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足,四肢稳!

阳气足,四肢稳!手麻手抖,就是少阳气,这方子,请你认真感受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跟你聊聊,手麻手抖这个事儿。

在这里,我想提醒你一句话,这就是:“阳气足、四肢稳”。有些时候,你手抖手麻,就是因为阳虚。

怎么理解这个事儿呢?

举个简单例子——冬天的时候,气温低,你要是保暖不当,是不是瑟瑟发抖?手脚冻得发麻?这不是显而易见吗?

当然,这么说,还很粗浅。我得给你举个真实的医案故事。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年68岁。

这个人,早在16年前,就做过手术,当时是为了治疗胆石症。

大概从就医的一年前开始吧,这个人忽然出现走路不稳、上肢颤抖麻木的现象。而且,时常咳吐白痰,食欲不振。当时,到医院去,确诊为脑动脉硬化、震颤性麻痹。

怎么办啊?当时西医说,没有太好的办法,一切只能按照常规做法来用药,尽量控制。患者家人想,与其如此,还不如看看中医,是否有别的法子。

于是,就转投中医。

刻诊,见患者脉象滑大、苔薄白,舌头伸出来抖动不已。细问得知,患者平素身体虚弱、有些畏寒怕冷,体力不好。

了解到这些以后,医家开了一张配伍。但见——

茯苓15克,党参、当归、白芍、地龙、枸杞子各10克,淡附片6克,炙甘草5克,干姜、淡全蝎各3克。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患者服用3剂以后,精神好转,上肢震颤和麻木感减轻,但是走路依然不甚稳健。

这时候,原方中的白芍、枸杞子去掉,加入桑枝、秦艽,继续调养,后来又接着加入鸡血藤30克。前后一共调治一个多月,患者病情完全稳定了。

这个小医案,非常简单,我给你表述完了。

现在,我给你说说这背后的道理。

你发现没?这个人有明确的阳虚表现。

患者平素体弱、畏寒、乏力,食欲不振,苔薄白,这不都是阳虚之态吗?

阳虚,就无法温运津液。津液失布,就化为痰湿。有了痰湿,患者就咳嗽、痰多、脉滑。

脾阳不足,中焦升降失常,于是胃纳受损,患者就吃不下东西。

患者食欲不振,脾气失常,于是气血亏虚。肝血就得不到滋养。再加上痰浊引动,所以这个时候患者体内就起了肝风。肝风带着痰浊阻滞于经脉,于是患者就是肢体麻木、抖动不已。

这么一说,你就知道了,尽管患者的表现看似错综复杂,但是其根由,就在于阳气不足。只要阳气足了,脾胃就能生化气血、痰浊就能够被化散,肝血就能够充足,肝风才能停止啊。

好,接下来,我们看看医案里用的配伍——

茯苓15克,党参、当归、白芍、地龙、枸杞子各10克,淡附片6克,炙甘草5克,干姜、淡全蝎各3克。

这里头,干姜、附子、炙甘草,这个是四逆汤的配伍。四逆汤,是中医经方当中,升发补充阳气的有名方子,有回阳救逆之能。干姜和附子,峻补元阳,脾肾兼顾。炙甘草,调和药性。患者诸多问题,皆由阳虚而起。那好,此方恰好可以补偿阳气。

在此基础上,用茯苓和党参健脾益气、利水除湿。使得脾阳得复,痰湿之源被根除。枸杞子、当归、白芍滋补肝阴肝血,再配合地龙和全蝎通经熄风,如此,肝风夹痰内动之势,可以得到遏制。

