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后的医学史

皮穿支与穴位对应的关系能够改写医学史,这是板上钉钉的。
今天的争论或者蔑视、或者开始实践皮穿支针法,五十年后或者都被作为史料挖出来。我有一个立帖为证的恶俗,总觉得应该预判一下五十年后,写医学史的人会怎么来写今天我们正在聊天的这一段时间。我猜测可能重点在以下几点:。

一,学派的斗争,知识权力

穴位实质研究到今天已经几十年了,花了很多钱了。有了很多结论,但是都不被完全性的信任。这个结果已经造成今天中医人的焦虑,要是承认经络穴位的实质存在,那么对应的形态结构是什么?要是不承认实质存在,那么必然走向废医存针。把针刺和中药都看做经验。
二选一,很让人痛苦。在找来找去找不到的情况下,投降主义蔓延,准备承认穴位不存在了。这时候冒出来一个皮穿支,完全打乱了中医的节奏;而且中医还理解不了这个概念。
西医大多数也不知道皮穿支。皮穿支真正被西医研究是在2000年之后,而且仅仅是一个小分支-创伤显微外科的医生在搞,还是因为中国进入wto之后,出现了大量手外伤病人,也就是工业发展的阵痛。而要研究皮穿支又需要一个历史传承的基础,像京沪大医院的医生都想搞关节脊柱发财,自然不去搞显微外科。因此,这个领域的医生,大多都与我所在的医院有某种渊源。我医院的平台很低,显微外科医生的平台也低,远不是热门,同肿瘤和心脏比,非常卑微。因此,皮穿支也不可能被中国医疗界所知晓。
因此,当我说皮穿支与穴位一一对应的时候,99%的医生第一反应是“皮穿支是啥”,有些人会想当然的理解为“神经皮穿支”。
并不仅仅是中国的显微外科在医疗行业内的地位低下,在国际上,皮瓣外科,被归为整形外科,地位也不高。因此,显微外科的老外为了推广自己的学科,喜欢搞大新闻,比如换脸、重新造一个阴茎。
与20岁左右的皮穿支概念相比,穴位是一个几千年的概念。经历过很多演变,从脉输、气穴、气府等概念一步步走到今天,并且在武侠小说以及电视剧中不断的演绎中广为人知,多彩多元的形象。
所以,当我向一个显微外科的高手高手高高手级别的人物汇报“皮穿支体表定位和穴位的体表定位一一对应”的时候,大佬先考我一个问题“肌间隙皮穿支和肌肉皮穿支是什么关系”;我给出非常专业的回答之后,大佬欣喜的看我一眼说“你理解的皮穿支概念是错误的,皮穿支概念应该按照我这个标准来分类”。大佬眉飞色舞的讲了半天显微外科专业,开始喘口气,意犹未尽,只是累了。我赶紧插话说“别管什么皮穿支的分类标准了,只要穿过筋膜就算,用这一个点与中医的穴位对应”。大佬瞪了我一眼说:“皮穿支是啥,咱们先撂下;你先说说穴位是啥”。那时我对中医还不懂,说了半天自己也有点晕头转向,最后干脆直截了当的回答“也别管穴位是啥了,就按照国家出版的标准经络挂图就行。”大佬说:“你知道zhong院士和yuan教授的事吗?”我说“知道”。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没有显微外科大佬出来解读皮穿支,公开资料,无论中医和西医都理解不了皮穿支。
所以我给中医说皮穿支穴位的时候,中医就很懵逼。啥是皮穿支,查了半天书,一点资料都没有。
也就是说,如果显微外科学术界不给出权威的皮穿支的解剖与生理,中医就不了解什么是皮穿支。
而为什么显微外科学术界不给出皮穿支的解剖与生理哪?钱,或者叫经费,团队,等等。就不多说了。而显微外科不给出皮穿支,中医也就不了解皮穿支,更不可能把中医的资源交给西医外科的分支显微外科来做整合。
鸡生蛋蛋生鸡。这个头很难开
所以,未来的研究者书写今天学术史,首先可能会思考,为什么五十年后看起来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情,开头会那么麻烦。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中西医话语权的争抢,到底是鸡先生了蛋,还是蛋先生了鸡。显然,无论是显微外科先发力,还是中医先发力,都是影响未来的话语权。五十年后的人们肯定会梳理中国学科的话语权争夺的历史。

