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行当】刻章 英雄尚有用武之地

印章,随着时间的绵延,中国文字在印面上跌宕生姿,方寸之间充满时间的古朴和空间的浑厚。早在殷商时期,作为权力的象征和社会交往的凭信,印章开始使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

最初,印章是用象牙雕刻的,叫牙章。后来,凡以铜、石材、玉石、牛角、木料、塑料等材料刻的印章都叫牙章。

在老武汉,刻章这一行,黄陂人居多。20世纪30年代时,汉口花楼街、汉正街、江汉路等处摆摊刻字的匠人大多是黄陂人。早年临街的刻章店,门面不大,店堂里的摆设和沿街普通居民住家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店门口摆一张小桌,桌上放一个高约50多厘米、宽约40厘米左右的长方形玻璃罩盒,盒外用红漆书写“刻章”字样,盒内有两层隔档,放章具、刻刀,这是刻章人的工作台(即操作台)。  

过去刻印章都是用传统的手工操作。刻字之前,按章具的形状、尺寸,把每个字排列好,先要写样,刻章的字都是反着写的,写好后,看上去可以了,才能在材料上用刀刻。刻章的材料分有木头、牛角、石材、橡胶等;章的形状有方形、圆形、扁的,长条的。   

刻字匠人在长期的劳作和技艺磨练中,形成了各自的书法风格和雕刻技巧。有的刻字匠已堪称书法家,他们既会写各种字体的字,又有各种擅长的书写特色。如李淑儒的行书流利、洒脱、豪放;湛明章刻写的仿宋、老宋字粗细适度,清秀庄重;王道钦镌刻的钟鼎文颇具古风;陶炳南的楷书稳健苍劲;方伯卿的阴阳篆刻布局合理,结构规范;廖华亮的隶书间架适中,圆润挺秀;冯金义的草书龙飞凤舞,刚柔相济。这些刻字匠虽然只是街头摆摊的手艺人,社会地位不高,但他们的书法修养已经炉火纯青。当时的文化、教育界著名人士都能了解他们的技艺,并且十分尊重他们这些匠人,甚至武汉大学的教授中还有人专程往他们的刻字摊讨教。   

从事刻印章这门手艺的,开始要拜师学艺,经过师傅的严格训导及自己艰苦磨练得来的。朱绍安拜师于叶彩文,廖华亮拜师于柯亨华,皆工书,且善刻。阮永亮的师傅是其胞兄阮永献,教导有方,从练习书法开始,而后再学切削印模与雕刻。练字,是先练正书,后练反书;先练正楷字,后练草、隶、篆、魏碑、仿宋、甲骨文、钟鼎文等字体。在步骤上,先描红、摩影、后临摹,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从学习刻字上说,是“一听二看三实践。”听,是听师傅讲述刻字方法、步骤和操作的注意之点;看,是看师傅刻字示范和操作过程;实践,就是自己持刀刻字。徒工练刻字,是艰苦的劳动。开始,刀具不听使唤,徒工憋得流汗,仍是“锲而不舍”,久而久之,右拇指和中指从磨得起泡,到泡破血流,到生茧、起槽,才算有了基本功,入了门。徒工们大多要经过三年为师傅服杂役,起早贪黑地练书法,练习刻字,才能结束艰苦的学徒生活,开始走上独立刻字的道路。 

“刀具不离手,家人常饿肚”。那时候的刻字匠在街道边,廊檐下,刻字摆摊,接揽活计,无论是刮风下雨,严寒酷暑,还是有无主顾,他们都得坚持守摊。因为城乡贫民使用图章的较少,只有军政界奉职者和士绅、乡保长、工商企业界有职之人以及知识界名流,才用印章。那些大人物所用的图章,非金即玉,普通一点的也是牛角、水晶石,有的还是象牙、玛瑙制品。官印(关防、印、钦记)也十分讲究质量,高级官府都是水晶石刻制,一般政府机关用上等木材所刻,却没有用牛角作刻制材料的,因牛角受气温湿度的影响,形状容易发生变化。

其他方面所用图章,材料要求各异,如:家具标号,一般用火印或橡皮印;启蒙读本中的简易插图,包装物上的图案字样,记账科目上的用章以及店铺用的条戳、活字,都是用木材刻制的。顾主们对图章的形状、字体方面的要求也是多种多样的。从形状上看,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腰圆形、椭圆形、多边形、三角形、菱形等。字体则各取所好,有的图章要刻阳字,有的要刻阴字,有的要阴阳兼刻。刻字匠有时几天坐冷板凳吹冷风,一旦接到一笔生意,就可赚到可观的收入。

