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圣地

中国已有53处世界遗产,而下一处可能会是哪呢,有可能便是良渚遗址。为什么这么说?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我们习惯性地说“上下五千年”,绝大多数国人也毫无疑问地认为中华有五千年文明史,可是问题来了,在伊拉克,曾经出土了5000多年前的苏美尔人图文并茂的浮雕,在埃及,你还能看到4700年前建造的金字塔,而中华民族的可信历史,现在也只能追述到出土甲骨文的殷墟,距今只有3300多年,而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夏朝,至今停留在书面上,河南洛阳的“二里头文化”,虽然被称为“最早的中国”,但仍然缺乏它作为夏朝都城的有力证据。中华文明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但需要更多更有力的文化遗产来证实,而良渚遗址被推荐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主要目的也就是这个了。

良渚遗址位于杭州城北18公里处的余杭区瓶窑镇,因首次发现的良渚时期黑陶罐于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街道,1959年依照考古惯例按发现地点良渚命名,称为良渚文化,良渚遗址其实是余杭区的良渚、瓶窑、安溪三镇之间许多遗址的总称,瓶窑镇是良渚文化的遗址中心。现在杭州地铁2号线已经开通了良渚站,但从地铁站到良渚博物院还有约3.5公里,作为共享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良渚地铁站外居然找不到一辆共享单车,可以花10元左右乘坐当地村民的红色小三轮车,或者花1元乘坐491A路公交车前往,公交班次较少。良渚博物院免费开放,博物院以北还有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暂未开放,而良渚古城遗址则位于博物院西北5公里处。

良渚博物院位于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美丽洲公园内,荷塘围绕,绿树成荫,也寓意着良渚是一座湿地上建造的古城。

良渚遗址出土的精品集中在良渚博物院,要想了解良渚文化,良渚博物院是不能错过的地方。

进入博物院,最醒目的位置写着“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简单明了地说明了良渚遗址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遗址类博物馆,相比绝大多数同类博物馆,良渚毫无疑问是高大上的。 四面墙上,分别标明良渚遗址在哪里?良渚文化多久远?良渚文化的关键词和良渚遗址的具体年代。

早期国家、玉器文明、稻作文明、原始文字、神王之国、城市文明、统一信仰……这些都是良渚文化的关键词。

良渚文化有多久远呢?这把标尺很清晰,比夏朝还要久远,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在这里得到很好的证实。

良渚遗址其实不止一处,包括莫角山、反山、卞家山、岗公岭等等很多处,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的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

良渚博物院常设展厅分为三部分,第一展厅“水乡泽国”,第二展厅“文明圣地”,第三展厅“玉魂国魄”。

这位年轻人叫做施昕更,他仅活了27岁,因患猩红热而英年早逝,但他在24岁那年,成为了良渚文化的发现者。

良渚同期的世界主要早期文明,这也是来自四大文明古国的早期文明。

稻作文明史良渚文化的关键词之一,这是现在的稻谷与已经碳化的稻谷对比。

先人们用于耕作的石犁,这些犁都带有圆孔,应该是为了固定把柄之类的。

远古时期的骨权杖,来自动物的骨骼,权力与威望的象征,权杖这东西在电影电视中常见,现实中还是第一次见到。

既然代表着权力与威望,当然不能马虎,近看这四五千年前的物件,布满了细致的雕刻。

头盖骨容器,穿上绳子后类似于一个提篮,早期的人类真是物尽其用。

第一展厅内良渚遗址出土的酒水器、盛食器、炊煮器等等,多为陶制品。

这个有圆孔的木板大概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一双鞋子了,木屐出土于余杭卞家山遗址,距今4500年以上。

而这些又是什么呢?没错,这就是木陀螺,四五千年前的先人们,已经会抽陀螺玩了。很奇怪陀螺这种并不实用的东西,怎么这么早会被发明出来。

而这布满疙疙瘩瘩的罐子又是什么呢?这是嵌玉漆器,说明我国的镶嵌工艺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了。人类对美的追求真是与生俱来啊。

良渚出土了大量的玉器,虽然良渚出土的玉和我们现在印象中的玉有一定的区别,但那些来自五千年前的微雕,实在令人瞠目结舌。

玉器是良渚文化的特点,玉琮是其中最常见的形态之一,上面几乎都有精细的雕刻,也显示了良渚先民们对艺术的追求。

这个夹砂黑皮陶貌不惊人,但要考虑到它来自四五千年前,那就相当了不得了,更何况在其肩部及上腹部刻有亦图亦文的12个符号,所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李学勤研究员称其为“前所未见的珍品”。

陶罐上这些简单的刻画图案,类似儿童的涂鸦,其实那时候的人类,不正是处于儿童时期吗?

