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里的那些花觚

瓶用胆瓶、花觚为最,次用宋瓷鹅颈瓶,余不堪供。壁间当可处悬壁瓶一,四时插花

——雅尚斋遵生八笺卷之七·起居安乐笺上

△天蓝釉花觚丨清康熙丨高18.1厘米,口径10.6厘米,足径5.9厘米丨故宫博物院

花觚口外撇,形如喇叭状,细颈,鼓形腰,胫部外撇,浅圈足。通体施天蓝釉,腰部饰凸乳钉,上下各饰三道凸起的弦纹。外底施白釉,署青花“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

瓷制花觚始见于元代,明清时多有烧制。除景德镇烧制外,尚有龙泉窑、德化窑等地制品。主要品种有青花、五彩、颜色釉等,多为陈设用品。这件花觚釉色匀净,十分雅致。

△兽面纹花觚丨清中期,高27.9厘米,口径15.7厘米丨故宫博物院

觚喇叭口,器身修长,圈足。颈、腹和足部均以雷纹为地纹,颈部饰蕉叶纹,腹部和圈足饰不同形式的兽面纹,兽面正中与两侧有扉棱装饰。器内上下贯通。

商周时期的青铜觚是饮酒器,而此觚的外型虽与之相似,但未装底,说明不是实用器,只供陈设观赏。此觚的纹饰与商周青铜觚风格差别较大,雷纹相对松散,兽面纹图案化,具有典型的清廷艺术特点。

△翠雕海棠式花觚丨清丨高19.7厘米,口径10.4×6.8厘米丨故宫博物院

翠色青绿,有翠料表皮的风化色皮色。翠觚海棠花瓣式口,喇叭形颈,足外撇。颈及足饰蕉叶纹,腹部饰凸起的兽面纹。底有篆书“乾隆年制”款。

明代流行用觚做陈设品,将觚置于案头,内插杂物。清代宫廷或称为花觚。此觚为乾隆时期的仿古作品,其造型、纹饰与古器有所差异。所用翠料青中含绿,近似古铜器的锈色。

△孔雀绿釉花觚丨高27.5厘米,口径19.9厘米,足径7.5厘米丨故宫博物院

觚侈口外撇,颈部细长,长胫,近足处外撇,圈足,无款。通体施孔雀绿釉,开细碎纹片,颈、腹及腹胫相接处各刻弦纹两道。

此觚造型仿古铜器,装饰简洁,釉呈青翠色,釉面玻璃质感强,是一件精美的陈设瓷。

△蓝玻璃方花觚丨高25厘米,口径13.5厘米丨故宫博物院

花觚方形,撇口,长颈,平底。通体为透明蓝色玻璃,底中心处阴线双方框内阴刻楷书“乾隆年制”四字款。

此花觚系清宫造办处玻璃厂造,型制仿古青铜器。清代花觚大部分作为五供之一,也可单独使用。该花觚器形挺拔大方,既存古雅之韵,又显玻璃材质之明洁清新。

△天蓝釉出戟花觚丨清乾隆丨高16.5厘米,口径12.2厘米,足径6厘米丨故宫博物院

花觚喇叭口,长颈,腹部有束腰,束腰上下各出戟四道,圈足。器内外均施天蓝釉。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瓷花觚源于商周时期的青铜觚,宋、元、明、清均有烧制。天蓝釉是清康熙时景德镇窑创烧的一种高温颜色釉,因其色如天空而得名。此件花觚从瓷器工艺到器形都是仿照前代的品种而制作,造型端庄古朴,釉色匀净淡雅,釉质滋润柔和,是清乾隆朝官窑精美的陈设品。

△青花异兽纹花觚丨明万历丨高76.5厘米,口径22.6厘米,足径19.3厘米丨故宫博物院

觚葵瓣式,敞口,沿上折,长颈,颈中部起凸棱,腹部鼓出,足部高长,微外撇。外口沿下横书楷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款,外围以双方栏。颈部绘洞石、花卉及草虫纹,凸棱之上绘双龙穿花及缠枝莲托八宝纹,颈最下部绘回纹一周,腹部八面皆绘异兽,足胫部位从上至下八面分别绘8组折枝花卉、松柏、异兽及花卉纹各一周。

此花觚器形硕大,器身为8瓣花棱式,所绘纹饰繁密,从造型到纹饰都体现了万历时期花觚的特点。

△碧玉双兽耳海棠式花觚丨清丨口径14.1×8.2厘米,足径8.2×6.2厘米,高29厘米丨故宫博物院

△古铜彩蕉叶纹出戟花觚丨清乾隆丨高27.7厘米,口径17.5厘米,足径8.5厘米丨故宫博物院

花觚仿铜器造型,四面各有出戟。器身施古铜彩,局部纹饰描绘金彩,器体模印蕉叶纹,束腰处模印夔龙纹。外底印“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古铜彩的烧制较为复杂,首先要在高温下烧成茶叶末色釉,再于其上加绘金彩和绿锈斑色,然后入窑低温二次烧制,才能达到古旧斑驳的效果。乾隆时期的瓷器仿制出类拔萃,惟妙惟肖,其中尤以仿铜器最为成功。此件花觚造型逼真,釉色古朴,纹路清晰,令人叫绝。

