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 | 随父下放五七干校 返城读书再下乡

小勤同学制作的老照片视频《致青春》,七十年代阅马场中学那熟悉的校园,还有那青葱的十六岁,这一切都远离我们而去,岁月悠悠,看着视频里的一幕幕往事,勾起多少乡愁。

拆除中的阅马场中学

年轻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我们都信;课文里的内容,还有报纸上的社论,那可是传达中央的精神,我们都信。在入团时、参军时、毕业时、下放时,还虔诚地表示“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从小我们就生活在一个体制下,上哪所幼儿园、哪所小学、中学,这不是你的选择,是体制早就给你规定好了,并且称之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余1969年进中学,属71届初中毕业生,当时是划片就近入学,余就读首义路民办小学(文革中改名烈火小学)划归华师一附中,所在班级是五连四排,70年又改为四连九排。在华师一的滑翔班的一间教室的黑板上,不知谁留下一首诗:

天高任鸟飞,

海阔凭鱼跃。

是山鹰,

就要展翅飞翔博长空;

是海燕,

就要乘风破浪闯天涯;

是毛主席的革命战士,

就要在革命的大风浪里去拼杀!

1970年与同学分别留影前排左二昌庆旭

1970年10月,余离开华师一附中,随父亲下放农村。当时省直一级单位是下省直五七干校,在沙洋一农场;而文化局的下属单位属省直二级单位,组成了“省直文艺单位干部下放连”,象京剧团、汉剧团、楚剧团、话剧团等艺术单位为一连,下放荆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单位为二连,下放天门。父亲在省图书馆工作,属于旧知识分子,当时是举家下放,上有80岁的老祖母,下有不满2岁的小外甥,祖孙四代人下放。下去了也不知以后能否再回城。

1972年底,上面落实政策,父亲返回原单位省图书馆,恢复工作,可还有2个子女留在农村。当年下放时,长我一岁的姐姐属70届应届初中毕业生,作为知青身份下放;本人属71届,故当时是带着学籍下去的,转学到当地农村小学(小学带初中班),读了二个月的书,就初中毕业了,然后就参加生产队里的劳动,72年底父亲回城了,余怎么办?余又不是知青,又没在校读书,这时余已年满18了,能否在当地找个工作?为此,下放连连长孟国仁阿姨为解决余就业可没少操心,因政策所限,尝试了几种办法都没成功。

最终还是以学生的身份转回城的,73年春以学生身份回汉,那得继续读书呀,哪个学校会接收呢?四处托人找关系联系接收学校,先是在汉口体育馆旁边的一家中学(名字现在都忘了)借读了一个月。

然后武昌这边有了接收的好消息,是省图的陈家珍阿姨找了阅中的陈书记,记得报到时,教导主任对我说,“你都这么大了,我们高中分大高和小高,看你进哪个班?”当时我真想读书,便说从小高读起,遂来到了任能安老师这个班。非常感谢陈书记,感谢阅马场中学和任老师接纳了我。到1975年高中毕业,却又再次下放农村,1979年3月招工返城。

1975年再次下农村

从75年第二次下放开始至2014年退休止,39个年头(工龄也是39年),不知有多少个夜晚都在做同一个梦,梦到参加考试,头脑里一片空白,考什么考呀?每每被惊醒了,一身冷汗。这辈子最头痛的事是考试,因为文化基础差,小学读了4年,文革一开始就停课了三年,中学读了2年,高中读了2年半,还不是连续读下来的,而是断断续续读过来的。考试还没完,因为评职称也得考呀,从初级、中级、高级一路考过来,考得人提心吊胆。经历了多少次的考试,有满意的答卷么?没有。

余在农村前后呆了八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无心欣赏田园风光。余退休之后,再也不用上班了,不用每天去打考勤,不用参加年度考核了,这些都不用了。可以一觉睡到自然醒,自由自在。今天,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