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公认的汝窑都在这了

汝窑,五大名窑之一,因产于汝州而得名,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汝窑中华传统制瓷著名工艺之一,中国北宋时期主要代表瓷器。

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

  汝窑瓷器造型有盘、碗、瓶、洗、尊、盏托、水仙盆等。其中瓶的变化较为丰富,有纸槌瓶、玉壶春瓶、胆瓶等多种。汝窑器有瓶、尊、盏托、碗、盘、洗、奁、水仙盆等日用器,少数还有堆花、印花等装饰,底部更有青花年号款,多是用刀笔刻画,和印花、模印等工艺。如:天青花草纹鹅颈瓶、粉青履莲盏托、天青莲花瓣深腹盂、天青牡丹花龙纹钵、莲花纹钵、辐射纹荷叶器座、辐射纹敛口花钵(藏河南),暗花双鱼盘(藏英国)。另外,在传世品的个别器物上还出现有文字。如:“奉华”二字多见于尊、瓶、碟之上。“蔡丙”、“宁”则是见于小碟与洗上。文字虽不是装饰,但仍提高了对器物的鉴赏意趣,其中“奉华”应是宋奉华宫的专用物。器形又分裹足、平底、三足、凹足、葵口、窄板沿和宽板沿诸种。盘分有裹足、凹足、平底、直口和荷花口数种。还有三足洗、弦纹尊(奁)、套盒、尊、方壶、圆壶等,还有为数不多的莲花器座、荷叶器座、镂孔器、鸟、龙等瓷塑工艺品。也用花、鸟、虫、鱼装饰来满足皇亲贵族们的闲情逸趣。

北宋汝窯,貴似晨星,燒造時間非常短,只有二三十年,南宋人周在的《清波雜誌》中這樣說:'汝窯…近尤難得'連南宋人都覺得北宋的汝窯非常難得,今天我們就來統計壹下截止目前存世的汝窯數量。目前在公開交易市場出現且公認的汝窯僅僅只有7件。

第一件為汝窯玉壺春瓶,據傳為當年末代皇帝溥儀帶出清宮之物,來自東方陶瓷協會創始人EumorfoPpulos舊藏,在1940年的倫敦蘇富比售出,經過克拉克等一系列著名收藏家之手,最後落定於大英博物館後不再流通。

大英博物馆藏    克拉克夫人旧藏    EumorfoPpulos旧藏

第二件為公開交易市場出現唯一 一件汝窯的水仙盆,來自早年東方陶瓷協會的著錄,在1970年的拍賣會上,英國古董商JohnSparks 以當時的天價4萬6千英鎊競得,後來進入日本著名收藏家安宅英壹的收藏序列,最終捐贈給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後不再流通。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安宅英一旧藏

第三件由1979年香港蘇富比拍出,成為臺北鴻喜美術館藏品,後入臺灣著名收藏家樂從堂曹興障壬氖詹叵盗校衲10月份這件汝窯將在香港拍賣。

1979香港苏富比拍品    鸿禧美术馆旧藏    乐从堂旧藏    2017香港苏富比拍品2.9亿成交。

第四件於1980年倫敦蘇富比現世,被香港敏求精舍成員維他奶之父羅桂祥先生拍得,後來捐贈給了香港藝術館後不再流通。

1992年纽约佳士得拍品    成交价:154万美元

第六件品相問題較大,口沿破損磨了邊,釉面疑似經過劇烈火燒,亦為史蒂夫·姜肯三世舊藏,於2006年3月29日紐約佳士得拍出,目前為私人收藏。

2006纽约佳士得拍品    (口沿磨口,釉面疑似火烧)

第七件葵花洗於2012年4月4日現身香港蘇富比,2億786萬港元破紀錄價格成交,現為私人藏品。

2012香港苏富比拍品    成交价:2.786亿港币

這件花口洗原為克拉克夫婦的舊藏,原為一對,另外一只現藏於大英博物館,由克拉克夫人捐贈。

大英博物馆藏    克拉克夫人旧藏

除了公開交易市場上出現的7件,現存汝窯最多的是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共21件以及北京故宮博物院19件,皆為清宮舊藏,其中部分有乾隆禦題詩。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京故宫藏部分汝窑

擁有汝窯數量排名第三的為大英博物館,共17件,其中有12件是來自大維德基金會的舊藏,大維德基金會之所以能夠擁有這麽多汝窯是因為大維德爵士在上世紀初在中國接手了一批清宮舊藏的器物,這12件汝窯正是來源於此。

