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散子方辑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治伤寒、时行疫疠、风温、湿温,一切不问阴阳两感,表里未辨,或外热内寒 外寒,头项腰脊拘急疼痛,发热恶寒,肢节疼重,呕逆喘咳,鼻塞声重;及食饮生 胃脘,胸膈满闷,腹胁胀痛,心下结痞,手足逆冷,肠鸣泄泻,水谷不消,时自汗 出,小便不利,并宜服之。
浓朴(去粗皮,姜汁炙) 白朮 防风(去芦头) 吴茱萸(汤洗七次) 泽泻 附子 (炮裂 黄(去根、节) 细辛(去苗) 芍药 独活(去芦) 半夏(汤洗七次,姜汁制) 茯苓 (去皮) 柴胡(去芦) 枳壳(去瓤,麸炒,各半两) 甘草(炙,一两) 草豆蔻仁(十个,去皮) 石菖蒲(半两)
上为粗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取一盏,去滓,热服,不计时候,取遍身微汗即愈, 时气不和,空腹饮之,以辟邪疫。
《苏沈良方》
草豆蔻(去皮面裹炮十个) 木猪苓(去皮) 石菖蒲 高良姜独活(去芦头) 附子(炮制去皮脐) 麻黄(去根) 浓朴(去皮姜汁炙) 本(去穣土炒) 芍药 枳壳(去穣麸炒) 柴胡 泽泻 白术 细辛 防风(去芦头) 藿香 半夏(姜汁制各半两) 甘草(一两炙) 茯苓(去皮)。
上锉碎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钟半,煮取八分,去滓热服。余滓两服合为一服,重煎,空心服。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草豆蔻(十个) 木猪苓(去皮) 石菖蒲 茯苓 高良姜(锉炒) 独活 柴胡吴茱萸 附子(炮去皮脐) 麻黄(去节) 浓朴(姜汁制炒) 藁本 芍药 枳壳(麸炒去瓤) 白术 苍术(泔浸) 半夏(汤洗去滑) 泽泻(各半两) 藿香 防风 细辛(各半两) 甘草(炙,一两)。
上为锉散。每服五钱,水盏半,煎七分,去滓热服,空腹。此药以治寒疫,因东坡作序,天下通行。辛未年,永嘉瘟疫,被害者不可胜数,往往顷时,寒疫流行,其药偶中,抑未知方土有所偏宜,未可考也。东坡便谓与三建散同类,一切不问,似太不近人情。夫寒疫,亦能自发狂。盖阴能发躁,阳能发厥,物极则反,理之常然,不可不知。今录以备疗寒疫,用者宜审之,不可不究其寒温二疫也。辛巳年,余尝作《指治》,至癸巳复作此书,见《石林避暑录》亦云∶宣和间,此药盛行于京师,太学生信之尤笃,杀人无数,医顿废之。然不妨留以备寒疫,无使偏废也。
圣散子方用于寒湿疫病,用于瘟疫则大谬。《温病条辨》“六气寒水司天在泉,或五运寒水太过之岁,或六气中加临之客气为寒水”为寒疫发病的运气环境。
冯门中医工作室师训:慧心治病,良心做人,疗效至上,医德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