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源流史》印度古代哲学之十二:正理论哲学1
印度古代哲学之十二:正理论哲学1
正理梵音" 尼耶也" ,原意是" 引" 或" 导"。导引得出某一理论,意思通常指真理而言,所以中译为" 正理" ,这种学说也就被称为" 正理论"。正理宗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辩论的方法和注释的逻辑原理。
辩论的风气在古代印度形成很早。婆罗门教的祭祀活动中经常进行辩论,这些辩论客观上推动人们去努力寻求一种固定有效的推论模式及其相应的逻辑规则。正理论的来源就与这种古代的议论之风有关。正理论的另一个来源是对吠陀经典的训释与研求,力求正确解释崇拜仪规的弥曼差学的发达,也引起了逻辑学的发展。
作为一种学说,正理论' 大约产生于公元前2 至3 世纪。到公元3 世纪,阿义波达.乔达摩总结传统的辩论术与逻辑学,写成了《正理经》,这是正理派最早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正理经》共分5 卷:
第1 卷 十六句义
第2 卷 疑 四量
第3 卷 自我、身、根、觉、心
第4 卷 勤勇、轮回、业报、苦及解脱、似、全及分
第5 卷 倒难、堕负
正理论与胜论都研究" 句义" ,都承认自在天的存在,都持" 极微" 构成宇宙的原子论,二者在本体论、认识论方面基本上一致,被认为是同宗,正是因为二者在理论上多相通之处,且在不同的侧面上又可以互补,因而不断合流。到大约9 世纪时,后期胜论与正理论几乎合为一派,被称为" 正理——胜论"。但是正理论着重研究的是逻辑辩论之术,而胜论着重研究的是极微之论和宇宙范畴。二者的着重点本来不同。
古印度对于逻辑学的研究不仅有正理派,佛教徒的论议中也采用了这种方法。正理派学说完成不久,佛教徒便深究此学,称为" 因明"。弥勒、无著相传的《瑜伽师地论》第15卷中就详细论述了因明之学。世亲大师的法相宗也特别注心研究因明。公元5 世纪,此宗人陈那改造因明,开始了新因明的时代,在他以前的称为古因明。另外耆那教等教派也都注重因明学的研究。
因明学的发展与正理论有密切的关系,但两者也有明显的不同。佛教看那教因明学著作大都是纯粹逻辑学的讨论,而正理宗诸师的著作却常常是杂以宗教及形而上学,在议论逻辑问题中多涉及极微、自我、自在天等问题,纯粹研究逻辑的则很少见。
为《正理经》作注释的也有很多,最早的释论为富差耶那所作。富差耶那生活在因明大师陈那之前。大约在公元4 世纪的后半叶。他的著作曾受到陈那的猛烈攻击。后来乌地阿塔克拉为富差耶那的释论作疏,婆恰斯巴提密斯再为此疏作记。除为正理经作注疏以外,其他的正理派的论著也非常之多。
我们在这里所研究的主要是《正理经》所反映的正理派学说。
《正理经》开篇的格言中声称,有16种知识可以导致解脱。这就是《正理经》中的" 十六句义" :
第一,量:正理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根据富差耶那的解释,能知之主观,由之而知对象为量。可见量讲的是认识论的问题。经中讲到有" 四量" ,即现量、比量、譬喻量和声量。这里先阐明一下量的概念,下面还没有专门论题具体阐述四量。
第二,所量、指认识的对象。这一范畴中包括了正理派关于宇宙的学说,与胜论的句义相似,是正理派哲学中的本体论部分。
第三,疑,即怀疑、犹疑、疑惑、当相似性质事物出现混乱或不同意见发生冲突,而要作出决定的时候便有疑,这是人们认识活动中常有的现象。如看到远处有一物直立在那里,便会使人产生是人还是物的疑惑。那么解疑就是获得真知的一种主要方法。
第四,目的,即人们的行为所要达到的目标。
第五,见边,也译作喻,就是以圣者或众人所能共同接受的事例为一定的见解作证,也就是例证。
第六,宗义(悉檀),是指最根本的结论或理论。《正理经》指出有四种悉檀,(1)各宗悉檀,也就是为一切宗派所共同接受的理论;(2)对宗悉檀,即为本宗或相似宗派所赞成,而其他宗派所不赞成的理论:(3)阿地羯拉那悉檀,即确立此一理论,而其他理论也随之成立的理论:(4)阿毗乌拍迦写悉檀,用归谬法对论敌的错误理论加以引申。使其谬误明显地暴露出来,这项论敌的理论就是阿毗乌拍迦马悉檀。
