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冉庄地道战:民间智慧无穷尽 雄兵遁地战日寇
提醒
今日不限行
明日(5月6日 周四)限行尾号5和0
限行时间:7:00—20:00
冉庄地道战:民间智慧无穷尽 雄兵遁地战日寇
新闻中心记者/罗达 杨怡如
保定新闻联播▏冉庄地道战:民间智慧无穷尽 雄兵遁地战日寇
地下雄兵千百万,杀敌屡屡显申通。在抗日战争时期,清苑冉庄村的人民群众,在毛主席“人民战争”的思想指引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赫赫有名的地道战,他们利用隐秘的地下堡垒,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充分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的创举和奇观。
△冉庄村口的古槐和铁钟
时至今日,冉庄村依然留着战争岁月的痕迹。村口高耸的古槐和铁钟,平静安详,曾经洪亮的钟声,为抗日军民传递着信息。在电影《地道战》中,日军突袭时,村民敲钟告警,让乡亲们免遭杀害。
△冉庄地道网
时光回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华北腹地被日军铁蹄肆意践踏。那时的冉庄村民为躲避敌人袭击,开始挖地洞隐蔽防身,俗称“蛤蟆蹲”。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难的时期,日本侵略者集中兵力,在无险可守的冀中平原进行灭绝人寰的大扫荡。面对血雨星风,不屈的冉庄人民没有退缩,他们凭借智慧与力量,创造性的将藏人的洞口越挖越深,把单口洞挖掘成为多口洞,进而发展成户户相连,村村相通的地道,与敌人开展起了针锋相对的地道战。在这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战斗体系面前,敌人并不甘休,他们想尽办法破坏地道,而冉庄人民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根据斗争实践,冉庄人民将地道网建设得十分完备,地道内有指挥部、兵工厂、陷阱等多处秘密设施。地道口则隐蔽在墙角、牲口槽、锅台等各个角落,在地面上,工事和枪眼分布在高房地堡的建筑群体中,军民穿梭在纵横交错的地道内,利用与地道相通的高房、地堡、庙宇等战斗工事构成了“明暗火力交叉”的立体作战阵地。
△抗日勇士张森林写下《就义辞》
事实上,能唤起人们历史记忆的还有抗日勇士张森林。他是冉庄地道战创始人之一,也是冉庄村第一名共产党员,当年,他带领全村人民修筑地道,与日寇殊死斗争。在1943年张森林不幸被日军抓捕,敌人逼他交出党员名单、画出地道线路,面对酷刑他斩钉截铁地回答:“宁死不当亡国奴!”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37名冉庄儿女付出了生命。但英勇的冉庄人民也利用地道优势对敌作战157次,歼敌2100多人,让魂飞魄散的侵略者发出了“宁绕黑风口,不从冉庄走”的哀叹。
△冉庄地道战遗址
在那战火纷飞年代,地道战凝结了冀中人民的集体智慧,也是无数百姓用血肉之躯筑起的地下长城。解放后,党和政府对冉庄地道战遗址的保护非常重视,多次维修、加固,1961年遗址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冉庄通过发展文旅游产业,每年吸引游客150万人次,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一个小小的村庄,一群普通的百姓,书写了一段英勇不屈的抗战历史。如今,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村口的钟声也不会再轻易敲响,但历史的警钟却在我们耳边长鸣。
来源:保定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保定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