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玉液汤

​【组成】生山药30克,生黄芪15克,知母18克,生鸡内金6克(捣细),葛根4.5克,五味子9克,天花粉9克。【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用】益气滋阴,固肾止渴。
【主治】消渴。张氏认为"消渴之证,多由于元气不升。此方乃升元气以止渴者也"。主治元气不升,真阴不足,脾肾两虚,津液不能上达于肺之消渴者,证见口常于渴,饮水不解,小便数,困倦气短,脉弱细无力。近代糖尿病、尿崩症等见口渴尿多,属气阴两虚者,可以用本方加减。
【加减】若气虚较甚,脉虚细者,加人参以补气;小溲频数者,加山萸肉以固肾。
【方论】方书消渴证,分上消、中消、下消。谓上消口干舌燥,饮水不能解渴,系心移热于肺或肺金本体自热不能生水。中消多食犹饥,系脾胃蕴有湿热。下消谓饮一斗溲亦一斗,系相火虚衰,肾关不固。张氏尝因化学悟出治消渴之理。"试以壶贮凉水置炉上,壶外即凝有水珠,恒至下滴。迨壶热则其水珠即无,盖炉心必有氢气上升,与空气中之氧气合,即能化水,着凉水壶上即可成珠下滴。迨壶热则所着之水,旋着旋即涸去,故又不见水。人腹中之气化壮旺,清阳之气息息上升,其中必挟有氢气上升,与自肺吸进之氧气相合,亦能化水着于肺泡之上而为津液。津液充足,自能不渴。若其肺体有热,有如炉上壶热,所着之水旋即涸去,此渴之所由来。当治以清热润肺之品,若因心火热而烁肺者,更当用清心之药;若肺体非热,因腹中气化不升,氢气即不能上达于肺,与吸进之氧气相合而生水者,当用升补之药,补其气化,而导之上升,此拙拟玉液之义也。"方中以黄芪为主,得葛根能升元气。佐以山药、知母、天花粉以大滋真阴,使之阳升而阴应。自有云行雨施之妙也。用鸡内金者,因此证尿中皆含有糖质,用之以助脾胃强健,化饮食中糖质为津液也。用五味子者,取其酸收之性,大能封固肾关,不使水饮急于下趋也。
【验案】邑人某,年二十余,贸易津门,得消渴证。求津门医者,调治3月余,更医10余人不效。归家就医于愚。诊其脉甚微细。旋饮水旋即小便,须臾数次。投以此汤,加野台参12克,数剂渴见止,而小便仍数。又加萸肉15克,连服10剂而愈。
【今用】1.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缺乏、绝对不足,或者身体对
胰岛素的需求增多而造成胰岛素的相对不足,以及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所致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全身各器官以及皮肤等都可能受其影响,糖尿病还是一种代谢性疾病,能造成体内各种代谢紊乱。糖尿病典型症状可概括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尿量增多、排尿次数增多及夜尿增多)、多饮(121渴而饮水量大增)、多食(食欲亢进、多食易饥)、体重减少(逐渐消瘦,但中老年轻型患者可因多食而肥胖)。常伴随有乏力,面色萎黄,皮肤瘙痒,女性多阴瘙痒及月经不调,小儿则毛发少泽、生长发育迟缓,属中医"消渴病"范畴。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不同,糖尿病主要分为4种类型:①胰岛素依赖型(1型):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但也可发生于各种年龄。患者起病较急,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必须用胰岛素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疗效。②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多发生于成年人,起病比较缓和、隐蔽,不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不一定用胰岛素治疗。此型患者占我国糖尿病人总数的95%。③营养不良相关型:多发生于热带或亚热带的发展中国家的年轻人,常有营养不良的病史,患者多消瘦明显,血糖很高,但不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这种类型患者目前中国还没有报道。④继发型糖尿病:由于胰腺损伤或者其他内分泌疾病,造成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对抗胰岛素的激素不适当地升高而造成的糖尿病。
