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治疗肝气证的八种方法

​01、疏肝理气:如肝气自郁于本经,两胁气胀或痛者,宜疏肝,

组方:香附、郁金、苏梗、青皮、橘叶之属;寒加吴萸热丹栀,痰加半夏、茯苓;

02、疏肝通络:如疏肝不应,营气痹滞,络脉淤阻,宜通血络,

组方:旋复、新绛、归须、桃仁、泽兰;

03、柔肝:如肝气疏之不应而反剧,乃肝失柔顺之常,当柔肝,

组方:当归、枸杞子、柏子仁、怀牛膝;

加减:兼热加天冬、生地,

兼寒加肉桂、苁蓉;

04、缓肝:如肝气甚而中气虚者,当缓肝,

组方:炙甘草、白芍、大枣、橘饼、淮小麦;

经谓:“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05、培土泄木:如肝气乘脾,脘腹胀痛者,

组方:六君子汤加吴茱萸、白芍、木香;

说明:临床中对肝硬化腹水血象低者此为必用之法。

06、泄肝和胃:即肝气犯胃或叫肝木乘土,见脘痛呕酸;

组方:二陈汤加左金丸,或白蔻仁、金铃子;

功能:疏肝和胃降逆。

07、泄肝:如肝气上冲于心,热厥心痛,

组方:金铃子、元胡、吴茱萸、川连,

加减:兼寒----加川椒、肉桂;

寒热俱有----加白芍;

说明:此苦辛酸三者乃泄肝主法也。

此证颇类厥阴病,乌梅丸可用之。

08、抑肝:如肝气上冲于肺,见猝然胁痛、暴上气而喘,宜抑肝,即抑制肝气上冲以保肺金。

组方:如吴茱萸汁炒桑皮、苏梗、杏仁、橘红之属;

个人经验:可直接用吴茱萸 6克暖肝下气,加灵磁石镇逆抑肝平喘,五味子强敛肺平喘之功。

小结:总之,肝气为病,或上逆、或郁结、或疏泄太过,

故治疗除:疏肝一法外,尚有柔、缓、敛三步:

柔肝必用血分药,缓肝必以甘药培中,敛肝亦不可太过,而是敛中有散,如乌梅丸中的椒、桂,痛泻要方中的白芍配防风。

(0)

相关推荐

  • 治疗肝胃不和的效方

    左金丸(<丹溪心法>) [组成]黄连(姜汁炒)80g  吴茱萸(盐水泡)30g [用法]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次服3g,开水送下,若作汤剂,用量酌减. [主治]肝经火郁,肝胃不和,胁痛胃痛 ...

  • 厥阴头痛...吴茱萸汤加味...张伯臾

    12.厥阴头痛惯用方 吴茱萸10克,党参12克,桂枝.半夏.藁本.生姜各10克,大枣5枚,连服3剂,每日1剂,水煎服. 厥阴头痛之证,头痛反复发作,且多头顶胀痛而晕,伴恶心呕吐,清水痰涎,胃脘胀满,体 ...

  • 中医中药治疗肝气证的八种方法。1、疏肝理...

    中医中药治疗肝气证的八种方法. 1.疏肝理气:如肝气自郁于本经,两胁气胀或痛者,宜疏肝,香附.郁金.苏梗.青皮.橘叶之属:寒加吴萸热丹栀,痰加半夏.茯苓: 2.疏肝通络:如疏肝不应,营气痹滞,络脉淤阻 ...

  • 中医中药治疗帕金森病常用的五种药物:1、...

    中医中药治疗帕金森病常用的五种药物: 1.白芍,此病多见于老年人,肝肾不足,水不涵木,肝风内动,因肝主筋脉,筋脉失养,加之内风引动,故而筋脉失控见颤动,白芍善养肝柔肝,熄风止颤,多与龟板,钩藤同用,以 ...

  • 中医中药治疗帕金森病常用的五种药物

    中医中药治疗帕金森病常用的五种药物

  • 老中医:治疗失眠居然有5种方法,每种原因居然大不同?

    失眠是很多人都可能发生的一种疾病.产生原因复杂,在中医经方中解决此类问题,包括很多情况,但是具体又可以分为5种类型,你看看你是属于哪一种? 入睡困难者需要--疏肝解郁 在床上翻来覆去久久不能入睡,有时 ...

  • 中医中药治疗治甲沟炎外用方药:两种方药。...

    中医中药治疗治甲沟炎外用方药:两种方药. 方一 黄连.大黄少许,烘干后研成细粉备用. 使用时取适量用醋混合,常规消毒患处后外敷,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次,一般3-5日可见效. 方二 将新鲜仙人掌除刺后捣 ...

  • 中医治疗胃病的八种方法

    (1)行气和胃:见脘腹胀满,纳呆,舌质红,苔薄白,脉濡缓,为脾胃气滞,宜行气和胃,常加陈皮.枳壳.大腹皮.厚朴或参厚朴温中汤. (2)益气和胃:见食少便溏,四肢倦怠,少气懒言,舌淡苔薄,脉弱,为脾胃气 ...

  • 中医中药治疗弱精少精、阳痿早泄、不育证经...

    中医中药治疗弱精少精.阳痿早泄.不育证经典方药. 淫羊藿叶根各10克(以下单位均为克) 盐杜仲 15g 肉苁蓉 15g 巴戟天15 g 生龙骨 30 g 芡实10g 山萸肉 10g 覆盆子10g 桑螵 ...

  • 中医中药治疗阳明病分为两种情况:一.阳明...

    中医中药治疗阳明病分为两种情况: 一.阳明经热-白虎汤 如果你的病进入阳明的时候,有阳明经热和腑热两种情形发生.经热就是全身发热,阳明无寒症,全是热症.这时候有两种,一种是便秘,一种是没有便秘.只有发 ...

  • 中医中药治疗湿热蕴结病证的经典方法!  ...

    皮疹红肿疼痛,或有脓疱,口臭,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中药内治:茵陈30克,栀子.黄芩.益母草.大青叶.白藓皮各20克,大黄.甘草各6克,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 药膳疗法:将鲜苋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