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疥

水疥是一种好发于儿童及幼儿的瘙痒性皮肤病。以皮损为纺锤形风团样丘疹,中央
有针头至豆大水疱,剧烈瘙痒为特征。好发于温暖季节,多见于儿童及婴幼儿.水疥之
名,首见于隋《诸病源候论》,该书疥候论曰:“水疥者,痞癌如水瘭浆,摘破有水出.”有
医家称本病为土风疮、细皮风疹、水疮湿疡.西医称之为丘疹性荨麻疹。
  [病因病机]
  本病内因素体不足或胎体遗热以致湿热内蕴,外因蚊、蚤刺咬或因肠内寄生虫或因
食入鱼腥动风之品或因内有食滞,复感外邪而诱发。
  (辨病)

1  临床表现  皮损为1-2cm大小的淡红色风团样丘疹,略呈纺锤形,中央常有小
水疱,有时可演变为大疱。常分批出现于腹、腰背、臂部及双小腿,多群集,较少融合,
自觉瘙痒剧烈。一般经过数天至工周余,皮损便自行消退,或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但
次年春秋季常又发生。患者一般无全身症状,一般在7—8岁时便停止发病。
    2  诊断依据
    2。1  多见于儿童及婴幼儿。
    2.2  好发于四肢伸侧及躯干部。
    2.3  皮损为纺锤形风团样丘疹,中央有水疱。
    2.4  自觉剧烈瘙痒。
    3  鉴别诊断
    3。工  瘾疹  时隐时现,消退后不遗留痕迹,无丘疹、水疱,与年龄、季节无关.
    3。2  水痘  皮损为红斑、丘疹及小水疱,以水疱为著,周围有红晕,数目一般较多,
损害较小,散发于头面、躯干及四肢,痒感不剧,有流行性,发疹前常有工一2天发热等
前驱症状,数天至1周后干燥结痂而愈。
    [辨证]
    1  风热搏结证  疹块色红,大小不等,散在分布,疹块中央少见水疱,偶见血疱;
好发于上半身,尤以上肢伸侧、腰部为多,往往成批出现,此起彼伏,自觉瘙痒。舌质
红,苔薄黄,脉数。
    2  湿热郁阻证  疹块大小不等,散在分布,色红或偏暗红,高出皮肤,中央常有水
疱,或起大疱,抓破略有渗水;好发于下肢、臀部,自觉剧痒。舌红,苔薄黄或微腻,脉
濡或滑数.
    [治疗]
    1  内治法
    1.1  辨证论治
    1。1.1  风热搏结证  治宜疏风清热止痒.选用消风散酌加银花、连翘、苦参等。热
势明显者,可选用疏风清热饮加减。痒甚者,配皂刺,重用白鲜皮、白蒺藜;若有血疱
者,加牡丹皮、紫草、地榆炭。
    1.1。2  湿热郁阻证  治宜清热利湿,祛风止痒。选用祛风胜湿汤酌加泽泻、车前子、
木通、白鲜皮等。若因饮食不当而发病者,加炒麦芽、焦三仙;若因肠道有寄生虫而诱
发者,加苦楝子、使君子;若伴有继发感染者,加银花、连翘、地丁.
    1.2  成药、验方
    1.2.1  三黄丸(黄芩、黄连、大黄各300g,研为细末,炼蜜或米糊为丸)每次6—
9g,每天2—3次。
    1.2。2  清解片(大黄、黄芩、黄柏、苍术各500g,共研细末和匀,轧片,每片
0.3g),成人每次5片,6一工2岁儿童减半。6岁以下服成人1/3量,每天2—3次。
    1。2.3  牛黄清热散,每次1/3---1/2包,每天2—3次.
    2  外治法
    2.1  九华粉洗剂或三黄洗剂外搽,每天数次,若有水疱破裂渗出.用马齿苋、生地
榆等量,煎水,凉湿敷,每天2—3次。

