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还有多少公用电话?
记得媒体去年报道过福州路浙江中路口,“老半斋酒楼”隔壁的公用电话亭,以及守护这座电话亭的沈玉琇老人,如果没有记错,央视也报道了。当时这些报道写得感人,作为打着传呼电话长大、腰里别过“拷机”(BP机)的上海人,实在是感同身受。我注意到当时不少媒体在报道福州路公用电话亭时,用了“最后的”、“最后一个”、“最后一家”这样的字眼,更增添了某种惆怅。如今几乎人人都有智能手机,传呼电话确实已经退出生活的舞台,沈玉琇老人的坚持,难能可贵。但要说她的电话亭是“最后一个”或“最后一家”,可能不太准确。至少,昨晚我和老同事小王见面谈点事情,小王家原住长乐路巨鹿路之间、社科院对面的庆福里,沿着巨鹿路东行,咦,被我们发现这里还有一门公用电话。
巨鹿路一家小店
没看到有招牌
“公用电话”四个字很大
摆在柜台上的公用电话
看到这门电话,我和小王都有点兴奋。问了店主,一个电话5角钱。赶紧付了钱,体验了一回。小王开玩笑:“一夜回到八十年代”,大家都笑了。我观察了这家小店,虽然“巨富长”未来可能是申城新的时尚亮点,小店对马路的绿地里,也有不少餐厅酒吧,吸引八方来客。但这一小段巨鹿路,还保留着上海人生活的原生态,似乎还停留在很多年前。这家提供公用电话的小店店主姓王,店是2000年左右开的,至今也有二十年出头了。小店经营的生意,无非是些卷烟饮料、针头线脑,还有一些红白喜事应用之物,所谓的“贳器”。王先生蛮大方,拍照随便,聊聊也行。他的公用电话放在这里,其实也没有什么生意,但邻里街坊习惯了,就那么放着。“今天做了三单生意,不包括你们的”,看来公用电话还是有人打的,算上我们,一天的营业额两块钱。“我们这种小店,做点小生意,发不了财,不需要宣传,太太平平、开开心心蛮好”,王先生这样强调。
“我们就做点小生意”
卷烟饮料针头线脑
楼下开店阁楼住人
多少有点杂乱
接线板
兼营些红白喜事应用之物
锡箔倒比金箔贵
小店的地砖
王先生介绍
此处原来是打字誊印社
有机器
所以地砖破坏了
柜台上的公用电话
不知这样的公用电话,上海还有多少?
Moshi Moshi Poppy - Poppy.Remix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