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108好汉谁的结局最好?他第一个识破宋江,谎称探母一去不返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浔阳江凌云志》

中国有句话讲过: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水浒传》和《三国演义》都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水浒传》是由古人施耐庵所著,他以小说的方式,记录了南宋时期宋江等人被逼上梁山后,开始了对抗朝廷的起义之路。

小说中被逼上梁山的好汉共108位,每个好汉个性鲜明,而且身上都有着独特的故事。由于小说主要描写的都是江湖儿女打打杀杀之事,所以才有了“少不看水浒”的老话。

《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让人敬佩,可是他们的结局非常悲惨。要说结局最好的只有一人,他是第一个识破宋江,并谎称探母离开梁山一去不返。

浅谈《水浒传》背景

在讲述本文人物之前,需要给大家回顾一下《水浒传》这本名著的背景,大家了解之后,就会更能理解本文要讲的这位有“先见之明”的人物。

水浒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就是宋江,他是继晁盖之后第二个水泊梁山的老大。宋江原本是食俸禄之人,担任山东郓城的押司,无奈官职甚微、仕途不顺,宋江空有远大志向却无处施展。宋江为人仗义豪情,而且不贪图名利,所以结识了很多英雄豪杰,其中就有一个重要人物——晁盖。

宋江为何被逼梁山,其中一个重要导火索就是他的老婆。他老婆叫阎婆惜,可是两人关系不好,阎婆惜背着宋江做苟且之事被发现。

被发现奸情的阎婆惜不仅没向宋江认错,还用宋江与晁盖私下“劫生辰纲”的信件威胁宋江,无奈之下,宋江对妻子痛下杀手。

“杀人偿命”,宋江不仅要丢了饭碗断了仕途,而且还面临着牢狱之灾。从此开始,宋江又经过一系列坎坷之事,最后带着自己的兄弟武松、李逵等人被逼上梁山落草为寇。

上了梁山之后的宋江由于盛名威望,再加上有恩于当时的老大晁盖,所以他排行老二。在晁盖死后,他顺理成章地做了头把交椅。前面我们说过,宋江是有远大志向的人,落草为寇本不是他所愿,他的志向是报效国家,也正是这个想法才造就了梁山好汉的悲惨结局。

在梁山势力已经扩大到威胁朝廷之时,宋江没有想与朝廷为敌,他曾言自己只恨朝廷贪官佞臣,没有造反之心,所以后来想带着众兄弟“招安”。可是宋江万万没想到,自己的“招安”之心害了所有好汉。

识破宋江之人

前面我们提到宋江一心想接受招安,可招安之计完全是朝廷的阴谋。宋江在带着兄弟们招安之后,朝廷命令宋江率众好汉征讨辽国和方腊。宋江有着爱国为民之心,所以对于朝廷的命令欣然接受。

战争就意味着死亡,所以在长年的征战中,梁山好汉们死亡无数,打虎英雄武松也没能幸免,在断臂之后出家为僧。此时的宋江早已成为愚忠之人,甚至不顾兄弟感情,赐给自己的好兄弟李逵毒酒,让好汉们对他无比失望。

作为炮灰的好汉们个个落得一个悲惨下场,只有一人有先见之明早先识破宋江,可以说是好汉中结局最好的,此人便是入云龙——公孙胜。

公孙胜是梁山上首屈一指的超级谋士,吴用虽然被称为智多星,但是与公孙胜相比,显然稍逊色一些。公孙胜不仅神机妙算,而且精通识人之术,也正是他的识人之术才让他早早看透宋江的心思。在宋江与晁盖因立场之事有矛盾之时,公孙胜就看出了宋江早有归顺朝廷的意愿。

虽然宋江与晁盖后来和好了,但是心思缜密的公孙胜却感觉两人的关系依旧存在着隔阂。到了后来,宋江继晁盖之后成为了梁山新的老大,此时的公孙胜越来越心感不安,因为他认为宋江会把梁山带向灭亡之路。

此外公孙胜阅尽天下疾苦,对昏君治理的国家倍感失望,再加上他料到宋江终有一日会招安朝廷,面对这样的朝廷,招安之路就是死亡之路,所以公孙胜想早做打算,退出梁山。

如何顺理成章地退出梁山,这自然难不倒他。他想了一个借口告诉宋江,说家中老母身体欠恙,想回去探望。

起先宋江并不同意,他深知公孙胜的才智对梁山的重要性,所以他不能有失去公孙胜的任何可能。

于是宋江建议公孙胜把他老母亲接到梁山,让老人家在梁山颐享天年。公孙胜自然不能同意,便以母亲年事已高不能奔波劳累的理由拒绝了宋江的提议。

这个理由不行,宋江又建议派几个兄弟一同陪公孙胜回去,不料公孙胜又以母亲年事已高不能受到惊扰为由,再次拒绝了宋江。宋江眼看自己的算盘尽失,如果强制拒绝公孙胜行孝的请求,那定会失信于其它众兄弟。最后公孙胜顺利下山,从此再没有返回梁山。

好汉的悲惨结局

宋江在率众人招安后,做起了朝廷的“炮灰”。在一次与方腊的战斗时,方腊军中出了一个能人将士,此人便是包道乙。方腊军队在包道乙的指挥下,大胜宋江一众梁山好汉。

公孙胜离开梁山后,梁山好汉之中已无与包道乙抗衡之人,所以失败在所难免。梁山大部分人在与方腊的战斗之中命丧黄泉,梁山的势力也已大不如前。

梁山一众在战斗失败之后,苟且活下来的好汉也都落得个悲惨结局。花和尚鲁智留在杭州六和寺,一直生活到圆寂。打虎英雄武松也因断臂不想再沾染江湖之事,所以也出家为僧。像豹子头林冲因疾病逝已是悲惨,还有更悲惨的好汉却被下毒赐死。

所以,从梁山好汉的结局来看,公孙胜提前退出梁山过上隐士生活,已算是最好的结局。

一百单八皆好汉,逼无奈上梁山。苍凉傲视柴门弃,本统平明恻隐弦。

《水浒传》的故事和人物是由施耐庵收集、整理所写出的,其中很多内容都源于民间流传的故事,所以说《水浒传》这本名著吸收了我国古代民间文学的营养,其表达出的思想正是古代民间大众的思想。

大家可以想一下,公孙胜这样的人物何尝代表的不是那些虽明白形势,但迫于无奈只得选择身处世外的人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