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恋5年无果,33岁阚清子终于霸气回归:活出力量感的女人,到底有多美?

本期主播丨山茗
最近,演员阚清子因为在《听姐说》的发言上了热搜,网友纷纷称赞她霸气,活出了独立女性的力量。
因为节目的议题是“因为爱情”,所以避免不了会提到前任。对此,阚清子在节目中大大方方承认:
“坐任何人的副驾驶,不如方向盘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的时间很宝贵,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把时间留给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
这段发言,激励了许多在亲密关系中感到困扰、不敢做自己的人。
而她的改变,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在关系中更加活出自己、更有力量的女性。
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开始向内看,不再拼命外求,也不把自己遇到的不如意归咎于他人。
当我们以一个圆润的状态走进亲密关系时,你会开始听见内在不一样的声音:
“遇到你之前,我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女人,是自由的,是完整的,是绽放的。
如果你没有出现,我也不会停止闪光。
而倘我有幸与你分享生命,我便会更加光彩照人。”
每个生命都会经历成长、蜕变的过程。
阚清子也是如此,她并不是天生就这般洒脱、有力量。她现在的洒脱和力量感,是不断经历、体悟、磨炼出来的。
13岁那年,阚清子的父母就离异了,她跟随母亲改了姓氏。过去的阴影让她时常感到空虚、抑郁,甚至频繁呕吐,她要通过不停歇地拍戏去克服内心的痛苦。
在恋爱中,她曾经非常没有安全感,遇到不顺,就会控制不住地责备男友。
在与男友的互动模式中,阚清子会变得敏感、脆弱。她会忍不住经常生气,却不想告诉对方为什么生气,期待对方看见自己,哄哄那个受伤的孩子。
这其实是许多人在恋爱中的状态——我们依赖对方,把期待都放在对方身上,我希望即使我不说你也是懂我的。你懂我的脆弱,懂我的孤独,懂我所有说出口和没说出口的期待。
我们在原生家庭里没有得到的东西,希望伴侣可以给我们,弥补我们童年缺失的爱。
而当对方做不到的时候,我们便会失望、无助、恐惧,又或者是愤怒地嘶吼。
我们变得更像一个孩子,把所有的喜怒哀乐,都拴在了一个“外人”身上。
内在小孩是另一个受伤的你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其实每个人都会有“内在小孩”,它并非一个真正的小孩子,而是由于我们在过往的生活当中,有些没过去的坎,没疗愈的伤,没得到安抚的部分,因此我们的情绪、认知、信念就一直卡在了那个事件,卡在了童年时期,没能长大。
内在小孩没有疗愈的伤很容易被勾起,让我们重新回到过去的事件中再度经历创伤的感觉。
拿阚清子来说,因为自己是个女孩,所以从小便不被期待降生。因为自己的身份,所以父亲和母亲大打出手。
直到离异,父亲都不屑于争夺她的抚养权。
而一向明艳美丽的王鸥,也因为小时候父母离异不被偏爱的经历,曾在节目中说了句:我不配。
她们的内在小孩都停留在了小时候那个受伤的阶段:我不配,我不够好,我不值得!
一个女孩带着这样的信念和感受长大,进入亲密关系之后,她会特别期待伴侣能重视她,任何时候都把她放在第一位。
如果伴侣没能做到,比如因为加班而取消了跟她的约会,她的身体虽然已经长大,头脑上知道为了生活我们有时不得不加班,但是情感上却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父母不重视自己的情境,过去那种委屈的感受一下子全涌上来:
她感到自己糟糕透了,哪怕这么努力,伴侣还是不重视她,她产生了强烈的被抛弃感,和另一半大闹一场,然后分手。
随着我们的生理年龄日渐成熟,即使我们的许多面向都发展得很好,但也会有一些部分始终是那个“受伤的小孩”,只要那些伤痛没有被抚平,就会时不时冒出来“掌控”我们的情绪、思想和决定。
当我们经常情绪化、控制不住地发脾气,总是害怕被抛弃,总认为自己不够好,总感觉不公平,又或者是总觉得自己很可怜,是个受害者……或者当你发现,你总在类似的情绪或模式中“跌倒”,那就是你需要看看内在小孩的时候了。
当我们的内在小孩愿意长大、不再感到受伤时,我们便也能够找到自己在关系里的力量,做到真正的“手握方向盘”。
疗愈内在小孩,需要长时间的历程。
内在小孩在心理学中的定义分为三个部分:
1. 被压抑的情绪
2. 未被满足的需求
3. 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
因此我们在疗愈内在小孩的时候,也要从这三个部分入手。
首先,通过通过看见和接受,承认内在小孩、承认过去伤痛的存在。因为只有接受那些困难真实发生过,我们才有机会将被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
接下来,我们便要去探索,在这些事件中,“小孩”有哪些未被满足的需求,是被爱、被陪伴、被照顾、被支持、被夸奖,还是什么别的?
