来仔细看了注解,证明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综观全诗160字,只有3字例外,所占比例很少,这样就很不容易了,就算是瑕不掩玉吧,不影响此诗的规整工巧。作为四声诗,确乎难能可贵。

065混声诗

  吕叔湘《语文常谈》选刊之二:“正如有双声诗、叠韵诗一样,也有一种四声诗。例如陆龟蒙的诗集里有《夏日闲居》四首,每一首的单句全用平声,双句则第一首平声,第二首上声,第三首去声,第四首入声。本来是平仄相间,构成诗律,现在全句都是一个声调,当然也只能算是语言游戏了。”

  夏日闲居寄袭美 作者:唐?陆龟蒙

  一、平平声
  荒池菰蒲深,闲阶莓苔平。江边松篁多,人家帘栊清。
  为书凌遗编,调弦夸新声。求欢虽殊途,探幽聊怡情。
  这首诗写夏景,抒发的是对隐逸生活的恋情,十分流畅自然。这首诗从头到尾都是平声,没有例外。要说的是那个“探”字,在古代是两个读音,一平一仄,在此诗中也读平声。这样,全诗平坦无波,使人联想起一望无际的秋水。
  荒池中生满菰蒲、闲着的台阶上铺着苔藓,江边松林茂密,人家窗门清疏,这是夏日之乡景,在暖暖融融之中,有着丝丝凉意。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再加以著书、抚琴、赏景、探幽,再和谐不过的了。

 二、平上声
  朝烟涵楼台,晚雨染岛屿。渔童惊狂歌,艇子喜野语。
  山容堪停杯,柳影好隐暑。年华如飞鸿,斗酒幸且举。

              柳影好隐暑

  这首诗由平声和上声组合起来,一三五七句为平声,偶句都为上声。读起来是平中转曲,曲又转平,平平曲曲之中,隐藏着一种雅趣。
  烟里的楼台,雨中的岛屿,渔童的放歌,船夫的野语,构成一幅动静交织的景象,乡野渔村的味道极浓。下面接首写景,有山色、柳荫。最后叹年华易逝,要及时行乐。

 三、平去声
  新开窗犹偏,自种蕙未遍。书签风摇闻,钓榭雾破见。
  耕耘闲之资,啸咏性最便。希夷全天真,讵要问贵贱。
  和上一首形式一样,奇句是平声,偶句改成去声,一跌一宕,一平一去,参差成趣。
  窗子还未安正的房子,苗儿方种了一半的芳草地,像写生画一样。下面是风中书签之声,雾中钓台之形。农耕不仕,歌咏放达,隐者的耕耘,比较轻松随意,为了修身养性。

 四、平入声
  端居愁无涯,一夕发欲白。因为鸾章吟,忽忆鹤骨客。
  手披丹台文,脚著赤玉舄。如蒙清音酬,若渴吸月液。
  想要了解古时的入声字,在这里可以看到。因为这首诗的偶句都是入声字,只有“手披丹台文”中的手字是上声字,其余没有例外。如能听到古人用入声来读此诗,一定很妙,只不过现代没有入声字了,并入了平、上、去声,所以领略不到平入相间的回旋之美了。
  诗的内容表现了隐居文人在百无聊赖之下的愁绪。这里没有景物的描写,主要侧重刻画人物的心境。

  奉酬鲁望夏日 作者:唐?皮日休
  皮日休的四首诗,形式与陆龟蒙的诗完全相同,也是四首,分别列下。形式上我就不说了,只是简单解释一下内容。

  一、平平声
  塘平芙蓉低,庭闲梧桐高。清烟埋阳乌,蓝空含秋毫。
  冠倾慵移簪,杯干将餔糟。翛然非随时,夫君真吾曹。
  因此诗都是平声,所以清疏淡泊,没有大起大跌。但平静之中也有变化,从花的低到树的高,这是空间位置的变化;而烟云掩日、鸟翔天空,又是一种景物的和缓位移。芙蓉红白、梧桐青绿、天空碧蓝等鲜明色泽相互映照,既明丽而富于生机,又造就了一种柔和的美。再品味作者流露出来的与世无争、闲适恬淡的情志,更觉诗音、诗意浑然一气,十分和谐自然。

 二、平上声
  沟渠通疏荷,浦屿隐浅筱。舟闲攒轻蘋,桨动起静鸟。
  阴稀馀桑闲,缕尽晚茧小。吾徒当斯时,此道可以了。
  此诗别开蹊径,因为别人都写密密的荷花、高高的竹林,而此诗却选取了“疏荷”与“浅筱”。可谓与众不同。更特别的是它不说荷花生于沟渠、竹丛遮蔽的岛屿,而将此顺序倒了过来,说成沟渠之水穿流于疏疏落落的荷花之间,岛屿之形掩映在低低小小的竹丛里边,这种变动,本身虽不明显,而收效却甚为可观,使原本写实的语言更增添了几分动人的诗意。然后,我们看到听到的是轻盈闲游的小舟,梭行于水面花叶之中,那船浆的动作与声响,惊起了群群水鸟。陆地上的景色也不错,阳光在桑叶间游移、蚕茧在劳作。最后是有感而发,厌倦了红尘,向往着隐居。

 三、平去声
  怡神时高吟,快意乍四顾。村深啼愁鹃,浪霁醒睡鹭。
  书疲行终朝,罩困卧至暮。吁嗟当今交,暂贵便异路。
  这首诗流露的感情是起伏跌宕富于变化的。首先写诗人热情高亢时的举止:心神怡悦则高声吟诵,意气飞扬则慨然四顾。但此时一转,林子中有哀鸟悲鸣,急浪惊醒了鹭鸟。诗人一天的生活枯燥,疲倦了出去散步,困了就又睡。最后叹那经不起考验的朋友之交。

 四、平入声 皮日休
  先生何违时,一室习寂历。松声将飘堂,岳色欲压席。
  弹琴奔玄云,劚药折白石。如教题君诗,若得札玉册。
  这首诗应该是赞扬一位隐居的友人。一开始说友人不入时,过着简居之生活。可友人住的地方却很不错:有阵阵松涛之声要飘入屋中,有浓浓山岳之色要压席而来,真是夸张的有趣。下面也很有意思:琴声悠扬奔玄云而去,采药山中折白石而归。最后说:能为您题诗像得到玉册文札一样荣幸。

066五侧诗

  五侧诗 舟中夜与家人饮 作者:宋?梅尧臣
  月出断岸口,影照别舸背。且独与妇饮,颇胜俗客对。
  月渐上我席,暝色亦稍退。岂必在秉烛,北景已可爱。

                影照别舸背

  诗为五古,以五侧为名,五侧也就是五仄。说明全篇俱用仄声,堪称一绝。诗写月夜作者与妻在舟中对饮,颇具生活气息。“出、别、独、俗、席、稍、烛”在中古音里属入声字。“颇”有平、上两读,这里取“叵”音,意为“不可”;“暝”字《广韵》有平、去两读,这里取mìng 音,“暝色”即夜色。

               第十部分:双声诗

067双声诗

  汉字的发音是可以切分为前后两半的,人们把前半叫作“声”,后半叫“韵”,这样的觉悟竟促成了汉字标音法的大革命——反切的发明。这是发生在东汉的事,到了六朝,反切注音法风靡一时,大多数的书都采用了反切注音。诗歌本来是押韵的,在六朝也有人异想天开,写了一些“双声诗”。诗中用双声词,宋代苏轼首先用七律写作双声诗,诘屈聱牙,别有风趣。今天看来,这些双声叠韵诗可借鉴之处并不多,内容贫乏是一方面,形式上也觉拗口拗舌。我们只能把它看作一种文字游戏,但诗人们熟练运用语音知识的高超技巧,却是可以学习的。
双声诗要求一句或整首诗都采用声母相同的字,以期造成绕口令般的效果,因而也被称为吃语诗、口吃诗。双声诗创自南北朝,像王融的双声诗:

  望僧舍宝刹 作者:唐?温庭筠
  栖息消心象,檐楹溢艳阳。帘栊兰露落,邻里柳林凉。
  高阁过空谷,孤竿隔古岗。潭庭同澹荡,仿佛复芬芳。

                  邻里柳林凉

  大家读起来感觉如何。第五句“空”字特殊,声母不是G。第七句“澹荡”两字,古代读音的声母与前三字相同。本诗最大的特点的每句都是同一声母,说起来与绕口令一样,但还确切的表达了僧舍里修身养性的情景。
  作者从屋里写到屋外,从视觉写到嗅觉,通过“兰露”“柳林”“古岗”“潭庭”和“艳阳”等意向对比的描写,描绘出午间休息者恬淡安祥舒适的心理感受。“兰露”二字使诗情顿生光彩,一个“凉”字借柳林写心境。高阁过空谷,孤竿隔古岗二句体现了作者孤高清奇、遗世独立之风韵。总而言之,此诗内容雅而形式奇。

  双声诗 作者:宋?苏轼
  江干高居坚关扃。犍耕躬稼角挂经。
  篙竿系舸菰茭隔,笳鼓过军鸡狗惊。
  解襟顾景各箕踞,击剑赓歌几举觥。
  荆笄供脍愧搅聒,干锅更戛甘瓜羹。
  关于本诗声母的使用,用古汉语来解释,全部属于相同的声母,所以这里也就不多说了。
  诗意:夏日,作者携妻伴友乘船出游,见田里农夫驾牛劳作,岸边茭白茁壮;对此升平美景,游人欣喜忘情,击剑而歌,开怀畅饮,酒酣兴浓之际,竟边锅勺碰击的“更戛”之声也是那么美妙动听。

068吃语诗

  吃语诗
 纪晓岚不但很爱拿别人的相貌特征开玩笑,而且也喜欢拿南方人的口音出笑话。那年督学福建时,出了个“睡草屋闭户演字,卧樵榻弄笛书符”的时候,一直被人传为笑谈。这次侍驾南巡,又有机会到南方,他在舟中无事时,就在这副对联的基础上,写了一首诗,是专门用来应付南方官员求赠的。
 题目是 “草屋闭户言志”,仅看这题目,就让人够受的了,他那诗文,更叫人读起来非牛非马,诘屈聱牙,诗文是:
  馆阁居官久寄京,朝臣承宠出重城。
  散心松寺寻宵宿,喜幸花轩候晓行。
  情切慈亲催寸草,拋撇蓬荜譬飘萍。
  身逢盛世述书史,蛮貊氓民慕灵名。

              散心松寺寻宵宿

  当时,皇上听南方官员一读这首“双声体”诗,一个个都成了“大舌头”,笑得有些支撑不住,靠在椅背上,险些倒了下去。在场的彭元瑞等人,也笑得姿态不整,失了官体。每逢南方官员求请题留,纪晓岚就将此诗抄录一份,送给人家,导演出一幕幕活剧。起初确实让乾隆皇帝很开心,但后来皇上见这样太不象话,就制止了他这种做法,不许他再给地方官员题赠什么。所以有人说纪晓岚侍驾过巡数省,看了许多风景名胜,却没有留下更多的诗文,可能是受到皇上限制的缘故。

  五绝 双声诗 流星雨文集
  楼兰绿柳林,细想休闲心。好会花寒后,秋憔起曲琴。

  绕口诗?老村 作者:现代?理想之心
  老路柳林绿,板笆斑驳蔽。屋外芜薇卧,丘墙雀腔凄。

069同声诗

  同声诗 作者:明?徐兴公
  绿柳龙楼老,林萝岭路凉。露来莲露冷,两泪落刘郎。
  黎岭连连路,兰陵累累楼。流离怜怜落,李郎懒来留。
  留恋兰陵令,淋漓雨泪流。岭萝凉弄濑,路柳绿连楼。

                黎岭连连路

  这首同声诗的特点,大家一读就知道了,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声母。这样的诗不好读,实际是更不好写,难得难得。

  宋哲宗绍圣二年,苏公六十岁,在惠州贬所,三月,公的表兄,也是他的姐夫程之才,以提刑使将至惠州,两表兄弟相聚,相得甚欢,尽释数十年的前嫌。程之才寄一字韵之作,公《戏和正辅一字韵》诗云;
  故居剑阁隔锦官,柑果姜蕨交荆菅。
  奇孤甘挂汲古梗,侥顦敢揭钩金竿。
  已归耕稼供稿秸,公贵干蛊高巾冠。
  改更句格各謇吃,姑固狡狯加间关。
  有的字现在读起来声母好像不一样,可在古代那时候是分不清的,就是现在有些地区还是分不清,所以读起来声母是一个。

               第十一部分:叠韵诗

070叠韵诗

  叠韵诗:全诗各句所用的字的韵部均相同,以期造成绕口令般的效果。叠韵是指两个或几个韵母部分相同的音节连在一起构成词或词组。

  五字叠韵诗 作者:南北朝?萧衍
  后牖有榴柳、梁王长康强。偏眠船舷边、载匕每碍埭。
  六斛熟鹿肉、暯苏姑枯卢。
  南北朝时的梁武帝很喜欢文学,有一次他出题让几个大臣一起作诗,要求是五个字必须迭韵。梁武帝自己先写了一句:「后牖有朽柳」;很快,其中一个大臣刘孝绰写下了「梁王长康强」;然后轮到沉约,他写了「偏眠船舷边」;后来的徐摛写的是「六斛熟鹿肉」,何逊想了老半天,用曹操的典故,写出了「暯苏姑枯庐」;再轮到吴均,他沉思了好长时间,也作不出来。梁武帝觉得很可笑,假装吓唬他们说:“何逊不逊,吴均不均,都要治罪。”

  题贺知章故居 作者:唐?温庭筠
  废砌翳薜荔,枯湖无菰蒲。老媪宝葆草,愚儒输逋租。
  此诗按叠韵的原则,只有第一个字没按原则办事,其他的算是严叠韵,其音韵偏于沉稳低凝,适用于感伤、怀念等。

  雨中期垂钓 作者:唐?温庭筠
  隔石觅屐迹,西溪迷鸡啼。小鸟扰晓沼,犁泥齐低畦?