良渚时期的建筑模型,在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貌似都还能找到类似的建筑。

良渚博物院的中庭,水池中全是玉璧的造型。

第二展厅“文明圣地”,尤为醒目的是一副良渚古城沙盘,其实时间够的话,应该去看看5公里外的良渚古城遗址。

来自四五千年前的木构井架,很好奇这木头居然至今未曾完全腐朽。

这是一位女性的骸骨,她来自远古,来自代表着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良渚。

想象当时良渚建城的画面吧,在一片湿地之上,伟大的先民们建造了一座遗存至今的城池。

在三号展厅“玉魂国魄”,你能看到良渚最有特色的玉石文化,仅在这座反山十四号墓中,就出土了242件玉器。

良渚出土的玉器形态丰富,雕刻精美,玉器是良渚时期权力、礼制、信仰的物质载体,用以标识身份、区分等级。

良渚时期的用玉已形成明显的等级之分。以神徽像作为共同信仰的神,并与玉琮、玉钺、玉璧为代表的神权、军权、王权形成良渚社会独具特色的用玉礼制,反映了良渚社会是具有政教合一特征的国家形态。

图腾、礼器、饰品,大概可以归纳为良渚玉器的主要三类吧。

玉鸟也是良渚玉器的代表作之一,玉鸟一般与玉管、玉珠等组成组佩件,为项饰、手腕饰品或脚饰等。

而这个三叉形玉器又是什么呢?这个通常与玉管搭配,插于发上,其实就是一个远古的发簪。

完璧归赵的故事大概说的就是这种玉璧,玉璧最早出现于良渚文化中,是最为盛行的良渚重器,出土时一般位于墓主人胸腹以下直至脚端的部位。

玉璧一般被认为是祭天用的礼器,也有认为是财富的象征。玉璧一般没有图案,所以这块有刻鸟立高台符的玉璧就显得尤为珍贵。

看了这么多玉器,最不能错过良渚博物院的两件镇馆之宝——玉琮王和玉钺王,两件都是中国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当然不是你每次去都能看到,这两件国宝并不是一直都在良渚博物院展出。

玉琮王,良渚文化玉琮之首,通高8.9厘米、孔外径5厘米、孔内径3.8厘米,是已发现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

琮体四面各琢刻一完整的兽面神人图像,兽面的两侧浮雕鸟纹,整体纹饰中大量填充卷云纹、直线、弧线,刻画及其繁缛细致。总之,玉琮王就是良渚文化的代表之作。

玉钺为军事指挥权的象征。最早始于崧泽文化的石钺,至良渚文化时期,玉钺与玉琮、玉璧一起构成了用玉制度的核心,是显贵者阶层特定身份地位的玉质指示物。良渚文化玉钺一般有长方梯形玉钺和扁方梯形玉钺两种类型,其最高形式一般由钺身、冠饰、端饰三部分组成。

良渚文化玉钺一般有长方梯形玉钺和扁方梯形玉钺两种类型,其最高形式一般由钺身、冠饰、端饰三部分组成。

这件玉钺王不仅保存完整,更难得的是在钺面上端有兽面神人图像,细看之下,四五千年前的凿痕犹在。

看完三个展厅,不由得由衷佩服我们的先人,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新石器时代,他们已经创造出了我们难以想象的文明。

良渚博物院,也许下次再来之时,已经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去到每一个地方,我都尽量去当地的博物馆看看,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记忆,博物馆是一个时代的片段,良渚的片段来自中华民族的祖先,来自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来自在这片湿地上建造城市的伟大先民,早期国家、城市文明、原始文字、稻作文明、水利文明、玉器文明……良渚的诸多关键词给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最好的实证。当然我们也不可妄自尊大,在同一时期甚至更早期的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已经发明了人类最早的象形文字,学会了制作铜器并建造了巨大的塔型建筑物,而在尼罗河畔,埃及人已经建起了至今尤耸立的金字塔。五千多年前,人类文明的光辉开始在地球上为数不多的地方闪耀,别忘了,有一个地方今天就叫做——良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