这么一番调治,患者的问题,自然可以得到化解。此后,酌加秦艽桑枝,用于通肢体经络,祛风,再加鸡血藤养血通经。渐渐地,患者的肢体颤抖、麻痹,可以被有效控制了。

当然,这一切治疗的根本,还是在于补益阳气。阳气,就这个患者而言,其实就是一座压舱石。体内少了这块压舱石,就容易生出各种毛病来。

医家用的配伍,我们可以看作是古方四逆汤的加减化裁,或者可以看作是茯苓四逆汤(四逆汤加茯苓和人参)的加减化裁。

当然,能造成一个人肢体颤抖发麻的原因,还有很多。中医临床所见,还有不少人属于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而上文医案里这种因为阳虚所致的患者,也不少。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在辨证的过程中,及时准确地捕捉信息,从而找到疾病的真正起因。只有找对病因,才能用好汤药。因此,我在文中所列举的配伍,只能作为一种参考。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的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不要轻易套用。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者用这方子,后果特别不好。

总之,你记住,阳气对于我们身体而言,就是一颗定海神针。阳气亏少,神针摇颤,我们的身体也就跟着颤动、麻木、怪病丛生。这是一点基础的养生知识和道理。文老师把它详细写出来,希望你能够有所体悟。

阳气越少,腰脱越重!一张治腰间盘突出的方子,请你认真品味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的问题。

腰椎间盘突出,这是常见病。老百姓喜欢叫它“腰脱”。

关于这个病,我早年在阅读湖南常德杏林名宿吴忠文先生医案的时候,记载了一个配伍。吴师1940年出生,16岁步入杏林。他的学术成就,我就不多说了。您可以自己查阅。

现在,我把这个配伍,给你介绍一下。咱们一起来研究。

独活10克,桑寄生15克,秦艽15克,防风6克,细辛3克,党参12克,白术19克,茯苓12克,薏苡仁18克,杜仲12克,制附子6克,白芍15克,补骨脂12克,骨碎补18克,徐长卿12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这个配伍什么意思呢?我给你讲一张相关医案,你一读就懂了。

吴师有一次,接待了一个患者。这个人52岁,是一名公交司机。

他其实在5年前,就有腰腿疼的感受了。那个时候,是腰疼为主,牵连右侧下肢。阴天低温的时候加重。

不过,那时候他认为,自己作为公交司机,腰疼是正常的,所以未予治疗。他通过休息和热敷来缓解。

但是,后来,他的腰疼开始加剧,直至入院检查治疗。当时确诊为为“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经过20多天的治疗,症状好转。

虽然有所好转,但是患者却可以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腰腿越来越怕凉,低温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热敷做得越来越频繁。

再后来,也就是找吴师的半个月之前,因为天气寒冷,他双腿受寒,病情复发,而且用之前的办法,完全无效。

医院这个时候时候,要考虑手术。患者不肯,于是求治中医。

刻诊,见脉弦,尺弱,舌苔白腻,舌质淡胖有齿痕。腰部以冷痛为主,腰腿发麻、怕冷,便溏。久坐久站,腰都疼。躺下来热敷,会缓解。

了解到这些后,吴师果断开出了上面的方子。当时一共是开了7剂。

用药以后,患者自觉腰腿冷痛感减轻。原方加入地龙、伸筋草、威灵仙,再用七剂。

等到三诊的时候,患者感觉腰腿疼痛、发凉现象基本消失,而且整个人有精神,大便正常。前后治疗时间,刚好半个月。

这个医案,我给你说完了。现在,咱们分析分析。

要我看啊,这个人的问题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阳气越少、腰脱越重”。

什么意思啊?你看,这个人病情加剧的过程,始终伴随一件事儿,这就是越来越怕冷。对不对?

