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学堂】诗体杂谈之分韵诗、宴集诗
分韵诗、宴集诗
自兰亭曲水流觞开始,文人雅士的聚会便经常有诗赋存世——其实据考证,屈原时代的楚国已经有宴集之上,分题为赋的萌芽。著名的《兰亭集序》便是《兰亭集》的序文,《兰亭集》是个诗集,收录诗作37首,可惜被老王醉笔一书给遮住了光彩。到南北朝时期,南半边的小君主有不少文艺青年(中年),不会也不想治国,就没事找几个文人一块儿喝酒作诗,那个时代有不少著名的诗人都同时是亡国的佞臣(比如江总)。到了唐朝,国家安定、百姓富足,皇帝依旧带着一帮子文人喝酒作诗,唐初留下一大堆同题的应制作品,形成宴集诗的一个小高峰。后来这个聚会赋诗作为一种习惯被文人流传了下来,如今我们诗友的聚会,常常会搞一个小型诗会,有时在现场作诗(这个难度比较大),大部分是在宴后完成作品,亦不失为诗文雅事。1、柏梁体——这是相传自汉武帝那里流传下来的诗体,是七言诗的鼻祖,通常是七言一句,对于诗句内容不作要求,每句只要押韵就行。于是我们看到的就是上句说天,下句说地,互相之间浑身不搭界的所谓的诗。因为尾字没有平仄互换,所以就是“顺边儿韵”,意思不说,口感也极其糟糕。好在这种诗体现在已经基本死亡,不然真要写还真的不好写。2、分韵、限韵——分韵是把一些可以用作韵脚的字随机的分发,以此作为第一个韵脚完成作品。有时用一个现成的句子,参与者依次分到句中的第几个字作韵脚成诗。这个的难易一定程度上要靠运气,因为一个诗句中,不可能每个字都好用,谁拿到好用的字谁运气好。限韵,则指定某一字作韵脚,大家一起作诗。这两种限制都有一个好玩之处就是要分输赢。以成诗快而且好的为优,末位的还要受罚,具体的情节可以参看《红楼梦》中有关章节。3、分题——指宴上物为题,随机分配题目进行题咏,这个咏物居多,传世佳作不多,因为短时间内赋指定物体出佳作是要有难度的。 4、同题——参与者全体写同一题目的作品,有统一的形式(五言还是七言),统一的题材、统一的创作时间,看谁写的好就是啦!我们在生活中肯定也有宴集之时,经常免不了要有这种作品,有的是即席之作,也有的可以宴后自己慢慢写,然后统一交给某人进行汇总、评定。我们常玩的也有分韵的、也有限韵的,目前分题咏物的我还没碰到,同题赋咏的也有不少,所以咱们分别说说吧。分韵:通常做法是数数人数,随便找个字数与人数差不多的诗或者诗句,大家随机抽取,碰上哪个字用哪个。通常这个字要作为你作品的一个韵脚(不放第一个也可以的),平声通常容易些,仄声的就会有点麻烦,因为毕竟写仄韵格律诗不是人人都行的,这时可以变通一下,填词也行啊。限韵:也差不多,只不过大家都用同一个字作为起始韵脚。对付这个的最佳方案就是背字典——熟悉每一个字的每一种用法,当然“每一个”是不可能的,但至少要尽可能的多。这样在创作中既能避开一些熟烂的字,让作品比较容易有新意;其次还可以游刃有余的挑选韵脚,不至于为字所困。针对同一个题目或者说同一个主题,作者都会各具匠心的从不同角度来写。当然,一次宴集出来的作品往往会有不少相似之处,特别是以前“应制”的,肯定得是老干体啦,歌功颂德,唱瑞歌祥,端庄华贵,这些其实并不全是缺点,如同现在不能一提老干体就当是在骂人。我们现在的宴集作品,大体也都是以愉快、兴奋等正面的情绪来写的,特别是提到主人的时候,要表达适当的谢意,不要以一些负面情绪引起主人的不快。毕竟人家招呼你来吃饭,纵然你心情不好,亦不该在诗中露出来,这是礼数。当然,可以在兴奋之余透露出一点失落、怅然,因为好宴难再、好友各散,这是合理的、正常的,把握情绪的尺度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