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历史古城区(上)

澳门历史城区是一个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共存、风貌独特的城区,有很多历史建筑。澳门历史古城区(旧称澳门历史建筑群),包括妈阁庙前地、亚婆井前地、岗顶前地、议事亭前地、大堂前地、板樟堂前地、耶稣会纪念广场、白鸽巢前地8个广场空间,以及妈阁庙、港务局大楼、郑家大屋、圣老楞佐教堂、圣若瑟修院及圣堂、岗顶剧院、何东图书馆、圣奥斯定教堂、民政总署大楼、三街会馆(关帝庙)、仁慈堂大楼、大堂(主教座堂)、卢家大屋、玫瑰堂、大三巴牌坊、哪里吒庙、旧城墙遗址、大炮台、圣安多尼教堂、东方基金会会址、基督教坟场、东望洋炮台(含东望洋灯塔及圣母雪地殿圣堂)等22座建筑物组成。2005年7月15日,在第29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会议上,中国“澳门历史城区”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中国第31处世界遗产。

议事亭前地占地面积为3700平方米,自古以来一直位居澳门行政区域中心,从早期澳门居民的集会地,明清时代的办公单位“议事亭”,也就是今日的民政总署,到了葡萄牙管理时期,检阅军队的场所,现在更是举办各项活动的热门场地。

建筑群包括民政总署、邮政局大楼,仁慈堂,以及各式欧式民宅等。广场以喷泉为中心,向四面延伸。圆形地凹陷处有数个同心圆石阶,喷水池中央放置一个正立之天球仪(葡萄牙国徽上也有天球仪,代表葡人航海远征之象徵,有著作误写成地球仪),其上标有黄道赤道铜环,而秋分点正对著市政厅大楼。喷水池池底置有数十个白灯泡,晚上亮灯,以不同灯光向上喷水表演。

在1966年底之前,这里树立的是一名土生葡人军官的雕像。他就是在白沙岭事件当中率领葡萄牙士兵占领关闸、进攻炮台并把多名清朝守军杀害的美士基打。直到1966年发生了“一二三事件”, 澳门的亲华团体以及民众为了谴责澳葡当局的镇压,爆发了暴力冲突。作为葡人统治、镇压本土居民的骄傲,残害同胞的葡人势力的代表,美士基打的雕像被推倒了。

四周环绕典型的欧陆建筑风格群加上地面由碎石子铺上的波浪状图纹,充满异国风情。据说,昔日葡萄牙人由东方运财物粮食回到自己的国家后,不能空船回澳门,否则船就无法抵抗大海的风浪,于是就搬了许多石头压舱,也就是今天议事厅前地的花纹石。

议事厅前地的左侧耸立了历史悠久的邮政局,这是澳门的中央邮政局,这是一栋巴洛克风格的三层建筑,它还是一座钟楼,如果你想知道现在的时间,可以抬头一看此楼的最高处,钟楼四面各置有一钟,在特定的正点时间,还会播放不同旋律的音乐报时呢。

1798年开始的海邮服务一直运作至1884年正式生效的“澳门邮政服务临时指引”为止。澳门邮政从此便依照国际公约管理邮政业务,亦於同年3月1日发出首枚邮票“皇冠”,本澳的邮政历史便在这样的背景下揭开了新一页。

大门口的集邮橱窗

出售邮品。

营业大厅。

邮品展示。

寄明信片。

    民政总署原为一座中式亭楼建筑的议事亭,为明朝政府宣读政府命令和作为中葡官员会面的场所。1583年(明万历十一年)澳门议事公局成立后,即计划向明朝政府购入该亭,以及其后方的华人屋宇。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 葡萄牙人用80,000两白银购买该地皮。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澳门政府对大楼内外进行装修,大楼内所有布置均按照葡萄牙国王若昂五世王朝时代图案样式配置。2002年,民政总署成立,市政厅改名为民政总署大楼。是澳门最突出的葡式建筑物,非常优雅充分展现出葡国木刻的艺术水平。

入口。

一楼正中是一个大门厅,内墙自墙脚到腰部贴有上蓝白色葡国瓷砖,据说这是典型的葡式装饰手法。内壁镶嵌了多块葡文石碑,原来分散在各处,后被集中在民政总署内。大堂正面的阶梯通往第二进深。

