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到底是“想”还是“不想”?
很多人听到“冥想”这个词都会有一个疑问,冥想到底是“想”还是“不想”?
你可以做一个实验看看你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闭上眼睛什么都不想,安静地坐着。观察自己到底是在“想”还是“不想”。你会发现即使你不想去“想”什么,大脑也会有一些东西“不请自来”,也就是说,你“想”还是“不想”,并不是由你自己说了算。
主动地“想”与被动地“想”
“想”有两种,一种是主动地“想”,一种是被动地“想”。主动地“想”就是你用大脑思考问题,比如解一道数学题。被动地“想”就是你本来没想去“想”,但是却有了想法,就是不请自来的“想”,比如你本来是在解数学题,忽然想到明天要考试了,你开始担心你会不会挂科。这就是被动地“想”,就是不请自来地“想”。我们每天的工作和生活,就是在这两种“想”之间不断切换。
聚焦模式和发散模式
认知科学家把我们的大脑的活动分为两种模式:“聚焦模式”和“发散模式(默认网络模式)”。“聚焦模式”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主动地“想”;“发散模式”就是我们提到的那种被动地“想”。当我们什么都不想的时候,也会有很多想法出现,所以我们很难做到什么都不想。为什么“发散模式”也叫“默认网络模式”?因为我们大脑在什么都不想的状态,也就是默认状态下,就处于“默认网络模式”。默认状态下大脑往往容易神游。那么冥想是怎样的“想”或者是怎样的“不想”呢?
两种冥想状态
冥想练习有很多方法。从大脑的“想”还是“不想”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把冥想大致分为两种状态,一种是专注于一个对象的冥想,也有人叫“有所缘冥想”或者“有所缘禅修”,还有一种是没有专注的对象,也叫“无所缘冥想”或者“无所缘禅修”。
“有所缘冥想”,就是把注意的对象放在一件事情上,比如呼吸。为什么很多冥想的书都会把呼吸作为冥想的对象?因为呼吸是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事情,所以比较容易作为对象来练习,你当然也可以专注于身体的其他部位,甚至你可以专注于某一个事物,比如你的手机、一个钢笔、一个小摆件。“有所缘冥想”就是持续保持对一个对象的关注,我们把这个关注的对象叫做“锚”,就好像一艘船要停下来,需要有一个锚,在冥想中,我们把专注的对象放到呼吸上,让我们的意识“停”在呼吸这个“锚”上。
有所缘冥想专注于一个对象,并不是要去思考这个对象,不是研究这个对象,也不是去分析这个对象的好坏利弊高矮胖瘦等等,冥想的关注是仅仅把注意力放在这个对象上而已。比如,如果你把注意放到呼吸上,你可以把注意力放到呼吸过程中的鼻子尖,体会吸气和呼气的时候鼻子尖的感受,只要体会就好,不必去分析研究判断。所以,有所缘冥想不能算是在“想”一个具体的锚,我们只是把意识“挂”在呼吸这个锚上。这样的好处,是“想”更少的事情,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锚”,思绪就会到处漂移,一会儿想想过去,一会儿想想将来,一会儿想家里的事,一会儿想单位的事。所以,我们有了一个“锚”,可以让我们“想”得更少。不过,即使有了一个“锚”,我们的思绪还是会漂移,这没关系,每当我们发现自己的思绪漂移了,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回到当下的机会,你只要保持耐心,回到呼吸上。
“无所缘冥想”没有一个具体的“锚”。“无所缘冥想”要比“有所缘冥想”更难,当你没有一个锚,就意味思绪更容易漂移。无所缘冥想就是保持一个观察者的视角,每当你大脑浮现了一个新的想法,你保持对这个想法的观察的视角,而不是与这个想法互动。比如当你想到一个你不喜欢的人,很容易就产生情绪,想到这个人的种种不好的地方,想到你对他的厌恶,这就陷入与想法互动状态。不与想法互动,就是当你想到一个你不喜欢的人,你只是告诉自己想起了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好人或者是坏人。这样,你的想法就会慢慢离开。当然你可能会想起另一件事情,没关系,你如法炮制,保持观察的态度,不去评判,不去分析,让想法来来去去,就好像一条思想的河流在你身边流经,流过来,又向远处流走。你只是体会在“想”一个非常客观的东西,一个与你无关但是从你的大脑中出现又消失的东西,一个你大脑中的“过客”。
总结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冥想”既不是“想”,也不是“不想”。冥想的核心,是要持续保持客观的视角去观察而不是互动。这样练习的好处,可以让我们能够更容易看到事物的本质。如果你掺杂了情绪,你就会被情绪带跑,看不清事物的原本。
书籍推荐
如果想要练习冥想,可以看书,也可以找一些app的音频练习。我在这里推荐几本书,都是来自冥想大师的作品。
- 《初学者的冥想书》(Meditation for Beginners),这是冥想大师杰克·康菲尔德(Jack Kornfield)写的入门冥想书,我还曾写过一篇关于这本书的文章《初学者如何练习冥想,冥想大师杰克·康菲尔德关于冥想的5个建议》
- 《10分钟冥想》(The Headspace Guide to Meditation and Mindfulness)这是冥想大师安迪·普迪科姆Andy Puddicombe的作品,他是比尔·盖茨的冥想老师,他还有一个自己的app叫《Head Space》,不过价钱有点小贵,每年是618元人民币,暂时还没有中文版
- 《多舛的生命:正念疗愈帮你抚平压力、疼痛和创伤》(Full Catastrophe Living Using the Wisdom of Your Body and Mind to Face Stress,Pain,and Illness),是冥想大师乔恩·卡巴金(Jon Kabat-Zinn)的作品,卡巴金是第一个把正念冥想引入医学治疗的专家。
- 《正念禅修》(Mindfulness:A Practical Guide to Finding Peace in a Frantic World),是牛津正念中心创始人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的冥想书,他是正念认知疗法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