璐语文 -教育 ▏阅读 ▏课堂 ▏生活
首发 ▏璐语文(ID:jhlyuwen)
作者档案
王守本,本名王志标,出生在贵州的苗家人,现居北京。曾在杂志社、教学考试杂志社、《现代报》、商务印书馆从事编辑工作,现在任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编辑,创立“孩子邦”少儿图书品牌。有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100余篇发表于各大报刊。《人应按需而学》获征文三等奖。早年在系刊《蓓蕾》上发表作品。现已在《副刊》发表《春天里的小雪花》《家乡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老师,我想问你为什么》《你是不是不知道,你对我有多重要》《心灵,爱的首都》《人们看见了您:清洁工》《人们看见了您:建筑工》《人们看见了您:地铁上的保姆》;在《抒情》上发表《回忆母亲》;在《情感文学》杂志上发表《当你老了》《就这样倔强的爱着》《我只是想写的长一点》《我突发奇想》《我的心灵,你的家》;在《内蒙古文学》杂志发表《致妈妈》《丫头与女神》;在《贵州新诗报》上发表《我只谈一种感受》;在《无界诗歌》杂志发表《风靡一时》《今晚,相拥难眠》;在《光明网-作品美文》发表《一步之遥难于上天》《春晨听鸟唱》《我已习惯你猛烈的爱》等诗歌,还发表《哈尔滨之夏秋》《雨中思乡(组章)》《游走西秀园》《副刊:我的文学第一站》《西秀园的清晨》;在光明网作品美文发表《王老师的“栗瓣”》《“娘”老师》等散文,发表有《明贵的六月》等小说;在《求是理论网》发表《殉情自杀反映大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爱》等评论;在《大东北·英城·警营》发表《责任》等散文。在《教学考试》上发表《莫言:本土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名师名家谈2013年高考作文》《用短篇小说叩开诺奖大门》;《明贵的六月》在《内蒙古科技报》上连载十期;在《今日彭州》发表《挑煤》;在《现代报》发表《漫品系列》;在《威宁诗刊》发表《稻田边的童年岁月》;在《黔中早报》发表《开学第一天》。《东南文艺》发表《不忍心接受的一百块钱》;《乡土作家》发表《春天里,一起山里的每一寸土地》;《作家世界》发表《车过安顺》;《村委主任》发表《乡村校长》;《林城书呆子》发表《人应按需而学》。文章曾被光明网、社会科学网、网浙江频道、山东潍坊网、海南频道、赣州网、宁夏网频道、为先在线、天下宝贝、淮北网、春雨网、柳州网、环首都网、搜狐网等媒体转载。近几年,足迹遍布四方,早年混迹于贵州,邛江流域,锦江流域,南到广州、深圳、佛山,中到长沙、武汉,北到郑州、石家庄,东北三省,西到甘肃、新疆。在这段时间里,一面增长见识,一面思考求索,并记录于册。
邮箱:wangbiaobiao1983@sina.comQQ:1399260167
【以上资料由作者本人提供,璐语文编辑部编辑整理】
人生值不值得都是自己的作为
王守本
西方有一位哲学家说过一句话:“人生本没有意义,是我们赋予人生以意义!”
这是存在主义的观点,我很赞同这个说法。生活有太多的不如意,这是事实,也是常态,这就是现实,这就是人间生活。人作为天地间的舞者,就是要体味人间百味,体验生活万象,世间百态,然后在不如意的生活中修炼自己,成就自我,主动向善向上,而不是抱怨沦陷,自我放弃,那就没有意义了。
我们正是要在不如意的生活中,活出自己的精彩,超拔于庸常,努力求进,如此才能使不如意的生活充满人生的意义!
十年为一个时间节点,回首十年的点滴经历,自然会体会出“大道自然,人道曲”的人生真理。而立之年一回首,曲折的经历,青春的痛苦,探索的挣扎,求追的豁然,历历在目,欲哭欲泪,有欣喜,有尴尬,有不意,也有坦然。
不惑之年再回首,又是另一番景象和体验。
数十年来,虽不曾浪费一分一秒,但得失之间,却别有一番滋味。虽无大的成就,但是自我努力,不曾废离,也是一种欣慰和坦然。无愧于心,无愧于时,却有愧于家。然人道艰辛,世事难料,万般世象皆经历,方是人生本来面目,诸多世事俱体验,坦然于心,无愧于心,坦荡天地,自成一道风景,自成一派风格,高有何豪,低有甚憾!自是人生,总有所获,小有所成,皆自然。
期待天命之年亦回首,耳顺之年,七十之后,又回首,肯定别有一番意境。再叙文。
人生就是贵在不如意的生活中坚持。坚持向善向上,不断努力奋斗!
20210403清明节草就于北京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