                  西溪迷鸡啼

  按古音分别为“陌”“锡”“齐”“筱”韵。第一句是宽式叠韵,而且又都是入声,读起来短促急收,体现作者因寻友不见而焦躁不安的心情。第二句则缓一些,作者被身边自然景物吸引了。第三句起伏,第四句又缓。使全诗充满了起伏跌宕的音乐效果。

071奉答叠韵

  陆龟蒙(字鲁望)与皮日休(字袭美)两人看起来是非常投缘,爱好的诗也差不多,二人有不少趣味诗,其中有不少是一人先写,另一人奉和,配合的老默契了。这里有四首诗,都是袭美奉和鲁望的。

  叠韵山中吟 作者:唐?陆龟蒙
  琼英轻明生,石脉滴沥碧。玄铅仙偏怜,白帻客亦惜。
  陆龟蒙的《叠韵山中吟》。第一、三句用平声韵,第二、四句用入声韵。每句五字同韵。

  奉和鲁望迭韵山中吟 作者:唐?皮日休
  穿烟泉潺湲,触竹犊觳觫。荒篁香墙匡,熟鹿伏屋曲。

               触竹犊觳觫

  这一首反映山野恬淡生活的小诗,大凡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潺潺湲湲。清泉潺潺穿过山中雾气烟云,耳听则声来,目视则泉走,写得可谓巧矣。这是第一句写泉;第二句则写小犊的可爱;第三句是竹香弥漫山林,第四句则是陪伴主人的小鹿了。作者与这些动物融为一体,生活和谐,真是太美妙了。

  叠韵吴宫词二首 作者:唐?陆龟蒙
  肤愉吴都姝,眷恋便殿宴。逡巡新春人,转面见战箭。
  红栊通东风,翠珥醉易坠。平明兵盈城,弃置遂至地。
  这两首诗都是讽刺君主纵情声色而失国丧身的,就第一首来说,前三句大写君主之欢娱,因吴都女子既美且媚、妖娆撩人,君主眷恋无度,沉迷酒色,两相缠绵,纵情欢乐,仿佛太平盛世,却不知身后是无情的战箭。

  奉和鲁望叠韵吴宫词二首 作者:唐? 皮日休
  侵深寻嵚岑,势厉卫睥睨。荒王将乡亡,细丽蔽袂逝。
  枍栺替制曳,康庄伤荒凉。主虏部伍苦,嫱亡房廊香。
  这两首记者自己慢慢品味吧。

072入声叠韵

  山居叠韵 作者:宋? 陆游
  禽吟阴森林,鹿伏朴樕木。呜呼吾徒愚,仆仆逐肉粟。
  联翩怜鸢肩,覆悚速戮辱。艰难还山间,独欲足畜牧。
  跻梯栖西溪,筑屋宿北谷。光芒常当藏,椟玉触俗目。

                 筑屋宿北谷

  古音为“侵”“虞”“先”“删”“齐”“阳”韵;而且六联中六个对句共30个字,全部都是入声字。作者赞美大自然的自由与和谐,感叹宦海风波险恶,令人苦不堪言,通过一番痛苦折磨,才认识到隐居的好处。最后以切身体会告诫世人应该韬光隐晦,免招俗人之忌。

第十二部分:其他类

073重字诗

  重字诗是要求一首诗里有重复的字,而且不是一个字。按说诗歌最讲究语言凝炼生动,在一首诗中最忌重字,即使是字句不限的长诗,也应当尽量避免用字重复,否则就显得呆板枯燥。然而,有些技法娴熟的诗人,其诗偏以重字见长,在一首诗里反复运用同一个字,使人耳目一新。

  葫芦诗 作者:清?侯方域
  葫芦架上葫芦藤,葫芦架下葫芦明。
  葫芦碰着葫芦头,葫芦不疼葫芦疼。

               葫芦架上葫芦藤

  传说明末清初的诗人侯方域从小聪明,八九岁时就能随口吟诗。有一次他经过菜园,在葫芦架下碰到几个和尚,拦住他一定要让他作诗,不然不让他走。侯方域不肯,推让之间,有一和尚的脑袋碰到了葫芦,这时,他灵机一动,就吟出了这首诗。

  咏芭蕉 作者:唐?张载
  芭蕉心尽展新枝,新卷新心暗已随。
  愿学新心养新德,长随新叶起新枝。
  这首吟物抒怀诗,由芭蕉“心”、“叶”的生长联想到自身“德”、“知”的修养。此诗也不避重字,七用“新’字,三用“心”字,自然清新,情趣盎然。

  定林所居 作者:宋?王安石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村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诗中错落有致地重用“溪山”二字,诗句灵妙天朴,意趣舒展.幽静的环境,恬淡的情致,一个闲适自处的人悠然其间。

074复字诗

  复字诗的特点是:全诗里有一个字经常出现,但这种手法是这个常出现的字位置固定,哪都有可能。如果在每句的第一字,则是同头诗,如位置始终一样,那是排比诗。
  关于复字诗有不少例子,而用得最多的字还得算是“春”字。

  春日诗 作者:梁?元帝萧绎
  春还春节美,春日春风过。春心日日异,春情处处多。
  处处春芳动,日日春禽变。春意春已繁,春人春不见。
  不见怀春人,徒望春光新。夏愁春自结,春结讵能申。
  欲道春园趣,复忆春时人。春人竟何在,空爽上春期。
  独念春花落,还似惜春时。
  这首《春日诗》是很早的一首“复字诗”,不仅每句都有春字,而脯几句含两个春字,全诗虽是十八句,但却参差错落地用了二十二个“春”字,真可谓满篇春色,处处春光了。不过从诗中也能看出惆怅之意,这从第五、六联不见怀春人,徒望春光新。夏愁春自结,春结讵能申句中可以看出。
  这首诗为后世的同体诗提供了模板。打破了以往诗人的习惯,自创新格,他的经验被后人吸取。

  民间流传的一首题为《春条儿》的咏春复字诗

  春天春日春水流,春原春草放春牛。春花开在春山上,春鸟落在春枝头。

               春原春草放春牛

  在山西等地民间广泛流传着一首《春字歌》
  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
  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
  这首咏春复字诗每句都嵌用了二个“春”字,而且镶嵌自然,通顺晓畅。读来不仅无冗烦拙陋之感,反而有如一串明珠,点缀其中,熠熠生辉,全诗声色俱备,情景交融,明快活泼,风韵酣畅,维妙维肖地勾画出一副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奉和湘东五春 作者:六朝?鲍泉
  新莺始新归,新蝶复新飞。新花满新树,新月丽新辉。
  新光新气早,新望新盈抱。新水浮新绿,新绿新听好。
  新景自新还,新叶复新攀。新枝虽可结,新愁讵新颜。
  新思独氤氲,新知不可闻。新扇如新月,新盖学新云。
  新落连珠泪,新点石榴裙。
  全诗十八句,每句皆以“新”字开头,共用“新”字三十次,读后不仅无干巴乏味之感,反觉其妙。

  嘲柳州柳子厚 作者:唐?吕温
  柳州柳太守,种柳柳江边。
  柳管依然在,千秋柳拂天。
  吕温是唐代的诗人,他是柳宗元(字子厚)的朋友,在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时,他写了这首诗和柳宗元开玩笑。诗题虽说是“嘲”,其实是恭维,末句“千秋柳拂天”,是比喻柳宗元在柳州的德政文章,会永远留在柳州人的心里。全诗围绕着“柳”字做文章,在短短的二十个字中重复了六次,很不容易。

  水乡 作者:明?梅鼎祚
  半水半烟著柳,半风半雨催花。
  半波半浮渔艇,半藏半见人家。
  全诗仅二十四字,句句重用“半”字。奇妙的意境烘托出一幅空朦迷离的烟雨春景图,读来饶有风趣。

  黄莺儿?复字词 [明]?杨慎 
  杨柳织春愁,锁愁眉,倚画楼,红愁绿惨花枝瘦。
  旧愁未休,新愁再投,几番愁杀黄昏后。
  挂愁钩,将愁问月,愁见楚云收。

075同头诗

  同头诗,就是每句诗的开头一字都相同,大致与独韵诗相对称。但独韵诗有的是每句末尾一字都相同,有的则只是用同字作韵而句句都押韵。同头诗在南朝时就已有,后世继有所作。有单纯的同头诗,也有复字同头诗,还有数字同头诗及数字复字同头诗。

  奉和湘东王?春日诗 作者?南梁?鲍泉
  新莺始新归,新蝶复新飞。
  新花满新树,新月丽新辉。
  新光新气早,新望新盈抱。
  新水新绿浮,新禽新听好。
  新景自新还,新叶复新攀。
  新枝虽可结,新愁讵解颜?
  新思独氛氲,新知不可闻。
  新扇如新月,新盖学新云。
  新落连珠泪,新点石榴裙。

  和邢端公登台春望 作者:唐?皎然:
  春日绣衣轻,春台别有情。
  春烟间草色,春鸟隔花声。
  春树乱无次,春山遥得名。
  春风正飘荡,春瓮莫须倾。

              新花满新树,新月丽新辉。

  注:间:夹杂;春瓮:指装着春酒的酒坛
  此诗句以“春”字开头,组合成一幅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画。作者皎然是唐代著名的诗僧,姓谢,名清昼,是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其诗风也一承其祖,情致闲适,语言简淡。

  吴承恩《西游记》中有“福”、“禄”、“寿”三首同头诗。

  福诗
  福星光耀世尊前,福纳弥深远更绵。
  福德无疆同地久,福缘有庆与天连。
  福田广种年年盛,福海洪深岁岁坚。
  福满乾坤多福荫,福增无量永周全。

  禄诗
  禄重如山彩凤鸣,禄随时泰祝长庚。
  禄添万斛身健康,禄享千钟世太平。
  禄俸齐天还永固,禄名似海更澄清。
  禄思远继多瞻仰,禄爵无边万国荣。

  寿诗
  寿星献彩对如来,寿域光华自此开。
  寿果满盘生瑞霭,寿花新采插莲台。
  寿诗清雅多奇妙,寿曲调音按美才。
  寿命延长同日月,寿如山海更悠哉。

076绕头诗

  此体当为宋代大文豪苏轼所创。其形式为:一、三两句为三字,二、四两句为七字;一、二句押一韵,三、四句另押一韵。其中第三句的一、三字为第句三、一字,好比将尾绕到头,故称“绕头诗”。
  相传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有一次宴请宾客,席上高朋满座,王安石、秦观、佛印和尚等名人都在其列。酒喝到兴头,苏轼道:“我来行一酒令:上两句用两字颠倒说,下面用两句诗押韵,分别阐述上两句意思。做不出的罚酒三杯。”说完,即随口吟出下面的第一首,王安石等三人自然不甘心被罚酒,各自吟出了后面三首。

  绕头诗 作者:宋?苏轼等人
  闲似忙,蝴蝶双双过粉墙;
  忙似闲,白鹭饥时立小滩。

               白鹭饥时立小滩

  来似去,潮翻巨浪还西注,
  去似来,跃马翻身射箭回。

  动似静,万倾碧潭澄宝镜;
  静似动,长桥影逐酒旗送。

  悲似乐,送葬之家喧鼓乐;
  乐似悲,送女之家日日啼。

077叠字诗

  所谓叠字,是指两个相同的字重叠而成一个词,也称“重言词”。
  叠字是一种组词手法,叠字重言是语言文字学上的一种法则,是文学创作中必不可少的造句修辞方式.使用该手法,将某种含义的字重叠起来,既可创造双声叠韵的音乐美,又能增强表达效果,鲜明地强烈地构架意境和渲染气氛,最终达到加强作品对读者的感染力与情绪冲击,加深读者对作者及作品的理解与印象。

