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是我们相见的日子——《社戏》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当课堂回归原始,教者才有可能将更多的目光投诸文本和学生。——写在前面

新的学期,换了一个新的环境,没有了多媒体等辅助设备,就带着教案、教科书进课堂。对我来说,这似乎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也给了我更多的空间,让我关注文本,以及关注我的学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教授完《社戏》第一课时之后,我立马想到《学记》中的句子,并在此写下我的一点“拙劣”的思考。

教学是从我研读文本就已经开始了的,尽管在上课之前,我对《社戏》一读再读,读到鲁迅这么文气摇曳的文章,内心是受用不尽的欢喜。可要进行讲授,却又无从下手。于是我先对文本进行解构,并写下《人越长大,就离童年越远》的解读。

作为《呐喊》中的异类,《社戏》是值得研究的,它和集子里的其他小说不一样,它像是孩子哭着时嘴里含着的糖果,又像是大人含笑时而胸口却插着的一把匕首。

所以,当我构思自己的教学时,我在想我该教什么,如何教?

在文本的探索和挖掘背后,我是付出一番心血的。而课堂的容量毕竟有限,学生的思想与生活经验又还是略微匮乏的。所以我不能满堂灌,也不能搞一言堂。为此,在准备教学设计的时候,我从一些文本的常识开始入手。

在导入部分,我先引导学生回顾小说的“三要素”,并让学生确认小说构建的核心是什么?学生有两个答案,一个是人物,另一个是情节。因为学生不确定“情节”的含义,我说,情节就是故事,故事的核心是围绕人展开的,所以小说也终究是围绕人物的。

然后结合文本,让学生初读课文,找出在文中出现的人物。通过这一设计,让学生感知文本大意。在这样阅读毕竟是粗略的,不属于精耕细作。当学生罗列完人物之后,我便让学生区分,哪些是主要人物,哪些是次要人物。

学生再次回到课文,把他们所认为的主要、次要分辨开来。在学生有过两次文本阅读的经验后,整个文章在学生脑海中有了初步的概念,注意是初步。在阅读教学中,形象思维的形成一定是反复的,只能建立在多次阅读之上。

我让学生说,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人物,并在文章中找到相关的语句,说说理由。因为没有多媒体,我尽量将提问的速度放慢,好让学生听清楚。在语文课堂之上,学生会倾听,教者的情绪和所要表现的东西就能更准确的传达。当然,我用的是最有激情的男高音,有时变一下调。

在这个环节里,我给了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在汇报的时候,学生都能各抒己见,我适时点拨。就这样通过人物珠玉串联将整篇文章的情节脉络梳理出来,算是完成了一个课堂的胚子。

第一课时,大致只能模糊到这个境地。我不敢讲太多,怕破坏课文本身的美感。所以快到结束的时候,我让学生接着从人物出发,寻找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的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以回归文本,让学生继续探索和深挖。让他们静下心来,去圈点,去批注,去朗读。

我们自然的就找到了那句“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而来,月色便朦胧在水气里。”这该是怎样的一个夏夜啊!

我问学生:“从感觉的维度来说,这里描写了哪些知觉?”

学生异口同声答道:“视觉、嗅觉,听觉。”

我突然感觉到,文本原也是一个需要体悟的过程,文本也是能够给学生带来体感的。

我便跟学生分享我的感受,我说,这是我教过所有的课文里,让我最喜欢的一段话,它太唯美了,这是属于鲁迅对童年回忆的一种浪漫。你们再读读这段话,除了刚才说的这些感觉,还有什么?

学生说:还有听觉。

听到了什么?

“似乎听到了歌吹”

“但这歌吹却是什么?”

“宛转悠扬的横笛。”

在对话中,我继续进行着课堂。可就快要下课了,我忽感时间竟是那么快活。我把全部的目光倾注在学生身上,仿佛《社戏》里那群飒爽英姿的少年郎的身影活跃在他们的神采。

在课铃中,我恋恋不舍的结束了课堂,微笑着,走出教室。

关注和转发是最长情的告白

往日推荐

郭襄:世人慕我豪情万丈,我独恋你情深似海

你看,那个人好像是从武汉来的

《白雪乌鸦》:一场疫情下的生命群像

为什么男生都喜欢瘦瘦高高的小姐姐?任盈盈:我呸

有一种潦倒,叫做杜甫

钟灵:你吃瓜子不吃

高适:生活处处是委屈,但前路还有诗和远方

黄蓉追郭靖花了多少钱?

[注:点击题目即可阅读]


公众号:guqiushui12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