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折磨了N年后,才发现搞定孩子磨蹭的法宝就在手边
作者:川妈
有两个字,每次只要提起,就能在妈妈群里激起一波吐槽的小高潮,它们就是:磨蹭。
下面这些场景,相信大家都遇到过:
娃每次吃饭都慢吞吞的,饭菜都凉透了,也没吃几口;
出门前半小时就让他做准备,结果临出门时,、还没把衣服换好;
早上赖床不起,一句“起床了,再不起床就迟到了”基本上每天都要喊上十几遍;
写作业更是重灾区,玩的时候,精神抖擞,聚精会神;写作业的时候,无精打采,写不了几笔,就摸摸笔袋,戳戳橡皮……
不管我们怎么催,孩子就像完全听不到一样,一副岿然不动的样子。
在和娃一次次艰苦卓绝的拉锯战中,“大人崩溃发火—娃哭哭啼啼—老母亲心生悔意—下次依然控制不住发火”这样的模式,可以说一直都在重复上演着。
曾经,我也面临着这样的恶性循环,但有次在重读《游戏力》时,突然意识到,其实游戏就是搞定孩子各种磨蹭的最佳方式。
但前提是,你要懂孩子,还要懂游戏。
为什么是游戏
很多人在管教孩子的时候都喜欢“说教”,但效果通常却不怎么样。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语言是一种抽象符号,是需要后天习得的技能。
孩子对语言的掌握和理解,显然没有成人那么娴熟。所以,仅用语言来沟通,难免会出现各种状况。
毕竟,“跟猪队友说土豆削一半放进锅里”都有可能被搞成这个样子。
更何况是年幼的孩子?要求他们精准get到我们的意思,更是难上加难。
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孩子确切地知道我们想要表达的信息吗?
当然有,那就是游戏。
游戏,可以说是孩子的第一语言。
孩子最初认识这个世界,靠的是身体感官,他会调动所有感知觉去体验和感受。
所以,如果想告诉孩子什么,最好的方式是“玩给他看”,而不是“说给他听”。除了可以在“玩中学知识”,他们同样也可以在“玩中懂道理”。
前面也说过了,当孩子的语言能力还不足以表达他的需求时,通常是以各种行为来表达。
所以,孩子的任何行为都是在表达他的内心需求,只是合理的需求常常会以看似无理取闹的方式来表达,比如事事对抗,大哭大闹,拖拖拉拉等等。
成人想要搞定这些无理取闹的行为,就需要有能力解读孩子表面行为背后的需求。然后,翻译成孩子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语言进行回应。
这个语言就是游戏。
在《游戏力》这本书中,作者科恩举了一个例子,刚好就是用游戏的方式,帮助女儿在早晨上学时,不磨蹭,不迟到。
女儿还在幼儿园时,我们设计了一个游戏,让我能以游戏的方式督促她上学不要迟到,而不是大喊大叫。
一天早上,她下楼来,在门后躲着,轻声地跟我说:“现在假装我还在楼上,我们就要迟到了,你真的很生气。
我言听计从,对着楼上吼道:“我们要迟到了!我现在很生气!”她这时躲在门后,捂着嘴窃笑。
我威胁说:“你最好赶快下来,不然我就扔下你不管了,我自己去大橡树幼儿园了!”
她大笑起来,我只当没听见,装腔作势地出门,她溜出去了我还假装没看见,让她走到了前头。
她坐进汽车后,我又自言自语地表演说:“气死我了!如果幼儿园老师问我'艾玛在哪’?我就跟他们说,'她还没准备好,所以我只能自己来了’。”
艾玛一边咯咯地笑个不停,一边又极力掩饰真在我旁边的事实。
通常,在早晨上学前,孩子无论提出做什么游戏,成人的第一反应都会是拒绝。
而科恩没有,他全程跟随女儿游戏的节奏,玩起了这个假装生气的游戏。
他在游戏中大吼大叫,提醒女儿上学准备工作,要做得快做得好才不会迟到。
而她的女儿也超级配合。
于是,就是这么一个小游戏搞定了孩子上学磨蹭的问题。
相信很多父母可能会说,这个方法对我们家孩子可不管用!
确实如此。
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和想法,想要用一个游戏搞定所有孩子,肯定是不现实的。
所以,父母需要了解孩子的需求,跟随孩子的节奏,创造属于你们的独有游戏,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创建游戏的两个原则
想要通过游戏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创造游戏时在需要遵循两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先联结,后指导
无论希望孩子在游戏中学到什么道理,还是养成什么习惯,都需要在游戏前建立一种亲密而温暖的联结。
但很多父母对这种亲密联结的理解有一些误区:
比如,父母和颜悦色地跟孩子约定好,以后出门前要配合准备指令,不磨蹭不耽搁。
然而在出门前,父母却对着孩子大声提示:
我们还有15分钟就要出门了,你要快点准备!
你准备得怎么样了?你还有10分钟的时间!
还有5分钟!
……
你会发现,这种提示通常是没用的,通常是会被孩子忽视的。
这时,父母很容易上头,满腔怒气,心里想:
我们不是商量好了,出门前你会配合指令的吗?
怎么我都提醒你这么多遍,你还是没准备好呢?
你怎么这么磨蹭呢?你是故意的吗?
……
要知道,这种方式可不是亲密联结,甚至连好好沟通都算不上。
那么,到底该怎么做,才是和孩子建立亲密联结呢?