一开始,是阴天低温的时候。容易发作。

到后来,坐不得、站不得,受一点凉就不行,几乎就离不开热敷。

这说明什么?患者阳虚的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而且有加重的趋势。

阳虚,人就怕冷怕凉啊。阳虚寒凝,经脉阻滞,他就疼啊。他尺部脉弱,说明肾气不足。所以这个阳虚,基本可以视作肾阳不足。腰为肾之府。肾阳不足,所以腰膝冷痛最明显。

这就是患者的一个问题,即阳虚。

接下来,患者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湿。

怎么知道的?看舌头。这个人便溏,舌质淡胖而有齿痕,苔白而微腻。这说明什么?说明脾虚有湿,对不对?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所以患者水湿之气就愈发严重。

分析到这里,该如何遣方用药,我们就清楚了:散寒邪、祛湿浊、温肾阳、通经络。把这四个事儿做好,就可以了。

这时候,你再看吴师的原方,就明了多了——

独活10克,桑寄生15克,秦艽15克,防风6克,细辛3克,党参12克,白术19克,茯苓12克,薏苡仁18克,杜仲12克,制附子6克,白芍15克,补骨脂12克,骨碎补18克,徐长卿12克。

这里头,有温补肾阳的,比如制附子、补骨脂。这两味药搭配骨碎补、杜仲,起到温阳强腰的目的。

另外,有健脾除湿的,比如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

接下来,就是大队祛风除湿散寒之品了,比如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徐长卿。

白芍在这里,养阴敛阴,以防辛燥之品伤正。

这就是基本意图。总结起来,还是非常清楚的。

可以讲,这个配伍思路,不适合所有的腰脱患者。有些人的问题,属于湿热阻滞。这类人,你用这类方法,是绝对行不通的。它适合的,就是肾阳不足、寒湿阻滞。这个是在当下这个季节,比较多见的证型。非专业读者,不要自己盲目应用,而是必须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不过,通过这张医案,我们倒是可以悟出一些道理来。从而,生发出一些养生的准则。

这就是,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肾阳日渐不足,其腰腿就越来越容易受到风寒湿邪的困袭,而且症状越来越明显,不好缓解。阳气越少,腰脱就越重,这是一个基本规律。怎么办?我劝我的读者,不要临时抱佛脚。咱们应该在平时就主要培补肾阳。具体来说,就是无论你的腰好不好,无论是你的腰疼重还是不重,只要你年龄在50岁以上,我劝你都每天抽出点时间,做一下相关穴位部位的艾灸。比如说,肚脐眼正后方的命门穴,命门穴两侧的肾俞穴,以及腿后头腘窝横纹中点的委中穴,还有后腰上的腰阳关穴,经常艾灸,都有预防和缓解腰部疼痛,尤其是缓解阳虚腰痛的作用。只要持之以恒,就会有效,不信你试试。

隔山打牛:肠子一通,中风好了!一张方子,通便治中风,恰到好处

看到本文的题目,你可能会觉得奇怪:肠道通畅与否,和中风之间,有很大关系吗?

我跟你说,关系很大。到了一定年龄,血压偏高的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大便。如果长期便秘、大便不通,你的中风几率,就很高。

我给你说一张真实的案例吧。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姓徐,年65岁。

她这个人,老早年就有高血压了,一直相安无事。但是就在这一天晚上,她忽然感觉到自己右半身活动不灵。眼睛和嘴巴向左侧歪斜。作为一个常年的高血压患者,她第一时间意识到,自己可能中风了。只不过,这个中风,比较轻,说话还算利索,也没有恶心呕吐的感觉。

怎么办?赶紧让家人带她去医院。

刻诊,见脉弦滑、舌苔干黄,舌质暗红,口干唇干,手足心也发热而,而且腹部微微发胀。血压很高,严重超标。

细问得知,这个人素来有便秘的问题,常常是每三天左右排便一次。就诊时,此患已经三天未曾排便了。

怎么办?当时,医家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玄参30克,生地、麦冬各15克,地龙、生大黄各10克,全瓜蒌24克,玄明粉、胆南星、天竺黄各6克。

医家嘱咐,这个药,先服两剂。大便通下来,血压降下来再说。

结果如何?两剂药喝完,患者果然大便通畅、血压下降,半身偏瘫的症状也有了很大缓解。此后,医家遵原方化裁,善后调养。一个月之后,患者完全康复了。

读者朋友,你可知道,这个案例,就完全证实了我在标题上亮出的观点——肠子通了,中风就好了。

什么意思呢?