2.2  10%一25%百部醑外搽,每天数次,搔破糜烂者,以植物油调祛湿散外涂,每
天数次。
  (预防与护理)
  1  设法避免蚊虫刺咬。若居室内发现跳蚤、臭虫、蚊子等应及时喷撒杀虫灭蚊剂,
或采用其他有效方法。
    2  注意调节患者饮食。若肠道有寄生虫者应及时治疗。
    3  发病后,避免搔抓,以防破溃感染,d,JL患者应勤剪指甲。
    [古籍选粹]
    《诸病源候论》  土风疮,状如风疹,而头破,乍发乍瘥,此由肌腠虚疏,风尘入于
皮肤故也,俗呼之为土风疮也。
    《诸病源候论》  水疥者,痞癌如小瘭浆,摘破有水出。
    [现代研究]
    1  发病学研究  多数病例的发病与节足动物叮咬有关。系被蚤、螨、蚊、臭虫等咬
后发生的一种过敏反应.有些患者可能与胃肠道功能紊乱,食用鱼虾、蛋、牛奶等和有
虫牙等因素有关。
    2  临床研究
    2。1  辨证施治  徐宜厚将本病分为2型.风热型:皮损常发生在四肢,为散在性分
布的粟粒大红色丘疹,痒感颇重,脉浮数,舌质红苔薄黄.当以疏风清热法治之,方用
银翘散加减,金银花、连翘、淡竹叶各9g,蝉衣、炒牛蒡子各4.5g,薄荷工.5g,荆芥6g,
黄芩3g,鲜芦根15g。湿热型;皮损多见于腰骶部,为丘疱疹、水疱,抓破则糜烂,或
感染结有脓痂痛痒相兼,伴有身热,脉濡数,舌质红,苔黄微腻。以清利湿热法治之,方
用龙胆泻肝汤加减,炒龙胆草1.5g,黄芩、山栀各4.5g,车前子、车前草、泽泻、茵陈
各9g,生苡仁15g,白术6g。张绪仓将本病分为4型。虫毒外发型,药用党参、白术、云
苓、使君子、芦荟、苦楝皮、玉片、焦楂、蝉蜕、白鲜皮、炙甘草。治疗94例,治愈50
例,显效39例,无效5例。脾胃虚弱型9方用五味异功散加味,党参、白术、云苓、陈
皮、大腹皮、乌梅、防风、炙甘草等。治疗61例,治愈33例,显效25例,无效3例。
滞热受风型,方用消风导赤汤加味,白鲜皮、银花、防风、蝉蜕、薄荷、云苓、牛蒡子、
生地、胡连、玉竹、竹叶、木通、甘草梢等。治疗25例,痊愈14例,显效8例、无效
3例。外感风热型,方用自拟丘麻饮,荆芥、防风、蝉衣、银花、紫草、苦参、白鲜皮、
山楂、生甘草等治疗23例,痊愈17例,显效5例,无效1例。
    2.2  单方验方  徐宜厚以清热化湿、疏风止痒为治则,药用白术、枳壳、蝉衣、赤
芍、防风各6g,茯苓皮、赤小豆、冬瓜皮各12g,荆芥3g,每日1剂,配合外用百部酊。
治疗56例,痊愈53例,有效3例。
    2.3  外治疗法  曾昭川用大黄300g,生百部200g,花椒lOOg,蛇床子lOOg,灭滴
灵40g等制成复方大黄酊外用,每日3次,连用7天为1疗程,治疗495例,治愈193例,
好转216例,无效86例。黄佩英用南通蛇药片4"-"5片(根据皮损多少而定)研末,加
适量的酒或25%酒精调匀外涂,每日数次,一般连用l一2日即愈,施荣显以百部48g,
七叶一枝花60g,白芷、紫苏、薄荷、荆芥各24g,佩兰、苍耳子、苦参、防己、黄芩、
硫磺、雄黄各18g,冰片、樟脑各12g,牛黄6g(缺牛黄可用硼砂代)共研为均匀细末,