阶梯的正前方上部一幅木制的半弧形条幅跃入眼帘,上面以葡萄牙语书写“Cidade do Nome de Deus, não ha outra mais leal”,意为“天主圣名之城,无比忠贞”。这事儿还得追溯到伊比利亚半岛内战期间,1580年起西班牙统治了葡萄牙整整60年,澳门天高皇帝远,从未被西班牙占领(多明白啊,这么远西班牙也顾不上)。1642年的夏天,在葡萄牙光复两年后,盛大的庆典席卷了澳门,葡萄牙人载歌载舞、斗牛表演、本土居民的中国表演、被驱逐到澳门的日本天主教徒的舞蹈……演变为多民族人民的联合狂欢。这应该是多元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第一次和谐共存吧。为了表彰澳门对葡萄牙国王的“忠诚”,葡萄牙国王若翰四世在1810年赐予澳门“天主圣名之城”。

蓝白色葡国瓷砖。在葡萄牙语中,瓷砖来源于阿拉伯单词“Al-zuleique”,意为“光滑的小石头”。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发展,中国的青花瓷漂洋过海来到葡萄牙,和当地的瓷器制作技术融合,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葡萄牙蓝”,当时从中国运来的瓷器比黄金还贵,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葡萄牙工匠从荷兰、西班牙和阿拉伯人那里学到了烧制的技法,借鉴中国艺术,烧制出精美的蓝色瓷砖,闻名于世。独有的水蓝色显示的是一个古国曾经的辉煌。

大堂两侧各有一间展览厅,目前左侧是礼品廊,2012年投入使用,主要销售市政署及澳门特有的纪念品及书刊。

右侧为画廊1985年起投入使用,主要用于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展览。

通向花园的通廊。墙上的石刻浮雕刻画的是曾于1568年在市政厅不远处建立亚洲最古老的医药福利机构仁慈堂的李安罗尼(Leonor)女王像。

大楼的后方有一个葡式花园,后庭两侧便道的墙壁上表现澳门其他几座著名建筑的瓷砖画。

瓷砖画。

瓷砖画。

瓷砖画。

瓷砖画。

瓷砖画。

瓷砖画。

瓷砖画。

这座花园参照葡萄牙及果亚的传统花园的风格,按澳门昔日庭院式花园的设计而构思。

花园中央,有形似浑天仪的石制球体 - 是葡人遍布世界的标志之一。四周墙壁除铺上葡式瓷砖外,还满种攀缘植物,景致怡人。

园内后方竖立有两个石球。充满浪漫色彩的喷泉,令游人驻足,犹见墙壁上刻有两个岩石肖像,两道清泉从石像涌出,流入水池内。喷泉建于1939年,顶部是一个带有皇冠的盾徽,中间左右两边各饰有一串葡萄藤。

其中一个石球刻有葡萄牙盾徽,另一个刻有浑天仪的图案,象征着葡萄牙对地理大发现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及伟大的航海事业和探索精神。

花园两侧,分别竖立诗人贾梅士及教育家狄若翰的半身塑像,四周满种植物,棕榈成荫,构成一幅优美的图画。教育家狄若翰,以此纪念市政厅管理市立学校的年代。

路易·德·贾梅士(1524年/1525年-1580年6月10日),出生于葡萄牙北部查韦斯地区,葡萄牙诗人,葡萄牙著名诗人,以文学成就而被尊称为葡萄牙国父。他写了众多诗和剧作,但是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史诗路济塔尼亚人之歌(《葡国魂》)。

沿楼梯登上二楼。这里是大楼的行政区域,建筑构件多采用葡国元素,气派的楼梯与小巧玲珑的露天阳台混搭;门楣、窗楣多使用几何图案,立柱和吊灯也多采用西式风格。

二楼的大礼堂用于举行仪式、会议及新闻发布会,也是市政署在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五举行面向市民的公开例会的地方。大礼堂空间宽阔,木制的家具和装潢工艺精巧,天花板与墙体的交接处还绘有手绘图案。墙壁上部有多位前任总督的肖像。

