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鱼不蒜,牛不韭,肉不姜”是啥意思?有道理吗?

我国是一个美食大国,我们能将普通的一个食材做出一盘美味佳肴来。中国也有很多菜系,因此地域不同,做出来的菜的味道也不太一样,比如江浙一带的饭菜口味偏甜,而四川口味偏辣。比如农村的俗语讲“鱼不蒜,牛不韭,肉不姜。”这句话讲出了做菜的烹饪禁忌。很多人会问,这句俗语说的有道理吗?

很多人都喜欢吃鱼,毕竟鱼肉要比猪肉营养价值更高一些。但有的人却不会做鱼,有时若处理不好做出来的鱼就会有很大的腥味儿。但是如果用鲜鱼来做汤,那么即使什么佐料都不放,汤的味道仍然很鲜美,这时如果你给汤里加上大蒜,反而蒜味儿会遮盖鱼汤的清香。这就是俗语中说的“鱼不蒜”。可是这句话放到现在就行不通了。现在人们吃鱼的口味越来越重,像什么水煮鱼,红烧鱼等等,因此烹饪时要用很多的佐料,这时再加上大蒜头,用热油爆炒一下,那味道更是浓烈,更是能勾起人的食欲,可以说蒜头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再说一下“牛不韭”。食材中牛肉和韭菜都属于发物,这种东西吃多了人就会上火,从而会引起身体上的不适。因此在做牛肉时人们一般都是用西红柿、土豆搭配牛肉来做,这样会使口感更好。而韭菜则会和其他食材一起搭配出现,比如韭菜炒鸡蛋,韭菜馅儿的饺子等。由此可以看出“牛不韭”这句话还是能被大家所认可的。

至于“肉不姜”很多人并不认可,说现在做肉怎么能不放姜呢?只有姜才能去除肉的腥味。但在过去,生猪喂的可不是猪饲料,而是农民自家的剩饭,或者是泔水,并且出栏也慢。这样的猪肉在烹饪时是非常香的,如果加上姜片反而会遮盖肉的香味,因此才有了“肉不姜”的说法!

由此可以看出,不是所有的谚语都适用于现在,大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运用。对此各位小伙伴是怎么认为的呢?欢迎大家给我们留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