  鬓云松令·叠字词 [清]·吴承勋 
  掩纹纱,开宝鼎。一树梧桐,一树梧桐影。
  络纬啼烟秋欲暝。翠玉楼前,翠玉楼前井。 
  风衾寒,鸳帐冷。好梦无端,好梦无端醒。
  离别团圆今夜并。愁依阑干,愁依阑干等。

                翠玉楼前

  这是极为精彩的一首叠字词。词的主题是思妇的秋怨,上片的时间是黄昏,下片的时间是夜晚。上片只写黄昏的景色,抒情主人公并没有出场,但她的孤单、寂寞、哀愁,尽在萧索的景色中。下片写思妇在梦中与丈夫团聚,好梦的来临没有先兆,好梦消散也无缘无故,她只能如往日一样,愁依阑干,苦苦等候。

  山海天叠字诗 ·无名氏 
  渺渺茫茫墨泼天,飘飘拂拂雨如烟。
  苍苍翠翠山遮寺,白白红红花满川。 
  整整齐齐沙上雁,来来往往渡头船。
  行行坐坐看无尽,世世生生作语传。

  醒世叠字诗 ·无名氏 
  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暧暧度春秋。
  朝朝暮暮营家计,昧昧昏昏白了头。 
  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明明白白一条路,千千万万不肯修。

078两连珠

  两字连珠诗:属于镶嵌类,每句嵌两个以上的字,句句都要有这几个字。

  松月 作者:元·明本
  天有月兮地有松,可堪松月趣无穷。
  松生金粉月生免,月抱龙珠松化龙。
  月照长空松挂衲,松回禅定月当空。
  老僧笑指松头月,松月何妨一处共。
  此诗选自赵翼《陔余丛考》,作者明本,为元代诗僧。这首吟松月诗为联珠体诗中的另一种格式,即每句都吟同一事物,某些词语在句子中重复出现,而不是前后蝉联。这种体一般每句有两个相同的词,可称之为两字连珠诗。这首可叫松月连珠诗。

               天有月兮地有松

  花月吟效连珠体 作者:明·唐寅
  花正开时月正明,花如罗绮月如银。
  溶溶月里花千朵,灿灿花前月一轮。
  月下几般花意思?花间多少月精神?
  待看月落花残夜,愁杀花间问月人!

  七言歌行(效连珠体)诗酒吟
  诗之国度酒之邦,诗亦灿烂酒亦香。
  好诗隽永醇如酒,美酒甘绵诗意长。
  诗韵常带酒味品,酒味须共诗韵尝。
  有诗无酒多寂寞,有酒无诗空断肠。
  自古诗家多爱酒,对酒当歌诗名扬。
  诗雅鱼藻周王酒,屈平诗酒醉端阳。
  横槊举酒诗言志,品酒采菊诗流芳。
  子美诗苦非病酒,太白斗酒诗千行。
  泥炉煮酒待诗客,劝酒阳关诗断肠。
  酒醉诗吟东坡月,酒醒诗问瘦海棠。
  遍品古贤诗与酒,酒醇诗美谱华章。
  人生如诗亦如酒,酒伴诗情写沧桑。
  酒入愁怀诗溅泪,诗情荡漾酒生光。
  春暖樽酒诗日月,夏赋荷诗酒飘香。
  秋霜冷酒诗惆怅,冬寒诗情寄酒浆。
  朝诗暮酒吟悲喜,浊酒清诗叹炎凉。
  甜酒苦酒当诗品,笑诗哭诗作酒尝。
  苦乐皆寓诗和酒,醉酒狂诗意苍茫!

079叠翠诗

  叠翠诗:“八×叠翠诗”属于宝塔诗。一三五七行的首尾二字相同,一二三层各两行,第四层有四行,第一层每行二字,下面每层增加二字。有两种读法。一种是第一层顺着读,第三行开始由中间劈开,从第三字开始往右念,然后接第四行往左念,至中间接下一行的中间字往右念,如此一右一左的念下去,再由最后一行往上念,一直到第三行的中间。另一种读法是由第一层的第二字开始,接第二行的第二字,下面方法同上,最后往上到第三行的中间,再接第二行的第一字和第一行的第一字。
  “八×叠翠诗”是倒数三四句的中心分别多出两个×字,故名。共分四层,一二三层各两行,第四层有四行,第一层每行二字,下面每层增加二字。
  八大山诗:是叠翠诗的改装,形状像飞雁体。八行,每行开头为同字。 读诗的“路径”迂回曲折,犹如从山颠沿径下行,继而又在另一侧攀援而上。清代龚炜《巢林笔谈》载,明嘉靖昆山邬景和写有一首《八山叠翠诗——游写苏州半山寺》,“高低写作四层,垒成山形”。《八山叠翠诗——游写苏州半山寺》因描写的是半山寺,故以八个山字嵌在半腰。

  八山叠翠诗·游写苏州半山寺 作者:邬景和

     山山
     远隔
    山光半山
    映百心塘
   山峰千乐归山
   里四三忘已世
  山近苏城楼阁拥山
  堂庙旧题村苑阆疑
  竹禅榻留庄作画实
  丝新醉侑歌渔浪沧
  此诗与“盘中诗”相似。解读方法是由上往下,然后再由右向左,转折回环而读。可得诗一首:
  山山远隔半山塘,心乐归山世已忘。
  楼阁拥山疑阆苑,村庄作画实沧浪。
  渔歌侑醉新丝竹,禅榻留题旧庙堂。
  山近苏城三四里,山峰千百映山光。

               楼阁拥山疑阆苑

  清朝王尔烈写了一首《游衡山》,全诗十排,每两排一层,“塔尖”两层,每层两字;随后每层递增两字;第四至第五两层四排,每排八字而构成一首七律读时先将顶层两字中间向下垂直“划”一竖线,将“山”“劈成”左右对称的两个半边;再从右半边顶端起读。与前面各首读法稍异的是,第二字不在塔顶,而即向下滑至第二排。下行至最底层后,又从右至左逐层向上“攀援”,至左半边的“山(塔)”顶最后一字作结。

  游衡山 作者:清·王尔烈

     山山
     角下
    山八青山
    衡到角路
   山远我湾高山
   衡说都响水流
 山间人人潺潺深山
  此宿夜寒般千鸟百
  他乡客孤叫叫的行
  作莫人为难里万人

  这首诗我以前见过,那时就知道读法,其读法如下:
  山下青山路角弯,高山流水响潺潺。
  深山百鸟千般叫,叫得行人万里难。
  为人莫作他乡客,孤寒夜宿此山间。
  人人都说衡山远,我到衡山八角山。

  八诗叠翠诗

  诗诗
    学客
   诗为寻诗
   唐读自苦
  诗好我知吟诗
  唐读多计对作
 诗悲人言无施新诗
 为再莫君心劳就强
 酬菊醉劝力彩笔挥
 应还我怜池墨睡来
  这首诗是写学诗苦,苦中有乐吧。读法与王尔烈那首一样。

  八柳叠翠诗

   柳柳
    相依
  柳郎淡柳
  唱眉婀黄
  柳下蛾娜杨柳
  影鸭鹅忙风拂
 柳塘倒映章台御柳
 香清溢池灞浅情人
 媚更因荷上肉枝别
 妩增风春使每长意
  这首诗的读法又与第一首相同了。
  柳柳相依淡柳黄,婀娜杨柳拂风忙。
  章台御柳人情浅,灞上肉枝别意长。
  每使春风增妩媚,更因荷池溢清香。
  柳塘倒映鹅鸭影,柳下蛾眉唱柳郎。

  八峰叠翠诗
  峰峰
 苍翠
 峰旋翠峰
 凌鸟远连
 峰惊飞看奇峰
 流水绿烟笼尽
  峰趣映峰峰雾绕峰
 寰云耸峰峰影露霞
 歌怪树仙岚作帐魂
 笙荡塔玉楼高帆飘
  这首诗的读法与上一首相同
 峰峰苍翠翠峰连,远看奇峰尽笼烟。
 峰雾绕峰霞露影,峰岚作帐魂飘帆。
 高楼玉塔荡笙歌,怪树仙峰耸云寰。
 峰趣映峰绿水流,峰惊飞鸟凌峰旋。

080火焰体

  火焰体诗是同头七绝,图形则是一七体宝塔,以其形似火焰,故名。全诗共12个相同的字,每句有3个,在图中它们的位置是第一层无,第二层1,第三层2,第四层14,第五层25,第六层246,第七层136。在诗中它们的位置是第一句136,第二句135,第三句145,第四句136。读法与宝塔诗恰好相反,宝塔诗是自上而下读,火焰体诗则是自下往上绕着读。


山 满
桃 山 杏
山 好 景 山
来 山 客 看 山
里 山 僧 山 客 山
山 中 山 路 转 山 崖

读法如下:
山中山路转山崖,山客山僧山里来。
山客看山山景好,山桃山杏满山开。

              山客山僧山里来

咏春江月 作者:现代作家· 刚刚

  红
   春 罩
船 春 网
春 我 待 春
浓 春 影 追 春
意 春 风 春 爱 春
  春 迎 春 水 春 江 月

读法与上诗相同:
春迎春水春江月,春爱春风春意浓。
春影追春春待我,春船春网罩春红。

081飞雁体

  飞雁体:同头体的五律或五言八句的古风可排成这种形状。从形式上看是一种宝塔诗,读法是左右开弓斜着读,呈人字行,犹如雁阵,所以叫飞雁体。
  制法与读法:凡五言同头诗都可排成飞雁体图。共八行,第一行二字,下面几行一次增加二字,第五行与第四行字数同,第五行以下依次减二字,最后一行为二字。把同头的字排在前四行的头尾,其它字的排法按读法进行。读法:第一句从第一行第一字开始,向右斜向读,即第二行的倒二字,第三行的倒二字,第四行的倒二字,第五行的倒一字。第二句从第一行第二字开始,向左斜向读,即第二行的第二字,第三行的第二字,第四行的第二字,第五行的第一字。第三句从第二行第一字开始,向右斜向读,第四句从第二行倒一字开始,向左斜向读,下面各句依次交叉右斜、左斜的读。

    山山
   山远花山
  山路草云接山
 山又猿飞绿鸟树山
 深客片抱偷澄僧林
  片绕僧树请澄
   饭山山吟
    客寻

读为:
山远路又深,山花接树林。
山云飞片片,山草绿澄澄。
山鸟偷僧饭,山猿抱树吟。
山僧请山客,山客绕山寻。

                  山花接树林

082首尾吟

  首尾吟体(首尾重复):一句而首尾皆用之。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言:“首尾吟者,一句而首尾皆用之,”

  次黄山中首尾吟 作者:宋·杨公远
  双井源流绰有声,襟期一片玉壶清。
  吟成物外风骚句,付与人间月旦评。
  随柳问花知雅兴,论心握手见交情。
  英雄标致真难敌,双井源流绰有声。

               随柳问花知雅兴

  云栖净土汇语 作者:明·莲池大师著
  其一:
  莲池非是爱栽莲,莲是华中大觉仙。
  华发莲生因带果,莲成华落实摧权。
  展开千叶全机现,摄入孤房众德圆。
  醒尽长安红紫梦,莲池非是爱栽莲。
  其二:
  莲池非是爱栽莲,莲是华中混俗仙。
  内叶鱼龙成净侣,外连萍藻结良缘。
  画船箫鼓凉风夜,青笠丝纶细雨天。
  身在污泥浑不染,莲池非是爱栽莲。
  其三:
  莲池非是爱栽莲,莲是华中忍辱仙。
  幸自深根埋浊土,从他名卉占高原。
  颜开赫日烘偏艳,实坠秋霜凛倍坚。
  一点翠心含造化,莲池非是爱栽莲。
  其四:
  莲池非是爱栽莲,莲是华中解脱仙。
  洁体迥离红粉鬓,清香不恋绮罗筵。
  密通千孔除诸碍,秀出孤标绝众缠。
  碧水青天长自在,莲池非是爱栽莲。

  国色天香 钟情丽集 张于湖传
  生不从兮死亦从,天长地久恨无穷。
  玉绳未上瓶先坠,全轸初调曲已终。
  烈女有心终化石,鲛人何术更乘风?
  拳拳致祝无他意,生不相从死亦从。

