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天大地大,不如心大
真正快活的,大多都是那些忙碌而充实的人。
俗话说:烙饼再大,也大不过烙饼的锅。
一个人成就再大,都大不过他的格局。
因此,一个人的命运不是由出生、天赋决定的,而是他的格局。
心量大小决定你成就的大小。
格局越大,心态越好
人+山=仙,人+谷=俗。
看到的都是问题,那是你的高度不够,为鸡毛蒜皮小事纠结,那你是格局太小。
真正有大格局的人,眼界开阔,心存高远,从不为小事烦扰。
曾国藩平叛有功,官升任二品大员。
按常理,他的官轿也应从蓝呢轿换成绿呢轿,以彰显身份。
曾国藩感觉没必要,也不愿意张扬,于是没让仆人换。
结果,一次出门在窄巷中,遇到了一顶绿呢轿。
绿呢轿见对面是个蓝呢轿竟然不让路,顿时恼怒。
仆人气势汹汹的冲上去,将曾国藩拖出来。
绿呢轿的轿帘也掀开了,轿中高官想看看谁这么大胆,敢挡他的道。
乍一看,竟然是曾国藩。
那人连忙滚下轿子,跪倒在曾国藩面前,不停地磕头,连声说“大人恕罪,大人恕罪”。
虽然刚刚受到了侮辱,但曾国藩并没有生气,将那位官员扶起来,安慰说不必把此事放心上,他不会计较的。
王阳明曾说:持志如心痛。
一个人立定了追求目标,就如同心痛一样。念念之间,一心只专注于痛楚之上,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去说闲话、管闲事呢?
真正大格局的人,心态良好,情绪稳定,不纠缠、不计较,一心做自己想做的事。
正因如此,曾国藩创下了九年连升十级的官场升迁奇迹,终成一代名臣。
格局越大,见识越高
所谓格局,“格”是认识、见识的意思,同格物致知的“格”。
一个人的见识中,藏着这个人的格局,同样,一个人格局的大小,也决定着见识的高低。
在平叛太平天国的战争中,曾国藩和左宗棠都战功卓越。
但二人的方略大相径庭。
曾国藩从不浪战,步步为营,追求的理念就是稳扎稳打,立于不败而求战,因此行动迟缓。
左宗棠打仗比较血性,也较灵活,常常骂曾国藩贻误战机。
两个人格局不同,自然见识不同。
曾国藩看的是太平天国的国运,看的是大局。
当时洪秀全沉迷享乐,且太平天国内斗不断,只要自己稳住,那敌人必定瓦解。
左宗棠看到是一城一池的得失,一两场战役的胜败。
但他没想到,打仗得看天时地利人和,很多时候拼的是人品。
与其依靠“浪战”赌一把,不如安心稳住扎营,围城困敌,只要不犯错,就稳操胜券。
《孟子·尽心上》中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只有登高,才能望远。
一个人只有站得足够高,格局足够大,才能高屋建瓴,见识不凡。
格局越大,看得越远
给大家讲经常听到的一个故事:
三个工人在工地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干嘛?
第一个人没好气说:砌墙,你没看到吗?
第二个人笑笑:我们在盖一幢高楼。
第三个人笑容满面:我们正在建一座新城市。
10年后,第一个人仍在砌墙,第二个人成了工程师,而第三个人,成了前两个人的老板。
假如一个人的一生,想要在这个世界上去建立城池,你用三两年去修座桥,再用三五年去修座房子,一直去做,一直在建立,那么你的心就会无比的辽阔,什么小峰小坎都过得去。
曾国藩说过: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一个人若大事难成,不是才华不够,机遇没到,是因自己心中的格局太小。
三个人同样在砌墙,有的人只想到了当下,只看眼前的利益,有的人想到的是几年,有的人想到的是一辈子,之后的发展。
这就是见识的差别。
下棋时,真正的高手都往后看几步,提前想到对手可能落子的地方,并找到应对办法。但所谓的臭棋篓子,就是走一步看一步。
一个人能看多远,才能走多远。
谋大事者必要布大局,对于人生这盘大棋来说,我们首先需要学习的不是技巧,而是布局。
大格局,才有足够大的视角去审视人生,站得越高才能看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