装入瓷瓶,密封备用。使用方法为取60g装入布袋内白天佩带zbJL胸前,睡时放在距鼻
孔30cm处,每月换药一次。每年4一工0月份佩带为1疗程。经过两个疗程2年内无复发
者38例,2年发作减少一半者8例,无效者4例。
    2.4  激光针刺  林迎春用氦氖激光针刺曲池,功率为5mW,输出电流7mA,照射
距离为30cm,光斑1---2mm。每次照射10分钟,两侧调换,5天为1疗程,共观察42例,
1"-'2疗程后,32例皮损消退,无新发皮损,6例渐退,偶见新的皮损,4例无效。
    [述评]
    鉴于目前普遍认为水疥的发病主要与昆虫叮咬有关,因此,对本病的防治,应以预
防为主,有许多中药具有驱虫及辟秽之效,以这些中药为主所组成的香袋防治本病已取
得可喜的苗头,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0)

相关推荐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土风疮】

    土风疮 土风疮是一种因肤腠疏松,风邪侵扰而致的以皮疹状如风疹而头破,乍发乍瘥的皮肤病.相当于西医学的丘疹性荨麻疹.本病多发生在春秋温暖之季,常见于婴幼儿或儿童,成人偶可罹患.皮损分布多见于躯干.四肢伸 ...

  • 北京皮炎医院治疗疱疹样皮炎的知识

    疱疹样皮炎属于大疱性皮肤性疾病,多发生于20-55岁,儿童患者一般发生在5岁以后.其性别差异世界各地报告不同,欧美报告男性患者是女性的两倍,日本报告女性患者多于男性.皮损对称分布,好发于背部.臀部.四 ...

  • 产后水疥

    邓某,女,32岁.主诉:产后丘疹8天. 初诊:产妇自述在医院待产期间,右足被蚊虫叮咬,继之起一水疱,抓破后渐起丘疹,之后水肿渐蔓延至小腿.曾给予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静脉注射,效果不明显.剖宫 ...

  • 湿疹疥癣反复不好,1味中药煮水洗澡,止痒除癣皮肤变好

    湿疹疥癣反复不好,1味中药煮水洗澡,止痒除癣皮肤变好

  • 76岁老中医:5种中药泡水喝,缓解肺结节...

    76岁老中医:5种中药泡水喝,缓解肺结节,记得收藏备用 1.连翘 摘自 |<中药大辞典> 药理|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适用|温热,斑疹,丹毒,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 2.壁虎 摘自 ...

  • 行到水尽处,坐看云起时。汲取诗词智慧,过顺其自然的生活

    林语堂说,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 林清玄说,以欢喜心过生活,以温柔心除挂碍. 佛说,纵有三千烦恼,不如拈花一笑. 所以,人生在世,凡事不必太执着,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活法. 行到 ...

  • E 自然纹理 1水渍画(动物)

    这组自然纹理,是浴盆中的风景,来自浴盆水中的偶然发现.有一段时间,区域自来水管道被挖断,等重新修好正常供水,水渍较多,我发现其中的纹理很好看,再用滴水略加雕琢,形成了这个有动物主题形象的系列.所谓苦中 ...

  • 此菜打雷就出现,遇水恢复生机,国内外需求大,却暂不能人工种植

    此菜打雷就出现,遇水恢复生机,国内外需求大,却暂不能人工种植 在这个大家蔬菜到处是,而且还不是很值钱的时代,大家对于蔬菜并没有那么那么的喜爱,只是因为必须要吃.相反的,对于一些我们农村人来说一点也不陌 ...

  • 一个大补心肾的方子,只需2味药材泡水喝

    国医名家 公众号 中医认为"心与夏气相通应",夏季最大的特点就是炎热,此时人体阳气最旺,阳气容易外浮,引起内里虚弱,人就容易出现与心脏相关的疾病.这也是中医常说的,夏天无病自带三分 ...

  • 用它泡水喝,活血、解毒、化栓,不怕淤和堵!

    国医名家 公众号 心肌梗死可能是血瘀.淤毒引起的最严重后果.近十年来心梗的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2013年的时候已高达180万人死于急性心肌梗死. 其实,相对于普通人,有一些三高基础疾病.血瘀基础的的 ...

  • 高血压中医治疗,分三型。1.水不涵木型治...

    高血压中医治疗,分三型. 1.水不涵木型 治疗:滋水涵木,平肝熄风 方药:枸杞子,白菊花,生地,黄精,天麻,川芎,泽泻,川牛膝,生杜仲,桑寄生,石决明,钩藤(后下). 注意: 杜仲应生用,生用阴阳双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