  生不相从死亦从,吁嗟好事转头空。
  睽违已似河边柳,偶得全凭塞上翁。
  幽香未消幽恨结,此身虽异此心同。
  拳拳致祝无他意,生不相从死亦从。

083声韵母

  这里有几种情况,一是每句声母相同,就像口吃一样,二是每句韵母一样,说起来也是挺拗口的。
声母诗:近代的韵书可以明代《韵略易通》(公元1442年)为代表。体例上采用的是“四级分类法”,分类更加细致,条理更加明晰。《韵略易通》把韵基、声母、韵类、声调这几种音类成分都分别得很清晰。它的分类次序也跟《广韵》不同。《韵略易通》第一层分类以韵基为标准,即把韵腹韵尾相同的字归为一类,不同声调的字都包括在内,这样的音类,通常叫做“韵部”。全书共分二十韵部,分别以“东洪”“江阳”“真文”“山寒”等作韵目。第二层分类以声母为标准。该书音系有二十个声母,用一首“早梅诗”二十字作字母,这首诗是:

  早梅诗 作者:明·兰茂
  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
  柳边求去地,颇他曾入时,英门语出喜,打掌与君知。

                 向暖一枝开

  早梅诗前四句咏梅,接着三句取为声母,最后一句“打掌与君知”则有一段和密码学相关的典故。

  王力先生所作的“声母诗”,用上了所有的声母
  子夜久难明,喜报东方晓。
  此日笙歌颂太平,众口齐欢唱。

  周有光的声母诗《采桑》:
  春 日 起 每 早,采 桑 惊 啼 鸟。
  ch r q m z c s j t n
  风 过 扑 鼻 香,花 开 落,知 多 少。
  f g p b x h k l zh d sh

  韵母诗:与《采桑》相映成趣的还有一首韵母诗《捕鱼》:
  人 远 江 空 夜,
  en uan iang ong ie,
  浪 滑 一 舟 轻。
  ang ua i ou ing
  儿 咏 唉 唷 调,
  er iong ei o iao
  橹 和 嗳 啊 声。
  u  e ai  a  eng
  网 罩 波 心 月,
  ang ao o in ue
  竿 穿 水 面 云。
  an uan ui ian un
  鱼 虾 留 瓮 内,
  u ia iu ueng ei
  快 活 四 时 春。
  uai uo i i un
  周有光说:“古代没有韵母诗,古人也不会分析韵母。这首《捕鱼》肯定不是最好的,不过韵母诗的确不好写。”

  戏作切语竹诗 作者:宋·苏轼
  隐约安幽奥,萧骚雪薮西。交加工结构,茂密渺冥迷。
  引叶油云远,攒丛聚族齐。奔鞭迸壁背,脱箨吐天梯。
  烟筱散孙息,高竿拱桷枅。漏阑零露落,庭度独蜩啼。
  扫洗修纤笋,窥看诘曲溪。玲珑绿醽醴,邂逅盍闲携。
  作者以竹为主题,作了这首音意皆美的趣味诗。首先说它诗音美,就美在句句均用同声母字组成。古音中有三十六声母标定字的声类,此诗按古汉语来分类的话,只有第九句中的“烟”字例外,这里就不多解释了。
  就诗意来讲,作者通过视觉、听觉、想象之充分运用,从竹子的形态、生长写到它给人的美感甚至对人的功用等等,细致、生动地描摹了竹子这一大自然中极平常植物的勃勃生机。第一句从视觉上写竹林隐约、朦胧;第二句从听觉入手写雪后竹林、西风鼓叶;第三句细看竹子,第四句宏观看竹林整体;第五句写竹高欲触云;第六句写竹林站排整齐;下两句写竹根从地底迸发,露出地面后又吐出天梯般的枝条;第九和第十句前写小竹,后写粗竹。最后六句勾画出主人公在竹子天地中过着隐居生活的图景,指晓露落之时,他漫步清庭,听独蜩长啼,修纤纤细笋,见溪水蜿蜒;偶而与友人相遇,携手同游,畅饮甘醇的美酒,优哉游哉,多么惬意。

  饥鸡集矶记
  唧唧鸡,鸡唧唧,几鸡唧唧集矶脊。机极疾,鸡饥极,鸡冀己技激及鲫。机即济蓟鲫,鸡计疾机激几鲫。机急极,鲫极悸,急急挤集矶级际,继即鲫迹极寂寂,继即几鸡饥,即唧唧。

  逝狮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氏视十狮,恃矢势,使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施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拾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这是著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编写的一篇看得懂读不清的文章,虽不是诗,但从这里可充分说明汉字同音异义的特征。本文摘自《文萃》

084联边诗

  联边诗的特点就是每句都用一个偏旁,从字面上看非常有意思。

  联边诗 作者:宋·黄庭坚
  逍遥近道边,憩息慰惫懑。晴晖时晦明,谑语谐谠论。
  草莱荒蒙茏,室屋壅尘坌。僮仆侍伶侧,泾渭清浊混。

草莱荒蒙茏

  从形式上看,每句全是一样的部首偏旁。确实厉害。诗意也很不错的,试析几句,前两句意为:逍遥快乐地来到大道边,舒舒服服地休息一会,这两句体现了和谐统一。第三四两句意为:自然界的睛朗明亮与阴晦不明都有一定时候,轻松戏谑的话语和直言正论相融汇,难以分开,这两句又说出了矛盾。本诗就是这样矛盾中有和谐、和谐中还有矛盾,这种味道在结尾一句“泾渭清浊混”中体现的更厉害。

085一七令

  宝塔诗也分好几种,最普遍的一至七字的“一七令”,然后还有单宝塔、又宝塔、倒宝塔和变形宝塔等。
  先看一七令。从一字到七字,绝大部分是每句都押韵,也有的是两句为一韵。超过七字的我把它归到单宝塔或又宝塔中。

        春。
      日暖,霞薰。
     芦芽短,柳丝匀。
    莺歌燕舞,翠溢红温。
   和风揉素面,细雨浥轻尘。
  晓气当时正好,岚烟此际精神。
 且乘兰舟随月夜,莫教幽梦了无痕。

        夏。
      池边,亭下。
     翠罗披,红帐挂。
    顾影摇曳,凝香溢射。
   接天带碧绡,闭月遮云瓦。
  风从玉臂轻摆,雨过晶珠乱耍。
 为求惠质傲群芳,身入烂泥浑不怕。

        秋。
      瑟瑟,飕飕。
     蝉吟廖,雁鸣啾。
    黄花招雨,败叶逐流。
   天高日暮早,昼永月明幽。
  风动一江离索,烟催万物悲愁。
 最恼枫红题正好,年年知是向谁收?

        冬。
      云断,冰封。
     长亭外,曲径中。
    虬枝揽玉,粉面挟红。
   经霜洁愈盛,浴雪更香浓
  冷月醉来疏影,佳人梦入芳丛。
 纵使他朝春雨落,冲寒先自笑东风。

  如唐代张南史的《花》
  花,花。
  深浅,芬葩。
  凝为雪,错为霞。
  莺和蝶到,苑占宫遮。
  已迷金谷路,频驻玉人车。
  芳草欲陵芳树,东家半落西家。
  愿待春风相伴去,一攀一折向天涯。
  先从花的颜色入手,前四句令人神迷。下四句说花美丽动人,引得莺叫蝶舞;像金谷园,引得美车经常停轮不前。下两句是妙笔,描写了花的自由和花的无处不在。最后是作者心情。

  诗 作者:唐·白居易
  诗
  绮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形式上虽是阶梯,但内容上却浑然一体。这篇佳作将赏诗所感受到的喜、怒、哀、乐与吟诗所品出的苦、辣、酸、甜都写了出来,表现了一个诗人对于诗的真挚的感情。
       

  一七体诗也可横写成楼梯式。如张南史写的《竹》:
  竹 作者:唐·张南史
  竹,竹。
  披山,连谷。
  出东南,殊草木。
  叶细枝劲,霜停露宿。
  成竹处处云,抽笋年年玉。
  天风乍起争韵,池水相涵更绿。
  却寻庚信小园中,闲对数竿心自足。
  一开始就气势不凡:竹覆盖着山冈,蔓延到山谷;扎根东南大地,区别于一般树木。接下去便是对竹的形态、特性、色泽、风韵等进行渲染。最后是则道出了作者的闲情逸志。

  茶 作者:唐·张南史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婉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随着字数的增加,表现出来的意义就越复杂。尤其是最后两句,在技巧和内容上,都可算得高超,出语自然,耐人寻味。本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中间各句之间每联都对仗,而且十分工整。

  莺 作者:唐·刘禹锡
  莺。
  解语,多情。
  春将半,天欲明。
  始逢南陌,复集东城。
  林疏时见影,花密但闻声。
  营中缘催短笛,楼上来定哀筝。
  千门万户垂杨里,百啭如簧烟景晴。
  一开始既用“解语、多情”将春天里的莺儿活脱脱地描画出来。然后是“春将半,天欲明”是说莺儿最活跃的时侯。下面几句更有意思:莺儿们忽而在城南群嬉,忽而在城东飞翔,忽而在疏林中穿梭,忽而在密花下啼鸣,真是充满生机。往下又有夸张:催笛吹起,为筝定音。最后说在千门万户杨柳轻垂的大布景下,安排了莺儿们的一个千啼百啭、动听如簧的大合唱,使全诗结束在热热闹闹的春意之中。给人以极大快感,留下了无边的遐想和无穷的回味。

           林疏时见影,花密但闻声。

  雪 作者:唐·张南史
  雪,雪。 
  花片,玉屑。
  结阴风,凝暮节。
  高岭虚晶,平原广洁。
  初从云外飘,还向空中噎。
  千门万户皆静,兽炭皮裘自热。
  此时双舞洛阳人,谁悟郢中歌断绝。
  此诗极善比喻,只以“花片、玉屑”四字,便把雪的美赛梨花、晶莹薄透描绘出来了。更有值得一提的是“初从云外瓢,还向空中噎”句中的一个“噎”字,便把大雪团团地在空中急速飞旋打转,仿佛静止阻噎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了。真是歌咏雪飞动狂舞的点睛之笔。

  月 作者:唐·张南史
  月,月。 
  暂盈,还缺。
  上虚空,生溟渤。
  散彩无际,移轮不歇。
  桂殿入西秦,菱歌映南越。
  正看云雾秋卷,莫待关山晓没。
  天涯地角不可寻,清光永夜何超忽。
  这首咏月诗一开始只用“暂盈,还缺”,便抓住了月的缺了又盈,盈了又缺而且缺长盈短的特点。接着像讲神话似的把月亮比作仙子,说她生于大海,飞上天空,把满身彩带抛向宇宙,转动着脚下的飞轮前进永无止歇,忽而踏着桂殿兰宫进入西方秦地,忽而又随着采菱人的歌声普照着南国江河。结尾四句好像是作者自言自语:百看不厌的是,秋夜里皓月的华光收尽了空中云雾的景象;且不要在晨曦微明之时,眼望关山去寻找隐去的月亮,就是到天涯海角也难觅到,可是,一到晚上,月亮却又把她的清光洒向人间各个地方,她是那样地高逸超脱。

  泉 作者:唐·张南史
  泉,泉。
  色净,苔鲜。
  石上激,云中悬。
  津流竹树,脉乱山川。
  扣玉千声应,含风百道连。
  太液并归池上,云阳旧出宫边。
  北陵井深凿不到,我欲添泪作潺湲。
  开头是泉的形貌:山中泉水清清,泉边长满苔藓;泉水沿着巨石拍击而出,仿佛挂在天上。接下去写至柔之水,但却有刚烈之性格:分枝流脉,穿过盘根错节的竹、树、钻透高山巨峰而后流入大川。往下是写泉的声音:山风袭来,可以把百道泉水的浪花卷作一团团,拍打着石壁,引起山谷回应的轰然水鸣。结尾又是作者发感慨了:汉代的太液池今已不见,当年的清流可能已并入小池,而甘泉宫也不见泉水。现在却不能开凿引水,我真想添洒泪水化成溪流,让它长流不断。

  草 作者:唐·张南史
  草,草。
  折宜,看好。
  满地生,催人老。
  金殿玉砌,荒城古道。
  青青千里遥,怅怅三春早。
  每逢南北离别,乍逐东西倾倒。
  一身本是山中人,聊与王孙慰怀抱。
  前几句重在写实,写草的习性和形色,而下有两句虚写,是离别之人不在一处,这里草青青,那里可能满天雪。最后说芳草本应生在山林原野,供王孙贵族们博取欢娱。

086宝塔诗

  “一七令”太多,已在前面单列了,其余这些宝塔诗都在这里归一起了,共分以下几种类型:单宝塔、双宝塔、倒宝塔、变形宝塔。

  单宝塔:

  红
  圆融
  路路通
  认识古董
  不怕大亏空
  围棋马吊中中
  梨园子弟殷勤奉
  衣服整齐言语从容
  主恩宪眷满口常称颂
  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笑笑录》中“十字令”

  三五七言 李 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上诗前四句实写秋景,后二句虚写闺情。怨而不怒,风人之作。

  一三五七九言
       游
       愁
      赤县远
      丹思抽
     鹫岭塞风驰
     龙河激水流
    既喜朝闻日复日
    不觉年颓秋复秋
   已毕耆山本愿诚难在
   终生持经振锡往扬州

  双宝塔:

  双宝塔诗,两塔对峙,是由单塔中的一七体演化而来,左塔不用一韵到底,由右塔充之。开始也是最多七字,后来发展到九字。据说五代道士杜光廷写的《怀古今》,从一字句递增到十五字句,各字句均为双字句,共240字,被认为是宝塔诗中最长的一首。
  唐朝这种诗刚出现时,首句为单字外,其后每两句递增一字。以后每两句为一组,恰似一副副对仗工整的对联,且寓意深刻。仍然首句为一字,实际是个题目,一韵到底。
如唐代令狐楚的《山》就是除首句为单字外,其后每两句递增一字。以后每两句为一组,恰似一副副对仗工整的对联,且寓意深刻:

           竹,竹。
          森寒,洁绿。
         湘江滨,渭水曲。
        帷幔翠锦,戈矛苍玉。
       心虚异众草,节劲逾凡木。
      化龙杖入仙陂,呼风律鸣神谷。
     月娥巾帔静苒苒,凤女笙竽清蔌蔌。
    林间饮酒啐影摇樽,石上围棋清阴覆局。
   屈大夫逐去徒悦椒兰,陶先生归来但寻松菊。
  若论檀栾之操无敌于君,欲图潇洒之姿莫贤二仆。

              心虚异众草,节劲逾凡木。

  怀古今 唐 杜光庭 
                古,今。
               感事,伤心。
              惊得丧,叹浮沈。
             风驱寒暑,川注光阴。
            始衒朱颜丽,俄悲白发侵。
           嗟四豪之不返,痛七贵以难寻。
          夸父兴怀于落照,田文起怨于鸣琴。
         雁足凄凉兮传恨绪,凤台寂寞兮有遗音。
        朔漠幽囚兮天长地久,潇湘隔别兮水阔烟深。
       谁能绝圣韬贤餐芝饵术,谁能含光遁世炼石烧金。
      君不见屈大夫纫兰而发谏,君不见贾太傅忌鵩而愁吟。
     君不见四皓避秦峨峨恋商岭,君不见二疏辞汉飘飘归故林。
    胡为乎冒进贪名践危途与倾辙,胡为乎怙权恃宠顾华饰与雕簪。
   吾所以思抗迹忘机用虚无为师范,吾所以思去奢灭欲保道德为规箴。
  不能劳神效苏子张生兮于时而纵辩,不能劳神效杨朱墨翟兮挥涕以沾襟。

  倒宝塔:

  熊十力诗讽蒋介石
  熊十力先生是湖北省黄冈县(今黄州市)人,著名的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先生一生嫉恶如仇,曾写过一首讽刺蒋介石的倒《宝塔诗》,至今仍在他家乡广为流传。据知情者讲,蒋介石过50岁生日时,由邵力子出面请熊十力到总统府参加祝寿。到宴会开始时,熊十力旁若无人,毫不谦让地坐了正席。他狂饮饱食一阵后,故作疯言醉语。酒酣之际,众高官显贵轮流书词吟诗,为蒋介石唱赞歌。轮到熊十力,他哈哈大笑了一阵后,挥起笔来边写边吟了一首倒《宝塔诗》:

  脖上长着瘪葫芦
   不花钱买篾梳
   虮虱难下口
    一生无忧
    秃秃秃
     净肉
     头

  变形宝塔诗

  ——张籍《春水曲》

  阴阳
  天地大
  黑白分明
  傍早做人家
  为人易做人难
  你叽呱我也叽呱
  穷不读书富不教学
  读书造化不读书告化
  清明不拆絮到老不成器
  告化子遁走猢狲就没戏耍
  要知未来路径须问过来人家
  罔活三千年不知天知地知
  有书不苦读不如睁眼瞎
  黑眼乌珠难见白铜钱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善恶到头终有报
  前船是后船涯
  事上无难事
  有德终发
  回味甜
  由他
  这是清代的王有光摘吴越俗谚俚语排成目录,用塔之对顶的形式。
  此类宝塔诗,其制之初,题材较广,亦庄亦谐。如白居易的《诗》,可说是简约的诗论。其称诗歌“能助欢笑,亦伤别离”,“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但这种形式除受对仗、声律、字数的限制外,还要受外形造型的束缚。因之,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见仁见仁,智者见智。

  一字至九字诗联句 作者:唐·王维等人
          东,西, --鲍防
         步月,寻溪。 --严维
        鸟已宿,猿又啼。 --郑概
       狂流碍石,迸笋穿溪。 --成用
      望望人烟远,行行萝径迷。 --陈元初
     探题只应尽墨,持赠更欲封泥。--陈元初
    松下流时何岁月,云中幽处屡攀跻。--张叔政
   乘兴不知山路远近,缘情莫问日过高低。--贾弇
  静听林下潺潺足湍濑,厌问城中喧喧多鼓鼙。 --周颂
  这首诗集体创作,由每句一字渐增至九字,句句意义相接,融为一体,全诗基调表达出一幽雅、静穆的意境,醉心向往大自然,厌恶世谷的烦人的纠葛。最后归结到只有在美如仙境的大自然中,才能使人写出好的诗来。

087九言诗

  九言诗:九言体诗系继二言、三言至五言、七言诗体之后出现的又一种中国传统诗体。一般说来,全诗每句九字,句数不限,以偶数句式为主,节奏均依传统体式。可分为九言古风(九古)、九言格律诗(九律)与新九言诗三种。
  南朝宋谢庄有《明堂歌》九首,依五行数,或三言,或五言,或六言,或七言,其中《歌白帝》为九言,这可能是现在流传的最早一首完整的九言诗。其诗曰:
  百川如镜天地爽且明,云冲气举德盛在素精。
  木叶初下洞庭始扬波,夜光彻地翻霜照悬河。
  庶类收成岁功行欲宁,浃地奉渥罄宇承秋灵。
  但这首诗虽称九言,实际上每句九言都可以分为四五两句读的,如“百川如镜,天地爽且明。云冲气举,德盛在素精”,这样读还顺口些。所以从形式上来说,还算不上一首成功的九言诗。谢庄之后,谢朓、庾信等人亦偶有为之,但多存此弊,反映初期九言诗创作的不成熟。

  据现有史料而言,《胡茄十八拍》第七拍可看作现存最早,形式最完备的九言诗:
  旧暮风悲兮边声四起,不知愁心兮说何谁是。
  原野萧条兮烽戎万里,俗践老弱兮少北为美。
  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
  草尽水渴兮羊马皆徙,七拍流垠兮盘居于此。

  现在所知的最早一首完整的九言诗,是元朝天目山和尚明本写的一首《梅花》诗,遣词画境水平都不高,颇似“打油”。
  昨夜东风吹折中林梢,渡口小艇滚入沙滩坳。
  野树古梅独卧寒屋角,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
  半枯半活几个瘦蓓蕾,欲开未开数点含香苞。
  纵使画工善画也缩手,我爱清香故把新诗嘲。

  九言诗写得好的,当为明人杨升庵的一首《梅花诗》:
  玄冬小春十月微阳回,绿萼梅蕊早傍南枝开。
  折赠未寄陆凯陇头去,相思忽到卢仝窗下来。
  歌残水调沉珠明月浦,舞破山香碎玉凌风台。
  错恨高楼三弄叫云笛,无奈二十四番花信催。

               绿萼梅蕊早傍南枝开

088诗改词

  诗改词:通过句读把诗读成词,偶尔可加减个别字。近似櫽括体,但有异。櫽括体作了较大的文字改动,诗改词在文字上基本不变。
  清时,有一工于书法的汉官抄唐王之涣《凉州词》七言绝句一首,奉献给慈禧太后,诗云: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此君一时不注意,竟将“间”字漏写,老佛爷一看,这还了得,明明欺我满人不懂唐诗吗,,立即传上此人,欲问此人欺君之罪。此人急中生智,辩道:此乃臣将诗改为词,并非欺君,并断句: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

  慈禧老佛爷明知此人在狡辩,但爱其文才,也只好不了了之。(还有一说是纪晓岚的故事)。

  又有人戏作一首:《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词云:
  朝辞白帝,彩云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089剥皮诗

  剥皮诗:是一种仿造诗,又称拟古诗、戏仿诗、依访诗、套改诗、仿拟诗,是古代幽默杂体诗的一种。通常以前人较有名气的诗做基础,颠倒、删除、增添、改动或仿拟几个字,甚至沿用部份诗句,赋予该诗以新奇的内容。其内容则以各个时期的生活画卷为基础,使诗作产生新意,用调侃嘲讽口气,妙趣横生,达到发泄或鞭挞的目的以及嬉笑怒骂、诙谐幽默的效果。
  清顺治年间,有两个大臣先后巡按江南,前一个是秦世祯,人称“铁面”;后一个是李成绍,他恰恰相反,人称“糟团”。于是有位文人在前任离开一年之际,于按院衙门上题诗一首:
  去年今日此门中,铁面糟团两不同。
  铁面不知何处去,糟团日日醉春风。
 此诗由唐代崔护《题都城南庄》脱胎而来,趣改巧剥,颇为辛辣。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八十年代初,国内某公司用20万美元的高价,从香港买回国产设备。画家华君武作漫画予以讽刺,仿贺知章《回乡偶书》题诗一首,使得诗画相映,幽默成趣:
  少小出口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经理相见知相识,笑说客从香港来。

  剥皮诗除在原诗上改动,或仿照原诗的形式与口气外,也有的在原诗上采取增减的方法,叫做增减诗。减字的又叫减字剥皮诗,增字的又叫加冠诗。
  唐朝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78)秋天,魏扶被派往某地担任科举的主考官。他一进入考场,就写了一首七言绝句张贴示众:
  梧桐落叶满庭阴,锁闭朱门试院深。
  曾是昔年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前心。

                  梧桐落叶满庭阴

  前两句演染了考场的肃穆气氛,也表示了坚决杜绝舞弊的决心。后两句是说:自己也经历过应考的辛苦,如今一定要善待应试者。可是,此人言行不一,评卷极其苛刻,导致考上的人极少,引起应试者的强烈不满。有一个考生就将他各句诗的头两个字抹掉,使它成了一首五言绝句:
  落叶满庭阴,朱门试院深。
  昔年辛苦地,今日负前心。
  这一来,最后一句的意思就与原作完全相反,气得魏扶吹胡瞪眼。此事成了当时的趣闻。

  宋汪洙《神童诗"四喜》为世人所熟知: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有“诗医”认为,这首诗太瘦,宜吃补药——在每句开头加两个字,运用夸张手法,那么,“乐”则更突出。后人将此四喜诗加冠两字为:
  十年久旱逢甘雨,千里他乡遇故知。
  和尚洞房花烛夜,童生金榜题名时。
  同时,又有“诗医”在此诗上做文章,把它改成了《人生四悲诗》:
  千年久旱逢甘雨,一滴;万里他乡遇故知,债主;
  和尚洞房花烛夜,隔壁;状元金榜题名时,梦里。
  这首诗运用“逆转”表现手法,突出了人生四“大” 悲。

090集句体

  集句体分为集句诗和集句词,这个比较好理解。集句诗,又称集锦诗,就是从现成的诗篇中,分别选取现成的诗句,再巧妙集合而成的新诗。集句诗,要求有完整的内容和崭新的主旨,要求符合诗词格律,要求上下一气,浑然天成。“集句”一名,出自宋代陈师道的《后山诗话》,但它的创作,由来已久,现存最早的集句诗,为西晋傅咸的《七经诗》。

  招叶致远 作者:宋·王安石
  山桃溪杏两三栽,唐雍陶《过旧宅看花》
  嫩蕊商量细细开。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最是一年春好处,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明朝有意抱琴来。唐李白《山中与幽人独酌》

              山桃溪杏两三栽

  示黄吉甫 作者:宋·王安石
  三山半落青天外,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势比凌歊宋武台。 (杜牧《题池州贵池亭》)
  尘世难逢开口笑,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生前相遇且衔杯。 (杜甫《醉时歌》)

  集句词,是集前人的诗句、词句杂缀成词。在宋代出现,这与宋词的繁荣有关。宋人集句词多数是集唐人诗、也有少数是集当代人的词句。名家有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秦观、晁补之等均有集句词。元明清各代续有所作,清代集句词作者更多。