△五彩牡丹玉兰纹花觚丨清顺治丨高38.7厘米,口径18厘米,底径12.3厘米丨故宫博物院

通体白釉闪青,口沿施酱釉。器身以青花五彩装饰。画面分三层,上部绘月影洞石花卉,牡丹、玉兰等众多花卉簇拥在洞石周围,竞相开放,五彩斑斓。腰部绘两组饱满的石榴纹。胫部绘垂枝海棠。外底涩胎。无款识。

顺治五彩瓷器造型基本保留了晚明时期古拙的风格,多以色调对比强烈的红、绿彩描绘粗犷的纹饰。此觚胎体致密,釉面光亮,釉色白中闪青,构图疏朗,以釉下青花来描绘洞石,青花色泽蓝中闪灰。花卉则以釉上黄、绿、红等彩描绘,各色彩料均鲜艳明亮,给人以清晰雅致之美感。

△青花龙凤纹出戟花觚丨明万历丨高21.9厘米,口径15.7厘米,足径11.3厘米丨故宫博物院

通体青花装饰。腹部主题图案绘云龙和云凤纹。颈部绘洞石牡丹两组。足上绘云朵、折枝花和圆点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万历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此觚为宫廷陈设用器,仿商周青铜器式样,造型端庄,雄浑古朴。青花呈色蓝中泛紫。图案寓意吉祥,龙凤纹组合描绘寓意“龙凤呈祥”。

△釉里三色花鸟纹花觚丨清康熙丨高44.2厘米,口径20.2厘米,足径15厘米丨故宫博物院

觚撇口,长颈,鼓腹,高胫,近底处外撇,圈足。通体釉里三色(青花、釉里红、豆青)装饰。颈部绘孔雀、山石、牡丹。腹部绘螭龙、灵芝。胫部绘山石、玉兰、菊花、蝴蝶。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圈。该器造型规整、挺拔,设色淡雅,绘画笔触细腻,观之使人赏心悦目。

△青玉寿字蕉叶螭龙纹花觚丨清丨花觚高28.8厘米,口径16厘米,底径9.7厘米丨故宫博物院

花觚和阗青玉质,玉质温润,为三节粘接而成,喇叭口,圈足,圆鼓形束腰。器身上下两段浅浮雕大小蕉叶纹,刀锋犀利。中间束腰鼓腹上雕琢四组螭龙捧团“寿”字,螭龙两两相对,身体成几何形弯曲。花觚膛内配铜胆、铜盖,铜盖中央为圆形方孔钱纹,四周在细密的珍珠地上錾刻五蝠穿云纹。

花觚为一对,均有原配铜胎掐丝珐琅座,装饰回纹、覆莲瓣及兽面纹饰。

此花觚造型仿青铜觚,内衬铜胆可用来插花。这对花觚与一对烛台及鼎式炉为一组,合称“五供”。五供供于佛、道祖先,又称“五献”,是将五种献祭品“香、花、灯、水、果”献于神坛之上。五供除作各种实物解释外,道教中也有不同说法,如朱权在《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中称,五供代表了五行金木水火土,以表天地造化,相生相克之治,并暗合神明之德。五供作为瑞器,多在祭祀仪礼中使用。包括此对烛台在内的这套五供原陈设在慈宁宫,为皇太后所用。

△画珐琅西洋人物纹方形花觚丨清乾隆丨高25.6厘米,口径11.5厘米丨故宫博物院

花觚铜胎镀金,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通体施黄色珐琅为地,上饰彩色西洋人物花卉纹,口沿下四面开光,内饰粉色山水纹,中部亦四面开光,内饰西洋人物图,开光外绘花卉纹样,腹部上、下各有铜镀金錾蕉叶纹一周。花觚底部以白色珐琅为地,中心黑色双方框内有“乾隆年制”楷书款。

此器系仿古代青铜觚造型,珐琅色彩鲜艳,纹饰描绘精致,是此类画珐琅器皿中的精品。

△掐丝珐琅蕉叶纹出戟花觚丨清乾隆丨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制造丨通高17厘米,口径8.5厘米,足径6厘米丨

