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黄山】牛朝:黄山写生采风行

景区气象:今天夜里到明天白天大雨,并伴有雷电,西南风7到8级,气温13到17℃;明天日出时间5时14分可见概率40%;云海概率45%;森林火险1级。

作者简介:

牛朝,字弈樵,又署一樵,斋号松吟草堂,1967年生于陕西吴堡,现为北京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

4月中旬,在牛朝老师的带领下,牛朝工作室一行十余人赴黄山写生。面对旷世美景,牛朝老师以近年来兴起的极简生活美学术语“断舍离”来重新阐释写生要诀。
所谓“断”,即判断。面对原景,要判断哪些可取,不是简单的“模写”还原。顾恺之曾有“与山川神遇而迹化”一说,这里的“神遇”指的是令画者刹那间心动、犹如遇见神仙而获其指点迷津的感受,但若能会心从而“迹化”,就必须有理性的“断”,此“断”即包含从“神遇”到“迹化”的过程。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之后,则是“横斜触目千万朵,赏心悦目两三枝”,最终要取的就是那最会心的东西。它是“立意”。
所谓“舍”,即舍弃,即进行艺术化剪裁。写生不是实景的全盘照抄,需要大胆剪裁,为主体留白,做到以虚代实、虚实相生。古人云“计白当黑,知白守黑”,虚空,能给观者留出更多的想象空间。
所谓“离”,就是离开、离开现场。在现场,以眼耳鼻舌身意感受周遭景观的刺激。然而现场写生往往容易受到现场景观的牵制,而难以做到司马相如所说的“控引天地、错综古今”。在“睹物”、“感物”的基础之上,因情起兴、神思飞越,寄形骸之外,联类无穷。郑板桥在谈自己的创作体验时,曾提出创作构思的三过程,即“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而离开,就是为了让“眼中之竹”逐渐转换到“胸中之竹”。既保持“物沿耳目”,又要“思无定位”、“思无定契”,做到“心境相得、见相交融”的审美境界。
游览黄山多日间,牛朝工作室师生创作多幅黄山作品。
牛朝老师给学生示范写生
牛朝·清凉台
牛朝·竖琴松
牛朝·飞来石
余尝两游黄岳,未作白岳之行,久谋往之。盖因渐江师曾徜往于黄山白岳间,写山水之胜。
余亦读徐弘祖之游记,思随其黄山白岳之悠游久矣。
辛丑春月,余与一众朋侪与画弟子作黄白之行。抵徽后,众人首往歙之披云峰参扫渐公茔,继而登临白岳,游写于白岳山水间。登封桥,月华街,栖真岩,洞天福地诸景,得稿数帧,值细雨天降,绿叶更碧,丹崖逾赤,烟云渐起时,由九里十八亭霞客古道归返。继日众人往黄山行,抵汤口,游于九龙瀑,翡翠谷,人字瀑,慈光阁诸景。两日后,由云谷索道入山,入住狮林,黄岳奇美,路陡人簇,一众不觉皆四散。余复游于黄岳诸峰林间,眼不知疲,足不能歇,手不得闲,倦而乐行。写清凉台,黑虎松,石笋矼数稿,余亦初履莲花峰,略补前
行未能登览之憾。黄岳之魅,当多往之感之思之绘之。(牛朝:黄山白岳行)
半在山·莲花峰
半在山·大块文章
此次随吾牛师再登黄山,历数日,遍览黄山。最有心得者,乃自清凉台沿小径而下,步徐霞客古道拜松谷庵。山中时晴时雨,雾随风散,胜迹于眼前,身处其中,意与峰齐,笔随心运,墨韵华滋,纸润生奇,以追古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境界。李白曾言“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在倏忽云烟化杳冥的黄山,吾辈展纸研墨将峰峦随水入丹青,一浇胸中块垒。(半在山·黄山写生有感)
冯娜·猴子观海
感恩此次黄山白岳写生采风之旅收获颇多,跟随师友一路前行,感悟黄山云海奇松怪石壮观的自然之美,陶醉其中,也深刻体悟到当年徐霞客对黄山的赞美“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冯娜)
宫春涛·黄山
随师黄山游九日,归来后几复梦回之。一松一石,一云一境,透骨之清凉。不知我之梦为黄山与,黄山之梦为画与?此之谓物化。(春涛)
徐磊·梦笔生花
黄山大美,峰、石、树、木,处处入画,又时掩映于云、雾之中,引人无限遐思。入黄山宝境,手中笔难绘心中美景,怅然无益~惟勤思、苦练传统笔墨,愿不负黄山之造化、尊师之教导。(徐磊)
袁燕·黄山月影
辛丑春月,随老师一行去黄山写生,感受新安画派发祥地。大山挺拔于天地,粲然于四季,俊秀、厚重、既刚强又慈祥,既英俊又温润。我无法画出他的美,只可绘出心中的感受,落笔于纸,诠释心中之情……一份对黄山的崇敬、羡慕、喜爱。(袁燕)
王潆颖·黑虎松
黑虎松:辛丑春随老师及学友一行登黄山写生,往始信峰途中遇一岔路,抬眼望去一株高大苍劲的老松立于眼前,师曰黑虎松,只见枝干苍翠雄健,虎气凛然,颇为震撼,遂画之,却不及万分之一,其威武之气仅存于心。(王潆颖)
姜晓梅·黄山小景
终于有机会和北京画院牛朝老师以及研修班同学们一起去写生了,这是我第一次去黄山写生,四月的黄山,气候温润,青翠的山峰层峦叠嶂,云雾缭绕,如入仙境。
牛老师从理论到实践都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和认真细致的示范,使我懂得了写生的真正目的和意义,写生不同以往所学的临摹和技法,是用一些技法把自己的情感和心中意境呈现在画面中,是表达自己心相的,而不直观地描摹自然。写生的画面构成也有了更深的了解,起承转合的哲学理论在画面中的表达的重要性,层次空间的把控、枯湿浓淡、疏密聚散的掌握和表现上,也有了全面的认识。(姜晓梅)
师生专程前往新安画派创始人渐江墓拜祭
九龙瀑写生
牛朝老师指导学生黄山写生
牛朝老师在狮林酒店整理画稿
九龙瀑采风

黄山风景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图文:北京画院牛朝工作室提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