  忆王孙二首 元 汪元量
  汉家宫阙动高秋, (赵嘏《长安晚秋》)
  人自伤心水自流。 (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今日晴明独上楼, (卢纶《春日登楼有怀》)
  恨悠悠,     (白居易【长相思】)
  白尽梨园子弟头。 (赵嘏《冷日过骊山》)

  吴王此地有楼台, (刘沧《长洲怀古》)
  风雨谁知长绿苔。 (李远《听话丛台》)
  半醉闲吟独自来, (高骈《访隐者不遇》)
  小徘徊,     (李商隐《蝶》)
  惟见江流去不回。 (窦巩《南游感兴》)

091独木桥

  一般来说,一首诗中韵字不许重复,除非意义不同。连续用同一韵字的诗为独木桥体,这是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用韵险窄的诗体,即独韵诗,又叫福唐体,创始人为黄庭坚。黄庭坚有《阮郎归》“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

  阮郎归(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 宋"黄庭坚
  烹茶留客驻金鞍,月斜窗外山。
  别郎容易见郎难,有人思远山。
  归去后,忆前欢,画屏金博山。
  一杯春露莫留残,与郎扶玉山。

  瑞鹤仙"隐括《醉翁亭记》 宋"黄庭坚
  环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
  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
  翁之乐也,得之心,寓之酒也。
  更野荒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
  游也,山肴野蔌,酒冽泉香,沸觥筹也。
  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
  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
  问当时太守为难,醉翁亭也。

          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

  柳梢青 辛弃疾
  莫炼丹难。黄河可塞,金可成难。
  休辟谷难。吸风饮露,长忍饥难。
  劝君莫远游难。何处有、西王母难。
  休采药难。人沈下土,我上天难。

  折桂令 元
  叹世间多少痴人,多是忙人,少是闲人。
  酒色迷人,财气昏人,缠定活人。
  钹儿鼓儿终日送人,车儿马儿常时迎人。
  精细的瞒人,本分的饶人。不识时人,枉只为人。

  长思仙 元"马钰
  功要圆。行要圆。修炼身中子母圆。何愁性不圆。
  喜团圆。十分圆。云水风邀月正圆。无分昼夜圆。

  如梦令 二首 明"卓人月
  娘问为何不去,爹问为何不去。
  背地问檀郎,难道今朝真去。
  郎去,郎去,打叠离魂随去。

  今日问郎来么,明日问郎来么。
  向晚问还频,有个梦儿来么。
  痴么,痴么,好梦可知真么?

  扬州慢 略叙偕墨同游踪迹,伤怀曷已 叶圣陶
  山翠联肩,湖光并影,游踪初印杭州。
  怅江声岸火,记惜别通州。
  惯来去、淞波卅六,篷窗双倚,甫里苏州。
  蓦胡尘纷扑,西趋廛寄渝州。
  丹崖碧山献,共登临,差喜嘉州。
  又买棹还乡,歇风宿雨,东出夔州。
  乐赞旧邦新命,图南复北道青州。
  坐南山冬旭,终缘仍在杭州。

092变体诗

  不合格律的诗也被称之为“变体诗”,又叫“拗体诗”。这里所说的变体诗,其实指通篇压韵的诗。古代的诗通常要求下句押韵,词的要求因词牌而异,但也有些诗词句句都押韵,给人以一种特殊的美感。
句句都押韵中有一种间韵诗,又称平仄两韵诗,一首诗间隔着押两个韵,单句押仄韵,双句押平韵。

  变体诗 章碣
  东南路尽吴江畔,正是穷愁暮雨天。
  鸥鹭不嫌斜两岸,波涛欺得逆风船。
  偶逢岛寺停帆看,深羡渔翁下钓眠。
  今古若论英达算,鸱夷高兴固无边。

             正是穷愁暮雨天

  本诗仄、平两韵相间,单句韵脚“畔、岸、看、算”属“十五翰”仄韵,双句韵脚“天、船、眠、边”属“一先”平韵。
  就内容来看,首联写来到吴江之畔,再向东南去道路已尽,却又碰上傍晚下起雨来,更加使人烦闷;第二联写鸥鹭在雨中斜飞,船只在逆风中行驶,人也应该同逆境拼搏,这句好像是作者自勉吧;第三联定偶然在小岛寺旁停帆观看,十分羡慕渔翁放下钓竿,悠闲地睡眠。最后一联引用一个典故来表示自己追求的志向,这个典故是范蠡功成而退的事。

093转韵诗

  转韵是古体诗的特征,为近体诗所无。《诗经》在押韵上就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由于一韵到底的诗,易流于平板,转韵的诗多波澜变化,所以唐以后的七言古诗,转韵之作多。
转韵的形式不必一定,每四句转韵的称为逐解转韵格,六句、八句、十二句等转韵的称为逐段转韵格。
  词中有转韵,转韵的多为小令,如《菩萨蛮》、《虞美人》,长调很少转韵的。

  荆南赠别李肇著作转韵诗 作者:唐·王建
  辉天复耀地,再为歌咏始。素传学道徒,清门有君子。
  文涧泻潺潺,德峰来垒垒。两京二十年,投食公卿间。
  封章既不下,故旧多惭颜。卖马市耕牛,却归湘浦山。
  麦收蚕上簇,衣食应丰足。碧涧伴僧禅,秋山对雨宿。
  且欢身体适,幸免缨组束。上宰镇荆州,敬重同岁游。
  欢逢通世友,简授画戎筹。迟迟就公食,怆怆别野裘。
  主人开宴席,礼数无形迹。醉笑或颠吟,发谈皆损益。
  临甃理芳鲜,升堂引宾客。早岁慕嘉名,远思今始平。
  孔门忝同辙,潘馆幸诸甥。自知再婚娶,岂望为亲情。
  欣欣还切切,又二千里别。楚笔防寄书,蜀茶忧远热。
  关山足重叠,会合何时节。莫叹各从军,且愁岐路分。
  美人停玉指,离瑟不中闻。争向巴山夜,猿声满碧云。

             争向巴山夜,猿声满碧云。

  西洲曲 佚名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的杰作,也是最长的一首抒情诗。作品通过季节变换,层层递进地表现了一位少女从春到秋对远方情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语言优美,情感缠绵,笔触细腻。全诗三十二句,四句一转韵,流利宛转,声情和谐。沈德潜说:“续续相生,连跗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

094促句诗

  促句诗是转韵诗的一种。不拘平厌,以三句一转韵,须有气韵,有胎息,非多读古诗,不能应手也。否则掉转不灵,便失之滞,锻炼不精,又失之俗。兹将其作法略示于后:

  悲秋 宋筠
  江南秋色摧烦暑,夜来一枕芭蕉雨。
  家在江头白鸥浦,一生未归鬓如织。
  伤心日暮枫叶赤,偶然得句应题壁。

               江南秋色摧烦暑

  上诗“暑”、“雨”、“浦”三字为一韵,“织”、“赤”、“壁”三字为一韵。然六句却有六转。第一句是虚写秋来,第二句是实写秋来;第三句是因秋思家,第四句是思家不归;第五句是怕到秋深,第六句是作诗悲秋。层层都到,可与文忠公之《秋声赋》并传。

  鲁直观伯时画马诗云:
  仪鸾供帐饕虱行,翰林湿薪爆竹声,风帘官烛泪纵横。
  木穿石盘未渠透,坐窗不遨令人瘦,贫马百吃逢一豆。
  眼明见此玉花骢,径思着鞭随诗翁,城西野桃寻小红。
  此格禁脔谓之促句换韵。其法三句一换韵,三迭而止。此格甚新,人少用之。

  唐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东师西门伫献捷。
  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韵位密集,节奏急促有力。

095掉脚诗

  掉脚诗也叫十七字诗,全诗四句,前三句均为五字,末句为两字,共十七字,亦称“无赖体”,俗称“瘸腿诗”、“吊脚诗”、“翘脚诗”,今天通称三句半,大多是用来讽刺的。从内容上看,十七字诗是亦庄亦谐的结合,前三句多是庄重的内容,后一句多是诙谐风趣的调侃;从形式上看,它是整齐与错落的统一,前三句每句三顿,合辙押韵、通俗流畅,后一句跌落而为一顿,在节奏的起伏中增加了语言的音乐美。尤其是最后二字,结构突兀,极尽诙谐幽默之能事,颇具“画龙点睛”之妙,具有独特的趣味性、通俗性和幽默诙谐的韵味。

  正德年间徽郡地区天旱,府守祈雨欠诚,而神无感应。无赖子作十七字诗嘲之云:
  太守出祷雨,万民皆喜悦;昨夜推窗看,见月。
  太守知,令人捕至,责过十八,止曰:“汝能再作十七字诗则恕之,否则罪置重刑。”无赖应声曰:
  作诗十七字,被责一十八;若上万言书,打杀。

                作诗十七字,被责一十八。

  太守只好哂而逐之。谓此类人世之少有,无赖亦可谓勇也。

  广笑府 作者:明·冯梦龙
  潘生赴京应举,酒店女主人姓陆,作一首十七字诗赠送:
  秀才本姓潘,应选赴长安,一举登高第,做官。
  儒生听后,亦作十七字诗一首答到:
  佳人本姓陆,美质无瑕玉,念我客窗寒,同宿。
  一老人劝免:
  潘郎与陆嫂,无事寻烦恼,若还到官府,不好。

  两人相别,因其中一人瞎一目,有好事者写诗开涮:
  好友情义长,相别在江阳。两人齐下泪,三行。

  讽时事诗
  字如绿豆蝇,人若死魂灵。问君何门派,流行。
  剧情太平常,演技更乖张。为求观众看,脱光。
  满脸扑脂粉,镜头加柔晕。只为演女孩,装嫩。
  出口就成脏,头发乱又长,书家真本色,疯狂。

096疑问体

  从头到尾就是问。

  问李二司直所居云山 作者:皇甫冉
  门外水流何处?天边树绕谁家?
  山色东西多少?朝朝几度云遮?

                  门外水流何处

  这首诗借问句,把流水、树丛、山色、云霞写得扑朔迷离,饶有情趣。这样的问句似问非问,十分随意。无须回答,也无从回答。

097双关体

  双关体也就是诗中某些重要的词句是语义双关,这种诗称语义双关诗:双关诗分两种,一种是同音双关,还有一种是意义双关,此指意义双关,包括同字双关(使用相同的字构成双关)。
在古代的诗词里尤其是乐府民歌中,常常喜欢借“芙蓉、莲、藕、丝、布(匹)”这些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表事物的语词,以谐“夫容、怜、偶、思、配”等对应词相同相近的音,构成谐音双关。这种手法可追诗溯到《诗经》,到了唐朝,文人从民歌中吸取营养,写下了不少佳作。
  在形式上南朝民歌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双关隐语很多,《吴歌》尤其如此。有的是同字双关,如“朝霜语白日,知我为欢消”,“消”字双关消融和消瘦;有的是同音双关,如“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莲”字谐怜爱之“怜”。也有比这些更曲折或复杂一些的,如“石阙生口中,衔碑不得语”,“碑”字谐“悲”。主要的谐音字有: 
  1、以「莲」谐「怜」,表示怜惜,怜爱,怜子的意思
  2、以「棋」谐「期」
  3、以「走」谐「诅」或「咒」
  4、以「碑」谐「悲」
  5、以「雉」谐「涕」
  6、以「梳」谐「疏」
  7、以关闭之关谐关念之关
  8、以布匹之匹谐匹偶之匹
  9、以厚薄,帘薄之薄谐薄情之薄
  10、以物之苦辛谐人之苦心
  11、以光之亮,照,明谐人之亮察,照拂,表明
  12、以梧子谐吾子
  13、以丝子谐思子
  14、以相丝谐相思

  刘禹锡有一首著名的《竹枝词》,也用这个传统手法: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东边日出西边雨”,既是晴天,又不是晴天。一个女子听到她的爱人在江船上唱歌,捉摸不定,不知他对自己到底有无爱情。这里就用“晴”字来借作“情”字。

               东边日出西边雨

  七步诗 作者:三国魏·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用烧豆秆煮豆子的现象,说明了同根生的东西之间互相折磨的不应该,词句不俗,语意双关。曹丕听了,也不免触动了手足之情。恰好这时太后也听说了,赶快出来查问,曹丕这才改变初衷,不再为难曹植,封他为甄城王。

  蝶恋花·答李淑一 作者:毛泽东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这是一首同字双关的双关诗 ,词中的“杨柳“表面是杨花柳絮,实际上象征杨开慧、柳直荀二烈士。

