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痰饮、淤血、结石的致病特点

痰饮的致病特点

1.阻滞气血运行:痰饮为有形之邪,可随气流行,或停滞于经脉,或留滞于脏腑,阻滞气机,障碍血行,引发多种病证。

2.影响水液代谢:痰饮作为继发性致病因素,可进一步影响肺、脾、活动,而使水液代谢障碍加重,导致水湿不运,或水液不布,或水液停蓄。

3.易于蒙蔽心神:痰浊为病,随气上逆,易于蒙蔽清窍,扰乱心神,失常,出现某些神志病证。

4.致病广泛,变幻多端:痰饮病邪,随气流行,内而脏腑,外而四肢百骸、肌肤腠 理,可停滞于某些部位而引发多种病证由于致病面广,发病部位不一,且易于兼邪致病, 故病证繁多、症状复杂,因而有“百病多由痰作崇”之说。

淤血的致病特点

一是易于阻滞气机,即“血瘀必气滞”。

二是影响血脉循行。

三是影响新血生成,故有“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之说。

四是病位固定,病证繁多。且多因瘀阻的部位和形成瘀血的原因不同而异。如瘀阻于心,可见心悸,胸闷心痛,口唇指甲青紫;瘀阻于肺,可见胸痛,咳血;瘀阻胃肠,可见呕血,大便色黑如漆;瘀阻于肝,可见胁痛,痞块;瘀血攻心,可致发狂;瘀阻胞宫,可见少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色紫暗或有血块,或见崩漏;瘀阻肢体末端,可成脱骨疽;瘀阻肢体肌肤局部,则可见局部肿痛青紫。

瘀血致病的病症特点

瘀血致病,虽然症状错综繁多,但其主要病症特点可大致归纳如下:

①疼痛:多为刺痛,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

②肿块:皮下或体内肿块,固定不移;或见体表青紫肿胀;

③出血:出血量少而不畅,血色紫暗,或夹有瘀血块;

④色紫暗:面色紫暗,口唇、爪甲青紫等;或舌质紫暗,或舌有瘀斑、瘀点等;

⑤其他:肌肤甲错,脉涩或结代等。

结石的致病特点

结石停聚,阻滞气机,影响气血,损伤脏腑,使脏腑气机壅塞不通,而发生疼痛,为其基本特征。

1.多发于胆、胃、肝、肾、膀胱等脏腑:肝气疏泄,关系着胆汁的生成和排泄;肾的气化,影响尿液的生成和排泄,故肝肾功能失调易生成结石。且肝合胆,肾合膀胱,而胃、胆、膀胱等均为空腔性器官,结石易于停留,故结石为病,多为肝、胆结石,肾、膀胱结石和胃结石。也可发生于眼(角膜结石、前房结石)、鼻(鼻石)、耳(耳石)等部位。

2.病程较长,轻重不一:结石多半为湿热内蕴,日久煎熬而成,故大多数结石的形成过程缓慢而漫长。结石的大小不等,停留部位不一,其临床表现各异。一般来说,结石小,病情较轻,有的甚至无任何症状;结石过大,则病情较重,症状明显,发作频繁。

3.阻滞气机,损伤脉络:结石为有形实邪,停留体内,势必阻滞气机,影响气血津液运行。可见局部胀闷酸痛等,程度不一,时轻时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甚则结石损伤脉络而出血。

4.疼痛:结石引起的疼痛,以阵发性为多,亦呈持续性,或为隐痛、胀痛,甚或绞痛。疼痛部位常固定不移,亦可随结石的移动而有所变化。结石性疼痛具有间歇性特点,发作时剧痛难忍,而缓解时一如常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