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藏玉之明代(下)

明初,明太祖不仅在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以巩固其统治,而且还积极地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使中国封建经济得以急速发展,文化艺术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相继形成了以北京、苏州、南京等地为首的制玉中心,不但生产规模较元代更加发达,数量增大,实用范围也更加广泛。

明代玉器造型精美、构思独特,那么就请跟随小编走进故宫,品味明代玉器的艺术魅力吧。

玉带饰

玉带最早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延续到明代。明代玉带多选用和田白玉为原料,少数为青玉、碧玉。玉带纹饰大多运用镂雕工艺琢刻而成,图案题材丰富,有龙纹,也有松鹿纹、狮子纹等。图案的选用往往同使用者的身份有关。玉带板的数量相对统一,使用也非常规范,《明史》等历史文献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白玉蟠龙环佩,明早期,故宫博物院藏,

宽6.8厘米,高6.7厘米,最厚4.5厘米。
  佩玉质洁白温润。器以蟠龙为环状。龙双角,龙发向后及左右两侧飘拂,发丝细而规整。龙首须眉上挑,左右长须,龇牙裂嘴。龙身盘卷,五爪,秃尾,四周缭绕卷草云纹。环佩背后一侧凸起方拱形穿,上高浮雕云纹。整器附紫檀木座,雕云纹,木座反面阴刻填金“丙”字,为清代宫中文物定级字样。
  这件环佩龙纹饰威严苍劲,其镂雕工艺亦有宋元遗风,为明早期宫廷玉雕的代表。此物造型少见,从其背后扁穿看,可能为带饰,原藏紫禁城永寿宫。

白玉镂雕松鹿纹带饰,明,故宫博物院藏,

长7.5厘米,宽6.9厘米,高1.7厘米。

带饰青白色玉质。椭圆形,可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圆环,上层镂雕图案。图案又可分为两层,下层为镂雕带状枝条,上层雕山石,并杂生灵芝、松、竹。松、竹下有雌雄二鹿,雄鹿昂首,雌鹿俯颈,雄鹿身后有一龟,口中吐云,一鹤一雀立于松竹之上。

作品图案以自然界瑞物为题材,表达福寿之意,图案两侧与环间各有一孔,可穿带,作品为人腰部的带饰。

龙纹玉带,明,故宫博物院藏,

最长9.5厘米,宽4厘米,厚0.6厘米。
  玉为白色。玉带由20块玉带板组成,缝缀在红色缎子的鞓带上,非常完整。其中桃形6块,条形4块,长方形8块,一端微弧者2块。整套带板采用镂雕技法,在席纹锦地上浮雕龙纹,分正面和侧面两种形象,用阴刻技法琢刻鳞纹。
 

玉镂雕凌霄花纹带板,明早期,故宫博物院藏,

长方形銙7×4.3×0.6厘米。

桃形銙高4.2厘米,宽4.3厘米,厚0.6厘米。

条形銙分别为长4.3厘米、宽2.4厘米,高4.3厘米、宽1.35厘米,二銙均厚0.6厘米。

铊尾长7.6厘米,宽4.3厘米,厚0.6厘米。
  带板白玉质,一套20块,皆扁平。其中圭形铊尾2块,长方形銙8块,条形銙4块,桃形銙6块。各块均以多层镂雕、剔地和阴刻线纹等多种技法雕琢凌霄花及翻卷的花叶。每块带板反面均光素,四角均有对穿孔。
  类似纹饰的带板在北京海淀区魏公村民族学院工地明代太监墓曾有出土,只是少了2块,共18块。明初定制:帝后礼服以及一品官员的朝服可使用钉缀玉銙的革带,即玉革带。《明会典》载,每条玉革带由20件玉带銙组成,按带銙的形状及其钉缀革质带鞓上的位置,分别称之为“三台、六桃、两辅弼、双铊尾、七排方”。
  这套玉带板曾因其玉质、雕工皆精而深受乾隆皇帝的珍爱,不仅配以紫檀木匣,而且还于其上刻诗、题款。