觚圆形,撇口,四出戟共分3层,附木座。觚在浅蓝色珐琅地上有蕉叶式开光,开光内饰掐丝双线螭纹,内填蓝色珐琅。足内镀金錾刻阳文楷书“乾隆年制”四字款。

仿古是乾隆年间掐丝珐琅工艺的一大特点,当时制造的珐琅器物多以古代某些青铜礼器的造型为模式,如仿尊、鼎、卣、觚、簋等等。此花觚胎壁厚重,造型规正,镀金光亮,是乾隆年间掐丝珐琅仿古器的代表作品。

△碧玉兽面纹象耳活环觚丨清丨高22.6厘米,口径8.9×10.4厘米,足径7.1×8.1厘米丨故宫博

碧玉质,色深,玉质莹润。玉觚圆腹,深膛,口、足为外撇的五瓣花形,双象耳套活环。颈部和足上饰俯仰的变形蝉纹,腹部饰兽面纹,均为仿古代青铜器纹饰。器壁厚,具有稳定性,可用于插花。清宫旧藏于寿康宫。

目前发现的早期玉觚为明代作品。总体来看,清代玉觚较明代玉觚口部更阔,腰部较细瘦。观看中国古代绘画及工艺品图案可知,玉觚常与香炉等物同置于案头使用,觚内插如意、小戟等物,作为博古陈设。

明清士大夫文房中的雅器

“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毯,正面设着大红金钱蟒靠背……右边几上摆着汝窑美人觚,觚内插着时鲜花卉,并茗碗痰盒等物”。

——《红楼梦》描写王夫人屋内装饰片段

明代中期以来

在一些人物画像中

时常以花觚作为背景安排在画卷背景之中

以突显画中人物敦古好雅的意象

△明丨佚名丨男像轴

△明万历丨沈俊丨钱应晋像轴

△清康熙丨禹之鼎丨纳兰容若像轴

△清丨禹之鼎丨乔莱书画娱情图

△清丨佚名丨胤禛美人图丨博古幽思丨故宫博物院

(0)

相关推荐

  • 上海博物馆精品陶瓷欣赏(第14期)

    清 雍正 景德镇窑豆青釉双耳瓶 年代:清 雍正 青釉是我国最古老的颜色釉,至南宋龙泉窑达到了高度的水平,但此后曾一度衰落,直到清代雍正时才成熟掌握了青釉的烧制技术.雍正时的青釉器胎土洁白细腻,托色性能 ...

  • 故宫赏花地图,去宫里看最美春天

    故宫赏花地图,去宫里看最美春天

  • 青花瓷:花觚

              花觚意思是插花之器物.花觚的原型是由青铜时代演变而来的,它是厅堂及佛前重要的陈设器,明清时期十分流行.          图为康熙时期生产的青花人物故事纹花觚.(史宻斯大学艺术中心 ...

  • 醉梦|杜甫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醉梦·唐诗 <日暮>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故园:故乡. 石泉流暗壁:即暗 ...

  • 古瓷花觚的源流及特征

    一,觚与瓷觚的出现 作为酒礼器的觚,大口.细腰.长身.阔底,多为铜制,盛行于殷商.目前所知最早的铜觚出现于商代二里岗时期,在周代逐渐衰落.<考工记图>补注称:"凡觞,一升曰爵,二 ...

  • 漫步宫里土桥

    漫步宫里土桥 文/陈国栋 清晨,雾气弥漫天空.若隐若显.时有时无,按照惯例我仍然起床很早,一个人独自散步在宫里土桥上享受雾景,天地间一片灰雾蒙蒙! 桥头西边的坡上,朦胧中有个人影,依稀恍动不停,一直向 ...

  • 无锡荣氏梅园三角梅展,小长假里的赏花地

    无锡荣氏梅园正在举办的"三角梅"展,在小长假里吸引了很多游客前去赏花.来看看三角梅盛开的模样.

  • 一真一假说瓷器(44-黄釉花觚)

    真正的藏家是由眼力.藏品.知识三点作支撑! 关注<宋元瓷器>,为你打开收藏的天空:本平台向你提供如下内容: 发文1:看帖笔记,老窑瓷器系列知识普及. 发文2:一真一假说瓷器. 发文3:博物 ...

  • 一真一假说瓷器(X51-仿汝窑花觚)

    真正的藏家是由眼力.藏品.知识三点作支撑! 关注<宋元瓷器>,为你打开收藏的天空:本平台向你提供如下内容: 发文1:看帖笔记,老窑瓷器系列知识普及. 发文2:一真一假说瓷器. 发文3:贾宝 ...

  • ​黄伟中:也谈海阳县儒学宫里的元碑

    垂仰跋前. 刚才晚餐后得闲,打开今天下午才由潮州市博物馆苏利民馆长邀请入群的<潮州市博物馆展藏活动交流群>,又看到虽未谋面,先读其文的辜江枫先生把他前些天发表在观竹轩书法工作室媒体平台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