中医认为糖尿病是由于过食肥甘,损伤脾胃,脾运失职,致水谷精微失调所致。初起多为燥热,稍久则阴虚与燥热并见,以阴虚为主,治疗上应益气养阴为主。
玉液汤加减:葛根30克,生黄芪30克,生山药30克,花粉15克,知母12克,五味子6克,生鸡内金6克,地龙6克,水蛭3克。
血瘀明显者,加三棱6克,莪术6克;失眠者,加柏子仁10克,枣仁10克;气短多汗者,加党参10克;盗汗多者,加生地黄15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
(1)根据《铁道医学》,1998,(3):168~169,张爱云报道:96例门诊患者均符合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9~22.7毫摩尔/升,未用药治疗者38例,已口服磺脲类药物(优降糖、达美康)疗效欠佳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取盲法进行观察。治疗组61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用玉液汤加味组方:黄芪、太子参、怀山药、粉葛根、天花粉、生知母、炒内金、五味子、玉竹、制黄精、地骨皮、生地、玄参、麦门冬。水煎,每日1剂,水煎2次,取药汁共600毫升,分早晚2次空腹内服。对照组初患病者首选优降糖2.5毫克/次,饭前30分钟服,每日3次;患病时间长、血糖高者用达美康,开始每天30。90毫克,并根据空腹尿糖情况,每周调整剂量1次,最大剂量每日160毫克,分2~3次饭前30分钟口服。同时,指导两组控制饮食和体育锻炼,均2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61例,显效22例,有效34例,无效5例,有效率92.8%;对照组35例,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21例,有效率40%。
(2)根据《湖南中医杂志》,1998,14(3):15,缪英年等报道:玉液汤加消渴丸治疗糖尿病,在服用消渴丸(2.5克,每日3次,分早中晚饭后服用)基础上,加张氏玉液汤:怀山药30克,生黄芪15克,知母18克,鸡内金6克,葛根5克,五味子9克,天花粉9克。加水8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日1剂。治疗62例中,显效21例(占33.87%),有效34例(占54.84%),无效7例(占11.29%),总有效率为88.71%。
(3)根据《实用中医内科杂志扎1999,(4):40,李红明报道:运用玉液汤为主治疗2型糖尿病58例,疗效较满意。58例患者,诊断标准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46例,女性12例,最大年龄63岁,最小年龄38岁,肥胖者34例,无肥胖者24例,有明显家族史32例,典型"三多一少"者14例,全部患者空腹血糖均在110毫克/100毫升至200毫克/100毫升1。分组:将58例分成两组。中西药治疗组30例,单纯西药治疗组28例,两组治疗前病证的分布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所有糖尿病人均以控制饮食和情欲以及适当的体力活动,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生山药50克,生黄芪15克,鸡内金5克,葛根10克,天花粉15克。采用常规煎药,取药汁300毫升,日2次服,如血糖不降加人参、石膏、粳米。尿糖不降重用天花粉或加生地、乌梅、麦冬。饥饿明显加玉竹、生地,尿中出现酮体加黄芩、黄连。对照组:单纯西药,优降糖5~10毫克,每日2次或达美康80毫克,每日1.2次。维生素B,、86每次各30毫克,每日 3次。