青白玉凌霄花三连带饰,明早期,故宫博物院藏,

长12厘米,宽8厘米,厚3厘米。
  带饰青白玉质,器表抛光精亮。器物在椭圆形环璧上,高浮雕4朵盛开的凌霄花,花枝交叉环绕。圆环背面凸起两桥形鼻纽,分别套连两椭圆环,环上为半月形托,托上浮雕蝶恋花图案。
  此器为一块整玉雕琢而成,半月形托与椭圆环之间有穿,可穿带而过。从器型看,应为丝绦带上的绦环。此玉带饰原藏紫禁城体和殿。

玉配饰

“御用监造”玉海东青啄雁饰,明,

故宫博物院藏,

长5.5厘米,宽3.5厘米,厚1.4厘米。
  玉饰暗白色,月牙形,中间透雕一海东青啄大雁头,迫其降落于水,下部有水波与苇叶纹。作品背面边柱上有阴线“大明宣德年制”、“御用监造”款识。
  “御用监”是明代宫廷内专司造办用品的机构,由此而知此物为明代宫廷督造的用品。传世的明代玉器中带有制造年款的非常少,而带有“御用监”款的作品仅此一件,因而非常珍贵。“海东青啄雁”的图案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养鹘捕雁的习俗,同类题材在辽、金玉器中大量出现。从造型判断此饰物应为妇女的头饰。

玉组佩,明晚期,故宫博物院藏,

通长53.6厘米。

  组佩由53件玉饰串成。上部以一件寿星骑鹤式玉纽总揽组佩,其下有金质横梁,横梁两端为龙头。横梁下悬有4串玉片,每串由上下5组构成,横向相对。上4组玉饰每串各为3件,其中2件为玉叶,1件为玉镂件,玉镂件分别为“卍”字、“寿”字、凤、双鱼、双桃、华盖、麒麟等,第5组均为单个玉文臣。这类成组玉饰产生的年代很早,与《诗经》中所言“杂佩”类似,按不同的部位,玉件被称为“珩”、“琚”、“瑀”、“冲牙”,佩戴于人身,行走时玉件相触而有声。明代墓葬中出土有成组玉佩多套,如定陵中即有与此件类似的组佩。这组玉佩所用白玉质地优良,加工精致,是宫廷玉器中的精品。

陈设玉器

青玉卧猎犬,明,故宫博物院藏,

高4.5厘米,长10厘米。

  作品表现猎犬休憩的情景。小猎犬反身回顾,似乎在整理自己的皮毛,情态可爱传神。

青玉卧狗,明,故宫博物院藏,

高1.5厘米,长5.4厘米。

  青玉质,圆雕。狗呈半趴卧状,前爪对合,后爪蜷缩于身下。背部凸雕出明显的脊骨,脊骨两侧用简练的阴线刻画出肋骨。
  明代的玉狗较之清代显得精瘦,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青玉卧狗,明,故宫博物院藏,

高2.2厘米,长8.5厘米。

  青玉质,染紫色沁,圆雕。狗呈卧姿,身瘦露骨,前爪对合,后爪蜷缩于身下,卷尾。
  此件玉器的雕工和颜色很有特点,狗的肋骨雕凿成波浪形的凸起,而非常见的阴刻线。紫色沁为后来染色。

青玉“一团和气”插屏一对,明,故宫博物院藏,

径8.8-8.9厘米,厚1.4-1.5厘米。
  插屏青玉质,略带皮色,有绺。雕刻一老者展持手卷,笑容可掬。手卷上镌刻“一团和气”四字,文字戗金。另一面装饰类似的文字和图案,阴刻而非浮雕。

玉人物龙纹磬,明中期,故宫博物院藏,

长20.4厘米,宽20.1厘米,厚0.9厘米。
  玉磬青白色,罄上方有一透雕双夔龙纹横梁,横梁两侧悬挂铜镀金链,其下挂磬。磬正面为云纹地,雕双龙戏火珠纹,两龙一仰一俯,分别占据玉罄左右各半。罄背面凸雕福、寿、禄三星像,又有松树、鹿、鹤、灵芝并二侍者,取“三星高照”之意。
  磬是古代乐器,一般为多件成组,按音阶排列使用。这件玉磬为单件,是由乐器演化的用于室内装饰的陈设品。双龙戏珠纹是明代宫廷器物上常用的重要图案。