会议厅。

礼堂内一侧的小教堂于1940年设立,昔日澳门议事会例会开始前,与会者在此进行祈祷或进行弥撒。小教堂内供奉着无原罪圣母像和澳门主保若翰洗者像。

二楼的“议事亭藏书楼”于1929年启用,建筑风格仿效葡萄牙马弗拉修道院图书馆(Biblioteca do Convento de Mafra),属葡萄牙若翰五世时期的风格,装潢和家具陈设典雅优美。

它是澳门最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20世纪50年代就被香港英文报纸称赞为“东方最豪华的图书馆之一”。

专门收藏17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的外文古籍,特别是葡萄牙在非洲及远东的历史文献,其中不乏珍品。

仁慈堂大楼于1569年由澳门首任主教贾尼路创立,负责慈善救济工作。其开办了中国第一家西式医院白马行医院,还设有育婴堂、老人院、麻风病院、孤儿院等机构。大楼始建于18世纪中叶,后加建拱廊到1905年形成现今面貌,是一幢具有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白色砖石结构建筑。旧时仁慈堂所属机构员工常往该堂领薪,也被称为“支粮庙”。

建筑物正立面上层为大楼之外廊,下层为宽2米的公众通道。立面墙身是建在10个方形的花岗岩柱基上,柱基间则以砖券相连,同时,在柱基上均设有壁柱一对作装饰,这种券柱式建筑手法在立面上重覆使用,从而令大楼立面具有一种镂空的效果,建筑物宽22 米,女儿墙高度为12.5米,左右分为三部份,中间部份宽22米,其顶上之三角形山花高达16米,打破了建筑物的水平感主面上下两层各开有7个券拱,其中以中间3个较大,而券拱两侧之壁柱在形式及柱式上均有所不同,上层中央三组为爱奥尼式圆柱,两侧4个则为爱奥尼式方柱,至于下层则为科林斯柱式,两侧为圆柱,中间却是方柱,并以叠柱形成出现。

       仁慈堂右巷,现时成了不少游客拍照留念的地方,尤其到了晚上,巷子尽头的墙上所挂的灯饰光亮一片,吸引游人的注意。

2001年,仁慈堂又先后开设了会员中心和博物馆,同时将右巷进行了修葺美化,重铺路面、装饰等。2002年初,仁慈堂托儿所也正式运营,可以服务258名学龄前儿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在巷子尽头有一蹲半身铜像,就是刚才提及的仁慈堂创办人贾尼路主教的雕像。据说,这个铜像几十年前原本安放在仁慈堂大楼三角形尖顶上,后来拆了下来,现在重新安放在这里给游人瞻仰。

仁慈堂的二楼为博物馆,从右巷进去。

博物馆大门。

门口墙上的石碑上写有:“仁慈堂四百多年来致力于社会慈善及福利事业,为纪念创始人贾尼路主教,在右巷内设立塑像”。

仁慈堂门口的介绍下面有一行小字:给饥饿的人食物、给干渴的人饮水、给衣不遮体者衣物、探望病人和犯人、给朝圣者庇护;为俘虏支付赎金并让死去的人得以安息。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澳门天主教区第一任主教——贾尼劳先生的头像雕塑,博物馆以此表达对这位创办者的敬意。

上楼。

门厅。從右至左依次的仁慈堂旗帜、葡萄牙国旗、中华人民共和中国国旗和澳門特別行政区区旗。

这是仁慈堂当年开会和处理事务的地点,至今保留了圆桌议事的格局。

会议室另一方向。四周墙上悬挂仁慈堂各个善主画像。

贾耐劳主教的全身像。18世纪的绘画精品原件。细腻到衣袖的褶皱,色泽过渡丝毫不突兀的明暗交界,无一不告诉着前来观瞻的人们,这幅油画的高超艺术水准与历史价值。

贾耐劳主教的头颅遗骨,这是博物馆最珍贵的展品之一。

当年贾尼路陪葬的十字架。骨灰盒?西方人对死者的态度与东方人迥然不同。因为这些都是历史上下葬真人骸骨及陪葬品,不论是考古意义、历史意义、宗教意义、信仰意义还是文化意义都非比寻常。有许多往事和言论,都沉睡在了逝去的时间和空间裡,而这样一种精心供奉的保护和藏纳,则为人们意欲重新提及它们时提供了实际载体,而不必为它消失在历史中化成苍茫宇宙中的小小尘埃而惋惜。