结果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乳腺增生病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内纤维增生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乳管上皮增生,乳腺可扩张成囊状,故又称为纤维囊性乳腺病,相当于中医的"乳癖"。在青年、中年女性中本病多于其他乳房疾病,迄今对本病的疗效尚不满意。本病的病因未明,但据临床所见其症状与月经周期相关,病人有较高的流产率,考虑与女性激素改变有关。病理改变有小叶内和小叶周围的纤维组织增生,致使乳腺腺体硬度增加,乳管系统有上皮增生,乳管可扩张呈囊状,大小不等,囊内含棕黄色液体,少数上皮细胞呈异型,但发生恶变者少。其临床有两种突出表现,即乳房内胀痛和乳房内出现肿块。乳房胀痛的程度不一,轻者不为病人所注意,重者可影响工作和生活,胀痛常有周期性发生或加重于月经前期,月经来潮即减退,肿痛的周期性是本病的典型表现。一部分病人的乳房肿痛无周期性,还有的不觉肿痛。乳房肿块可单发或多发,多数发生于一侧,也可见于双侧,肿块大小不一,韧而不坚,与皮肤和深部组织之间无粘连而可被推动,但与周围组织的分界并不清楚,在皮下脂肪较少者可触知肿块表面呈结节。此外,有的本病有乳头溢液,溢液呈棕黄色或褐色,为大乳管上皮病变所致。本病属于中医"乳癖"的范畴,中医认为肝肾两经与乳房关系最密切,其次是冲任两脉。肝郁气滞、情志内伤在乳癖的发病过程中有重要影响。平素情志抑郁,气滞不舒,气血周流失度,蕴结于乳房胃络,乳络经脉阻塞不通,不通则痛而引起乳房疼痛;肝气横逆犯胃,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气滞血瘀挟痰结聚为核,循经留聚乳中,故乳中结块。肝肾不足,冲任失调也是引起乳癖的重要原因。肾为五脏之本,肾气化生天癸,天癸激发冲任,冲任下起胞宫,上连乳房,冲任之气血,上行为乳,下行为经。若肾气足,冲任失调,气血积滞,瘀聚于乳房、胞宫,或乳房疼痛而2块,或月事紊乱失调。玉液汤治疗效果满意。
玉液汤加减:葛根30克,生黄芪30克,生山药30克,粉15克,知母12克,五味子6克,生鸡内金6克。
血瘀明显者,加三棱6克,莪术6克;失眠者,加柏子仁克,枣仁10克;气短多汗者,加党参10克;病久加水蛭6克。根据《广西中医药》,1998,21(1):28~29,李萌报道用玉液汤加味治疗1例乳腺增生患者,处方:黄芪30克,山30克.,知母20克,鸡内金20克,葛根20克,五味子20克,!胡6克,陈皮15克,熟地黄60克。随访3年未复发。认为本:治疗七情内伤、肝失疏泄而致肺、脾、肾阴亏虚,水液代谢5碍,虚火内生炼液成痰、阻滞乳房而发的乳癖。
3.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指由多种原因导致的甲状腺机能增高,!泌甲状腺激素增多导致的临床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原因种,在各种病因导致的甲亢中,以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亢进病最多见,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又称毒性漫性甲状腺肿或Basedow病,是一种伴促甲状腺素分泌增多的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除甲状腺肿大,高代谢症外,尚有突眼、胫前粘液性水肿,以及指端粗厚等。本病病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代研究证明,本病是因感染、精神{等应激因素影响细胞的监护功能,使有部分遗传缺陷者恶而发病。临床表现:①三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素分泌过多综征:病人常有疲乏无力、怕热多汗,皮肤温暖潮湿,体重锐减低热,危象时可有高热。神经系统症状,如:神经过敏,多言动,紧张多虑,焦躁易怒,不安失眠,思想不集中,记忆力目退。心血管系统可有心悸,胸闷气短。消化系统可有食欲亢进多食消瘦。肌肉骨骼各系统可出现肌无力及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生殖系统女性常有月经减少或闭经,男性有阳痿,偶尔有男子乳腺发育、催乳素及雌激素水平增高。②甲状腺肿:多呈弥漫性、对称性肿大。③眼征:眼球向前突出,瞬目稀少,上眼睑挛缩,眼裂增宽,向上看时前额皮肤不能皱起,两眼看近物时向内侧聚合不良。