098排比诗

  排比诗,是借用语法中的排比句而言,我认为就是同一字在同一位置反复出现。这样的诗出不少。

  清朝初年,有一些原来高喊民族气节的官吏,看到局势稳定,纷纷投靠清廷。有人作过一首讽刺诗云:
  满洲衣帽满洲头,满面威风满面羞。
  满眼干戈满眼泪,满腔忠忿满腔愁。

  八至 作者:唐·李冶(女)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这首六言绝句的复字诗,言意赅,有比兴,有哲理,特别是全诗的警句“至亲至疏夫妻”,无疑是对封建社会不平等、不和谐的夫妻关系的批判。前人评之为简“字字至理,第四句尤是至情”,又说:“六字出自男人之口,则为薄幸无情,出自妇人之口,则为防微虑患,大抵从老成历练中来,可谓惕然戒惧”,确是精确中肯。

               至深至浅清溪

  天童山中月夜独坐 作者:清·易顺鼎 
  青山无一尘,青天无一云。天上惟一月,山中惟一人。 
  这首诗前两句和后两句都是排比句。短短四句,的天童山月夜皎洁明净的自然环境和诗人宁静悠远的心态巧妙地结合起来,颇具禅趣。

  凄凉两个字 作者:清·无名氏 
  凄凉两个字,实难受,何日方休?
  恩爱两个字,常挂在心头,谁肯轻丢? 
  好歹两个字,管教旁人猜不透,别要出口。
  相思两个字,叫俺害到何时候,无限焦愁。 
  牵连两个字,难舍难丢,常在心头。
  佳期两个字,不知成就不成就,前世无修。 
  团圆两个字,问你能够不能够,莫要瞎胡诌! 
  此诗选自《明清民歌时调集》,这是清代民歌中常见的马头调。

099换序诗

  将前人的名诗拿过来,说现在的事,不过得将顺序变换一下,否则就不是说现在的事了。换序之后,意思也变,这就是换序诗的特点。
  先看原诗,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唐诗。

  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寒雨连江夜入吴

  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因冯玉祥倒戈,吴佩孚从塘沽乘军舰南逃。当时,有人把王昌龄的诗换了个序,为他“送行”,嘲讽其狼狈相:
 一片冰心在玉壶,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寒雨连江夜入吴。
 原诗四句,一字未改,只互换了第一句和第四句的位置,然而,诗意大变。“寒雨连江夜入吴”,王昌龄用作首句,说的是出发;针对吴佩孚的行经,调作末句,说的是逃跑。“一片冰心在玉壶”,用在诗末,表达情操未改,冰心依然;用在诗首,联系末句“夜入吴”的“逃跑”,成了讽刺与幽默。

100翻韵诗

  翻韵诗是指诗人为求押韵,或因讽刺讥嘲的需要,故意将某些双音词前后颠倒,使之句句协韵,所以也称“倒字诗” “颠倒诗”。内容多寓讽谕之意,诙谐有趣,令人发笑。

  赠漳州崔使君乡饮翻韵诗 作者:唐·黎瓘
  惯向溪边折柳杨,因循行客至州漳。
  无端触忤王衙押,不得今朝看饮乡。
  《全唐诗》(第870卷)题下原注:麻衣黎瓘者,南海狂生也。游于漳州,频于席上喧酗。乡饮之日,诸宾悉赴,客司独不召瓘。瓘作翻韵诗赠崔使君,坐中皆大笑。崔使君驰骑迎之。
  这首诗的特点就是翻韵,也就是把一个双音节的词颠倒一下前后次序之后,便恰恰合辙押韵。如该诗首句不说“折所柳”,而是说“折柳扬”;次句不说自己“到漳州”,而是说“到州漳”;第三句虽然不用押韵,但大家都反过来了,也就得跟着反了,将“王押衙”说成了“王衙押”。第四句后两字也得反过来,将“乡饮”说成了“饮乡”。这样一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漳州景色

  免林翰 作者:清·康熙
  翁仲如何读仲翁,想必当年少夫功。
  从今不得为林翰,贬尔江南作判通。
  清康熙出游,问路边一尊石人叫什么,一草包翰林回答叫仲翁(实际是翁仲)。第二天,皇上下旨免了林翰之职,有趣的是,圣旨竟以打油诗出现。再有趣就是由于翰林将翁仲读反了,皇上旨意这首打油诗的每句话后两个字都是反的。

101歇后体

  我们常讲歇后语,歇后语是汉语独有的文字游戏,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有时也称作“俏皮话”。我们今天说的歇后体诗,干脆就说前一部分,后一部分让你自己去想。这就是影印件事体诗的特点。

  幽默诗 作者:无名氏
  扬子江中今若何?北方壬癸早调和。
  有钱不买金生丽,前面青山绿更多。
  我讲个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人出行赶路,看看天色不早,到酒店去歇息一下,准备喝三两白酒解解馋。正赶上老板问店小二:“杨子江中今若何”。客人不解何意。
  小二答道:“北方壬癸早调和”。行人心中一动,因为明白点五行、天干、地支什么的,天干中甲乙代表东方木,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不是水吗?联想到老板的杨子江中。此时用含羞姐的话说就是顿悟。知道是老板问小二酒里的水掺的如何了,小二答是甲就调和好了。
  那么既然已知,还不快走?又更待何时。刚一转身走,被老板发现,急问:“客官为何要走。”客人心说,不能买水喝呀,但也不能明说,也用隐语吧:“有钱不买金生丽”。大家知道著名的丽水产金子,所以千字文中有“金生丽水”一句。这一句也算说清了,和前两句有共同特点,虽然没提水字,但大家心知肚明。所以客官要走。
  老板急了。一桩买卖没做成,岂不可惜。但是让别人抢去了也不甘心,马上回了一句:“前面青山绿更多。”大家就都知道了,青山绿水吗,又没提水字,但也说明白了,别走了,前面水更多了,我这个地方北方壬癸还少点。
  这首诗不成格律,算是打油诗吧,但是细品起来,非常有趣。

                 前面青山绿更多

102藏字诗

  前面说过的嵌字诗应该包括这个藏字诗,可我看来那个嵌字诗应与这个不同,这个藏字诗是每句的某一位置上有一个特殊的字,将各句的这些字连起来,又成一个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意思,这样的手法比较常见,如果想找几首不错的藏头诗,一点不难,现举几例:
  首先说一下,嵌在诗中的位置不同,叫法也就不一样。如:
  嵌在第一字的为“鹤顶格”;
  嵌在第二字的为“燕颔格”;
  嵌在第三字的为“鸢肩格”;
  嵌在第四字的为“蜂腰格”;
  嵌在第五字的为“鹤膝格”;
  嵌在第六字的为“凫胫格”;
  嵌在第七字的为“凤尾格”;
  其它还有好多格式,不下五十多种。

  藏字诗 作者:明·施耐庵 
  芦花丛里一扁舟,
  俊杰俄从此地游。
  义士若能知此理,
  反躬逃难可无忧。
  这首诗出自《水浒传》第六十一回。军师吴用为了诱迫卢俊义上山入伙,化装成算命先生,在卢家的墙题下的反诗。诗的每一句第一字合起来,就是“卢(芦)俊义反”四字。后来卢的管家向官府告发,逼得卢俊义不得不上了梁山。

                  芦花荡

  沽酒 作者:清·伦文叙 
  有心披星戴月来,
  柴门紧闭未曾开。 
  出声高叫惊邻里,
  卖酒人家快出来。
  这首诗的来历是这样的:伦文叙半夜三更去敲一家酒店的门,说要沽酒。店家颇为不悦,有意刁难,就指着对面柴店的招牌,要马上以“有柴出卖”为字首,做一首嵌字诗,不然别想买酒。伦文叙当然是不假思索,张口就来,吟出上面这首诗。

103辘轳体

  辘轳体:杂体诗名,也称轮回体,是主题相关的组诗。起于明清,类似游戏。此体须作律诗五首,将第一首起韵的第一句全句,分别置于其他四首押韵的四个位置中,在第二首为第二句,第三首为第四句,第四首为第六句,第五首为末句。五首的韵节如辘轳旋转而下,故名。

  开窗蝶恋香 作者:(待查)
  其一:
  开窗蝶恋香,案句兴偏长。
  我叹春犹浅,妻栽菜正芳。
  篱边花几点,雨后滴千光。
  歳未修空意,无由老自伤。

                 开窗蝶恋香

  其二:
  陋巷小茅堂,开窗蝶恋香。
  漠然吾厌我,梦梦忆家郷。
  艶丽花含涙,珠珠辉淡阳。
  赋诗诗未就,墙角日増长。

  其三:
  菜花受雪霜,緑緑与黄黄。
  执笔吾思旧,开窗蝶恋香。
  仰天羞傲骨,托酒慰愁肠。
  重歳従疏懒,相说也自装。

  其四:
  风动白花翔,看前路渺茫。
  妻谓梅有信,我见树为妆。
  养拙诗成癖,开窗蝶恋香。
  花禽和草木,矮屋是我郷。

  其五:
  狭庭果菜芳,陋巷又春阳。
  欲赋平生事,望穿旅行装。
  莺鸣梅萼白,露照菜花黄。
  相坐薫风里,开窗蝶恋香

104神智体

  神智体:也称谜象诗,是一种近乎谜语的诗体,是古代的文字游戏。它文字形体和笔划大小疏密的变化、位置的正反和结构的拆借增减来“以意写图,使人自悟”。做这种诗一些人认为设想新奇,能启人神智,故名“神智体”,又叫形意诗。
  据说神智体出自苏轼,据宋人桑世昌《回文类聚》记载:宋神宗时,辽国有一使者来京,以能赋诗自夸,神宗命苏轼为馆伴。辽使便以诗诘轼,苏轼笑曰:“赋诗亦易事也,观诗难事耳。”便挥笔写了十二个字,“亭”字写得很长;“景”字则写得极短;繁体定的“画”字中间的人字还没写,“老”字写得粗大,“拖”字横了过来,而“筇”字写得极细。“首”字反写;繁体字的“云”中间断开了,“暮”字下的日斜了过来;“江”字右边的“工”弯弯曲曲,“蘸”倒写;“峰”字的山旁向右侧偏。写完之后,苏轼便计辽使读其意,辽使惶惑不能读,此后不复言诗。下面大家来看看苏轼这首诗。

  长亭短景 作者:宋·苏东坡
  先看一下图:

  怎么读呢?原来是这样:
  长亭短景无人画,老大横拖瘦竹筇。
  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蘸侧山峰。

还有一首,知道读法知后,怎么也能猜个半拉架。还是先看图:

  此诗这样读:
  诗短情长文半吐,山高水断二心连。
  月残楼小女何处,斜雨枯肠食不甜。

105字迷诗

  断肠迷 宋·朱淑真
  下楼来,金簪卜落; 
  问苍天,人在何方? 
  恨王孙,一直去了, 
  詈冤家,言去难留;
  悔当初,吾错失口;
  有上交,无下交;
  皂白何须问;
  分开不用刀;
  从今莫把仇人靠;
  千里相思一撇消。
  这是一首诗迷,看似一个女子的绝情词,实际每句都含着一个数字,十句话从一写到十。第一句“下楼来,金簪卜落”的关健字是“下”字去掉“卜”就是“一”;第二句“天”里的“人”不知在哪,就是“二”字;第三句“王”没有了一直(竖)”是“三”;第四句“詈”字的“言”去留不住了。是“四”;第五句“吾”中失去了口是“五”;第六句“有上交,无下交”为“六”;第七句“皂”染黑了,白就不用问了,为“七”;第八句“分”字不用刀,就剩下了“八”;第九句“仇”字人不靠,是“九”;第十句“千”去了一撇还剩什么了。是“十”。从一到十共十个数字,就这样被巧妙地安排在一首情辞俱佳、通俗易懂的情诗里。

               千里相思一撇消

  谜底: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清南文兵注:朱淑真是南宋的一个美女,也是一位才女。

  一个网友有一条字迷,每句一字,清南文兵好歹算猜了出来。
  接受又离只做友,情人无心土月勾,竹已孤竹单思苦,从也单从独自愁,
  如需闭口一子伴,谁人无语又同游!
  提示一下:受字去掉又,添个友字;情字去掉一个土,再去掉一个月字,还得把心去掉;竹字剩一半;从字剩一半;如字去掉口,添个一子字;谁字去掉言字添个又字。

  字谜诗
  何人经商出远门,河水奔流不见影。
  千柯木材火烧尽,百舸争流舟自沉。
  谜底是:“可”字。

106数字诗

  这种诗实际也属嵌字诗的一种,只不过数字诗较多,所以在此单列出来,这里的数字诗要求每诗都有数字出现,而且不是一种数字。但也不是十数都全。这种诗较随意一些,在此单列出来。
  据统计,一部《唐诗三百首》,嵌入数字的诗就有一百三十首。其实,何止是唐诗,历代诗歌数字入诗随处可见。如:“一将功成万骨枯”、“二十四桥明月夜”、“三千宠爱在一身”、“四时可爱唯春日”、“五岳寻仙不辞远”、“六朝如梦鸟空啼”、“七八个星犹在天”、“八千里路云和月”、“九曲黄河万里沙”、“十年辛苦不寻常”、“百年世事不胜悲”、“千呼万唤始出来”、“万里归心对明月”等等。但是,数字入诗与数字诗并不是一回事。要称为数字诗,至少要有四分之三的句子嵌入数字才算“达标”。

  水仙子·春情 作者:元·徐再思
  九分恩爱九分忧,两处相思两处愁。十年迤逗十年受。
  几遍成,几遍休。半点事,半点惭羞。
  三秋恨,三秋感旧。三春怨,三春病酒。一世害,一世风流。

  绝句 作者: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个绝句,两副绝妙的对联。嵌进了四个数量词。
  数量词在对仗之外,还表现在音调上也是平仄相当。如两个(仄仄)对一行(平平),千秋(平平)对万里(仄仄)。我在对联的讲座里还会涉及平仄相对的问题。
  总之,如此完美精巧之笔,非诗中圣手,谁能为之?

