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之二、名可名,非恒名

帛书校订本: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白话通译本:

(例如)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好的事物,都去追求美好的事物,那么美事就会变成坏事了。天下人都知道掌握某些特长能带来好处,都去掌握这些特长,那么原来这些特长就不能称之戒特长了。

所以说,有和无是互相转化的;难和易是相辅相成的;长和短是相较相形的,高和下是相盈相亏的,音和声是相奏相和的,前和后是相伴相随的。这种既对立又统一,既矛盾又转化的关系是天地间永恒存在的“恒道”。

圣人明白事物的形名(有名)或变化规律只是相对存在的,随着时空的转移,阴阳转换,原来存在的那些现象和规律就会发生变化。所以他们在治理国家时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不合乎“恒道”的事不做;用身体力行的方式来引导人民,而不是用强制性律令法刑来驾驭人民。他们懂得事物在其初始生发时维护其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因此他们治理国家时只是尽力创造条件让人民更好地安排生产生活,而不敢强加个人意志;即使取得民富国强、社会安定等巨大的成就也不敢自居有功。正是由于圣人这种不居功、不占有的德行,所以他们的功德也就不会失去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