第七,论式,也就是推理过程,包括宗、因、喻、合、结五支,也就是推理中的命题、理由、例证、应用和结论。
第八,思择,或译为计度,似于现在所说的求证。即对一未知的事物或一种假设或一疑惑未决的事物,通过思考、选择、以求得确解。求证的方法有多种,反证就是其中的一种。
第九,决断,一般是思择的结果,是通过思择而排除谬误,从而得出最后决定的断言,也就是结论。
第十,论议,即" 辩" 的意思,指持不同意见的两派,根据逻辑规则反复推论,以辨明是非真伪。
第十一,诡论议,也就是诡辩,是一种故意混淆是非,以求在辩论中取胜的策略。
第十二,坏义,即在辩证中不求自己立论,只求破坏论敌的言论,叫做坏义,似于我们所说的论诘。
第十三,似因,似为真似之似,通假,似因即谬误。《正理经》中例举了5种这类现象:不定、相违、所立相同、理论相似、过时。均为逻辑推理中的错误,使推理不能成立。
第十四,曲解;即为了击败论敌而故意曲解论敌言词的意思。曲解的类型很多,主要是利用一字多义,故意避开论敌的真正用义,而以另外的意思解之,使论敌的论点成为谬误。
第十五,倒难,即为击败论敌而故意立相反的戏论。《正理经》列举了24种倒难论题,如有人立声无常的命题,因为它是被产生的。倒难者则反立声常命题,因为它听得见,它不是象瓶那样被制作出来的。
第十六,堕负,即辩论时失败的迹象。《正理经》中列出22种情况,凡在辩论中出现其中情况的便被认为是失败。这些现象除了理论上的错误或辩论程序、逻辑上过失之外,还有无言对答,语无伦次,或经3 次询问不能回答等等,只要在辩论中出现其中一种情况的就是失败了。论辩者要设法使对方堕入这些败绩之中。
总的来看,《正理经》的16句义全与知识论、逻辑学或辩论术有关。其中如量、疑、见边、论式、结论、谬误等项属于认识论或逻辑学范畴;而关于论议、诡辨、论诘(坏义),曲解、倒难、堕负等项则完全是辩论术的论题。由此看来,《正理经》所声言的了解这16种知识就可以导致解脱的观念是人为地附加上的,其目的是要与传统的信仰相协调,以便利用大众的心理,传播自己的学说。这16个论题似乎与信仰与解脱毫无联系。但是,后来的一些正理派经典中将" 所量"这一范畴加以发挥,使其成为一种本体论概念与包括解脱在内的伦理概念的混合体。这一点与胜论哲学很有些相似之处。
正理派最突出的哲学贡献在于,它以实证主义的态度,严肃认真地研究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知识问题,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印度哲学中所有研究这些问题的人,无不受了正理派精神的启发和影响。
与胜论派一样,正理派强调精神之外的世界是真实的,知识是对象的显现。但是,这种显现有可靠与不可靠之分,知识也就有确凿与不确凿之别。
确凿知识是关于对象的、确定的、如实的呈现,也就是真知。离开了这三条标志的知识便被认识是不可靠的,甚至是虚假的知识。在这3 个标志中,正理派特别强调第3 个,即如实性。一种知识如果如实地反映了它的对象的本质,与它的对象的本质一致,它就是真实的,否则便是虚假的。那么,如何判定一种知识是否如实反映了对象的本质呢?正理论提出了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命题,那就是实践。他们认为,确定一种知识的真伪,只能是在它经过实际生活的检验之后。如果在实践中达到成功的结果,那便是真实的,反之,那便是虚假的。例如,海市蜃楼中的水的知识不能让人解渴,因为它是虚假的;而池塘中的水的知识真能让人解渴,因为它是真实的。正理论的这一哲学命题近似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的现代科学观念,是古代印度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最有意义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