俗话说:“行独”。在过去,同行竞争也是十分激烈的,他们主要是以技艺、服务态度、低廉的价格来招揽顾客,如果你有名气,技胜一筹,生意就多一些。这个行业也要会应酬,善于言辞,有后台,有人捧场。比如前面提到的阮永献虽然堪称大师,但为人清高自负,憎恨吹捧,结果生意惨淡。后来,不得不改行做油漆匠、绘画匠。还比如朱绍安师傅在竞争中遭人诽谤诬陷,1939年从武汉回到黄陂,但因无生意可做,只得改行做了印刷工人。

1972年我参加工作不久,也需要用印章,就曾找过刻章师傅刻章,记得第一次仅花一角钱,用材是银杏树干,立等可取。师傅把我的名字直接反写在章料上,将章料在木制的印床上固定好,提刀便刻。只见他以拇指、食指、中指执刀,无名指、小指辅于中指之后,刻刀靠三个指头关节收送,由右下方朝左前方刻去。不消十分钟,一枚印章刻好了。

刻章,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技艺一个行当,从过去传承到今天,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脑刻章的普及,它开始在渐渐淡出市场了,但在书法国画上还是少不了印章。

打捞城市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1876年的武汉

编辑:田联申

(0)

相关推荐

  • 听说政府要去印章化,日本人民赶紧把印章供起来了……

    2020着实魔幻, 各种反转 眼花缭乱. 还以为看到任何剧情, 内心都不会有波澜, 最近却又来了一波活久见-- 日本政府推行数字化, 誓与印章"一刀两断". 作者 小田

  • 老行当 | 剪纸 刻在我心里的民间艺术

    我从小就喜欢看动物.父母带我和弟弟妹妹去中山公园游玩,我和弟弟对公园里的滑梯呀秋千呀不感兴趣,每次总是吵着让父母带我们到公园里面的动物园去看各种动物,而且一进去就不想出来,直到父母再三催促,才依依不舍 ...

  • 关东乡村那些渐行渐远的100余个老行当

    关东乡村那些渐行渐远的100余个老行当 崩苞米花 跳大神现场(2014年冬天拍摄于五常市大山里) 时过境迁,一晃事情已经过去了几十年,那些关东乡村的老行当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了,也许有许多人已经忘记了. ...

  • 文化风情<40> | 细说保定老行当——摇煤球

    // 摇煤球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一定会感到这是一种很脏.很累.很土的行当.脏和累那是不用说的,但这个行当并不土,并且在当时还是比较时尚的,因为那个年代在保定不是任何人家都能够烧得起煤.摇得起煤球的.即 ...

  • 老电影《吕梁英雄》1950年

    [三月片单]在草长莺飞的季节里,51部中外佳片送给你! [二月片单]春暖花开,带你回味51部经典影片 [一月片单]春节长假观影 65部好剧等你看 2020年电影片单:几百部中外怀旧经典,一键收藏! [ ...

  • 【武汉老行当】钱庄的兴起与衰落 银行取而代之

    钱庄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出现的一种金融业组织,它最初是经营不同货币的兑换,称为钱店.后因币种繁多,之间比价经常波动,经营银钱兑换业务的钱庄便应运而生.武汉三镇中,汉口最早有钱业,大约产生于清道光年间,钱 ...

  • 【老行当】棉花行辉煌的过去 好花不常开

    汉口向来为华中地区棉花集散中心,国内棉商交易枢纽.清末,洋务派倡议振兴实业,建楚安纱厂,民族纺织业在汉兴起,棉花需要大增.华中地区农村植棉面积相应扩大,棉产量逐年增加,湖北省原棉产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

  • 武汉老行当 ▏烟业 完税大户

    太古洋行码头工人搬运烟箱. 卷烟在武汉没有流行之前,人们一般吸用水烟或旱烟,烟叶行集散河南许昌.邓县.襄城和湖北均县.黄冈.咸宁.孝感.黄梅等地,以及西南.西北诸省的烟叶.在1915年有烟叶行162户 ...

  • 武汉老行当 ▏鱼行 千湖之省百湖之市的老行当

    湖北是千湖之省,武汉是百湖之市,地处江汉交汇,自古水产品资源十分丰富.鱼业开始于渔人,不管是网捞钩钓,都以卖钱谋取生计.后来,劳作的与贩运的分开,鱼客与鱼贩分工,鱼行就开始出现. 每当鱼产丰盛时,打渔 ...

  • 武汉老行当 ▏会馆与公所 商家的会所

    粤东公所(广东会馆) 自明末清初起,汉口即为各省商贾来此贩卖与采购的集散货物中心.商品交易多,则经营商品的商人也多,籍贯同属一个地区的称为同乡,经营同属一种商品的称为同业.交易越频繁,越是需要订立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