青玉甪端熏炉,明,故宫博物院藏,

高17.5厘米,口径5.6厘米。
  青玉质地,淡绿色,局部有深褐色沁斑及绺纹。熏炉为甪端造型,圆雕。甪端首即为熏炉盖。甪端独角,昂首,张口露齿,鼻孔朝天,四足直立,足上皆有羽翅,身饰龙鳞。中空,可贮香料,香气可透过兽的口、鼻散发出来。
  甪端是明清宫廷重要的陈设用品,皇帝的宝座两侧常设有甪端与香筒,一般皆两两相对,器形也相对较大。此件甪端尺寸较小,应是用于室内熏香的陈设品。

白玉十二辰——兔,明,故宫博物院藏,

高4.5厘米,宽3厘米,厚1.7厘米。
  玉质洁白莹润,十分细腻。器型立体圆雕,兔首人身。玉兔杏眼,尖嘴,嘴分瓣,耳后搭,身穿交领衫,腰中束带,坐姿,右手持折扇,左腿支起,左手肘放在左腿膝盖上高举,呈持握状,但手中无物,可能原有它物后脱落。清代类似十二辰的卯兔坐像为右手持扇,左手持树叶。这种摇扇玉兔形象好似一副古代书生的神态,悠然自得。整器抛光精亮,滑润可爱。
  古代生辰系统中,清晨5-7时为“卯”时,这时,太阳还没露出脸面,月亮的光辉还未隐退,玉兔因是月亮的代称,所以就同卯时搭配,常称为卯兔。

青玉十二生肖——龙,明,故宫博物院藏,

通高4.3厘米。

青玉带皮异兽,明,故宫博物院藏,

长8.2厘米,高4.1厘米。

白玉卧虎,明,长5.6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宽2.2厘米,高1.1厘米。
  虎用白玉琢制,卧伏形。长尾前伸贴于体侧。用宽深的斜坡线条表示身、尾斑纹的虎形玉雕作品始见于湖北天门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历商、周而不衰,汉、元时期偶见于虎钮印章,其后至明、清均甚为稀少。考古出土的虎形玉雕均较薄小,多用作佩饰。

玉寿鹿山子,明,故宫博物院藏,

高14.8厘米,宽9厘米。清宫旧藏。
  山子玉料青绿色,雕立体山林景致。作品下部为山石,其上高树成荫,并结有桃实,树下一老人当风而立,著长袍短褂,左手轻抚身旁小鹿,右手持如意,崖下又有一小鹿,口衔灵芝,仰首面向石上的老人。
  玉山布局有致,以桃、鹿、如意、老人之造型表现吉祥长寿的主题。加工时采用了镂雕技法,作品中保留着较多的镂雕孔洞以表现山石的风化与穿孔,树木枝叶处精雕细琢,因势就形,边角处打磨圆润,具有典型的明代玉雕艺术的造型风格。这类玉雕作品主要用于室内陈设,今人称为“摆件”。

玉卧鹿寿星山子,明,故宫博物院藏,

长8.5厘米,宽5厘米,高11.5厘米。
  山子玉色青绿,玉中有杂色。雕一鹿卧地,寿星老人坐于鹿背。老人长头大耳,长髯,右手持龙头杖,左手抚腰带。鹿回首,依老人长袖,头顶有枝杈形角,身饰“米”字形花纹。
  作品造型繁简相宜,老人头部的雕琢细腻而鹿则仅具外形,衣褶也只以直线及折线表示,仅有少量弧线。这类雕饰风格在明代玉器中多有运用。