这一间主要展示与天主教、耶稣会以及仁慈堂有关的瓷器、牙雕、木雕、银器和书籍文献等。

这个展室有18-19世纪的耶稣圣心像。

其中馆内最珍贵的为1662年"澳门仁慈堂章程"的手抄本,自1569年贾耐劳主教创立澳门仁慈堂,该章程于1627年草拟通过,至1662年誊成正本存档,一直保存至今,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与意义。

当初仁慈堂创办的白马行医院的铜钟,在青褐色的斑驳表皮中古色尽显,这便是旧时白马行医院所使用过的更钟。彼时贾耐劳主教初来澳门,发觉当地的医疗服务极为匮乏,遂创白马行医院,是西药华传的第一人。医院初期名为“贫民医院”,俗称医人庙,后来渐渐演变为日后的白马行医院。爲了纪念这一救死扶伤、渡贫治病的澳门最早医院与伟大的贾耐劳主教,仁慈堂博物馆特将当时使用的铜钟纳入馆藏,让每一位前来的馆客更近距离地瞭解当年的历史,用一口钟的嫋嫋震音尽可能地为还原旧时原貌提供实物依据。

18-19世纪的耶稣圣心像。

印有耶稣会徽号的陶瓷器皿。

耶稣。

圣母。

圣子

圣母子

十二圣徒(最后的晚餐)

具有中国元素的图案。

茶室。

外头有一个精致的阳台。

可俯瞰议事厅前地。

三街会馆之所在地原为昔日澳门之繁荣市区“荣宁坊”,故在庙中处处可见相关刻字及联云“荣居康乐境,宁享太平年”等。

会馆约建于清雍正至乾隆年间(1723-1795),以青砖砌就,体量适中,为抬梁式结构,是一座二进三间的中式建筑,为早期澳门华人商家的议事场所,后因馆中设有关帝神殿,其功能转化为祈求拜祭神明的圣殿。2005年以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

除了供奉关帝外,还设有财帛星君与太岁的神位。

主教座堂又名圣母圣诞堂,俗称大堂,是天主教澳门教区的主教座堂,主要供奉天主之母、圣若瑟、慈悲耶稣等。

大堂立面为三段式的古典式构图,墙面用壁柱划分。立面中间部分两层,三扇门、三扇窗,上面有三角形山花,两旁为对称的钟楼,高三层。教堂的大钟是英国制造的,为纪念葡王伯多禄五世荣登王位。

大堂前地面积不大,除了主教座堂、美丽的喷水池及大型十字架圣物为其特色。澳门重要的宗教活动,耶稣受难日的游行及天主教澳门教区大部分的重要庆典(例如追悼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弥撒、教宗本笃十六世就职感恩弥撒)等均在这里举行。

教堂有三殿,主殿深而宽。室内装饰基本上都是1937年重建时的古典建筑细部与线脚,天花为平顶,两侧墙上有高窗,室内装饰简洁,表现了新古典手法。主殿两侧各两间副祭坛。

其中一个副祭坛。

一道用实心砖建造的拱门将主殿和堂身分隔开。拱门两侧各一个小祭坛。圣堂供奉的是圣彼得。内部色彩缤纷,祭坛下面掩埋着16和17世纪的主教和圣徒遗骨,为教堂带来无限的荣光。

圣堂形状不一的典型的地中海建筑风格彩绘玻璃组合而成的图案,予人明快之感。

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耳堂和一个祈祷室。其中最古老的耳堂采用木拱顶,供奉贞节圣母。

卢家大屋是澳门著名商人卢华绍家族家族的旧居。据族谱记载,卢华绍“少年怙恃,生计殊窘。弱冠后,始至澳门,业钱银找换。稍有蓄积,设宝行钱号。既而以善营商业,雄财一方。”。1890年他获葡王授予骑士勋章、四年後再获授vila viçosa勋章,另在1898年报捐盐运使衔,复历保二品顶戴、广西道员。之后他在广州投得赌博经营权,须垫付二百万两赌饷,1904年广东颁令禁赌后,宏丰业务萎缩,更负债累累;1907年在“娱园”家中上吊身故。澳门有一条卢九街即为纪念卢华绍而命名。据屋内壁面显示约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落成的。卢家大屋是用厚青砖建造的中式两层建筑。