  宣城见杜鹃花 作者: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子规鸟也叫杜鹃。作者由花写到鸟,又由鸟写到花,尾联两句紧承上文,写出了暮春三月的思乡之情。
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后两句仅十四个字,共嵌进了三个“一”和三个“三”,枯燥的数字在这里写活了。

  集句数字诗 作者:清·查慎行
  两岸山花似雪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劝君更尽一杯酒,二月已破三月来。
  依次采用刘禹锡的《竹枝词》、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王维的《渭城曲》和杜甫的《绝句漫兴》,合在一起,浑然一体,天衣无缝,丝毫不显拼凑之痕迹,而珍惜春光之意,遂如己出,令人叫绝。

  临江仙 作者:吴承恩
  在吴承恩的《射阳先生存稿》卷四中,保留着一首数字词《临江仙》,词是写给一位名字带“九”字的人,因此该词中嵌了不少“九”字(每句或加或减都得九):
  屈指重阳将近也,五更四壁寒蛩。佳期十遍一无成。
  胡笳空拨尽,半是断肠声。
  一寸芳心些子欠,相思点在丸中。银河曲曲漫斜横。
  何时当七夕,云雨会双星。

  以下列出的诗中,每首仅出现一个数字,而且反复出现。
  先看半字诗,每句都有半字。

  半景 作者:明·梅鼎祚
  半水半烟着柳,半风半雨催花;
  半沉半浮鱼艇,半藏半见人家。
  描绘出一幅空蒙迷离的烟雨春景图。

  再说一字詩,一字诗最多见,好多诗歌里每句不只一个“一”,而是许多“一”字,而每一个“一”字后面一般都是跟一景一物或一个动作。按诗法论,一诗中出现重字(即一个字重复出现)乃大忌,但作为一种游戏之作,“一字诗也别有趣味。
  “一”这个笔画最为简单、看似平淡无奇的汉字,在我国古代的一些诗歌中,却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如果用得巧妙,往往可以收到平中生奇的效果,能烘托营造出别样的意境。
  唐代诗人王建在一首题为《古谣》、总共4句28字的诗中则反复用了8个“一”字,给我们勾勒出一幅动静结合、有景有人的风景画,并且丝毫不给人重复单调之感。

  回船一字诗 作者:清·陈沆
  一帆一浆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作者陈沆,蕲水(今湖北浠水)人,进京赶考,到河边时,艄公已经离岸,若等船回还和半个时辰,于是陈沆自报姓名,要求艄公帮忙,船上人听是陈沆,想要帮忙,还想试试陈的才气,便出怪题,要他吟诗一首,要有十个一。只一会功夫(据说是出题的话音刚落),陈沆便吟出上面这首,船上人无不喝采。老艄公便回船,将陈接上小船。

              一江明月一江秋

  关羽千里走单骑 作者:清南文兵
  一书一印一辞行,一袍一金一送情。
  一山一寺一火把,一骑一刀一路惊。
  关羽为了寻义兄刘备,给曹操写了一封辞行的信,并将“汉寿亭侯”之印挂于堂上。曹操闻之,赶来送行,赠一锦袍,送一盘金,也显示了曹操的情意。关羽回来,二位嫂子被劫到了山上,被廖化救下。在镇国寺中,关羽又被普净暗示,所以有了防备。在荥阳,太守王植命每人一个火把,半夜烧死关羽,被胡班救出。这一路,惊险之处太多,全凭关羽一个骑马的武将,过五关,斩六将(多数只一刀就完事)。最后赶到渡口。

  二字诗不多,咱选个特别的。
  沁园春·赋二字 作者:清·蒋春霖
  有女同居,燕燕莺莺,才兼艳兼。
  爱杏花开候,春风似剪;床棋对处,妙弈疑仙。
  看去双文,配个人儿想见怜。
  休抛撇,怕形单影只,各自萧然。
  鹣鹣。兰夜灯前,算过了、初更漏正添。
  忆洲分白鹭,水流无迹;
  台荒铜雀,春锁何年?
  茧样同宫,鱼般比目,嘉耦宁从怨耦怨。
  厮相并,莫较长论短,两小生嫌。
  这首数名词,它只赋“二”字。但整首词字面上不着一个“二”字,而是将“二”字隐藏在词句的意思中。每句词无论是比喻、描写,还是用前人的诗句,都与“二”有关:如“杏花开候”、“春风似剪”都指农历二月,“算过了初更”说的是二更;“燕燕莺莺”、“鹣鹣兰夜”、“茧样同宫”、“鱼般比目”写成双成对;“洲分白鹭”、“台荒铜雀”则在所化用的原诗句中都含有“二”字。这种写法生动有趣,含而不露,耐人玩味。

  其他的从三到十、百、千、万也都有诗,这里就不多举例了。

107十全诗

  这种诗要求诗中的数字较全,一般来讲,从一至十都有。还有个别的诗中除一至十外,还有百、千、万、两、双、半、尺、丈等数字。大多名为闺怨。

  蒙学诗 作者:宋·邵雍(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寥寥几笔,描绘出景色宜人的乡村画面,后来成为古代儿童入学写字描红本上的诗,也是儿童学习一到十的计数,是数学上的科普诗歌。

                 一去二三里

  题罗浮山 作者:佚名
  一上二三峰,烟岚四五重;
  云门六七折,八九十株松。
  以“一”到“十”十个数字来表达罗浮山的山景,比较有意趣,而又不牵强。

  回复家书 作者:汉·卓文君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抚弹,八行书无信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
  十里长亭我望眼欲穿,百思想,千挂念,万般无奈叫丫环!
  万语千言把郎怨,百聊无赖十倚栏干,九九重阳看孤雁,
  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祭祖问苍天,
  六月三伏他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端阳想起有情白娘子,
  偏遇无情小许仙,四月枇杷未黄我梳妆懒,
  三月桃花又被风吹散,郎呀郎!巴不得二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心月照云溪 作者:金·马钰
  一心离俗,二气调和宝,清净聚三光,四时花,五方运造,
  断除六欲,不使七情牵,持八戒,九关通,十载功须到。
  十年锻炼,九变金光草。八脉和匀,有七圣、六丁助道。
  五行咄出,四假不中留,礼三清,成不二,一性投仙岛。
  把一到十嵌在词作中,而富有意趣。上片从一到十,循序渐近指出潜修仙道性命调和的步骤,下片从十到一则指出锻炼有成后所得的成果,即便是文字游戏,也是设计高明的文字游戏,此词的用意即在强调潜心修行仙道可证。

  闺怨 作者:清·吴学素
  百尺楼头花一溪,七香车断五陵西。
  六桥遥望三湘水,八载空惊半夜鸡。
  风急九秋双燕去,云开四面万山齐。
  子规不解愁千丈,十二时中两两啼。

  闺怨 作者:清·杨继端
  十二阑干水半溪,千红万紫六桥西。
  两峰黛黯三春梦,一院花飞五夜鸡。
  鹤到九霄双翮健,书分四体八行齐。
  道人殷七归何处,百尺高枝莺又啼。
  此诗亦限溪、西、鸡、齐、啼韵,中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两、半、双、尺等十七字。与前文吴学素、蓝燕两媛之作相比,仅少用一“丈”字。

  闺怨 作者:清·况周颐
  六曲围屏九曲溪,尺书五夜寄辽西。
  银河七夕秋填鹊,玉枕三更冷听鸡。
  道路十千肠欲断,年华二八发初齐。
  情波万丈心如一,四月山深百舌啼。

108数迷诗

  数谜诗一般称数学诗。数学诗溶文、史、数、谜于一体,是古代一种常见的算题形式,它与现代的数学题相比,读起来更有意思,朗朗上口,但对我们现代人而言理解起来更难一点。
数学很抽象,又令人感到枯燥无味,怎样使数学易于理解,为人们所喜爱,在这方面,中国古代数学家做出  许多尝试,歌谣和口诀就是其中一种。从南宋杨辉开始,元代的朱世杰、丁巨、贾亨、明代的刘仕隆、程大位等都采用歌诀形式提出各种算法或用诗歌形式提出各种数学问题。
  数谜诗顾名思义就是数字猜谜诗,它以数字谜语,又似趣味数学。它犹如今的一道趣算数题,文字表达采用古典诗的形式表现出来,形式活泼生动。

  著名《孙子算经》中有一道“物不知其数”问题(孙子剩余定理)。这个算题原文为: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答曰二十三。
  这个问题流传到后世,有过不少有趣的名称,如“鬼谷算”、“韩信点兵”等。看下面用诗歌形式的解法。

  韩信点兵 作者:明·程大位
  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
  七子团圆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
  这首诗包含着著名的“剩余定理”。也就说,拿3除的余数乘70,加上5除的余数乘21,再加上7除的余数乘15,结果如比105多,则减105的倍数。上述问题的结果就是:(2×70)+(3×21)+(2×15)-(2×105)=23

  这个问题在宋代一本笔记书里也有一个诗歌解法:
  三岁孩儿七十稀,五留廿一事尤奇。
  七度上元重相会,寒食清明便可知。
  古代称正月十五为上元,所以上元指15,又称冬至百六是清明,寒食是清明节前一日,所以寒食清明指105。这二首诗解法都一样,答案是23。

  饮酒醉人 作者:明·程大位
  肆中饮客乱紛紛,薄酒名醨厚酒醇。
  好酒一瓶醉三客,薄酒三瓶醉一人。
  共同飲了一十九,三十三客醉顏生。
  试問高明能算士,几多醨酒几多醇?
  这道诗题大意是說:好酒一瓶,可以醉倒 3 位客人 ; 薄酒三瓶,可以醉倒一位客人。如果 33 位客人醉倒了,他們总共飲下 19 瓶酒。试问:其中好酒、薄酒分別是多少瓶?文海注:本诗名为清南文兵加的。

  寺内僧几何 作者:清·徐子云
  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周遭不差争。
  三人供食一碗饭,四人同吃一碗羹。
  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
  诗句的意思是:寺内有三百六十四只碗,如果三个和尚共吃一碗饭,四个和尚共吃一碗羹,就每个和尚都有得吃,寺内共有和尚多少个?
  “周尽不差争”意即很准确。如果用现在的代数方程式来解答,设寺僧为x,列出如下算式:
x/3+x/4=364, 可得出x=624 即寺里六百二十四个和尚。

  荷花的数学诗 作者(待查)
  平平湖水清可鉴,石上半尺生红莲;
  出泥不染亭亭立,忽被吹到清水面。
  渔人观看忙向前,花离原位二尺远;
  能算诸君请解题,湖水如何知深浅?
  这是一首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代数题!你看,长在湖里的红莲,露出湖面的长度是半尺,它被风吹向一边,红莲顶上的花离原水面的距离为2尺,问湖水有多深?根据勾股定理列式算得,湖深为3.75尺。

  百鸟朝凤图 作者:明·伦文叙
  有一则数学诗的故事由明代广东才子伦文叙担当主角特别有情趣。
  一天,某官员拿出一幅古画《百鸟朝凤图》请伦文叙题咏。他沉思片刻写下这几行:
  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尔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

                 百鸟朝凤图

  表面看来,前两句毫无味道,实际上是巧思的结果;经运算:“天生一只又一只”,是1+1=2。“三四五六七八只,乃3×4=12,5×6=30,7×8=56。四组数字相加之和,正好是100只。这首诗有如智力游戏,启人以智。两句和起来刚好是一百只,正切百鸟得图意,绝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