你看,此人脉弦滑,舌红苔黄,这显然是痰湿、热邪互结的局面。痰热伤津,此人就口干、舌苔发干、手脚心发热。

患者的偏瘫,也和痰热有关系。痰热引动肝风,同时痰热又阻滞经脉,这就让患者的偏瘫在所难免。

请注意,患者来就诊的时候,已经三天未曾大便了。肠道津液太少,肠燥。为什么肠燥?因为痰热伤阴啊。

好了,现在的问题已经很清楚了——引发患者中风的,就是痰热动风、阻滞经脉。

那么,如何才能尽快把体内的痰热之邪解决掉?答案是通大便,让肠道通畅。

可以说,这个人长期以来的大便不通、便秘,是助长痰热之邪的关键因素。大便,其实就是在排毒。痰热之毒,借大便,可以被排出体外。肠道不通,痰热就少了一个出口。结果,在身体里越来越多。痰热对肝风的引动,对津液的灼伤,也就越来越严重。患者发生中风的几率,也就越来越大。

所以说,当务之急,是把大便通下来。腑气一通,痰热之邪就有了出口,人的整个气机才会顺畅。

好,现在,我们来看看医案中所用的方子——

这个配伍,其实是古方增液承气汤的化裁。

增液承气汤,源于《温病条辨》,基本构成就是玄参、麦冬、生地、大黄、芒硝。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滋阴增液、泻热通便。其中,玄参、麦冬、生地是滋阴的。大黄和芒硝是通便的。它就好比往河道里填水,然后推一下船身,这样船就可以在河道里航行了。相应的,肠道里有了水分,大便受到泄下的动力,患者自然也就大便畅通了。所以,这增液承气汤,是中医里头“增水行舟”泻下剂的代表。

医案里头,去掉了增液承气汤原方里头的芒硝,而是加入了全瓜蒌、玄明粉、地龙、天竺黄和胆南星。其中,全瓜蒌有涤痰热之能,还有通便之性。玄明粉,滋阴、通便、润燥。地龙,可以通经活络。天竺黄,可以清热化痰、定惊安神。

因此,医案里的配伍,无非就是以增液承气汤润肠通便为底子,辅助化痰热、通经络、醒神之品。等患者大便通了,痰热被排出,经络也通畅了,整个人的自然也就缓过来了。

这么说,我不知道,你听懂了没有。这其实就是利用中医方剂,来对中风急性期进行救治的案例。

这个东西,我写出来,希望能引起你的重视。

第一,我们要知道,中医在面对中风急性期病人的时候,有什么应对之道。当然,我上头讲这个,只是针对其中一小部分患者,是诸多方法中的一种。你不能说,任何一个人,中风了,用这玩意儿,都能缓过来。那是吹牛,不科学。

第二,更关键的是,我们要知道,大便不通对中风的诱发作用。我建议,生活中有高血压的人,务必保持大便通畅。尤其是伸出舌头来,发现舌红、苔黄腻的人,务必警惕这个事儿。因为大便不通,肠道堵塞,就意味着痰热有可能排不出来。排不出来日久,憋在身体里,就容易引动肝风、阻滞经络。中风,就这么来的。对此,我希望你能尤为注意。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文中配伍,非专业读者,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肠道这东西,也不是说通就通的。不该通的时候,或者说没必要的时候,你妄用泻下剂,后果可能会非常严重。

张仲景的“补阳圣方”!治反胃、烧心、反酸水,中医思路很精妙

今天这篇文说,我想跟你聊聊,中医的思路问题。

   中医有什么思路呢?

   中医的思路,源于中医学对身体、疾病的独特理解,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对这个世界的独特理解。

   比如说,我们经常能体会到的反胃、反酸水、吃完东西烧心的症状,你能想到,可能和阳气不足有关系吗?

