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中医的偏方 去痣秘方

一个老中医的偏方去痣秘方一、

1.先把脸洗净,在有痣的地方不要扶上化妆品,

2.把土豆去皮,用刀片捎一层很薄薄的,贴在有痣的地方.

3.时间越长越好,因为很薄,晚上睡觉也不会掉下来.

4.贴三--五天后,有痣的地方明显,有点发干,起皮现象,

5.贴五--十天后,痣明显变淡,扶上有一种突出的感觉.

6,十五天后,痣点轻轻去掉.

一个老中医的偏方去痣秘方二、

1:花生仁烧焦捣碎,用酒精调匀,涂痣上,每晚睡前涂上并包好,次日晨洗去,连用半月可除,(大痣需涂一月).

一个老中医的偏方去痣秘方三、

除脸上黑痣法:用鲜石灰、纯碱各10克加少许酒精调匀,每天涂1次,7天后黑痣消失。

民间中医去痣偏方四、

去痣偏方去痣偏方:用碱水加糯米的,减轻腐蚀性。去掉了一个淡的.

民间中医去痣偏方五、

去痣的土方法一:土豆去痣法

清洁面部,有痣的部位不要用化妆品;土豆去皮切薄片,贴于有痣处,最好能晚上睡觉一直贴着。十五天后,痣可去掉。

去痣的土方法二:白醋去痣法

将脸洗净,用棉球沾白醋于痣上拭擦,稍微用力。擦后稍微有辣痛感即停,连续七天,痣会变黑结痂并自然脱落。注意痣脱落之前,有痣的部位不要沾水。

去痣的土方法三:电池去痣法

找一节用完的电池(如手电筒的电池),等其自然变软潮湿后,将电池敲开,将白色糊状的东西留下来。用针尖将痣周围轻轻挑破,涂上白色糊状物。半天后取下来,痣会如伤口愈合后的疤,一撕即掉。此方法效果非常好,而且无副作用,只是应注意不要将糊状物涂到周围其他的皮肤上。

去痣的土方法四:花生仁酒精去痣法

将花生仁烧焦捣碎,用酒精调匀,涂于痣上,每晚睡前涂上并包好,次日晨洗去。连用半月即可将痣去掉,大痣约需一个月。

去痣的土方法五:石灰纯碱去痣法

用鲜石灰、纯碱各10克加少许酒精调匀,每天涂1次于痣上,7天后黑痣消失。这种方法有点类似于江湖术士的去痣方法,效果不错。

以上去痣的土方法都非常具有操作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去痣的过程中,应把握好量和度,不要伤及其他皮肤。另外,去痣的过程中,应当忌口,最好不要吃生抽和老抽,以及海鲜。以免沉积色素及延缓皮肤恢复。

(0)

相关推荐

  • 中医治疗脂肪肝、酒精肝偏方秘方

    中医治疗脂肪肝、酒精肝偏方秘方

  • 一个老中医一生的心血 实用秘方

    一个老中医一生的心血 实用秘方 一. 内科 1.感冒初起:葱白(连须).生姜片5钱.水一碗煎开.加适量红糖乘热一次服下(葱姜不需服下),并马上睡觉,出汗即愈.(2人试过有效) 2.多日感冒:白天用法同 ...

  • 一个老中医的偏方

    一个老中医的偏方

  • 多位老中医坐骨神经痛偏方秘方集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疼痛自臀部沿大腿后面,小腿后外侧向远端放射.起病多急,表现为下背部酸痛和腰部僵直感,及沿坐骨神经通路的剧烈疼痛.         1 .蝎蛇散治坐骨神经痛 ...

  • 一个老中医一生的心血 实用民间秘方(上)

    喜欢本文的亲们, 请在页尾留言,点在看,点分享哦 一个老中医一生的心血 实用民间秘方(上) 一. 内科 1.感冒初起:葱白(连须).生姜片5钱.水一碗煎开.加适量红糖乘热一次服下(葱姜不需服下),并马 ...

  • 慧福每日一偏方——老中医童颜无斑秘方

    昨天 已95岁高龄的广西名老中医黄英儒,看上去顶多60岁,已95岁高龄的他鹤发童颜,脸上连一颗老年斑都没有. 他保持"鹤发童颜"的秘诀主要靠两种常见中药,黄芪加枸杞,这2种药就可解 ...

  • 一个老中医一生的心血 实用民间秘方

    一. 内科 1.感冒初起:葱白(连须).生姜片5钱.水一碗煎开.加适量红糖乘热一次服下(葱姜不需服下),并马上睡觉,出汗即愈.(2人试过有效) 2.多日感冒:白天用法同第一条,另外,要在晚上睡觉前,用 ...

  • 秘方!一个老中医几十年的心血!

    秘方!一个老中医几十年的心血! 内科 1.初感冒:葱白(连须).生姜片5钱.水一碗煎开.加适量红糖乘热一次服下(葱姜不需服下),并马上睡觉,出汗即愈. 2.多日感冒:白天用法同第一条,另外,要在晚上睡 ...

  • 一个老中医一生的心血 实用民间秘方(中)

    行之医话 关注即送50本秘方验方书籍.分享名老中医的医话医案医论选编,并分享百家秘方,千家妙方,十万金方.科普中医知识,让中医铸就美好生活. 12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一个老中 ...

  • 一个老中医一生的心血 实用民间秘方(下)

    行之医话 关注即送50本秘方验方书籍.分享名老中医的医话医案医论选编,并分享百家秘方,千家妙方,十万金方.科普中医知识,让中医铸就美好生活. 12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六.五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