科恩在书中给出了正反两方面的答案:
- 建立亲密联结的行为
要保持亲切而尊重的态度;
要有目光接触,走到孩子身边,蹲下来或者坐下来,和孩子目光平视;
要有亲昵的身体接触,用手轻轻地抱住他或者用手轻轻扶住他的肩膀;
要对他的行为表示感兴趣,努力理解他当下所做的事情;
要做出积极回应,不管他做什么,比如在他拒绝配合时,也可以温和地说“你还没准备好,是因为这本书太吸引你了,你很想读完再出门”;
- 破坏亲密联结的行为
隔着房间大喊大嚷地发指令;
严厉的责备和没完没了的说教;
表现出不耐烦或者暴躁的情绪;
如果能做到(或避免)上述行为,相信你很快就可以和孩子建立亲密温暖的联结,孩子也会充满合作意愿的。
有的父母可能还会问:时间来不及,不得不催促孩子的时候怎么办?这时,你可以尝试用温和而简单的句子进行沟通和联结:
比如,你可以说“我知道你想要慢慢做,但是我们要和时间赛跑啦!我来帮你,我们一起做完。然后和时间比一比,看看分针走到12点时,你有没有穿好鞋!”
这种有趣的提议,孩子一般是不会拒绝的。
他会快速结束手边的事,快速穿好鞋,然后要求你看看,是分针赢了还是他赢了!
第二个原则:沟通要清晰
很多时候,孩子没有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是因为父母的指令太含糊,孩子完全不知道父母想让他们做什么。
况且,即使面对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也有着不同的理解。
比如,你原本想对孩子说“该出门了!”,可实际说的却是“该出门了吧?'
孩子听到了,以为你在问他,“是不是该出门了?”所以,很自然地回答,“不,我现在不想出门。”
这个回答一定会让你抓狂的。因为,你根本不是想要征求他的意见,你只是想告诉他,“嘿,你别玩了,我们该出门了。”
但是,既然你没表达清楚,就别怪孩子不留情面地拒绝喽!
这就是沟通不清晰惹的祸。
接下来,父母大概率会做的事情就是哄骗、贿赂,达不到目的就会变成威胁、批评、唠叨孩子。
其实,如果你好好跟孩子说“嘿,宝贝,现在你要穿上鞋,因为我们该出门了”,这件事情可能就结束了。
所以,在和孩子沟通时,指令最好清晰,语气温柔,最重要是要是用陈述句,而不是疑问句或者反问句。
这样,孩子才能真正get到你的要求,才能按照要求完成指令。
如何“对症下游戏”
面对孩子的各种磨蹭,开启提醒、催促、唠叨、怒吼的模式,不如创造有趣的游戏,用“游戏语言”和孩子有效沟通。
下面,我会针对一些具体场景,给出一些具有实操性的小建议(大家还可以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创建更多更有趣和有效的游戏哦~)。
比如,在面对小孩子吃饭磨蹭这件事上,你可以先观察一下,看他是走神了还是快吃饱了,如果是走神了,你可以这样做和说——
如果是吃饭时走神了,你可以用勺子滚出若干个大小不一的饭球,然后提议说:“看,这么多米饭球,现在我们要把它们吃掉,你想从小的开始吃还是从大的开始吃?”
如果说快吃饱了,可以和孩子商量:“你觉得你能吃掉哪几个饭球呢?”
这样,孩子的注意力就会第一时间回归到吃饭这件事上来~
比如,在写作业这件事上,可以采用“进阶游戏”——
当孩子写作业老是磨蹭时,可以先问问他,“是遇到难题了,还是作业多觉得有点累。”
如果是遇到难题,自然需要父母帮忙解决难题,如果是觉得作业多有点累,可以和孩子一起设计一个“攻城游戏”。
把作业任务切割成小块,每部分做完有小休息或者小奖励,并把这个完成的进程形象化地呈现出来。
比如,在小白板上画个有趣的阶梯图表,分成三五个台阶。台阶上放上孩子喜欢的小汽车或者小棋子之类的东西,每完成一部分任务,就让小汽车或者小棋子向上走一个台阶。
孩子可以很直观地看到自己写作业的进度,三分之一、一半、三分之二,他会更有动力和勇气去继续前进。
比如,如果睡觉时间到了,孩子就是磨蹭着不肯上床。可以和他玩假想游戏——
这时,你可以选一个孩子最喜欢的人物形象说:“注意啦!奥特曼,现在是你上床睡觉,积攒能量的时间啦!快点去吧!再晚,能量就不够了!”
孩子往往会立刻“奥特曼”上身,乖乖爬上床去了。
再比如,想要让孩子做事更有效率,可以采用提示游戏:
你可以把出门前所有的准备工作分别写在卡片上。
然后,让孩子为这些卡片排个队,让他决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下次出门的时候,就按照卡片上的顺序做准备,还可以比一比谁的速度更快哦!
看来,解决孩子身上的问题,用孩子感兴趣又能听得懂的“游戏”,比很多高深和系统的方法,都要有效得多。
龙应台曾在《孩子你慢慢来》中写过这样一句话:
从妈妈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难;难得的是妈妈会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我们是一样的生命,我们彼此尊重,我们一起成长。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需要我们能适时地“蹲”下来,用孩子的视角去看世界,多一点尊重和理解,多一点耐心和智慧,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川妈说说
在我家,孩子的生活学习基本都归我管,爸爸主要负责玩。有时候,爸爸会“提醒”我,别跟孩子着急、慢慢来,和孩子在一起要有趣一点。虽然,大多数时候,我都会白他一眼,“不然,您来?”不过心里还是认同的,面对孩子,我们要有做家长的威严,更要有蹲下来、理解他们的童心。
只不过,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懂或者不愿意,而是真的太累了,工作很忙、孩子的事情很多很赶,一着急、一生气就忘记了。所以,写这篇文章的最大意义,不是教大家如何用游戏克服孩子的磨蹭,而是提醒自己和大家,记得蹲下来,真正和孩子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