该建筑为三开间三进上下两层的格局,包括厅、房、厨房、杂物房、天井等。建筑内布置着多个天井,便于通风和采光,整个中轴线上的空间是通透的,但有屏风隔断。

门厅迎面是屏风,墙上有卢华绍的照片。

对面是供台,楹联:“门从积德大,官自读书高”。表达了屋主谋求功名和行善积德的朴素愿望。

绕过屏风,是天井。上方通透,下方有集水池。

井上方的阁楼。精美的木雕围板和玻璃窗。

两侧有门与侧屋相通,前方有木雕门与客厅相间。

右侧房间是最后一个展厅。

左侧房间。

墙上的彩色玻璃

客厅。依风水原理,主入口有阻挡煞气的屏风。

绕过屏风,又是一间天井。

围板上的诗文和绘画。

后厅。

屏风写的八个“富贵荣华”。

左侧房间。有楼梯可以上楼。但是,游客止步。

小庭院

鱼缸和竹。

灰塑。

灰塑。

经常举办各种展览。这次是莱州草编工艺品展览。

圣母玫瑰堂教堂建于1587年,当时是由西班牙道明会士所兴建的一座木造教堂,因此又被称为「板樟堂」,又因教堂供奉玫瑰圣母,故又称 “玫瑰堂”。整座教堂建筑富丽堂皇,黄色的外墙,缀上白色繁复的浮雕,典雅高贵。

精雕的绿色大门。

进入大门后的公告栏。

教堂两侧墙壁上有许多小型画框。

小型画框里是油画。

油画。

侧面的圣像。

教堂内部由高阔的主殿及两边侧堂组成,主殿和侧堂由两排圆拱门隔开。

主祭坛装饰以层叠的壁柱,间隔扭曲的麻花柱,形成华美的巴洛克风格,是澳门最美丽的祭坛之一。

祭坛正中是圣母手抱圣婴的塑像,两侧分别是圣多明我和圣女加大列纳瑟纳的塑像。前者是圣多明我会的创立者,主要研究圣经和教育,宣扬玫瑰经,推崇圣母;后者是女圣师,系澳门教区的主保之一。

主祭坛穹顶上的图案。这是圣母的标记。在教堂外观顶部也可以看到。

主堂向大门方向。

左侧堂。

左侧堂尽头。1929年起,天主教澳门敎区主教同意把花地玛圣母像供奉在玫瑰堂中,让信徒们敬奉。每年的5月13日前,玫瑰堂会举行9日敬礼;13日当天下午,更会举行盛大的圣像巡游,是极具特色的天主教节日活动。

右侧堂。

右侧堂尽头。

右侧堂礼拜堂。

右侧堂。

右侧堂礼拜堂。

圣像

教堂外门廊。

门廊尽头,可以看见门厅。正面有一组耶稣受难的彩色雕塑

雕塑对面有一间忏悔室,旁边有梯子,拾级而上就是圣物宝库了。

一共3个层面用于展示,相当于4层楼的高度。内中收藏了很多颇具年代的教具:弥撒用的银器、铜器、木雕像等,和摆放在兵器架上的古董级权杖,还有玻璃橱内挂着的手工刺绣的教袍、及好大一面银制的方形教旗。除此之外最夺人眼球的当属木雕圣像和圣经画像了,各个化身的圣母每一尊都神态逼真、眼神明亮。特别是脚踏海螺的花地玛圣母Nossa Senhora,充满慈悲的双眼,双手合十祈祷和平,裙摆之下还有四头可爱的小羊抬头仰视圣母。还有一尊病人之痊圣母、佩戴皇冠,长发过肩,手托圣子,仪态万方。

第一层

精美的圣瓶。

油画。

病人之愈圣母像

圣母子。

塑像。生动的面容和闪着光亮的眼睛格外吸引人。

塑像

展柜。

皇冠。

雕塑。

中间两个玻璃展柜。

展柜局部。

喜欢这个雕塑。

玻璃展柜局部。

圣女。

上楼

第二层。

镀金的装饰板

这个图案,代表耶稣受刑时的五个伤口,分别在四肢以及心脏。

圣像和圣衣。

圣旗。

圣塔。

里面的圣母子。

展柜里各种圣像。

圣像和油画。

第二层局部。

第二层局部。

这一箱人体部件。好让人佩服那些二百多年能创作出如此这般传神圣像的手工艺术家们!

