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养晦

​清阳金丹《俗语常言》

韬光养晦,喻隐藏行迹,低调做人,潜伏俟时。
这个成语,说的是丹道的养成。
光与晦,都是内炼的譬喻。
《参同契》:三光陆沉,温养子珠。
光,有三。
地光一,天光二,合称三。
有的版本解释三光为天、地、人,纯属穿凿,不足取。
切记,三光,是天地之物,与人无关。若要强说有联系的话也可,是天地皆在人体。
人,涵天地,而非天地涵人。
这个道理,叫信息互蕴。
天地的信息无法表达,以人体为象。见人,即知天地。谈天地,只以人体而语即可。
晦,与光同理。略异者,晦是幽隐之象。
《参同契》:金返归其母,月晦日相包。
金返归,到哪里去了?躲到黄家。
黄家,土之家。土生金,土是金母。
月之气,在天,采之难。
地上有没有呢?有,在潮汐。
大潮时,就是月光之望。
在人,为气。气息圆满,即十五,亦即是采取之时。
采取之后,气息伏,月影息,归于日影,以待新月。此谓之“日相包”。
故《参同契》曰:日月相激薄,常在晦朔间。
何谓“韬光”呢?韬略之为吗?
相类吧。
韬略,是密谋。关键是“韬”字。
韬,是“剑衣也”。引申为藏匿。
剑无衣,不可长保,刃必坏。有韬,即是保护。
以“光”入“韬”中,喻剑入鞘。
修行者,也将光譬喻为剑。
《悟真篇》:
欧冶亲传铸剑方,莫邪金水配柔刚。
炼成便会知人意,万里诛妖一电光。
铸剑,即是炼光。
剑成,出手电光,即是挥剑。
光易散,以韬收之。光韬之后,不可散失,必归于其可发出之地,那里才可价值最大化。
白天可见“光”吗?本在光中,光不易见。而夜里,稍有光芒,即称“明”。
光入与暗,是价值最大化之地。晦朔之间,是其地。
故韬光,可以养晦。养晦,可以彰光。相得益彰也。
清阳于2021.5.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