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与家人,守矩。对朋友,守度。于自己,守心

人生漫漫长路,你行走的轨迹,其实是由你自己决定的。一辈子若能守好这三点,不但自己受益,还会护泽子孙。

1

与家人:守矩

《淮南子》中说:“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谓圆。”父母能教给孩子最重要的一课,不是知识、技能、礼仪,而是规矩。“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懂得规矩,遵守规矩,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
阳明先生的一生,文治武功,皆为上品,但他却谆谆教育子弟立志勤学,以圣贤自期,以修身养心、致良知为人生根本,而不以读书做官谋、取功名利禄为人生目标。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弟;学谦恭,循礼义;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汝谛听,勿轻弃。
这首《示宪儿》诗以通俗易晓的三字经形式,传达了阳明先生教育后代的基本价值观念——勤学、孝弟(亦作孝悌)、谦恭、循礼、节俭、戒贪、包容、心善等美德。诗文读之朗朗上口,思之回味无穷,正因此,尽管全篇仅有96个字,它依然成为一篇备受推崇的阳明先生传世家训。

2

对朋友:守度

没有人能够活成一座孤岛,每个人都要与外界联系。相处是一门学问,太远会有疏离,太近则会生嫌隙。守住与人相处的那条边界,则是一门大学问。
王梓恒曾经说过:“这个世界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和老天的事。”这三件事已经清晰划分了我们为人处世的界限。
第一件事:自己的事,只能自己做,不要依附他人;第二件事:别人的事,只可以尊重和接受,不要强加干涉,也不应该干涉;第三件事:老天的事,好好配合。
阳明先生则强调:“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将劝意多,方是。”对朋友,不要当面斥责他的过失,可以委婉地表达,让他更容易接纳。曾国藩亦说:“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给别人提意见的时候,不要直接说别人的过失,要先夸赞别人,顺着他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朋友之间更多的是相互扶持,一起努力。如果动不动就打击别人,很容易让他失去做事的兴趣,这样下去,彼此无法共同成长。先肯定别人,给他自信,然后指出不足、给出方向,这才是一个合格的朋友应该做的。

3

于自己:守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属的初心,而拥有初心的人,才是真正强大到无可撼动的人。
阳明先生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被封为神童。然而,他的科考之路,却一路坎坷,他却不以为意,只淡淡说:“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他第四次参加会试,终于举南宫第二人,赐二甲进士第七人,观政工部(即派往工部实习)。此后,他修勤政、平盗贼、创心学,将自己活成了一道千古传奇。
纵观平生,阳明先生最大的武器就是自己的“心”。他一生遭遇无数坎坷、几经生死,但每一次他都能谨守初心。正如他的诗歌《咏良知四首示诸生(其三)》中所说:“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