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石镌华|郑培亮书法刻石作品欣赏
《郑培亮书法刻石》前五卷由书法出版社出版发行,分别为《铭石镌华》《尚势崇丽》《溯源竞流》《删繁就简》《正末归本》,收录了近五年来郑培亮书写的古代经典著作刻石拓本二十余种。《郑培亮书法刻石》预计出版十五卷,包含儒释道三家主要经典著作,书丹刻石,工程浩大。
中国古代儒家刻经著名的有东汉《熹平石经》、三国曹魏《正始石经》,唐朝《开成石经》则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为宏大的工程正式竣工,总成儒家12部核心经典,浓缩儒家思想文化精华,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百科全书,是中华文明的原典。佛教刻经“最能说明气格嶒峙的摩崖体是山东和河北两省的九大摩崖刻经”,体量最大的则是《房山石经》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共刻佛经1122部,被誉为“国之重宝”“石经长城”。历代刻经不仅保留了中国古代文化,成为石刻图书馆,同时也保留了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精华。
郑培亮曾刻座右铭:南登岳麓,北涉居延;左临东海,右闻鸣沙;前观石门,后谒中皇;上游泰岱,下息邹鲁;昨卧龙藏,今攀云峰。正像座右铭中所说的那样,在长年对汉魏刻石的广泛涉猎与深入研习中,使他萌生了刻经的想法。首先是他的书法,汉隶糅会北齐摩崖写经,执守着崇古的路子,不为当下流行风尚所左右,不为各种创新思潮所蛊惑,沉浸于自己的艺术遐想之中,澄怀观道,朗澈心境,总体上呈现出沉静从容、清净古雅、和谐唯美的艺术特征,适合写经刻石。其次艺术考古出身的他,对于古代文献与艺术本源有着专业性的敏感与执着,从书写工具、纸张加工、石材选择、书丹上石、刊刻琢磨、捶拓装帧等一系列的工序中,研究、挖掘、恢复几乎濒临失传的的古代技艺,探寻古代原创时期的本来面目。中国书协主席孙晓云评价说:“笔毫显神韵,腕底有鬼神。刻刀绘宏景,斗屋敞胸襟。”以一己之力,做一件事,尽一份力,为传承中华文化、继承古代遗产、保护古代技艺、回归书法本源,孜孜不倦,皓首穷经,精神可嘉。正如他在《后记》中说:“我想把《论语》《金刚经》《道德经》等经典著作写下来,刻下来,把我的祈愿、我的时光记录在笔墨中,融化在石头里。我还想成为业务娴熟的书手、技术过硬的写字匠、手不抖腰不酸的刻工。多年以后,我也许变成了有铭文的石头。”
郑培亮,原名郑丕亮。1972年生于山东省阳谷县。先后毕业于聊城大学历史系、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曾任聊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系主任、山东工艺美院美术系副教授、教授,现任职于中国书法家协会。
出版专著:
《二十世纪中国书法史》(合著,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
《两汉书法艺术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
《从临摹到创作》(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
《一笔一画——关于隶书的书写状态》(荣宝斋出版社,2011年);
《刀笔吏》(华文出版社,2014年);
《郑培亮书法刻石·铭石镌华》(书法出版社,2020年);
《郑培亮书法刻石·尚势崇丽》(书法出版社,2020年);
《郑培亮书法刻石·溯源竞流》(书法出版社,2020年);
《郑培亮书法刻石·删繁就简》(书法出版社,2020年);
《郑培亮书法刻石·正末归本》(书法出版社,2020年)。
论文曾获全国首届隶书学术讨论会三等奖、第四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一等奖,在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郑培亮书《文殊般若经》
郑培亮书《心经》
郑培亮书《观世音菩萨赞》
郑培亮书《文殊般若经》
郑培亮书《金刚经》局部
郑培亮书《妙法莲华经普门品》局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