大英博物馆藏部分汝窑

此外上海博物館亦有9件汝窯入藏。

上海博物馆藏

天津博物館展廳中也兩件汝窯。

天津博物馆藏

中國國家博物館兩件。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瑞典哥德堡如斯博物館兩件。

瑞典哥德堡如斯博物館藏

美國聖路易斯博物館壹件。

美國聖路易斯博物館藏

費城博物館一件。

費城博物館壹藏

克利夫蘭美術館一件。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英國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有一件汝窯盞托,這件盞托邊緣有陽文款“壽成殿”。

va博物館藏

此類汝窯盞托數量極少,同類器物僅見大英博物館收藏壹例和大維德爵士收藏一例。

大英博物館藏

美國波士頓博物館有一件汝窯,器型為酒盞的托盤,是一件孤品。

美國波士頓博物館藏

吉林省博物館有一件汝窯水仙盆,這件水仙盆口沿破碎經過磨口包邊,所以邊緣較低,目前存世的汝窯水仙盆僅6件,這件是其中之一。

吉林省博物館藏

瑞士玫茵堂收藏一件底部刻有“丙”字款,和故宮一件如出一轍,應該也是清宮舊藏流出。

玫茵堂珍藏

日本早年圖錄中經常出現一件汝窯洗,現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這件器物來自日本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舊藏。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川端康成舊藏

香港收藏家關善明先生的宋瓷系列中也有一件汝窯洗。

沐文堂關善明博士舊藏

英國牛津大學博物館展廳中也有一件汝窯出現,這件器物為早年收藏大家艾倫巴羅爵士的舊藏。

英國牛津大學博物館藏

2014年臺北故宮的專家在荷蘭萊瓦頓博物館考察時發現一只封存在該博物館庫房無人問津的汝窯,為存世汝窯的統計再加上一件。

荷兰莱瓦顿博物馆藏

所以除去清凉寺考古发现的出土汝窑与殘件外,目前已知的汝窯完整器數量應該在90件左右。其實具體數字並不重要,歷來就有很多專家著重於汝窯存世的統計,且數量是逐年遞增,早在1958年國外一個叫岡珀茨的中國陶瓷專家就統計過海外收藏汝窯的總數一共是31件,這裏面沒有加上中國本土的館藏數量,到了1987年上海博物館的專家汪慶正先生統計全世界汝窯的存世量為65件,這個數字至今為止都深入人心。四年後,汪慶正又將這個數字更改為69件。到了2009年,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館長出川哲朗把這個數字增加到70件。2015年北京故宫有一个统计是90件。根據目前公开的官方统计,手上的資料簡單羅列,數目也在90件左右,當然這僅僅是不完全統計,尤其是国内民间一定收藏有汝窑,只是还没被官方认可和统计进去。其中存在公認與不公認以及館藏數據的容錯率,而且隨著城市化進程中新的發掘或者…某些不能說的秘密,將來也許還會有更多汝窯現世。但是無論這些數字怎麽變化,還是在一定範圍內的,汝窯存世量稀少,市場流通取指可數,這點不可能動搖。雖然汝窯很少,但世界上大部分汝窯都已經在這裏了。

后世仿汝窑者始于宣德官窑,署有宣德官窑款,其釉色较宋汝透亮,纹片较宋汝密而规整,且釉面具有宣德特有的橘皮纹。清雍正唐英时再度仿汝窑,多数仿宋汝的天青色,纹片多为蝉翼纹,少有大纹片和无纹片的。唐英时的仿品鉴别时也很容易,因为宋汝为无光釉,清仿品则釉面透亮,所有仿品均隐现一圈蓝色。再者雍正仿品不是仿古作伪,仅是仿其釉色,有些造型则属清代特有,且御窑厂产品多书六字或四字本朝青花篆款,更为鉴定提供了方便。

展厅入口处的这几件汝窑,让人屏息静气哪。

  汝窑列为“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之首,首创厚釉工艺,烧造出华滋莹润的天青色。它的杰出成就,开启了中国陶瓷史上青瓷艺术最辉煌的的时代,典雅蕴秀的美学风范,被后世追慕和效仿。同属为名窑之列的钧瓷,以其自然天成的窑变技艺,烧制出瑰丽奇幻的色釉,构成了独树一帜的陶瓷艺术。

汝瓷在南宋已是“近尤难得”,遗世不足百件。文献记载则语焉不详,这些名窑留有诸多的不解之迷,有待于考古发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河南省考古人员在宝丰、汝州、禹州、叶县等地开展一系列的考古发掘,取得了丰硕成果,揭开了历史的迷团。

  出土于这些古窑址和遗址的名窑珍品,历经千年,光彩依然,此次的展出,为广大观众提供了领略中国古代陶瓷之美的平台,让我们一起品味文化,解读历史。

玻璃釉。

这一组图片选自雅昌艺术网。

这个碗,冰裂纹哪。记得是张公巷出土的。


一线古玩

时刻关注圈里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