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首方:止嗽散-运用经验】精

止嗽散

组成——桔梗、荆芥、蒸紫菀、蒸百部、蒸白前、甘草、陈皮

上为末。每服三钱(9g),食后、临卧开水调下;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

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主治——风邪犯肺证。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方解——本方治证为外感咳嗽,经服解表宣肺药咳仍不止者。风邪犯肺,肺失清肃,虽经发散,因解表不彻而其邪未尽,故仍咽痒咳嗽,此时外邪十去八九,故微有恶风发热。治法重在理肺止咳,微加疏表之品。

方中紫菀、百部为君,两药味苦,都入肺经,其性温而不热,润而不腻,皆可止咳化痰,对于新久咳嗽都能使用。桔梗味苦辛而性平,善于开宣肺气;百前味辛甘性亦平,长于降气化痰。两者协同,一宣一降,以复肺气之宣降,增强君药止咳化痰之力。

         荆芥辛而微温,疏风解表,以祛在表之余邪;陈皮理气化痰,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合桔梗又有利咽止咳之功,是为佐使之用。

“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故对于新久咳嗽,咯痰不爽者,加减运用得宜,均可获效。

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表邪未尽,肺气失宣而致咳嗽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咳嗽咽痒,微恶风发热,苔薄白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若外感风寒初起,头痛鼻塞,恶寒发热等表证较重者,加防风、紫苏、生姜以解表散邪。 湿聚生痰,痰涎稠粘者,加半夏、茯苓、桑白皮以除湿化痰。   燥气焚金,干咳无痰者,加瓜蒌、贝母、知母以润燥化痰。

董廷瑶运用止嗽散经验

董师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积数十年之经验,颇有擅长。一方面,善于运用如麻黄汤、桂枝加杏朴汤、麻杏石甘汤等经方;另方面,也据症常用清燥救肺汤、二陈汤、止嗽散等时方。本文简介董师在应用止嗽散上的临床经验。

按:止嗽散出自程钟龄《医学心悟》。其组成为:桔梗、荆芥、蒸百部、蒸紫菀、蒸白前、甘草、陈皮。原为研末作散,开水调服。现代多改为汤剂。据程氏原注,谓该方“系予苦心揣摩而得”。盖“肺为娇脏,攻击之剂既不任受,而外主皮毛,最易感邪,不行表散则邪气留连而不解”。指出:“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说明了本方长在顺应肺之性能,及祛邪安肺的组方特点。

  董师认为本方之配伍,乃以荆芥辛香解表,桔梗苦辛开肺,百部、紫菀润肺止咳,橘红、白前化痰降气,甘草和中甘缓宁嗽。故本方兼具宣散肃降之能,共奏理肺祛痰之效。据董师经验,本方用于初期咳嗽,其表证尚浅,邪浊较轻,寒热不重。功能略疏表邪,轻宣肺气,稍予肃降,兼化痰湿。其中尤以百部为要药,对风邪袭肺、喉痒呛咳者,非此不解。故为治外感咳嗽中的平稳之剂,对于小儿咳嗽更为赏用,盖小儿肺藏娇弱,藩篱不固,难任峻利而尤宜轻剂也。

  董师之用,其加减如下:

 若新感风寒,鼻塞流涕而有恶寒者,加防风、苏梗叶等;

      无表证者可去荆芥。

      若咽喉不利,疼痛声哑及喉似痰阻者,加大力子、玉蝴蝶、射干等。

      无咽喉不利,痰出亦爽,可去桔梗。

      其咳嗽较频者可加杏仁、象贝、款冬花等;

      若痰浊粘滞,可加竹茹、川朴、冬瓜子之类(同时可减甘草)。

兹举医案数例。

例一王X,女,2岁。门诊号:20754。1981年9月30日就诊。

  患儿常发咳逆之症,今逢秋又作。风寒初感,咳嗽较多,痰吐不爽,有时音哑,胃纳较少,二便如常,舌苔薄白。为外邪新受,肺失宣肃,止嗽散加味。荆芥4.5克,苏叶梗、白前、紫菀各9克,百部10克,桔梗、橘红、甘草各3克,杏仁、象贝各6克。三剂。服后咳和痰爽,但喉有痰声,递以二陈加味治之渐平。此因感凉而咳多,故用止嗽散主之。加苏梗叶祛风散寒,杏、贝止咳化痰,以增其效。

例二孙××,女,6岁。门诊号:23487。1981年11月4日一诊。

  咳嗽痰多,咳甚气急,吐不爽,胃纳不佳,二便尚调,舌薄白而腻,症为痰湿在肺,治宜化痰止嗽。药用荆芥、桔梗各4.5克,橘红、川朴各3克,百部、白前、半夏各9克,杏仁、紫菀、大力子各6克。五剂。(因无白前,改前胡)服后其咳即差,纳食亦动,但痰多而苔尚腻,故继之以二陈汤加菀、茹、杏、谷芽等而咳愈。此为肺有痰湿,肃降失司,故用止嗽散(去甘草),加杏、蒡增其宣肺,半、朴燥湿化痰。