我们需要去承认这些需求,然后想办法满足它们。要知道,这里最重要的人,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因为我们在期待别人给我们什么的时候,最需要做的就是自己先给自己,否则别人给我们的再多,我们也很难收到。
比如你十分需要他人的认可,哪怕所有人都认可你,但只要你不认可自己,别人给你再多,都无法真正安抚你内心的担忧。我们要成为自己的“内在父母”,去充满关爱地接纳我们自身,接纳现实。
接下来,再去改变那些不够真实的价值观,比如“我是不值得被爱的”、“我一定会被抛弃”、“我无论如何也做不好”。
德芬空间曾有一位来访者,身处无性婚姻十多年,但是又感到很难离婚,不知该何去何从。
当疗愈师陪她深入探索的时候,发现这与她的内在小孩有很大关系。
在她的画面里,那个小小的自己蜷缩在黑屋子的一个角落,眼里全是恐惧,不相信任何人。这与她小时候遭受家暴和父母的抛弃有关。
我们没有评判孩子的恐惧,也没有急着将她带离那个黑暗的空间。我们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一起静静地陪伴这个“小孩”。让她感到被看见,被接纳。
来访者告诉疗愈师,她在那个画面里也看到了自己的丈夫。她说:“我丈夫一直站在离小女孩两米左右的位置,什么也没做,只是看着她,陪伴着她。
小女孩也很信任丈夫,没有后退,也没有躲避。就是这种久违的安全感,我父母没给我的,我丈夫给了。”
说到这里,这位来访者泪如雨下。
她说:“我忽然明白,需要我丈夫的,是那个小女孩,不是我。她只需要一个无害的人陪伴,不离不弃,其他什么也不要……而我,作为一个女人,除了陪伴,在婚姻里还需要别的。”
在了解了内在小孩的需要之后,疗愈师便让这位来访者对她的内在小孩说:
“从今往后,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在你身边,不离不弃。”然后我们也练习了拥抱内在小孩,而就在这样的拥抱之中,内在小孩慢慢地长大。
疗愈师给这位来访者布置了作业,让她每天练习拥抱内在小孩。通过这个作业,我们也在无形之中将她过去的价值观从“没有人会要我,我一定会被抛弃”,改成“我是值得被爱的”。
经过几次咨询,来访者的情绪状态有了很大的改变。同时她也明白,这段在“内在小孩”驱使下选择的婚姻,也随着她的成长,逐渐走到了尽头。
再去审视她和丈夫的关系时,她对丈夫充满了感恩,感谢他陪伴自己走了很重要的一段路,也做好了决定,再次启程。
这个新起航的她,是自由而又充满力量的。
内在小孩的功课,任何时候做,都不晚。荣格曾说:“内在小孩是一切光之上的光,是治愈的引领者。”
只有通过内在的成长、完整,我们才能真正活出力量,走上圆满的人生。
最后,借用阚清子的一段话作为今天的结尾:
“当你完全释怀,完全放下的时候,你会把它当做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去回忆,你不会有任何的怨恨。
虽然生活给了我们一记重拳,但我们还是要去好好的生活,我还可以活得比以前更好。
真的放下、释然,才是真正地放过自己,才能有重新出发的勇气,所有的坎坷和经历都是今天活得潇洒的谈资。”
亲爱的,愿你能够看见、疗愈内在那个受伤的孩子,活在爱与光中。
(0)

相关推荐