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文学•随笔】李锡文/天津/咫尺间如一座城
欢迎点击以下链接,关注相关资讯
【西南文学·快讯】阿 月(四川)/《西南文学》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作家感言】
“要”,在公文中是个使用率极高的字,一篇报告里,“要……要……要……”有十个八个乃至数十个上百个的“要”,乃文章一大“亮点”。
我想起刚参加工作那会儿,给领导写讲话稿,开始觉得费劲,后来常读报纸、常看文件,很快就掌握了其中的“要领”:开头戴高帽,中间是通报,后面“三要三不要”,熟谙其道,十有八九就成了。熟能生巧,后来接到任务,几乎是茶余饭后就写出来提纲,然后按领导的意见,稍加整理便是一篇说得过去的报告稿。
后来我的岗位变动,不再予人以“要”,而代之以受人之“要”了。多少年过去了,注目一番各种场合的报告,依旧少不了各种“要言”:“要……要……要……”满篇皆“要”,“要”从何来?
桃花开,梨花落,花开花落四十载。我终于从混沌中醒悟过来,这么多的“要”是说给谁听呢?要是说给自己的,你“要”怎样,具体去做就行了,不必自话自说唠个没完;要是说给领导听的,你直接拿出来业绩就行了,领导不见得需要你诵经般的信誓旦旦,除非那种乐于“红绸标语满围墙,口号空悬乐未央”的人;要是说给他人听的,也犯不上无休止的重复,一年说一遍足矣,一“要”足够管一年,甚至更久,若是有人不按规矩、违背了某“要”,直接纠正、制裁便罢。“要”成了公文的常用词,而花费如此多的口舌、纸、电、时间、人力,要换算成效益,能直接创造出多少“要”的成果呢?这种“要风”,要是出现在英文文件中,满篇“must”,不免让人想到皇冠的威权,甚至有点盎格鲁萨克逊人的狂躁气息了。
莫让“亮点”变成“槽点”!
颐指气使、平淡无味、重复罗列、开中药铺,这种“新八股”习气,几成公文顽疾。毛主席他老人家早在80年前提出的“反对党八股”“反对教条主义”,至今仍振聋发聩。居高临下讲“要”者,自认为站在一个高地上发号施令,一言九鼎,却容易割裂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谢觉哉老人所言“咫尺间如一座城”。其实,文章里、报告里本不需要太多的“要”,“短、实、新”才是公文的要旨,过多的、重复的“号令”,听者也当成了耳旁风。管理者不仅要“使由之”,也“使知之”;作为一个普通人,他要体会到实在的、具体的东西,包括具体的干部作风、具体的公平与自由、具体的幸福感,而不大在意你讲了多少个“要”,这便是“无缘接高论,空此仰清芬”。
宁可少些,但要好些。由远及近,我的思想里也有不少的“要”,而最想要的是什么呢?无需思量,吃饭为首要,其余为次要,则可谓云尔已矣!
主 管:四川省文联
主 办:四川省辞赋家联合会
承 办:
中外散文诗学会四川分会
四川省散文作家联谊会
四川曾训骐三月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四川书生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首席顾问:贾平凹、赵义山
顾 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