  同时,董师还常以本方与其它方剂复合而施,从而扩大了本方的适用范围。

因痰湿较重,可与二陈汤类方同用

在小儿兼见表虚多汗、营卫不和者,又可与桂枝加杏朴汤同用

如痰阻气促、咳声不扬者,常与三拗汤配合,其功甚佳。

另外肺热蕴郁、痰粘而厚时,亦可与泻白、二贝同用,亦能见效。

例三孙×,男,2岁。门诊号:22441,1981年10月7日初诊。

  咳嗽已二月余,咳逆而促,嗽声不扬,痰鸣喉中,阻结难咯,胃纳尚可,大便较干,舌苔薄白。此为肺气抑遏,治拟疏宣为主。处以桔梗、白前、百部、杏仁各6克,麻黄、橘红、甘草各3克,大力子、冬瓜子各9克。五剂。药后咳逆大减,但痰尚未畅,原法去麻黄,加竹茹,连服数剂,其症渐愈。本例明系肺气不宣,故以止嗽散(去荆芥、紫菀),合三拗以开发肺气主之,加冬瓜子化痰,牛蒡子利咽通便。

例四陈××,男。3岁。门诊号:22257。1981年11月4日就诊。

感冒以后,发热初退,但咳嗽尚多,吐痰能出,喉有痰鸣,胃口不开,大便隔日一行,舌苔白腻。痰湿内阻,肺气不清。止嗽散合二陈治之。橘红、甘草各3克,竹茹、杏仁、紫菀、百部、白前各6克,冬瓜子、半夏、茯苓各9克。七剂。服之咳差,仍有痰声,大便干结,乃以二陈汤合清气化痰丸治愈。

  体会:小儿咳嗽为临床之常见病,但要在一、二诊内使其痰化咳止,亦非易事。董师在外感性的一般咳嗽,选用本方而灵活加减,体现了下面的学术思想。

、本方之组成均为轻剂清灵之品。程氏曰云:“药极轻微”,“不贵险峻”。因质轻能入肺,气灵善透邪。董师历来强调,小儿用药务求轻灵。一则治上焦之邪,非轻不举;二则轻可去实,不使伤正。止嗽散的配伍符合这样的要求。本方之方义在于祛邪宁肺。程氏提出,咳之初期,“妄用清凉酸涩,未免闭门留寇”,本方轻灵小剂,乃可“启门逐之即去。”故董师之治咳,绝不轻用补敛,即咳已数月而邪未尽者,亦以宣肃疏化为主。盖关门杀贼,贻害非浅而开门逐盗乃祛邪的正法也。

范怨武咳嗽第一首方——止嗽散

组成:桔梗9、荆芥9、紫苑9、百部9、白前9、甘草3、陈皮6

功效:宣肺疏风,止咳化痰

主治:外感咳嗽。症见咳而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我的用法

1、咽痒,这个是主要的,但是咽不红,即便红也只是局部红(因呛咳而红),口腔上颚相对是淡的,总的来说,就是局部红,总体淡。

2、没有发烧(伴发烧,可以加味)