实用玉器

玛瑙单螭耳杯,明,故宫博物院藏,

高6.8厘米,口径9厘米。
  杯为花玛瑙质地,灰白色玛瑙中有黄褐色斑纹。器为不规则圆形,一侧凸雕一螭龙为杯柄,螭的双前肢及嘴均搭于杯的口沿上,下肢及尾部与器外壁浅浮雕的桃花枝叶相互连接缠绕并形成器足。底部琢阴线“乾隆年制”四字隶书款。
  此玛瑙杯的形制为明代的制式,雕琢技法为明代琢玉技法,款识应为清乾隆年间后刻。

青玉竹节杯,明,故宫博物院藏,

高10.5厘米,口径7.5-3.9厘米。
  此杯用料为新疆和阗产的青白玉,局部有浅黄色斑沁。杯作扁圆的三节竹筒状,杯身两节中空,以一竹节为杯底,杯体微微弯向一侧,杯柄雕成卷曲的竹节形。杯身两面各浮雕竹叶纹。节上琢有谷纹。
  明代中晚期,茶酒之饮器制作讲究,玉酒具的制作也得以发展,器形和纹饰都颇丰富,既有仿古型,也有创新型。此杯造型独特,选材精细,是明代玉器中具代表性的作品。

青玉镂雕枝叶葵花杯,明,故宫博物院藏,

口径13.9厘米,高8.8厘米。

青玉鸳鸯卧莲云龙柄执壶,明,故宫博物院藏,

口径9.7厘米,底径7.6厘米,高15.6厘米。

玉八仙纹执壶,明,故宫博物院藏,

通高27厘米,口径7.8-6厘米,足径8.2-6.5厘米。
  壶青玉质。体扁圆形,细颈,阔腹,圈足。盖钮镂雕寿星骑鹿,盖缘刻一周山字纹。器两面凸雕八仙、花草及山石等图案,口沿和足亦刻山字纹一周,夔形柄上有一镂雕兽。颈部有两首剔地阳纹草书五言诗,其一为 :“玉斝千巡献,蟠桃五色匀。年来登鹤算,海屋彩云生。”末署“长春”。其二:“芳宴瑶池熙,祥光紫极缠。仙翁齐庆祝,愿寿万千年。”末署“永年”。
  执壶是明代一种极具特色的玉器,造型多借鉴其它工艺门类。图案丰富多彩,其中有些受道教的影响,八仙图案即其一,为明代中晚期工艺品上常见的题材。花草和山石图案清朗洒脱,盖缘、口沿和足部的山字纹更反映出明代艺匠的美学倾向。颈部雕刻的两首草书五言诗运笔流畅,使此壶在铭文不多的明代玉器中更显珍贵。

文房玉器

玉双管式笔插,明,故宫博物院藏,

高21.9厘米,大口径5.5-6厘米,小口径4.5-4.7厘米。
  笔插青玉制,色略暗。形制为竹节及桃桩相连式,竹节略高,内空,其外有小竹枝、灵芝相附。桃桩与竹节相并,内空,其外有桃枝、桃叶及果实,一桃枝伸展,连于竹节之上,桃桩下部饰兰花之花叶。
  笔插是文房用品,管内可插笔或其它物品。明代,室内陈设及文房用品中多有此类作品。笔插取竹、桃、兰、芝之形,以象征君子之德。此作品造型高低错落,生动逼真,是明代玉器中的精品。

玉卧兽形砚滴,明,故宫博物院藏,

长12.7厘米,宽6.5厘米,高5.1厘米。
  砚滴玉色青白,卧兽形,略仿汉代辟邪样式,但有较大变化,兽头有双角,粗眉,大眼,口衔小羽觞,四肢伏于地,肢上有火焰纹装饰,背后部有骨椎状装饰,卷尾。腹部有“乾隆年制”四字款,为后刻。背部有孔可通腹部,腹内空可蓄水。
  砚滴为文房用品,一般配有滴注,可用滴注将所蓄之水吸出,滴于砚。汉代已有飞熊、卧羊、辟邪、鸠凤等多种样式的玉质砚滴,常为后代所模仿。这种砚滴在明代又被称为“水中丞”,除用于蓄水外还是文房内的陈设品。