甲亢在中医称为"瘿气",其病机多因脾气虚弱,气机郁滞,肝失调达,气血逆乱,痰火伤阴,阴虚火旺而致精气失摄之证,证虽属虚实挟杂,但以脏腑失调,气血逆乱,气阴两伤为主,应用玉液汤治疗可调治其本。
玉液汤加减:葛根30克,生黄芪30克,生山药30克,花粉15克,知母12克,五味子6克,生鸡内金6克,生地15克。血瘀明显者,加三棱6克,莪术6克;失眠者,加柏子仁10克,枣仁10克;气短多汗者,加党参10克;情志不畅者,加柴胡10克,郁金12克。
根据《北京中医》,1999,(6):24,赵文学报道:采用玉液汤加减治疗甲亢42例,治愈19例,占45.24%,显效14例,占33.3%;有效6例,占14.2%;无效3例,占7.14%,总有效率92.86%。处方:葛根30克,生黄芪30克,生山药30克,花粉15克,知母12克,五味子6克,生鸡内金6克。按常规方法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症状稳定,病程较长者按上药比例配制成蜜丸服用。甲状腺肿大者,加夏枯草、玄参;手颤,心率失常者,加白芍,益智仁;腹泻重加故纸、诃子;胸胁胀满疼痛者,加柴胡、香附;烦躁失眠重者,加丹皮、炒枣仁。
4.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是以侵犯外分泌腺为主的,以口、眼干燥为常见表现的一种系统性结缔组织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除有口眼干燥外,多有其他系统损害;后者与另一肯定的结缔组织病共存,最常见的有类风湿关节炎,其次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临床表现:①口于:口于思饮,严重者进干食困难。②眼干:患者有眼异物摩擦感或无泪,泪腺一般不肿大,或轻度肿大。③皮肤粘膜:皮肤干燥、瘙痒,常见的皮疹有紫癜,也有荨麻疹样皮疹,呈多样性结节红斑。有口唇于裂,口腔溃疡,鼻腔、阴道粘膜干燥。④关节与肌肉:70%~80%有关节痛,甚至发生关节炎,但破坏性关节炎少见。可出现肌无力,5%发生肌炎。⑤肾:近半数发生肾损害,常见受累部位是远端肾小管。⑥肺:17%患有于咳,但不发生反复肺部感染,肺功能显示功能下降,但多无临床症状。⑦消化系统:萎缩性胃炎,胃酸分泌功能低下,胃酸缺乏;小肠吸收不良;胰腺外分泌功能低下;肝肿大,血清转氨酶升高,有黄疸者肝病理活检常呈慢性活动性肝炎的改变,此类患者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反应较好。⑧神经系统:因不同部位的血管而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不同水平的损害,症状包括癫痫、偏瘫、偏盲、脊髓炎及周围神经炎。后者累及感觉纤维为主。
干燥综合征在中医一般属于"燥证",多见气阴两虚型,气阴亏虚不能濡养经脉、肌肤则出现口、眼、鼻等部位的干燥症状。应用玉液汤可以调治其本。
玉液汤加减:葛根30克,生黄芪30克,生山药30克,花粉15克,知母12克,五味子6克,生鸡内金6克。
并发感染者,加银花30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0克;眼干甚者,加刺蒺藜10克,沙参20克,麦门冬10克;胃阴亏损甚者,合益胃汤。
根据《江西中医药》,1994,(25):97,吴善生报道:采用玉液汤加减治疗4例干燥综合征,治疗30~58天,全部治愈。处方:生山药5克,黄芪30克,知母12克,生鸡内金12。克,葛根5克,五味子12克,天花粉30克。每晚1剂。眼球干甚谓能补肾气,故以治劳瘵之阴虚者尤宜也。牛蒡子体滑气香,能润肺又能利肺,与山药、玄参并用,大能止嗽定喘,以成安肺之功,故加之以为佐使也。
