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将入相,上图之夜再登场!
“如果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像大地没有阳光;
如果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
几百年前莎士比亚就说过这样的话。
如果这样说,我们所在的上海图书馆就是一个巨大的阳光房、一个巨型的翅膀,我们可以乘着它在空中翱翔,追逐阳光,寻找希望。
昨天是第24个“世界图书日”,也是我们“克勒门”文化沙龙在上海图书馆的第2个“图书馆不眠夜”。
上图的大厅总能给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去年我们搬来了狄更斯的书房、朱丽叶的阳台。那是上图22年来第一次提前闭馆举行的一场“英华拾贝——上图之夜”,讲述英国文学在上海的故事。
2018年的第一个“图书馆不眠夜”
而今年我们的舞台充满浓浓的中国风,两扇门是时间、空间的穿越,也是戏曲中出将入相的程式。
我们在这里以京昆字韵吟唱古诗词,把中国文学经典与中国传统戏曲结合,以一场“韵语阳春——上图之夜”向经典致敬,向艺术致敬,向知识致敬!
这次是响应国家图书馆的倡议“读经典,学新知,链接美好生活”主题,上海图书馆率先把“链接”做到极致,链接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珮瑜的“瑜音社”,链接了上海京剧院的优秀演员,链接了著名文化学者,链接了上海知名的“克勒门文化沙龙”,链接了腾讯、东方网、哔哩哔哩、西瓜视频,更链接了现场和视频前的所有读者观众们。
这是上图“链接”起的美丽夜晚,这是“Color Shanghai”的一道动人色彩!
接下来跟着小克勒一起,走进“韵语阳春——上图之夜”。
1
第一篇章“吟赏烟霞”,用诗词阅尽一生。
王珮瑜、田慧、董洪松分别用生旦净三行,用京剧的湖广音、中州韵吟诵了中国最早的一部诗集《诗经》中的《蒹葭》。
陈圣杰用京剧老生的声腔唱咏李白的《月下独酌》与苏轼的《水调歌头》。
2
第二篇章“金声玉振”,是为纪念梅兰芳先生访日100年,也是京剧首次走出国门100周年。
戏剧评论家沈鸿鑫为大家讲起了故事。
100年前,25岁的梅兰芳首次率团到日本演出,在当时形成“万人空巷,争看梅郎”的轰动。
十几位日本中国学学者撰写评论文章,收录于《品梅记》,它成了第一部外国人关于梅兰芳和中国京剧的评论集,开了日本学者研究中国戏剧的先河。其中还收录了珍贵的梅兰芳带妆照。
11年前,陈凯歌执导的电影《梅兰芳》叙述了这位大师传奇的一生。在电影里,王珮瑜配音的孟小冬与梅葆玖配音的梅兰芳达成声音的同台合作。
京剧的传承跨越时空,在电影声画中实现,王珮瑜也和梅派艺术结下不解之缘。
“上图之夜”上,王珮瑜与上海京剧院的演员们再现了百年前梅兰芳访日演出的经典选段《天女散花》、《玉簪记·琴挑》、《汾河湾》。
王珮瑜、田慧的《汾河湾》,让观众在梅余两派的生旦对白中,感受京剧韵白的魅力。
3
第三篇章“归去来兮”,回望故土,落花时节又逢君。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戏曲、诗词都是其中闪亮的明珠,戏曲使诗词更生动,诗词使戏曲更升华。
这一篇章里,我们继续用戏曲吟诵诗词。
除了陈圣杰用京剧老生唱腔带来的《回乡偶书》,王珮瑜还与观众玩起了互动,现场来自上海、东北、湖南、安徽的观众们用自己的方言朗读了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最后,瑜老板字斟酌句地带领现场观众用京剧韵白朗读。全场500多人异口同声的场景历历在耳,小克勒深深感受了一回京剧的魅力。
难怪我们“克勒门”的许多读者纷纷在我们文章下留言道:“王珮瑜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京剧的人,另一种是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
4
其实在进入每一篇章前,我们都请了专家与主持人阎华,以访谈互动的形式,为大家解读。
古汉语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胡晓明为我们介绍了诗词经典可以用京昆字韵吟唱,还可以用方言古音重现。
而大家有没有发现,大屏幕背后是我们上海图书馆从众多馆藏资料中搜罗出来的珍贵古籍。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再一次以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在世界读书日举办“上图之夜”,我们也希望让更多人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了解海派文化,发现上海的美。我们也期待更多人走进图书馆,体验阅读美好的同时,更爱上海。
5
本次预约报名的名额在上海图书馆的公号上被热情读者以“秒杀”的速度抢完。
下午5点,上海图书馆第二次提前闭馆。许多读者早早地就排起了长队。小克勒在现场看到许多观众并没有预约上,却还巴巴地赶来侯在外面。
而我们幸运的“克勒门”读者准时集合在约定地点。
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我们,不定期就会有各种活动邀请大家哦!
读者感言
微博网友Camille_Lau:
上图之夜将诗词与京剧相结合,包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字与声音艺术相碰撞,别有韵味。
一悲一喜一抖袖,一跪一拜一叩首。
一颦一笑一回眸,一生一世一瞬休。
微博网友茜丝万缕的幸福:
这个读书日的推广活动真的不错,用戏曲的方式演绎古诗词,更有意境、更有韵味!老板、田慧姐姐、二胡姐姐、董洪松老师以及陈圣杰老师的每一段表演都非常精彩,结束后仍觉得意犹未尽!
特别感谢
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静安区文化局
对我们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