基督受难。

展柜。

展柜。

展柜里是雕塑《背十字架的耶稣》。

上第三层。

第三层。

油画和圣像。

圣母脚下的海螺和小绵羊。

第三层局部

有两座铜制大钟, 是澳门最古老的铜钟。

两铜钟之间的展台。

下部继续。

(0)

相关推荐

  • 到澳门要看看这86个景点哟

    备注:为搜集更多一直在努力,有错漏的请跟帖补正,请文明留言!祝您旅途愉快,平安是福!景点过多,只写景点名称和图片,至于详细介绍就大家自己搜索资料了 渔人码头 大三巴牌坊 黑沙海滩 葡京大酒店 澳门赛马 ...

  • 回归20年 ▏ 再谈澳门元

        今天,澳门特别行政区就回归祖国整整20周年了.相比香港,澳门地域更小.也更具异域风情:但对于许多大陆游客来说,正是因为澳门太小了,所以在规划港澳游的时候,常常走马观花,无法真正体会澳门的美. ...

  • 澳门葡萄牙建筑

    1.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到今年是第19个年头了.看看今天的澳门吧. 2.这是新建的澳门科技馆和澳门半岛远景.2017年澳门人均GDP达到 80893美元,进入最发达地区行 ...

  • 澳门历史古城区(中)

    大三巴前的雕塑表现的是一位中国少女将莲花送给西方青年.        大三巴牌坊即圣保罗教堂的前壁遗迹,位于澳门大巴街附近的小山丘上.在粤语音译中"圣保禄"听起来就像是" ...

  • 暴走澳门历史城区,港澳台唯一的世界遗产

    尽管珠海拱北口岸每天进出澳门的游客都熙熙攘攘,但大部分前往澳门的游客目的地是赌场和购物区,顺带在大三巴牌坊附近看看澳门的历史建筑,能够真正把澳门历史城区认认真真走一遍的游客并不太多,甚至很多人根本不清 ...

  • 澳门历史城区(下)

    郑家大屋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实业家.慈善家郑观应的故居,并且在这里创作了不朽著作<盛世危言>.大屋是其父亲郑文瑞所建,修建的年份可以追溯至1869年,是澳门唯一的荣禄大夫第.整个建筑建筑 ...

  • 澳门半岛游记(非澳门历史城区部分)

    澳门半岛是澳门居民的主要聚居地,也是澳门最早开发的地区,有超过四百年的历史.位于澳门半岛的澳门历史城区于2005年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澳门半岛原是海岛,后因西江上游带来的泥沙冲积成一道南北方 ...

  • 【国内文旅卷】世界文化遗产之澳门历史城区(中英双语)

    点蓝色字关注"国际城市发展智库" "澳门,是一个在发展国际贸易中有着重要意义的港口,16世纪中叶被葡萄牙占领,直到1999年回归中国主权.它著名的历史街道.住宅以及葡萄牙 ...

  • 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一批)四川省—-— 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五家村

    一.五家村传统村落简介 上里镇五家村位于雨城区北部,距雅安城区27公里,距成都约136公里,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四川十大古镇之一.全镇幅原面积75.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80%,空气质量优,每立方厘 ...

  •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澳门历史城区

    澳门历史城区 Historic Centre of Macao (点击进入中国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 入选时间:2005年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ii)(iv)(vi) 地理位置:N22 ...

  • 澳门历史城区---澳门郑家大屋

    澳门郑家大屋位于澳门妈阁街侧,距澳门圣老楞佐教堂西南310米.郑家大屋是一岭南派院落式大宅,建筑沿妈阁街方向纵深达120多米,建筑范围约4000 平方米,主要由两座并列的四合院建筑以及由内院连接的仆人 ...

  • 澳门历史城区(120张图片)

    澳门历史城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半岛,以澳门旧城为中心,串连起逾20个历史建筑.历史城区的范围东起东望洋山,西至新马路靠内港码头,南起妈阁山,北至白鸽巢公园.该城区建筑群中的各建筑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