地黄生用,其凉血退热之功,诚优于玄参。西人谓其中函铁质,人之血中,又实有铁锈。地黄之善退热者,不但以其能凉血滋阴,实有以铁补铁之妙,使血液充足,而蒸热自退也。又劳瘵之热,大抵因真阴亏损,相火不能潜藏。夫相火生于水脏之命门穴,为阴中之火,方书谓之龙雷之火,犹两问之电气也。电之性喜缘铁传递,为地黄函有铁质,故又善引相火下行,安其故宅。《本经》列之上品,洵良药也。然必烧热过甚而始加之者,以此方原以健补脾胃为主,地黄虽系生用,经水火煎熬,其汁浆仍然粘腻,恐于脾胃不相宜也。至热甚者,其脾胃必不思饮食,用地黄退其热,则饮食可进,而转有辅助脾胃之效。
生山药,即坊问所鬻之干山药,而未经火炒者也。然此药坊问必炒熟,然后鬻之,以俗习所尚使然也。而此方若用炒熟山药,则分毫无效。
于术色黄气香,乃浙江于潜所产之白术也。色黄则属土,气香则醒脾,其健补脾胃之功,迥异于寻常白术。今坊问鬻者,均名于术,而价值悬殊,其价之廉者,未必出于潜。而但观其色黄气香,即其价值甚廉,用之亦有殊效,此以色味为重,不以地道为重也。
【验案】
民国二年,客居大名。治一室女,劳瘵年余,月信不见,赢弱不起。询方于愚,为拟此汤。连服数剂,饮食增多。身犹发热,加生地黄15克,五六剂后,热退渐能起床,而腿疼不能行动。又加丹参、当归各9克,服之10剂腿愈,月信亦见。又言白带甚剧,向忘言及。遂去丹参加生牡蛎18克,又将于术加倍,连服10剂带证亦愈。
一室女,月信年余未见,已成劳瘵,卧床不起,治以拙拟资生汤,复俾日用生山药120克煮汁当茶饮之,1月之后,体渐复初,月信亦通,见者以此证可愈,讶为异事。
津埠三条石宋氏妇,年将四旬,身体赢弱,前2年即咳嗽吐痰,因不以为事未尝调治。今春证寝加剧,屡次服药无效。诊其脉,左部弦细,右部微弱,数近六至。咳嗽,吐痰白色,气腥臭,喘促自汗,午后发热,夜间尤甚,胸膈满闷,饮食减少,大便秘结,知其已成痨瘵而兼肺病也。从前所服药10余纸,但以止嗽药治其肺病,而不知子虚补母之义,所以无效。为疏方用《衷中参西录》首方资生汤加减,生山药24克,玄参、大生地、净萸肉各18克,生牡蛎、生白芍、生赭石各12克,于术、生鸡内金、甘草各6克。煎服2剂,汗止喘轻,发热咳嗽稍愈,遂将前方去牡蛎,加蒌仁、地骨皮各9克,山药改用30克,赭石改用18克。连服10剂,诸病皆愈,为善后计,俾用《衷中参西录》泄泻门薯蓣粥方,用生山药细末24克煮粥,调白糖服之,早晚各1次。后月余,与介绍人晤面,言此时宋氏妇饮食甚多,身体较前健壮多矣。
族嫂年35岁,初患风寒咳嗽,因懒于服药,不以为事。后渐至病重,始延医诊治。所服之药,皆温散燥烈之品,不知风寒久而化热,故越治越剧,几至不起。后生于腊底回里,族兄邀为诊视。脉象虚而无力,身瘦如柴,咳嗽微喘,饮食减少,大便泄泻,或兼白带,午后身热颧红,确系痨瘵已成。授以资生汤,加炒薏仁、茯苓片、生龙骨、生牡蛎各9克,茵陈、炙甘草各4.5克。服2剂,身热颧红皆退,咳嗽泄泻亦见愈。后仍按此方加减,又服6剂,诸病皆痊。嘱其每日用生怀山药细末煮粥,调以白糖服之,以善其后。
十年春,族弟妇产后虚赢少食,迁延月余,渐至发灼、自汗、消瘦、乏气、干呕、头晕等证,此方书所谓蓐劳也。经医4人治不效,并添颧红作泻。适生自安东归,为之诊视,六脉虚数。检阅所服之方,有遵《医宗金鉴》三合饮者,有守用养荣汤者,要皆平淡无奇。然病势至此,诚难人手,幸脉虽虚数,未至无神,颧虽红,犹不搏聚(若搏聚则阴阳离矣,不搏聚是其阴阳犹未离),似尚可治。此盖素即阴虚,又经产后亡血,气亦随之,阴不中守,阳不外固,故汗出气乏;其阴阳不相维系,阴愈亏而阳愈浮,故发烧咳嗽头晕。其颧红者,因其部位应肾,肾中真阳上浮,故发现于此,而红且热也。其消瘦作泻者,以二阳不纳,无以充肌肉,更不特肾阴虚,脾阴胃液均虚,中权失司,下陷不固,所必然者。此是病之原委欤。再四思维,非《衷中参西录》资生汤不可。遂处方用生怀山药60克,于术9克,玄参12克,鸡内金、牛蒡子各6克(此系资生汤原方稍加重),夕净萸肉、龙骨、牡蛎各15克,止汗并以止泻。5剂后,汗与泻均止,饮食稍进,惟干咳与发热仅去十之二三。又照原方加粉甘草、天门冬、生地等味,连服7剂。再照方减萸肉,加党参6克,服4剂后,饮食大进,并能起坐矣。惟经尚未行。更按资生汤原方,加当归12克。服数剂后,又复少有加减,1月经脉亦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