3、可以有少量痰,但不多,以清痰为主,早上第一口痰可以黄,因为早上那口痰是停留时间过久的痰。有痰音浊,可加半夏,即合二陈汤。

4、人的面不红,大鱼际不红,若红,可加味消食透热。

5、大便不太干

6、舌不是太红,苔不太厚,要润

加减

咽痒太厉害的话,我会加鸡血藤15,用意是“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痒为风。

咽红肿热痛的话,加牛蒡子9、马勃3。

怕冷的话,加苏叶3、防风3。

痰太浓稠的话,加芦根12、瓜蒌12。

发热的话,加苏叶9、香附9、杏仁6、薄荷1、前胡6。

感冒后遗症的咳嗽常用止嗽散合用四君子汤,小儿用太子参为主,比较平和,没有那么刺激。

止嗽散一般加减

咳嗽外因——风、寒、暑、湿、燥、火。

内因——劳逸、情志、饮食、炙煿之火。

外因

1、风寒——头痛鼻寒、发热恶寒

止嗽散+荆芥、防风、苏叶、生姜

这是外感风寒咳嗽初起的治法,最好是没有杂邪,一治就好。

2、风寒+肺虚——即用上方后,散寒后,仍咳嗽不止。

止嗽散+人参胡桃汤

这个加减法子,还没试过。我看这种虚证,也是有汗多的,皮肤比较凉的,汗也是凉的。这个咳嗽,还没有影响到胃口,我爱用甘麦大枣汤合进去用。

3、寒兼脾虚——咳嗽、汗多、食少

异功散+桔梗

这个应该是一咳就冒虚汗,汗的味道比较淡,一跑两步就咳嗽,而且,己经没什么胃口了。

4寒兼脾寒——脾阳不足,口淡腹泻

干姜、甘草

这种吧,可能还是有胃怕冷,喝不得凉的东西,喝点凉的就腹泻,水果酸奶更是吃不得,一吃就拉,经常腹痛。大便一日可以是三次,每次吃完饭就要上厕所。

5暑、火——口渴、烦心、小便短赤

止嗽散+黄连、黄芩、花粉

这个就是热咳嗽,咽还可能在痛着,口干舌燥的,呼气都是热的,人烦躁,坐立难安。

6湿——生痰、痰涎稠粘

止嗽散+半夏、茯苓、桑白皮、生姜、大枣

这个比较烦,在广东的话,春天比较多人得病,回南天,到处都是湿漉漉的,一咳,就咳出一大口白痰,还带泡沫。严重的,咳到吐,能从胃里吐一大口泡沫出来。

7燥——干咳无痰、口干舌燥、便干

止嗽散+瓜蒌、贝母、知母、柏子仁

这个咳嗽,就是一点痰都没有,气管还觉得干,烧灼,有时还痒。我还爱加点芦根、天花粉。

内因

1、肺咳——咳嗽——风寒咳血

止嗽散+荆芥、紫苏、赤芍、丹参

这是本脏咳出血丝来了,但也不要怕,先上药治嘛,一定要注意饮食,还有避风。

2肝咳——两胁痛、不能转侧

止嗽散+柴胡、枳壳、赤芍

这个是很常见了,咳嗽到两胁都痛,难受劲啊!膈肌给抽的其实。

3心咳——喉中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

止嗽散+桔梗、牛蒡子

这一条,我是真没想明白,怎么喉中堵着,就是心咳嗽了,但是咽痛的话,我一般都会加点牛蒡子、马勃。能不能加点半夏厚朴汤啊?还是加点旋覆花?

4脾咳——咳而右胁痛,阴引肩背,甚则不可动,动则咳剧

止嗽散+葛根、秦艽、郁金

这一条的话咳嗽背痛的,我自己多留意吧,阴引肩背,不太懂,但是一动就咳嗽的,碰到不少,有机会验证一下。有些人一动就咳,爬个楼梯也不能!

5肾咳——咳而腰背痛、甚则咳涎者

止嗽散+附子

6胆咳——咳而呕苦水

止嗽散+黄芩、半夏、生姜

7胃咳——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呕出蛔虫来)

止嗽散+乌梅、川椒、干姜,减去甘草,或有热加黄连

咳到吐的,那就太常见了,一般有胃寒的其实。

8小肠咳——咳而矢气(咳出放来)止嗽散+白芍

咳放屁的,可能老年人多见一点。

9大肠咳——咳而遗屎(咳出屎来)

止嗽散+白术、赤石脂

咳出屎来的,也是老年人多见。

10膀胱咳——咳而遗溺(咳出尿来)

止嗽散+茯苓、半夏

这个是最多见了,我一般觉得桂枝汤加减得好,效果不错的,有人治这个用五苓散多。合点金樱子、益智仁的,其实也行吧?

11三焦咳——久咳不止,腹满不食,令人多涕唾,面目浮肿,气逆

止嗽散+异功散

这个,咳嗽伴面目浮肿的,也非常多见。合点苏叶、杏仁可能效果更好,宣了肺,就通调水道了。

其余内因

1气郁化火——七情气结,郁火上冲者(估计有面红、目赤、鼻热、咽红等上火证)

止嗽散+香附、贝母、柴胡、黑山栀

气着了,咳嗽就加重。老公惹你生气了,儿子惹你生气了,同事惹你生气了,总之就是气着了。试试看吧。

2肾阴亏虚——阴虚火旺,内热,脉细数(估计有咽干、舌燥、耳鸣、便干等阴虚证)

早上服用六味地黄丸,午后服用止嗽散去荆芥+知母、贝母、玉竹、人参、胡桃这个在我这里,是老年人多见,我用的比较多的是引火汤加味,效果不错。下次可以试试程老先生的法子。

内伤饮食——口干痞闷,五更咳甚——食积化火、流入肺经

止嗽散+连翘、山楂、麦芽、莱菔子

这个治疗思路,就是保和丸思路,很多小孩子,光吃保和丸,就能把咳嗽给治了——不治而治。

脾气虚弱——饮食不思

五味异功散+桔梗

这一条,我要反思,有些咳嗽治到后期,我是穷追猛打,结果有时候会忘了初衷,忘了体质因素。

喉咙发痒,继而频繁咳嗽,引起喘,尤其在换季更容易发作。这种过敏性咳嗽,我临床所见,多有痒。痒为泄风,治痒,那就是要治风了。治疗过敏性咳嗽,如果是外感初起,有恶寒发热,流清鼻涕,咽不红的,以香苏散+止嗽散+钩藤为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