   来,看一张医案吧。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性,年55岁,什么毛病呢?就是总感觉前胸、胸口部位有烧灼样的疼痛,反酸水,还容易咳嗽。

   这个情况反反复复发作1年了。最后,他到医院诊断,认为是反流性食管炎。

  

   但遗憾的是,经过对症治疗,效果很一般。虽然胸骨灼痛能缓解,但是咳嗽、一到晚上就有痰涎酸水上泛的现象依然存在。

   怎么办啊?他决定还是看看中医吧。

   刻诊,见患者胃胀,食物咽下去的时候有痛感,咳嗽,晚上痰涎上泛,饭后容易反酸水,晚上有时候不敢平卧。在平时,则容易腰酸困乏、大便稀溏、容易腹泻,体型偏胖,满色黑,舌体胖大,苔白厚腻,脉象沉细而弱。

   医师想了想,给写了一个配伍。方见——

   制附子(先煎)10克,肉桂6克,熟地黄12克,山药15克,山茱萸10克,仙茅15克,巴戟天10克,党参15克,白术18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厚朴12克,甘草6克,每日一剂,水煎分服2次。

   结果如何?药用14剂,诸证息平。

   患者当时乐坏了,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

   其实,这里的道理一点都不复杂。我给你仔细分析,你一看就懂了。

   我跟你讲,这个人的根本问题,在于脾肾阳虚。

   你看这个人,有阳虚的问题在。腰膝酸软乏力、大便稀软、舌苔白厚而腻、脉沉而细弱、舌体胖大、面色黧黑,身体肥胖,这些都是脾肾阳虚的写照啊。

   脾肾阳虚,和反酸水有啥关系啊?

   第一,中医里头不知道反酸的确切机制。你返上来的酸水,中医看就是痰湿。痰湿为什么会上犯啊?第一个和肾阳不足有关系。本来嘛,肾主水的气化、代谢。肾阳不足,肯定要出类似的问题。其次就是脾阳不足。脾属土啊。脾土不好,土不制水,那就会有水湿上泛。

   故而,人只要脾肾阳虚,就可能出现反胃、反酸水、慢性咳嗽等等一系列问题。到医院检查,很可能是反流性食道炎。

   对这个问题,明代的医学家张景岳曾经论述:“夫人之多痰,悉由中虚而然。盖痰即水也,其本在肾,其标在脾。在肾者水不归源,在脾者饮食不化,土不制水也”。

  

   这个时候,就得补阳。补脾阳,补肾阳,而且要以补肾阳为主。

   医案里头的配伍,显然就是秉承这个思路来的。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附子、肉桂、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这配伍。

   这一套配伍,其实化自张仲景的“肾气丸”配伍。这是张仲景为数不多的“补阳”方。其中附子和肉桂都是峻补肾阳的。其余的,则主要是滋补肾阴肾精,蕴含阴中生阳的意图。这个肾气丸的原本配伍是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桂枝和附子。医案里头,不过是把桂枝换成力道更大的肉桂,去掉了泽泻和牡丹皮这样的寒利之品。

   在此基础上,用党参、白术、陈皮、半夏、厚朴这样的健脾燥湿、化痰和中之品,配仙茅辅助升阳,这才大功告成。

   所以说,整个看起来,主要还是为了补阳,以补阳为最根本的治疗思路。张仲景老先生一千八百多年的肾气丸,作为补阳的圣方,在这里又彰显了威力。

  

   我把这个写出来,就是想让大家了解一下,祖国传统医学是如何通过独具特色的中医思维,解决疑难杂症的。这里头的配伍很专业。读者朋友即便是已经读懂了,也不要妄自尝试。你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另外,我还想说,广大的胃反流、反流性食道炎之类疾病的患者,我想请你们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有脾肾阳虚的问题。据我观察,这样的人不少见。的确如此的话,我们可以通过艾灸足三里、肾腧穴、关元穴等办法来缓解。至于平时,则务必要保护好自己的脾肾阳气,不要做克发阳气的事情。否则,指不定什么毛病就找上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