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越老越薄情?听到父母的聊天后,我彻夜难眠【一点资讯】

2017年上半年,为了全职做自媒体,我毅然从工作几年的单位辞职了。当然,这样做不只是为了获得充足的自由,也是为了花更多的时间去陪伴父母,以弥补这些年对他们的亏欠。

趁母亲过生日的前两天,我买了火车票去她和父亲打工的城市——广州。那一天,母亲特地没去上班,大清早就去菜市场买了我喜欢的盐焗鸡翅,还准备了我喜欢的几道家常小菜,以迎接我的到来。

吃饭的时候,爸爸故意打趣地说道:“天天念叨女儿,现在终于来了,乐坏了吧?”妈妈一边给我夹菜,一边笑着回应:“我女儿来了,当然高兴。”

但是过了两个月后,母亲对我的态度由满眼宠溺,变成了一脸嫌弃。还有好几次都冷冷地问我,什么时候回去?

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在厨房做饭,母亲又冷不防地问道:“你来广州都两个月了,是不是该回去了?”一旁洗菜的父亲停下手里的事,责备地说道:“我发现你这人变了,以前天天盼着和女儿见面,现在怎么一个劲儿赶人家走?”

父亲的质问也是我心里的疑问,那个天天牵挂我时不时把我放嘴上的母亲,怎么现在这么嫌弃我了?当我们询问地看着她时,她却一脸严肃地进了客厅,留给我们一个费解的背影。那一刻,我突然想起网上的一个热点话题:人老了,会变得越来越薄情。

晚上我辗转难免,一直在想那段时间发生的点滴,想要找到她判若两人的答案,最后还是百思不得其解。

终于确定了回重庆的时间,那天父母一起为我送行。母亲晕车,我让她送到公交车站就行了,上车后,回头看见她一直站在站牌那里不舍得离去,这让我又回想起高中那三年她每次在车站目送我离去的情景,顿时泪眼朦胧。

两分钟后,母亲突然给父亲打电话,说我的背包还在她肩上。没办法,父亲只好掉头去取,这样一折腾,我错过了发车时间。兴师动众地离开,最后又灰溜溜地回到那个待了两个多月的住所。

回去的时候本来以为又会遭到母亲的嫌弃,没想到见到我的那一刻,她眼里闪烁着一种失而复得的惊喜,母亲……越来越让我看不懂了。

那天晚上我起来上厕所,经过父母的卧室时无意听到他们的谈话后,我心里的那个结终于解开了。

父亲问:“以前你那么爱女儿,没见的时候天天盼,现在怎么变得这么薄情,还老是赶她走?”

母亲感叹地回道:“她在这里天天担心我们,见我们身体稍有不适就寝食难安,我希望她每天都快快乐乐的。再说了,父母迟早有一天会离开自己的孩子,我不希望她因为太过怀念而久久不能走出阴影……”

听到这里我顿时心头一紧,鼻子一酸,眼泪不由自主地滑落下来。原来,她之前对我薄情,都是伪装出来的。这份煞费苦心的爱,让我既自责,又感动。

很多人都有过我这样的疑惑,为什么父母年纪越大,对儿女变得越薄情?其实,薄情只是伪装出来的,那里面折射着为人父母更深刻、良苦用心的爱。

父母变得薄情其实是为了让位,让儿女把心思放在家庭和另一半身上。

从小在父母的呵护和宠爱中长大,这让成家立业的我们短时间内无法适从,难免会保留以前的一些习惯。

比如,依然在父母面前撒娇,放假的时候跑回去赖在他们身边不走,像孩提时一样,我们内心固执地想留住一些东西。我们习惯被他们牵肠挂肚,也习惯去关心他们。

但父母会觉得,孩子成家立业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作为父母,应该把那个最重要的位置让出来,让他(她)去关心那个陪伴自己余生的人。

作为父母,默默支持和守望就好,别成为孩子的牵绊,也不能让他在自己和另一半之间左右为难。他应该有自己的圈子、生活,有自己努力打拼的另一个小家庭。

他们更不想我们担惊受怕,所以每次在电话里都报喜不报忧,也不想我们为了尽孝而劳累奔波,得不到休息。所以当你打电话说过节要放三五天假,打算回去陪伴他们时,他们总一个劲儿阻止:“你还是老实待着吧,你不回来我还自由些,没事和邻居打打麻将,或者跳广场舞。你回来还得伺候你,给你做饭和洗衣服,别回来添乱了。”

在说这些口是心非的话时,其实他们正在抚摸着你的照片,潸然泪下。你不知道,要说出这些嫌弃的话,他们得鼓起多大的勇气。他们不希望你长途跋涉劳神费力,也不希望你因为陪伴他们而冷漠自己的另一半,于是表现得无比嫌弃。

言不由衷,只是不想让儿女牵挂,成为他们的包袱。

很多人都觉得,长大成人结婚生子后,即便自己还想和父母像以前那样相处,可他们的表现却让人有些意外甚至无法接受。

难得有空陪伴他们,却被他们一再催促回家,那种感觉很陌生,就像我们变成了讨厌的亲戚,赖在父母家吃住一直不走。他们脸上写着嫌弃,甚至厌恶。

难道,父母和儿女之间,会因为他们年纪的增长,或者我们有了自己的生活和家庭,而变得生疏起来吗?那份浓烈的亲情,终究还是经不住岁月的洗礼,生活的考验?

其实,父母努力和我们划清界限,是为了不让我们为他们牵肠挂肚,在一起相处久了,难免会发现他们身体的不适,岁月在他们脸上留下的沧桑。

电话里的贬损和嫌弃,也只是为了抹灭我们无以复加的思念,以轻描淡写的语气,来掩盖他们内心的思子心切。

他们不想成为我们的包袱,不想我们在外面打拼还要为他们担惊受怕。默默思念,不打扰,不给我们添乱,就是年迈的他们对我们最好的呵护。

人终有一别,浓烈的爱让人无法割舍,薄情才会让人放下和遗忘。

很多儿女都感到困惑,为什么小时候对自己呵护备至,一分钟不见就茶饭不思的父母,随着年纪的增长,会变得如此薄情寡义,把儿女当陌生人一样。

难道,人老了就看淡了世间一切,包括那份承载着血脉的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情吗?还是,人老了大脑功能退化,已经对亲情麻木不仁了?

其实,不是人老了把亲情看得淡了,而是他们开始思考衰老和死亡,考虑得更长远了。他们意识到,父母和儿女有一天会彻底分开,感情太浓烈,会让留下的人久久走不出阴影,而薄情,更容易让人放下和遗忘。

于是,他们变得若即若离,漠不关心,让儿女早点习惯没有他们的人生,为以后的永别作准备。

天下哪有父母不爱孩子的,即便他们已经到了八九十岁的高龄,在他们眼里,你还是那个让他们牵挂的孩子,习惯把好吃的给你留着。

只是,人年纪大了,会有更多的顾虑和更长远的打算。作为父母,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对你,最后都可以用爱来总结。

那些言不由衷、贬损和嫌弃的话,是为了让你全心全意为自己的事业打拼,而不是整天为他们牵肠挂肚。

人年纪大了,会开始思考最终归宿的问题,他们不想让浓烈的亲情,成为儿女的牵绊和依赖。而薄情,可以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将他们放下和遗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