玉螭纹笔,明,故宫博物院藏,

通长23.7厘米,管径1.6厘米,帽径2厘米。
  笔管青玉制,直管,无斗,顶部封堵玉片。笔管端部饰阴线回纹,中部饰凸雕的蟠螭。笔帽亦为青玉制,直管式,较笔管略粗,可套接于笔管上,笔帽两端饰阴线回纹,中部亦雕一螭。
  一般毛笔应由笔管、笔毫、笔帽三部分组成。一些笔因毫较多,需另配笔斗以固定笔毫,谓之斗笔。此笔因年代久远,笔毫已失。

礼仪用玉

青玉明太祖谥册,明永乐,

故宫博物院藏,

长24.5厘米,宽9.7厘米,厚1.2厘米。
  谥册6片,黄织金缎将6片连接。永乐元年上谥。每片均是四条拼成,册第1片刻4条龙,第2至5片刻谥文,为楷书填金字,第6片光素。
  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卒,年七十一。葬孝陵,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此册为永乐即位时上谥。

青玉明宣宗谥册,宣德十年(1435年),

故宫博物院藏,

长24.7厘米,宽9.6厘米,厚1.1厘米。
  谥册10片,黄织金缎将10片连接。每片均是4条拼成,册第1页和第10页各刻四条描金龙,第2-9页刻谥文,内有:孝子嗣皇帝臣祁镇(正统)谨再拜稽首,描金字。因明宣宗于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初三去世,按规定:皇帝去逝的第二年才称下任皇帝年号。所以,此册为正统即位时上谥,但仍称宣德十年。
  由皇帝尊号、谥号、庙号、年号、陵寝号等构成的名号系统,一般认为源于周朝,秦废之,自汉朝恢复后始终延续,并形成了一整套制度。谥法就是通过对死者的道德功业进行评价起到抑恶扬善、维护封建礼制的作用。

/玉圭/

明初恢复用玉传统,对玉圭的尺寸、形制、适应场合等都进行了严格规定。永乐三年(1405年),规定皇家用玉圭长一尺二寸。明代早期,玉圭主要有素面玉圭和谷纹玉圭两种形制。目前发现明初亲王所用的玉圭全为素面,如鲁荒王朱檀墓及梁庄王墓出土的素面玉圭均属亲王。而谷纹玉圭则为皇室定亲、聘女,以及皇妃或亲王妃在受册、助祭、朝会活动中礼服所用。

青玉乳丁纹圭,明,故宫博物院藏,

长20.2厘米,宽6.2厘米。

玉谷纹圭,明,故宫博物院藏,

高21.3厘米,宽6.3厘米,厚0.9厘米。清宫旧藏。
  玉圭表面有旧色,厚片状,顶部有凸起的圭角。两面饰纹相同,为5列凸起的谷纹。圭下部呈方形,插入饰填金纹饰的紫檀木座中。木座顶部雕海水江崖,其下刻阴线夔龙纹,座四面共饰12组图案,为古代的“十二章”。插圭处的凹槽内刻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
  此种谷圭在明代墓葬中发现多件,为贵族妇女身上的装饰。玉圭的木座为清代宫廷所制。

墨玉圭,明早期,故宫博物院藏,

高24.8厘米,宽6.15厘米,厚1厘米。
  圭墨玉质,玉中黑点均匀,下有土黄色沁,局部有裂纹。圭素面,上部呈尖角,下部长方形。表面光滑,抛光精亮。
  此件玉圭为1985年收购,玉质和山东邹县明初鲁荒王朱檀墓出土的墨玉圭玉质十分相似,湖北梁庄王墓出土玉圭也与此形制类似,可证其为明早期玉圭。
  玉圭自商周时开始使用,一直是历代王朝最重要的礼器之一,也是持有者身份地位的象征。

