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读沧海》

解读之《读沧海》
贵州省贵阳市第七中学 刘贵江

语文与生活同在,它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因此读语文就要关注生活中的自然山川,人文社会,因此关注自然中的一物一景,一草一木都有意义和价值,今天我们读“读沧海”,不仅是学习文章的基本读法,更要理解山川自然的意义和价值。

【原文展现】

读沧海

刘再复

我又来到海滨了,又亲吻着海的蔚蓝色。

我带着千里奔波的饥渴,带着漫长岁月久久的思慕的饥渴,我读着浪花,读着波光,读着迷蒙的烟涛,读着从天外滚滚而来的文字,发出雷一样响声的标点。我敞开胸襟,呼吸这海香很浓的风,开始领略书本里汹涌的内容,澎湃的情思,伟大而深邃的哲理。

我打开海蓝色的封面,我进入了书中的境界。隐约地,我听到太阳清脆的铃声,海底朦胧的音乐。乐声中,我眼前出现了神奇的海景,我看到了安徒生童话里天鹅洁白的舞姿,看到罗马大将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莉奥特佩拉在海战中爱与恨的交融的戏剧,看到灵魂复苏的精卫鸟化作大群的银鸥在寻找当年投入海中的树枝。看到徐悲鸿的马群在这蓝色的大草原上仰天长啸。看到舒伯特的琴键像星星在浪尖上跳动……

我读着海,我知道海是古老的书籍,很古老很古老了,古老得不可思议。

有人在你身上读到豪壮,有人在你身上读到寂寞,有人在你身上读到爱情,有人在你身上读到仇恨……

我读着到海,从浅海读到深海,从海平面读到海底我神往的世界。但我困惑了,在我的视线未能穿透的海底,伟大书籍最深的层次,有我读不懂的大深奥。

我知道许多智勇双全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探险家,也在读着深海,他们的眼光像一团巨火,正在越过黑色的深渊去照明海底的黄昏。全人类都在读海,世界皱着眉头在专研海的学问。海底的水晶宫在哪里?海底的大森林在哪里?海底火山或石油的故乡在哪里?古生代怎样开始繁衍的故事?寒武纪发生过怎样惊天动地的沉浮与沧桑?奥陶纪和志留纪经历过怎样扣人心弦的生存和死灭?海底有机界的演化又有过怎样波澜壮阔的革命飞跃?

我读着我不懂的深奥。于是,在花间的岩石上,我对着浪花,发出一串串的海问,从我起伏的热血涌流出来的海问。我知道人类一旦揭开了海谜,读懂这不朽的书卷,开始这伟大的存在,人类将有更伟大的生活,世界将三倍的富有。

我有我读不懂的大深奥。然而,我知道今天的海,是曾经化为桑田的海,是曾经被圆锥形的动物统治过的海,是曾经被凶猛的海蛇和海龙霸占过的海。而今天,这荒凉的波涛世界变成了另一个繁忙的人世间。我读着海,读着眼前驰骋的七彩风帆,读着威武的舰队,读着层楼似的庞大的轮船,读着海滩上那些红白相间的帐篷,和刚刚拥抱过海而倒卧在沙地上沐浴着阳光的男人与女人。我相信,二十年后的海,被人类读不懂其深奥的海,又会是另一种壮观,另一种七彩,另一种海与人和谐的世界。

【文章解读】

本文是一篇思想深邃、气势开阔、文笔雄放的散文诗。作者刘再复是一位充满火一样热情的诗人,同时又是一位有着冷静、深邃思考的评论家,《读沧海》熔哲理思辨与抒情于一炉,作者笔下伟大神奇的海,是“天与地之间的书籍,远古与今天的启示录”,作者敞开胸怀,“体验着海,体验着自由,体验着无边无际的壮阔,体验着无穷无尽的深渊”,于是,我们从中领悟到了生活的美好,人生的明媚,生命的可爱,大自然的伟力和不可抗拒。

这篇散文诗共三个乐章。开篇从新奇的角度,奠定全篇的基调和核心。对大海情景的描写清新而隽永,构成了散文诗特有的意境和气氛,给人一种立体画面之感,使人产生一种美好的想像。第二章是一个充满抒情气息和畅想的乐章。第三章描写了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使诗的主题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要道。

这篇散文诗的第二个特色是构思巧妙。大海,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人们多表现她的丰富博大,充满生机和希望,本文却独辟蹊径,巧妙地把大海比作一本书,通篇围绕着一个“读”字展开,由“打开海蓝色的封面”到“从浅海读到深海,从海平面读到海底我神往的世界,”步步扩展,诗情层层向前推进,使文章含蕴丰富。

广博的知识性,是这篇散文诗的第三个特色。《读沧海》虽短,但它包容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上至宇宙太空,下至人世间的风俗,熔铸了多少海洋学、地质学、天文学、历史学、文艺学等方面的知识!本文表现了一个学者的思索,一个诗人的情思。

(选自《初中生辅导》881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