二、唯物、唯心主义的争论

到底是谁发现的穴位,或者怎么发现的穴位?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即使不具体的到某一个人,但是必须回答一个二选一的问题:穴位是外星人、特异功能人发现的,还是人类在漫长的实践中发现的。
往下延伸就是有神、唯心主义,还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实践论,这一点很可能在五十年后是一个热门的争议话题。
我猜测可能中国人倾向于天启,大意就是神仙(或者外星人)爱护子民,降下知识。当然,地球上各地的人都接受了上天给的知识。由于中国人天赋异禀,所以上天给的知识最多、给的土地最好
这在2010年时候可能被当做笑话。从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到2008年中国人心态是自卑的、仰视欧美的,人们疯狂移民往外走。但是今年疫情,很多人意识到中国的制度优越性,而且回看中国历史,发现在五千年当中,中国大多数时候一直领先。因此,现在民族自信心明显上涨,估计五十年后会达到最高峰。
非常客观的是,发现全身几百处皮穿支、观察到皮肤血管网层次并条理分明的组织起来,这真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而且黄帝内经没有任何的前传之类的,仿佛横空出世一般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历史一直是有文字记载的,但是没有如何“黄帝内经式解剖”的记载。现在比较公认的、最早在史书出现的解剖记载是王莽。王莽也是为校订数据,才主持解剖的。据《汉书·王莽传》记载:“翟义党王孙庆捕得,莽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量度五臧,以竹筵导其脉,知所终始,云可以治病。”
更为重要的是,王莽解剖的方法是“以竹筵导其脉”。这种操作显然不可能认识到皮穿支的,因为在古代,皮穿支只有一种特定的解剖条件才能看到:必须是活体,活体血管才会跳动,尸体的话血管就不跳动了,肉眼很难分清不到1毫米的血管与筋膜的区别;必须是在筋膜上下来回剥,如果在筋膜下与肌肉的间隙剥离能够看到皮穿支但是很难推理出三阴三阳。很难想象古代用刀、竹能够完成下图现代这种皮穿支解剖。下图这种需要先精细的灌注塑料进去把血管塑形,由于血管纤细必须用人一点点的把红色塑料给暴露出来。一个图恐怕就需要十个人做半个月。
在这之后,不断的有中医大师思考人体问题。可以说在汉代之后的两千年中,中医人应该一直努力去解剖人体、观察人体,但是找不到黄帝内经里面所描述的内容。到了清代王清任,他是中医大家,困惑也就更甚,而接受西方思维后,他进行的解剖已经完全是西方思维式解剖,所以,王清任堂而皇之的违背了祖宗的教诲,写出来一本“医林改错”。
每一个争议的地方都会有互为对手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要去寻找黄帝内经里面的解剖,另一种观点就是不用找解剖,而用内视,李时珍所著的《奇经八脉考》一书中,他说:“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
我也不知道怎么去猜在没有一点解剖方法介绍的情况下,黄帝内经为什么能有那么多解剖内容。太神奇了。
不知道未来五十年会有什么考古发现或者其他什么发展,但是,我猜测,神降、天启、外星人之类说法可能在五十年后是主流。
三、东方vs西方文化
现在中国人学习的医学史,基本上就是西方医学史。中医被划归为替代医学部分,与西方的历史上的医学相提并论;全然无视中医在中国的地位。
今天的西方医学历史,基本上是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自然医学的时期,包括什么埃及医学、阿拉伯医学等等,另一个就是科学医学的时期,从哈维发现血液循环开始,到细菌病毒的发现,到手术的开展等等。
其实,从医学的实际存在来看,今天中国依然有中医,西方也有古老草药技术在流传。因此,这两个时期,更多的是一种思维。即人类以什么样的思维形式来看待医学。
五十年后的医学史,具体把连续历史分为几个阶段不好说,书写的格式体例肯定完全不同现在的医学史格式,会把中国医学历史单独列出来,重点阐述与西方医学史的对比研究的结论。
五十年后,血管体理论肯定不是一个思维概念,而是具体应用。那时,构建各种数学模型已经是医生的最基础能力。那时人类佩戴着超声感受器数据上传到云端,时刻检测、纠正着人体的运行。肿瘤、心源性猝死发病率很低、伤风感冒已经不会影响人类的日常生活,药物的销量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皮下微刺。
哈维式血液循环的地位已经没落,只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发现,而不能作为现代医学的起源了。因为如果把哈维式血液循环作为起源,一定会让西方人感到自卑。西方肯定会回头挖掘他们的四元素理论等内容,看看能不能再一次从古希腊里找到灵感的源泉。
总之,今天只要参与皮穿支的事业,就已经是开拓者了。
当然,也可以激烈的反对皮穿支。比如杜林这个人具体干了什么,大家都不知道。但是都知道有这一个人,因为恩格斯写了一本经典“反杜林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