青玉谷纹圭,明早期,故宫博物院藏,

长21厘米,宽5.6厘米,厚0.7厘米。
  圭青玉质,上锐下方,呈尖首长方形。双面雕琢谷纹,谷纹圆润,略呈六边形,每面谷粒83颗,做5纵行排列,边缘两列各16颗,中间三列各17颗,排列整齐。
  此玉为1960年收购。从其玉质、造型、纹饰看与湖北钟祥梁庄王王妃墓中出土的谷纹玉圭类似。梁庄王朱瞻垍为明仁宗庶九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封王,墓中出土器物多为明早期文物,由此可考察明早期文物状况。
  《周礼·春官·典瑞》:“谷圭以和难,以聘女。”《明会典·亲王婚礼·定亲礼物》中有“玉谷圭一枝。”《明会典·亲王妃冠服》也明确规定亲王妃在受册、助祭、朝会活动中需服礼服,其礼服的诸服饰中便有玉谷圭。这也与考古发现情况相符,目前出土的玉谷圭一般在亲王妃墓中。故谷纹玉圭在明代为皇室定亲、聘女,以及皇妃或亲王妃在受册、助祭、朝会活动中礼服所用。

END

(0)

相关推荐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10

    181.白玉双人耳礼乐杯 元 通耳高 7.5 厘米 口径10.8厘米 足径4.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玉质细润,随绺纹有黄褐沁.圆形,里外雕纹饰.里壁至底琢朵云,共四周三十二个.口沿外阴刻圈纹二十个.外 ...

  • 惟妙惟肖!古玉中的动物世界

    玉鹰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玉鹰 高2.5厘米 宽4.6厘米 厚0.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玉鹰为青黄色玉材制,片状,腹部略厚,腹前用阴线界出鹰爪,头部凸起,嘴尖,双翅较薄,尾宽,尾及翅上有阴线羽纹.鹰背 ...

  • 中国玉器大全(清)4

    62.63.玛瑙光素盘 清雍正 高4.4厘米 口径 15.1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酱斑玛瑙,含有美丽的纹理.器矮敦式,圆直口,釜底,无足.通体光素无纹.外底中心阴刻双行'雍正年制'四字篆书款.为雍正时期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11

    201.白玉镂雕蟠龙带板 明早期 铊尾长7.6厘米 宽4 厘米 大长方带板长6.4 厘米 宽4 厘米 小长方带板长4.3厘米 宽1.8 厘米 桃形带板长 4厘米 宽,3.5 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白玉.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12

    221.白玉观音插扦 明中期 玉观音高5.5 厘米 长 10厘米 宽 3厘米 1969 年上海市陆氏墓出土 上海市博物馆藏 头部为白玉观音,以金质莲座托之,右手在胸前执一云帚,神态肃穆,衣着飘然,胸前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7

    121. 玉龟.水晶龟 北宋 玉龟∶ 长 2.2 厘米 水晶龟∶长 2.2 厘米 1969 年 5 月河北省定州市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 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馆藏 玉龟青白色.圆雕呈扁圆形.昂首作半缩状,眉目 ...

  • 故宫博物院.藏「大件古玉」欣赏

    明青玉花瓶 明青玉花瓶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16

    300-301. 青玉环把有盖樽 明晚期 通盖高10.5厘米 口径6.8厘米 1962 年北京小西天师范大学施工时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 杯体圆,由器和盖两部分组成.盖顶正中有一圆形平顶纽,上饰水涡纹,纽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8

    141.青玉双鹅带盖小盒 辽 高9.3厘米 宽3.8厘米 辽宁省阜新县清河门出土 辽宁省博物馆藏 盒作双鹅蹲伏状,中间挖空,圆口,内为管状盒腔,口稍敛,两侧各有一穿绳用的小孔,细线刻羽毛状,制作精巧.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1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1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9

    161.白玉镂雕双鹿牌饰 金 高3.5厘米 底宽3.9厘米 1974年黑龙江省绥化县奥里米古城周围墓葬出土 黑龙江省博物馆藏 玉料呈白色.体扁,作三角形,镂雕而成.器两侧边各饰一树,树梢于上角交接.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